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三种干燥技术对红枣脆片干燥特性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40
1
作者
钱婧雅
张茜
+5 位作者
王军
方小明
张卫鹏
高振江
刘嫣红
肖红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259-265,共7页
为了解决传统油炸红枣脆片含油率高、维生素C损失严重及褐变等问题,探索红枣脆片新的加工方法,该文以新鲜脆熟期红枣为原料,利用气体射流冲击、中短波红外、真空脉动3种干燥技术进行非油炸红枣脆片的生产加工,对比了3种干燥方式对红枣...
为了解决传统油炸红枣脆片含油率高、维生素C损失严重及褐变等问题,探索红枣脆片新的加工方法,该文以新鲜脆熟期红枣为原料,利用气体射流冲击、中短波红外、真空脉动3种干燥技术进行非油炸红枣脆片的生产加工,对比了3种干燥方式对红枣脆片的干燥特性、色泽、维生素C保留率、复水性能、质地以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红枣脆片在3种干燥方式下均表现为降速干燥,其中气体射流冲击干燥时间最短,为105 min,气体射流冲击、中短波红外、真空脉动干燥方式的水分有效扩散系数分别为1.55×10-9、1.03×10-9、0.89×10-9 m2/s;2)干燥方式对枣片色泽具有显著性影响(P<0.05),真空脉动干燥所得枣片与新鲜枣片色泽最为接近;3)气体射流冲击、中短波红外、真空脉动干燥方式干燥后红枣脆片的维生素C保留率分别为51.5%、49.0%、66.6%,真空脉动干燥所得枣片维生素C含量保存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干燥方式(P<0.05);4)气体射流冲击、中短波红外、真空脉动干燥方式加工的红枣脆片脆度分别为8.64、8.77、11.38 N,真空脉动干燥方式所得枣片最为酥脆;5)扫描电镜观测表明3种干燥方式均能得到疏松多孔的组织结构,真空脉动干燥所得枣片比气体射流和中短波红外干燥所得枣片组织结构更为疏松。从干燥时间来看气体射流冲击干燥耗时最短,但3种干燥方式所得红枣脆片色泽、维生素C保留率、复水性能和质地均以真空脉动干燥最优。该研究为低含油率和高品质红枣脆片的加工工艺选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
品质控制
模型
红枣脆片
色泽
维生素C
脆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农科”背景下农学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
24
2
作者
张雪莉
方希林
钱婧雅
《西部素质教育》
2020年第9期11-12,共2页
文章首先分析了农学类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提出了“新农科”背景下农学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策略,包括强化以技能训练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优化以人才培养为目标的课程计划、建立以师生互动为手段的教学模式等。
关键词
新农科
农学类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花生加工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
9
3
作者
周献增
钱婧雅
+1 位作者
黄凤洪
徐同成
《农产品加工》
2022年第18期97-100,共4页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具有保障我国油料安全和改善膳食结构的重要作用。尽管我国是花生最大的生产国,但依然存在着供给不足、加工技术落后、产品品质差等诸多问题。总结了我国花生加工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在此...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具有保障我国油料安全和改善膳食结构的重要作用。尽管我国是花生最大的生产国,但依然存在着供给不足、加工技术落后、产品品质差等诸多问题。总结了我国花生加工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全国花生加工产业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加工
产业现状
深加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稻类病斑突变基因的克隆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4
作者
钱婧雅
刘芬
+1 位作者
屈成
王悦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274-3280,共7页
水稻类病斑的形成过程受到基因突变、代谢絮乱、活性氧积累、激素失衡、离子通道受阻、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失控、非生物因素胁迫等影响。类病变过程通常伴随植株抗病性的提高,并且防御系统相关基因的表达也会上升。目前,类病斑突变体的...
水稻类病斑的形成过程受到基因突变、代谢絮乱、活性氧积累、激素失衡、离子通道受阻、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失控、非生物因素胁迫等影响。类病变过程通常伴随植株抗病性的提高,并且防御系统相关基因的表达也会上升。目前,类病斑突变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突变基因的定位、克隆以及功能分析等方面。本研究综述了水稻类病斑突变体的发生机制,特别对目前已克隆的类病斑基因位置、编码、功能等进行了梳理,并对水稻类病变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发生机制进行了提炼,最后提出类病斑突变体研究以及水稻育种实践的展望。本研究对进一步分析水稻类病斑突变基因的防御反应调控机制以及育种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类病斑
基因克隆
机制
原文传递
外源6-BA和BR对干旱胁迫下水稻分蘖期光合色素含量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
10
5
作者
杨喆
唐才宝
+3 位作者
钱婧雅
周伟江
陈光辉
王悦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733-2739,共7页
为明确6-苄氨基嘌呤(6-BA)和油菜素内酯(BR)对干旱胁迫下水稻分蘖期生理特性的调控机制,本研究以三系杂交中熟晚稻品种‘H优518’为试验材料,通过喷施25 mg/L 6-BA和BR溶液,研究其对干旱胁迫下水稻分蘖期光合色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
为明确6-苄氨基嘌呤(6-BA)和油菜素内酯(BR)对干旱胁迫下水稻分蘖期生理特性的调控机制,本研究以三系杂交中熟晚稻品种‘H优518’为试验材料,通过喷施25 mg/L 6-BA和BR溶液,研究其对干旱胁迫下水稻分蘖期光合色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加剧,水稻分蘖期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喷施6-BA和BR溶液后,在干旱胁迫第9天的水稻分蘖期叶片总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相比对照分别显著增加28.1%~32.66%和25.27%~27.47%,而抗氧化酶活性也受到不同程度的促进,丙二醛含量降低了19.99%~34.53%,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了13.72%~23.04%,并且喷施6-BA溶液的整体效果要好于BR溶液。由此可见,叶面喷施6-BA和BR能有效缓解干旱胁迫对水稻分蘖期生理特性的影响,对水稻抗旱栽培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分蘖期
干旱胁迫
光合色素
抗氧化系统
原文传递
题名
三种干燥技术对红枣脆片干燥特性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40
1
作者
钱婧雅
张茜
王军
方小明
张卫鹏
高振江
刘嫣红
肖红伟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
石河子大学机械电气工程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
出处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259-265,共7页
基金
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项目(2014GB2G4101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01548
+1 种基金
31360399)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BAD19B010201)
文摘
为了解决传统油炸红枣脆片含油率高、维生素C损失严重及褐变等问题,探索红枣脆片新的加工方法,该文以新鲜脆熟期红枣为原料,利用气体射流冲击、中短波红外、真空脉动3种干燥技术进行非油炸红枣脆片的生产加工,对比了3种干燥方式对红枣脆片的干燥特性、色泽、维生素C保留率、复水性能、质地以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红枣脆片在3种干燥方式下均表现为降速干燥,其中气体射流冲击干燥时间最短,为105 min,气体射流冲击、中短波红外、真空脉动干燥方式的水分有效扩散系数分别为1.55×10-9、1.03×10-9、0.89×10-9 m2/s;2)干燥方式对枣片色泽具有显著性影响(P<0.05),真空脉动干燥所得枣片与新鲜枣片色泽最为接近;3)气体射流冲击、中短波红外、真空脉动干燥方式干燥后红枣脆片的维生素C保留率分别为51.5%、49.0%、66.6%,真空脉动干燥所得枣片维生素C含量保存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干燥方式(P<0.05);4)气体射流冲击、中短波红外、真空脉动干燥方式加工的红枣脆片脆度分别为8.64、8.77、11.38 N,真空脉动干燥方式所得枣片最为酥脆;5)扫描电镜观测表明3种干燥方式均能得到疏松多孔的组织结构,真空脉动干燥所得枣片比气体射流和中短波红外干燥所得枣片组织结构更为疏松。从干燥时间来看气体射流冲击干燥耗时最短,但3种干燥方式所得红枣脆片色泽、维生素C保留率、复水性能和质地均以真空脉动干燥最优。该研究为低含油率和高品质红枣脆片的加工工艺选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干燥
品质控制
模型
红枣脆片
色泽
维生素C
脆度
Keywords
drying
quality control
models
jujube crisps
color
vitamin C
crispness
分类号
TS255.36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TS255.42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农科”背景下农学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
24
2
作者
张雪莉
方希林
钱婧雅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
出处
《西部素质教育》
2020年第9期11-12,共2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重点项目“植物生产类人才培养改革实践与政策研究”(编号:17JDGC005)
湖南农业大学教改项目“普通高校农学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编号:B2015072)。
文摘
文章首先分析了农学类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提出了“新农科”背景下农学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策略,包括强化以技能训练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优化以人才培养为目标的课程计划、建立以师生互动为手段的教学模式等。
关键词
新农科
农学类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花生加工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
9
3
作者
周献增
钱婧雅
黄凤洪
徐同成
机构
山东省农业交流合作中心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营养研究所
出处
《农产品加工》
2022年第18期97-100,共4页
基金
泰山学者工程建设专项项目(TS201712081)
济南市“新高校20条”资助项目“济南优势特色油料精深加工与功能产品创制”(2021GXRC025)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工程项目“营养功能型专用食品制备关键技术”(CXGC2022B05)。
文摘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具有保障我国油料安全和改善膳食结构的重要作用。尽管我国是花生最大的生产国,但依然存在着供给不足、加工技术落后、产品品质差等诸多问题。总结了我国花生加工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全国花生加工产业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花生
加工
产业现状
深加工
Keywords
peanut
processing
industry status
deep processing
分类号
S565.2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稻类病斑突变基因的克隆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4
作者
钱婧雅
刘芬
屈成
王悦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274-3280,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71923,31301650)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项目(19A220)
+1 种基金
湖南农业大学作物学优秀人才基金(YXQN2018-10)
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X2017B377)共同资助。
文摘
水稻类病斑的形成过程受到基因突变、代谢絮乱、活性氧积累、激素失衡、离子通道受阻、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失控、非生物因素胁迫等影响。类病变过程通常伴随植株抗病性的提高,并且防御系统相关基因的表达也会上升。目前,类病斑突变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突变基因的定位、克隆以及功能分析等方面。本研究综述了水稻类病斑突变体的发生机制,特别对目前已克隆的类病斑基因位置、编码、功能等进行了梳理,并对水稻类病变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发生机制进行了提炼,最后提出类病斑突变体研究以及水稻育种实践的展望。本研究对进一步分析水稻类病斑突变基因的防御反应调控机制以及育种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水稻
类病斑
基因克隆
机制
Keywords
Rice
Lesion mimic
Gene cloning
Mechanism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外源6-BA和BR对干旱胁迫下水稻分蘖期光合色素含量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
10
5
作者
杨喆
唐才宝
钱婧雅
周伟江
陈光辉
王悦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出处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733-2739,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D03015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71923,31301650)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项目(19A220)共同资助。
文摘
为明确6-苄氨基嘌呤(6-BA)和油菜素内酯(BR)对干旱胁迫下水稻分蘖期生理特性的调控机制,本研究以三系杂交中熟晚稻品种‘H优518’为试验材料,通过喷施25 mg/L 6-BA和BR溶液,研究其对干旱胁迫下水稻分蘖期光合色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加剧,水稻分蘖期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喷施6-BA和BR溶液后,在干旱胁迫第9天的水稻分蘖期叶片总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相比对照分别显著增加28.1%~32.66%和25.27%~27.47%,而抗氧化酶活性也受到不同程度的促进,丙二醛含量降低了19.99%~34.53%,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了13.72%~23.04%,并且喷施6-BA溶液的整体效果要好于BR溶液。由此可见,叶面喷施6-BA和BR能有效缓解干旱胁迫对水稻分蘖期生理特性的影响,对水稻抗旱栽培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水稻
分蘖期
干旱胁迫
光合色素
抗氧化系统
Keywords
Rice
Tillering stage
Drought stress
Photosynthetic pigment
Antioxidant system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三种干燥技术对红枣脆片干燥特性和品质的影响
钱婧雅
张茜
王军
方小明
张卫鹏
高振江
刘嫣红
肖红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4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新农科”背景下农学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张雪莉
方希林
钱婧雅
《西部素质教育》
2020
2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花生加工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周献增
钱婧雅
黄凤洪
徐同成
《农产品加工》
2022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水稻类病斑突变基因的克隆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钱婧雅
刘芬
屈成
王悦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1
3
原文传递
5
外源6-BA和BR对干旱胁迫下水稻分蘖期光合色素含量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杨喆
唐才宝
钱婧雅
周伟江
陈光辉
王悦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1
1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