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82例预后及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肖庆 焦汝开 +5 位作者 周焜 乔志立 梁郸 钱家才 陈常怡 张昌伟 《安徽医药》 CAS 2021年第8期1524-1529,共6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预后及动脉瘤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在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的82例颅内破裂动脉瘤的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病人临床资料及随访至2019年10月18日...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预后及动脉瘤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在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的82例颅内破裂动脉瘤的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病人临床资料及随访至2019年10月18日前的随访资料,分析各因素对预后及复发的影响。结果82例中预后良好者65例(79.27%);82例中复发6例(7.3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人年龄、Hunt-Hess分级、高血压病、动脉瘤位置、手术离发病时间、多发性动脉瘤及CT Fisher分级、栓塞程度的不同,颅内破裂动脉瘤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病人年龄、Hunt-Hess分级、糖尿病、高血压病、动脉瘤直径、瘤颈宽度、动脉瘤位置、手术离发病时间、多发性动脉瘤、CT Fisher分级、手术方式及栓塞程度的不同,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Hunt-Hess分级≥Ⅲ级、高血压病、手术离发病时间≥4 d、多发性动脉瘤、单纯弹簧圈栓塞或单纯支架治疗为颅内破裂动脉瘤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与不全栓塞相比,完全栓塞或瘤颈残留为保护因素。年龄≥60岁、Hunt-Hess分级≥Ⅲ级、糖尿病、高血压病、动脉瘤直径≥4 mm、瘤颈宽度≥5mm、手术离发病时间≥4 d、多发性动脉瘤、CT Fisher分级≥Ⅱ级、单纯弹簧圈栓塞或单纯支架治疗为颅内破裂动脉瘤复发的危险因素,相对于不全栓塞,完全栓塞或瘤颈残留为保护因素(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预后与年龄、HuntHess分级、高血压病、手术离发病时间、多发性动脉瘤、CT Fisher分级及栓塞程度有关。动脉瘤复发与年龄、Hunt-Hess分级、糖尿病、高血压病、动脉瘤直径、瘤颈宽度、手术离发病时间、多发性动脉瘤、CT Fisher分级、手术方式及栓塞程度有关,临床上应注意上述因素的影响,尽量完全栓塞以降低复发率,术后积极干预影响动脉瘤复发的影响因素,改善预后及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栓塞 治疗性 支架 血管内介入治疗 预后 复发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