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血清尿酸抗氧化作用的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钱岭梅 陈吉庆 胡毓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3期336-337,共2页
对57例足月新生儿和20例早产儿进行脐血尿酸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早产儿脐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足月儿,且与胎龄大小呈线性负相关联系。提示:尿酸作为一种重要抗氧化剂,能补偿出生时机体其他抗氧化物质的不足,对调节氧化与抗氧化平衡具有... 对57例足月新生儿和20例早产儿进行脐血尿酸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早产儿脐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足月儿,且与胎龄大小呈线性负相关联系。提示:尿酸作为一种重要抗氧化剂,能补偿出生时机体其他抗氧化物质的不足,对调节氧化与抗氧化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尿酸 抗氧化剂
下载PDF
不同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天性室间隔缺损 被引量:9
2
作者 杨荣 孔祥清 +9 位作者 盛燕辉 曹克将 许迪 周蕾 钱岭梅 杨振文 邓军 雍永宏 陈莉 陆凤翔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18,I000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封堵器介入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MVSD)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非对称型封堵器(AVSDO)或对称型封堵器(SVSDO)介入治疗267例次PMVSD病人。结果255例成功接受介入封堵手术,手术技术成功率95.5%(255/267)。120例次接受AVSDO封堵... 目的探讨不同封堵器介入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MVSD)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非对称型封堵器(AVSDO)或对称型封堵器(SVSDO)介入治疗267例次PMVSD病人。结果255例成功接受介入封堵手术,手术技术成功率95.5%(255/267)。120例次接受AVSDO封堵,150例次接受SVSDO封堵(3例病人先后采用不同封堵器接受两次手术)。室间隔缺损(VSD)大小(4·9±2·5)mm,AVSDO大小(7·5±2·7)mm,SVSDO大小(7·8±2·5)mm。AVSDO和SVSDO组的即刻关闭率分别为93·8%和95·1%,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2·5%和22·7%(SVSDO组死亡1例),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19·2%和18·0%。2例伴膜部瘤的VSD用AVSDO封堵后出现残余分流,改用SVSDO成功封堵;1例VSD用SVSDO封堵后中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改用AVSDO后无主动脉返流。结论两种封堵器介入封堵VSD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心律失常是它们共同的主要并发症,应认真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周部室间隔缺损 经导管关闭 非对称型室间隔封堵器 对称型室间隔封堵器
下载PDF
房间隔缺损患者介入封堵术后血栓前高凝血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杨荣 盛燕辉 +6 位作者 曹克将 周蕾 许迪 雍永宏 钱岭梅 陆凤翔 孔祥清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98-401,408,共5页
目的研究房间隔缺损(ASD)患者介入关闭术后高凝血状态的机制及干预方法。方法观察82例ASD患者介入治疗前后抗凝血酶-III(antithrombin-III,AT-III)活性、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D-dimer,D-D)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 目的研究房间隔缺损(ASD)患者介入关闭术后高凝血状态的机制及干预方法。方法观察82例ASD患者介入治疗前后抗凝血酶-III(antithrombin-III,AT-III)活性、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D-dimer,D-D)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水平的变化以及肝素对它们的影响作用。结果介入关闭ASD的患者术后30min,血浆AT-III活性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Fib、D-D和t-PA浓度较术前明显升高(P均<0.01)。术后第3天,血浆AT-III活性较封堵术前和术后30min下降更加明显(P均<0.01);Fib和D-D浓度较术后30min明显下降(P<0.01),但仍明显高于封堵术前(P<0.01);血浆t-PA浓度较术前和术后30min明显下降(P均<0.01)。ASD封堵术后30min血浆Fib、D-D和t-PA浓度与心导管在心血管内的操作时间呈正相关(r分别为0.464、0.758和0.251。P<0.01,P<0.01,P<0.05)。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3d的患者在术后第3d,血浆AT-III活性明显高于术后只应用1d低分子肝素的患者(P<0.01),Fib和D-D浓度明显低于术后只应用1d低分子肝素的患者(P均<0.01)。结论介入关闭ASD的患者术后抗凝血因子活性下降,促凝血因子活性增强,产生了高凝血状态,术后低分子肝素的应用可以减轻高凝血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介入关闭 高凝血状态
下载PDF
应用Amplatzer室间隔封堵器介入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杨荣 孔祥清 +8 位作者 盛燕辉 曹克将 许迪 周蕾 邓军 钱岭梅 雍永宏 陈莉 陆凤翔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18-420,共3页
目的探讨Amplatzer室间隔封堵器(AVSO)介入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MVSD)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AVSO介入治疗72例PMVSD病人。结果手术技术成功率93.1%(67/72例)。PMVSD大小(4.7±2.1)mm,PMVSD距主动脉瓣(2.1±1.0)mm,AVSO大小(7.1... 目的探讨Amplatzer室间隔封堵器(AVSO)介入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MVSD)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AVSO介入治疗72例PMVSD病人。结果手术技术成功率93.1%(67/72例)。PMVSD大小(4.7±2.1)mm,PMVSD距主动脉瓣(2.1±1.0)mm,AVSO大小(7.1±2.6)mm。即刻封闭率94.0%。心律失常发生率20.8%(15/72例),新发生的轻度三尖瓣关闭不全1例,加重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及少-中等残余分流1例。平均随访(10.7±6.6)个月,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例,室性加速性心动过速1例,无残余分流、封堵器移位、破损及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生。结论应用AVSO介入治疗PMVSD疗效好、安全性高,但要高度重视其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尤其是要做好心律失常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周部室间隔缺损 介入治疗 Amplatzer室间隔封堵器
下载PDF
血浆生物活性分子内皮素1浓度的检测可作为评价介入封堵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患者疗效的指标 被引量:2
5
作者 杨荣 孔祥清 +5 位作者 曹克将 周蕾 许迪 雍永宏 钱岭梅 盛燕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390-1393,共4页
目的:探讨介入封堵房间隔缺损(ASD)前后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浓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40例成功接受介入封堵治疗的ASD患者的术前、术后30min和术后3天血浆ET-1浓度。结果:无论ASD患者的肺动脉压是否升高,其血浆ET-1的浓度均... 目的:探讨介入封堵房间隔缺损(ASD)前后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浓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40例成功接受介入封堵治疗的ASD患者的术前、术后30min和术后3天血浆ET-1浓度。结果:无论ASD患者的肺动脉压是否升高,其血浆ET-1的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术前ASD患者血浆ET-1浓度与PASP、Qp/Qs和ASD最大伸展径呈正相关,r分别为0.868、0.746、0.670(P均<0.01);ASD患者术后30min和术后3天的血浆ET-1浓度较术前明显下降,术后3天的血浆ET-1浓度较术后30min进一步下降。结论:介入封堵ASD后,患者的肺血管内皮功能得到改善,血浆ET-1浓度的检测可以作为评价介入封堵ASD疗效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介入封堵 内皮素1
下载PDF
苯那普利对慢性肾炎患者尿蛋白作用临床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邹淑循 王笑云 +2 位作者 刘佳 俞香宝 钱岭梅 《江苏医药》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17-118,共2页
关键词 肾炎 慢性肾炎 尿蛋白 药物疗法 苯那普利
下载PDF
56例急性白血病患儿体重、血液蛋白质变化与疗效的关系
7
作者 宫道华 刘晓红 钱岭梅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70-172,共3页
本文观察56例急性白血病患儿体重、血液蛋白质变化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急淋46例,急非淋10例。结果:化疗前不同年龄病儿体重与化疗后缓解率高低无统计学关系。但体重SDS指数>-2者,CR达57.5%,而体重SDS捐数<-2者,CR为42.9%,体重SDS指... 本文观察56例急性白血病患儿体重、血液蛋白质变化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急淋46例,急非淋10例。结果:化疗前不同年龄病儿体重与化疗后缓解率高低无统计学关系。但体重SDS指数>-2者,CR达57.5%,而体重SDS捐数<-2者,CR为42.9%,体重SDS指数<-2者取得CR3个的病例均在1年内复发。血浆总蛋白、白蛋白在正常范围患儿都能达到CR与PR,而转铁蛋白与纤维结合蛋白在急白中均降低,纤维结合蛋白降低与疗效有一定关系,降低者化疗后不易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体重 血液 蛋白 儿童
下载PDF
对称型室间隔封堵器在先天性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杨荣 孔祥清 +8 位作者 盛燕辉 曹克将 许迪 周蕾 邓军 钱岭梅 雍永宏 陈莉 陆凤翔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5年第6期361-363,共3页
目的探讨对称型封堵器(SVSO)介入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MVSD)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SVSO介入治疗63例PMVSD患者。结果手术技术成功率93.0%(58/63)。PMVSD直径5.1±1.9mm,PMVSD距主动脉瓣2.7±1.0mm,SVSO直径7.2±2.1mm。即... 目的探讨对称型封堵器(SVSO)介入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MVSD)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SVSO介入治疗63例PMVSD患者。结果手术技术成功率93.0%(58/63)。PMVSD直径5.1±1.9mm,PMVSD距主动脉瓣2.7±1.0mm,SVSO直径7.2±2.1mm。即刻封闭率94.8%。心律失常发生率23.8%(15/63例),心肌损伤2例,封堵器脱落1例,术后新发生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例,右心室流出道梗阻1例。平均随访7.4±2.7个月,无残余分流、封堵器移位或破损及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发生。结论应用SVSO介入治疗PMVSD疗效好、安全性高,但要高度重视其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尤其是要做好心律失常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心脏导管插入术 对称型室间隔封堵器
下载PDF
Amplatzer室间隔穿孔封堵器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二例 被引量:11
9
作者 孔祥清 杨荣 +6 位作者 曹克将 盛燕辉 许迪 周蕾 钱岭梅 陆凤翔 马文珠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6-216,共1页
关键词 封堵器 室间隔穿孔 急性心肌梗死(AMI) 介入治疗 严重并发症 病人 随访 研究应用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封堵器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对术后传导阻滞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浩 杨荣 +8 位作者 盛燕辉 孔祥清 雍永宏 孙伟 周蕾 许迪 钱岭梅 曹克将 宋和鉴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22-525,共4页
目的分析对称型和不对称型封堵器介入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MVSD)术后传导阻滞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成功植入106例偏心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AVSDO)和122例对称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SVSDO)的PMVSD患者,于术前、术后1周、1、3、6个... 目的分析对称型和不对称型封堵器介入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MVSD)术后传导阻滞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成功植入106例偏心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AVSDO)和122例对称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SVSDO)的PMVSD患者,于术前、术后1周、1、3、6个月及每年分别行常规ECG和Holter检查。结果术后新发生传导阻滞33例,AVSDO组与SVSDO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14.2%vs.14.8%)(P>0.05)。33例中以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最常见(19例),其次为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8例)和房室传导阻滞(AVB)(6例);1例Ⅱ度Ⅱ型AVB和3例Ⅲ度AVB均经临时起搏、激素治疗后恢复为正常窦性心律;出院前21例传导阻滞消失。发生传导阻滞者较未发生者的PMVSD距主动脉瓣距离(DDRAV)长,PMVSD距三尖瓣隔瓣的距离(DDSTV)短,封堵器直径与PMVSD直径的差值(DDOV)大(P<0.05)。新发生传导阻滞出现时间越早越难恢复。结论应用AVSDO和SVSDO介入治疗PMVSD术后传导阻滞发生率相似,且多数能恢复正常。DDSTV、DDRAV和DDOV可作为术后新发传导阻滞较好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封堵 室间隔缺损 传导阻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