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底贲门癌根治性近端胃切除术与全胃切除的临床对照研究及术后随访 被引量:25
1
作者 钱崇崴 冯梦龙 +1 位作者 潘定宇 刘志苏 《腹部外科》 2016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全胃切除术和近端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底贲门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贲门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31例行全胃切除术(total gastrectomy,TG),33例行近端胃大部切除术(proximal gastrectomy,PG),比较其围手术期的情况... 目的对比研究全胃切除术和近端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底贲门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贲门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31例行全胃切除术(total gastrectomy,TG),33例行近端胃大部切除术(proximal gastrectomy,PG),比较其围手术期的情况及术后1年、3年生存率。结果 TG组手术时间为(201±36)min,PG组手术时间为(188±50)min,TG手术失血量为(170±18)ml;PG组失血量为(166±29)ml;TG组术后排气时间为(3.6±0.5)d,PG组通气时间为(3.5±0.6)d;围手术期TG组发生并发症6例,PG组发生8例。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G组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85%、63%;PG组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82%、53%。两组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年生存率TG组明显高于PG组(P<0.05)。结论全胃切除术在围手术期间疗效和短期生存率与近端胃切除术差别不大,但其远期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根治术 生存率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麦默通旋切术治疗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蓉 郑媛 +1 位作者 钱崇崴 黄自明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9期1844-1846,共3页
【目的】探讨麦默通旋切术治疗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本院诊治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60例,按照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性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切除术,... 【目的】探讨麦默通旋切术治疗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本院诊治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60例,按照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性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切除术,观察组采用麦默通旋切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6个月乳房美观度及2年内复发率。【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切除术,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瘢痕长度、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局部血肿、切口感染、瘀斑等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3/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10/30)(P〈0.05);在术后6个月时,观察组乳房美观度为96.67%(29/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24/30)(P〈0.05);两组2年内复发率分别为6.67%(2/30)、16.67%(5/30),其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和传统开放性手术相比,在麦默通旋切术治疗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同样可有效切除病灶,同时具有减少手术创伤及并发症,促进术后恢复,乳房美观度高、复发率低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外科学 外科手术 微创性
下载PDF
微小RNA-9-3p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侵袭迁移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蓉 钱崇崴 +2 位作者 田亦文 郭鹏 黄自明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63-1068,共6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9-3p(miR-9-3p)对Wnt/β-连环蛋白(β-cat)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及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细胞TPC-1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TPC-1细胞,转染miR-9-3p inhibitor(抑制组)和空质粒(空转染组),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微小RNA-9-3p(miR-9-3p)对Wnt/β-连环蛋白(β-cat)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及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细胞TPC-1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TPC-1细胞,转染miR-9-3p inhibitor(抑制组)和空质粒(空转染组),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3组miR-9-3p的表达情况;采用MTT法、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3组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3组TPC-1细胞中β-cat、血管内皮钙黏素(VE-cad)、Twist1和上皮钙黏素(E-cad)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抑制组TPC-1细胞miR-9-3p的表达水平为0. 21±0. 10,低于空白对照组的1. 02±0. 16和空转染组的0. 98±0. 15(P<0. 05)。MTT结果显示,抑制组TPC-1细胞培养24、48、72、96 h后的增殖率分别为(95. 68±4. 34)%、(87. 46±4. 59)%、(78. 11±4. 63)%和(71. 24±3. 91)%,低于空转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Transwell侵袭实验结果显示,抑制组TPC-1细胞侵袭数为(157±62)个,少于空白对照组和空转染组(P<0. 05)。划痕实验结果显示,抑制组TPC-1细胞愈合率为(34. 02±7. 11)%,低于空白对照组和空转染组(P<0. 05)。抑制组TPC-1细胞β-cat核转移情况弱于空白对照组和空转染组。抑制组TPC-1细胞β-cat、VE-cad和Twist1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 15±0. 29、0. 23±0. 08和0. 65±0. 20,低于空白对照组和空转染组(P<0. 05),而E-cad蛋白表达水平为0. 85±0. 17,高于空白对照组和空转染组(P <0. 05)。结论下调miR-9-3p可抑制Wnt/β-cat信号通路的激活,逆转TPC-1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从而降低PTC的侵袭和迁移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微小RNA-9-3p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侵袭迁移
下载PDF
管型吻合器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胆肠吻合的应用
4
作者 钱崇崴 齐浩龙 +1 位作者 冯梦龙 刘志苏 《临床外科杂志》 2015年第9期717-717,共1页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疗胰头癌、壶腹癌、胆总管下段癌、壶腹周围的十二指肠癌的首选方法。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过程复杂且创伤很大,切除范围包括部分胰腺、邻近的十二指肠、胆总管下端、部分胃及空肠上端,并且需作胆总管、胰管、...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疗胰头癌、壶腹癌、胆总管下段癌、壶腹周围的十二指肠癌的首选方法。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过程复杂且创伤很大,切除范围包括部分胰腺、邻近的十二指肠、胆总管下端、部分胃及空肠上端,并且需作胆总管、胰管、胃与空肠的吻合。在3个吻合中,胆肠吻合因其位置较深,故术者操作较难,传统的完全手工吻合胆瘘的发生率约为9.2%。我院自2010年1月起分别使用管型吻合器或手工吻合进行胆总管空肠吻合,迄今已完成49例,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型吻合器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胆肠吻合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下食管癌根治术对患者恢复情况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冯武国 钱崇崴 +1 位作者 王海涛 刘志苏 《临床外科杂志》 2016年第4期293-295,共3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辅助下食管癌根治术对患者恢复情况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66例,按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与开放组,其中32例在腹腔镜辅助下行开胸治疗,34例行常规手术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 目的分析腹腔镜辅助下食管癌根治术对患者恢复情况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66例,按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与开放组,其中32例在腹腔镜辅助下行开胸治疗,34例行常规手术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总数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并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小时、术后24小时两组患者血清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放组,但开放组术中失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方面均多于或长于腹腔镜组(P<0.01),两组淋巴结清扫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APTT、PT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且腹腔镜组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开腹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FIB、D—D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且腹腔镜组升高程度明显大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食管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机体应激反应程度轻等优点,但其对患者的凝血功能影响更大,应在围手术期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食管癌 治疗效果 凝血功能
下载PDF
肝细胞肝癌自发破裂出血的诊治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齐浩龙 钱崇崴 +3 位作者 肖玉沙 刘权焰 袁玉峰 刘志苏 《腹部外科》 2015年第5期371-374,共4页
全世界的肝癌发生率正日益增高,随之而来的是肝癌自发性破裂时有发生,并且破裂的癌肿会引起致命的腹腔内出血.肝癌破裂最普遍的临床表现就是急腹症.相对于未破裂的肝癌,发生破裂出血的癌肿其直径明显增大,并且肿瘤会明显突出于肝表面.... 全世界的肝癌发生率正日益增高,随之而来的是肝癌自发性破裂时有发生,并且破裂的癌肿会引起致命的腹腔内出血.肝癌破裂最普遍的临床表现就是急腹症.相对于未破裂的肝癌,发生破裂出血的癌肿其直径明显增大,并且肿瘤会明显突出于肝表面.在急性期,迅速止血是首要措施,其次才是针对肝癌的病因治疗.经导管肝动脉栓塞术(TAE)能够有效地达到止血的目的,其成功率在53%~100%;而一期外科切除则只选择性地适用于一部分病人.对于癌症晚期,患有不可切除肝癌并预后较差的病人,保守治疗则是唯一办法.发生肝癌破裂并肝功能较差的进展期肝癌病人往往有更高的死亡率.在肝癌破裂发生的急性期,12%~42%的病人伴有肝衰竭症状.当病人病情稳定后,可以实施包括肝动脉化疗栓塞、肝癌切除术在内的病因治疗.针对肝癌破裂并出血,往往需要两种以上的治疗手段同时进行.TAE后联合选择性肝切除术,被认为是治疗肝癌自发破裂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术 肝癌 破裂
下载PDF
腹腔镜胃癌术后CD4、CD8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冯武国 王海涛 +1 位作者 钱崇崴 刘志苏 《腹部外科》 2016年第2期142-146,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术后病人恢复情况及CD4、CD8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66例经胃镜检查和病理学诊断均为原发性胃癌的病人,其中32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病人作为腹腔镜组,并选择同期的34例行开腹胃...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术后病人恢复情况及CD4、CD8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66例经胃镜检查和病理学诊断均为原发性胃癌的病人,其中32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病人作为腹腔镜组,并选择同期的34例行开腹胃癌根治术病人作为开腹组,比较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下床时间、术后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日、术后并发症;同时,检测术前、术后1 d、术后3 d、术后7d病人外周血中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CD4、CD8的水平。结果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和肿瘤的状态方面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分别是(185.2±12.2)min和(173.7±12.0)min,P<0.05,但开腹组术中失血量明显多于腹腔镜组,分别是(297.5±48.3)ml和(162.4±31.6)ml,P<0.05;腹腔镜组第一次下床时间为(1.3±0.7)d、术后排气时间为(1.9±0.8)d、首次进食时间为(4.3±1.1)d、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为(10.7±2.4)d,均少于开腹组(P<0.05)。与开腹组相比手术前后WBC、CRP均较术前升高,但开腹组上升的程度明显高于腹腔镜组;而CD4、CD8术后均较术前减少,但腹腔镜组下降的程度明显低于开腹组,尤其是在术后3 d、7 d(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且对机体CD4、CD8水平影响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胃癌 免疫功能
下载PDF
甘氨酸甲基转移酶在胃癌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潘定宇 钱玉元 +1 位作者 冯梦龙 钱崇崴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038-2040,共3页
目的探讨胃癌与癌旁组织中甘氨酸甲基转移酶(GNMT)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94例胃癌患者,分别检测这些患者胃癌与癌旁组织中GNMT的表达水平与胃癌大小、TNM分期及分化程度的关系。同时分别运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目的探讨胃癌与癌旁组织中甘氨酸甲基转移酶(GNMT)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94例胃癌患者,分别检测这些患者胃癌与癌旁组织中GNMT的表达水平与胃癌大小、TNM分期及分化程度的关系。同时分别运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Westernblot检测癌旁与癌组织内GNMTmRNA及蛋白的表达;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GNMT的含量。结果94例癌旁组织中GNMT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癌组织(P〈0.05)。ELISA检测得出胃癌肿块≥4.0cm者GNMT表达量为(566.71±233.65)ng/ml,胃癌肿块〈4.0cm者GNMT表达量为(764.60±187.38)ng/ml。分化程度越高的癌组织内GNMT表达量越高,TNM分期越高的肿瘤组织内GNMT的表达量越低。结论GNMT在胃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抑制癌组织生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氨酸甲基转移酶 胃癌 癌组织 癌旁组织
原文传递
小干扰RNA沉默生长激素受体对肝癌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
9
作者 钱崇崴 齐浩龙 +1 位作者 冯梦龙 刘志苏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77-181,共5页
目的观察小干扰RNA(si RNA)技术沉默生长激素受体(GHR)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预先合成特异性干扰GHR表达的si RNA,通过Gen Mute TM外转染至人肝癌细胞SMMC-7721中,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未转染si RNA)、阴性... 目的观察小干扰RNA(si RNA)技术沉默生长激素受体(GHR)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预先合成特异性干扰GHR表达的si RNA,通过Gen Mute TM外转染至人肝癌细胞SMMC-7721中,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未转染si RNA)、阴性对照组(转染非特异性的si RNA)和特异转染组(转染特异性干扰GHR表达的si RNA)3组。分别利用real-time PCR方法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GHR m RNA和蛋白在3组细胞中的表达,用CCK-8法检测3组细胞的增殖能力,用Transwell法检测3组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结果GHR m RNA及蛋白在特异转染组细胞中的表达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P<0.05);GHR沉默后,与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比较,特异转染组肝癌细胞SMMC-7721中的吸光度值明显降低(P<0.05),Transwell穿透的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 si RNA干扰GHR表达后,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及侵袭迁移能力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生长激素受体 小干扰RNA 增殖 侵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