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对冠心病患者冬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钱文浩 李东野 +3 位作者 於江泉 张中明 孙全胜 董红燕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20-422,共3页
目的探讨冬眠心肌细胞内活化的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对冬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冠心病患者10例,术前一周内用多巴酚丁胺超声负荷试验结合多普勒组织成像确定冬眠心肌及正常心肌的存在部位,冠状动脉搭桥术中根... 目的探讨冬眠心肌细胞内活化的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对冬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冠心病患者10例,术前一周内用多巴酚丁胺超声负荷试验结合多普勒组织成像确定冬眠心肌及正常心肌的存在部位,冠状动脉搭桥术中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取材(分别取正常心肌和冬眠心肌),并经电镜证实。取材心肌用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免疫印迹法检测磷酸化p38的表达情况。分析冬眠心肌与正常心肌磷酸化p38及心肌细胞凋亡数是否存在差异;分析p38与心肌细胞凋亡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冬眠心肌细胞内磷酸化p38、心肌细胞凋亡数较正常心肌高;p38与心肌细胞凋亡数相关(r=0.816,P<0.05)。结论心肌慢性缺血缺氧时,心肌细胞内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信号活化,活化的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介导冬眠心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 冬眠心肌 细胞凋亡 冠心病
下载PDF
高胰岛素血症与原发性高血压内皮细胞功能改变 被引量:2
2
作者 钱文浩 陈清枝 +1 位作者 李东野 朱学文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 探讨高胰岛素血症对原发性高血压(EH) 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了解胰岛素(INS) 与EH 患者血浆内皮素(ET) 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关系。方法 应用放免法和化学法检测82 位EH患者血浆INS、ET和NO水平... 目的 探讨高胰岛素血症对原发性高血压(EH) 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了解胰岛素(INS) 与EH 患者血浆内皮素(ET) 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关系。方法 应用放免法和化学法检测82 位EH患者血浆INS、ET和NO水平,依据患者血浆INS水平将EH患者分为高INS血症(HI)组及非高INS血症(NHI)组,分析2 组间数据。结果 EH患者血浆INS、ET水平及ET/NO升高,NO水平下降。血浆NO水平及ET/NO比值与INS水平相关(r= 0.33和- 0.25,P<0.01 和0.05) 。亚组中,HI组INS、NO水平高于NHI组。血浆NO水平与INS中度相关(r=0.51,P< 0.01)。在NHI组,则关系不明显。结论 EH 患者内皮细胞功能障碍,ET/NO 比值失衡,高胰岛素血症对此产生了一定影响。仅在伴有高胰岛素血症的EH 患者,其血浆NO水平才与INS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内皮细胞 高胰岛素血症 病理
下载PDF
内皮素和一氧化氮与原发性高血压左室几何形态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钱文浩 陈清枝 +4 位作者 李东野 吴兰芬 王晓萍 朱学文 史春志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320-323,共4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血浆内皮素 (ET)、一氧化氮 (NO)水平与左室几何形态的关系。方法 应用二维及三维超声研究了 82例EH患者的左室几何形态 ,同时 ,应用放免和化学法测量患者血浆ET、NO和胰岛素 (INS)水平。结果 EH患者...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血浆内皮素 (ET)、一氧化氮 (NO)水平与左室几何形态的关系。方法 应用二维及三维超声研究了 82例EH患者的左室几何形态 ,同时 ,应用放免和化学法测量患者血浆ET、NO和胰岛素 (INS)水平。结果 EH患者左室几何形态 4种类型的比例为 :正常左室形态 (NG)者占 36 .59% ;向心性重构 (CCR)占 34 .1 5 % ;离心性肥厚 (ECH)及向心性肥厚 (CCH)均占 1 4 .63 %。EH亚组患者ET水平均升高 ,在CCH组ET水平最高 ;各亚组NO水平均下降。ECH组血浆INS水平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 一氧化氮 原发性高血压 左室几何形态 内皮细胞功能 超声检查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清白介素-8、C-反应蛋白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钱文浩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5年第1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白介素-8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新疆伊犁地区锡伯族汉族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对比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钱文浩 范印文 +5 位作者 贺宙斌 吴敬敬 张璇 锦兰 李永强 克依木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9期565-567,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新疆伊犁地区锡伯族、汉族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情况。方法分析15例锡伯族和45例汉族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结果,并计算冠脉病变Gensini积分。结果锡伯族患者冠脉病变支数少于汉族,1.73±0.23 vs 2.33±0.... 目的对比研究新疆伊犁地区锡伯族、汉族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情况。方法分析15例锡伯族和45例汉族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结果,并计算冠脉病变Gensini积分。结果锡伯族患者冠脉病变支数少于汉族,1.73±0.23 vs 2.33±0.12,P<0.05;锡伯族患者冠脉病变Gensini积分明显低于汉族患者,8.07±1.15 vs14.78±1.40,P<0.05。结论锡伯族和汉族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存在差异,锡伯族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低于汉族冠心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造影术 人口群体
下载PDF
GLUT4、TNF-α-mRNA、iNOS在冠心病患者冬眠心肌中的表达和意义
6
作者 钱文浩 於江泉 +2 位作者 李东野 张中明 孙全胜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7年第5期360-362,共3页
目的探讨冬眠心肌细胞内GLUT4、TNF-α-mRNA、iNOS的变化和意义。方法10例行冠脉搭桥术的冠心病患者,术前一周内用多巴酚丁胺超声负荷试验结合多普勒组织成像确定冬眠心肌及正常心肌的位置,搭桥术中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取材(分别取正常心... 目的探讨冬眠心肌细胞内GLUT4、TNF-α-mRNA、iNOS的变化和意义。方法10例行冠脉搭桥术的冠心病患者,术前一周内用多巴酚丁胺超声负荷试验结合多普勒组织成像确定冬眠心肌及正常心肌的位置,搭桥术中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取材(分别取正常心肌和冬眠心肌),并经电镜证实。Western-blot法测GLUT4、iNOS蛋白表达情况,ISH法测TNF-α-mRNA的活性,Tunel法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冬眠心肌细胞内GLUT4、TNF-α-mRNA、iNOS的表达及心肌细胞凋亡数较正常细胞高;冬眠心肌TNF-α-mRNA与心肌细胞凋亡数、iNOS的蛋白表达相关(P<0.05),r分别为0.857、0.784。结论慢性缺血缺氧时,心肌细胞内GLUT4、TNF-α-mRNA、iNOS表达增加。TNF-α可介导细胞凋亡,并促进iNOS表达,GLUT4、TNF-α、iNOS是冬眠心肌形成的重要分子生物学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顿抑 肿瘤坏死因子 单糖转运蛋白质类 一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在冠心病患者冬眠心肌中的表达
7
作者 钱文浩 李东野 +4 位作者 於江泉 夏勇 潘德峰 孙全胜 张中明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90-592,共3页
目的:探讨冬眠心肌细胞内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s)水平的变化和意义。方法:选择10例行冠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的冠心病患者,术前1周内用多巴酚丁胺超声负荷试验(dobutamine stress echocardiography,DSE)... 目的:探讨冬眠心肌细胞内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s)水平的变化和意义。方法:选择10例行冠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的冠心病患者,术前1周内用多巴酚丁胺超声负荷试验(dobutamine stress echocardiography,DSE)结合多普勒组织成像(doppler tissue image,DTI)确定冬眠心肌及正常心肌的存在部位,CABG术中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取材(分别取正常心肌和冬眠心肌),并经电镜证实。取材心肌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磷酸化的ERK、JNK和P38的表达情况,分析冬眠心肌与正常心肌磷酸化ERK、JNK和P38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冬眠心肌细胞内磷酸化ERK、JNK和P38水平均较正常心肌高,依次为7811.6±1094.4比6421.0±766.0、9351.6±645.5比6179.0±712.6和10164.9±536.3比9589.5±586.3,P<0.05。结论:冬眠心肌中MAPKs水平升高,可能参与冬眠心肌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眠心肌 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家族 分子生物学机制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1
8
作者 李东野 臧奎 +4 位作者 夏勇 钱文浩 王晓萍 陈静 吴兰芬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50-251,共2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检测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分辨率超声心动图对38例原发性高血压组病人和18 例对照组健康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高血压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检测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分辨率超声心动图对38例原发性高血压组病人和18 例对照组健康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高血压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明显增厚(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时尤其明显);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IMT和斑块是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可靠指标,颈动脉超声检测观察高血压病人AS病变情况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高血压病人 原发性 临床意义 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AS) 颈动脉超声检测 颈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超声检查 临床诊断价值 冠状动脉造影 临床应用价值 高血压组 超声心动图 高分辨率 方法应用 研究对象 病变情况
下载PDF
中年人群高血压病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东野 于浩 +4 位作者 李英 夏勇 钱文浩 叶德寿 张超群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09-311,共3页
目的探讨徐州市大屯社区中年人群高血压病的流行现状及其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病防治策略的制订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取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从徐州大屯社区5万居民中抽取调查样本500例,入选382例,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 目的探讨徐州市大屯社区中年人群高血压病的流行现状及其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病防治策略的制订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取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从徐州大屯社区5万居民中抽取调查样本500例,入选382例,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各暴露因素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中性别、年龄、饮酒、吸烟、绝经前妇女、高血压家族史、体重指数、尿酸、血糖、甘油三酯、低载脂蛋白A血症、载脂蛋白B、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经计算,比数比(OR)值除绝经前妇女外均大于1,高血压与上述因素存在正相关(OR>1,P<0.05),高血压与绝经前妇女存在负相关(OR<1,P<0.05)。(2)各暴露因素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与体重指数、高血压家族史、甘油三酯、年龄存在正相关(OR>1,P<0.05),高血压与绝经前妇女存在负相关(OR<1,P<0.05)。结论体重指数、高血压家族史、甘油三酯、年龄、绝经可看作高血压病危险因素,绝经前妇女存在高血压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中年人群 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研究
下载PDF
葛根素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体外单核源巨噬细胞MMP-9及TF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汪自龙 李东野 +2 位作者 夏勇 潘德峰 钱文浩 《江苏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葛根素(Pur)对单核源巨噬细胞分泌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组织因子(TF)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1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单核细胞,佛波酯(PMA)诱导分化为巨噬细胞,Pur(0.1g/L、1.0g/L、2.0g/L)及Hanks液(对照组... 目的:探讨葛根素(Pur)对单核源巨噬细胞分泌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组织因子(TF)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1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单核细胞,佛波酯(PMA)诱导分化为巨噬细胞,Pur(0.1g/L、1.0g/L、2.0g/L)及Hanks液(对照组)孵育48h后,ELISA法测定各组细胞上清液的MMP-9、TF含量,酶谱法测定MMP-9活性,比色法测定TF活性。结果:Pur干预后MMP-9、TF含量及活性均较干预前(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Pur能抑制单核巨噬细胞MMP-9、TF的表达,降低其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稳定斑块、改善易损血液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葛根素 单核源巨噬细胞 基质金属蛋白酶-9 组织因子 体外实验
下载PDF
体外冠心病单核源巨噬细胞分泌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组织因子的临床意义及葛根素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东野 汪自龙 +2 位作者 夏勇 潘德锋 钱文浩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92-695,共4页
目的体外培养冠心病患者的单核源巨噬细胞,探讨其分泌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的临床意义及葛根素(puerarin,Pur)的干预作用。方法入选40例患者中,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 目的体外培养冠心病患者的单核源巨噬细胞,探讨其分泌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的临床意义及葛根素(puerarin,Pur)的干预作用。方法入选40例患者中,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1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16例,稳定性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12例。冠脉造影正常者8名,均用佛波脂将提取的单核细胞诱导分化为巨噬细胞,测定上清液中MMP-9、TF的含量,并分析其与年龄、冠心病危险因素、冠脉病变评分的关系。随机留取1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的单核源巨噬细胞,观察不同浓度的Pur对MMP-9、TF含量及活性的干预作用。结果AMI、UAP患者MMP-9、TF的含量明显高于SAP患者和正常者(P<0.01),且MMP-9、TF含量与年龄、冠脉病变评分、危险因素无相关性;12例ACS患者Pur干预后MMP-9、TF含量及活性均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且有浓度依赖性。结论冠心病患者单核源巨噬细胞体外分泌MMP-9、TF的水平可作为ACS病情评估的指标。Pur可抑制单核巨噬细胞MMP-9、TF的表达及其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稳定斑块、改善易损血液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单核源巨噬细胞 基质金属蛋白酶-9 组织因子 葛根素
下载PDF
锡伯族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硬化研究
12
作者 钱文浩 范印文 +1 位作者 吴敬敬 古文 《新疆医学》 2010年第2期82-83,共2页
关键词 冠心病患者 颈动脉硬化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锡伯族 周围动脉粥样硬化 外周动脉疾病 系统性疾病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冠状动脉造影与^(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冠心病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文华 夏勇 +5 位作者 李东野 潘德峰 张超群 徐晤 钱文浩 郝湛军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4年第6期447-448,共2页
在冠心病的无创性检查中,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是诊断冠心病较准确的方法。冠状动脉造影(GAG)被公认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本文对我院116例住院患者二种检查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其临床意义。
关键词 断层摄影术 冠状动脉造影术 冠状动脉疾病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文华 吴建东 +5 位作者 张辉 黄炜 王志荣 钱文浩 夏勇 李东野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0年第4期390-391,共2页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与曲美他嗪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硝酸酯类药物、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或钙离子拮抗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与曲美他嗪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硝酸酯类药物、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或钙离子拮抗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丹红注射液30mL静脉输注,每日1次;曲美他嗪片每次20mg,每日3次口服,连用14d。结果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3.3%;心绞痛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高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水平皆明显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可有效控制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安全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丹红注射液 曲美他嗪
下载PDF
眼底动脉、颈动脉硬化与高血压病关系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7
15
作者 于浩 李东野 +5 位作者 李英 夏勇 叶德寿 钱文浩 张超群 王晓萍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2-23,共2页
目的:探讨眼底动脉、颈动脉硬化与高血压病的相互关系,评价眼底镜及颈动脉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为高血压病的预防、诊疗提供重要的依据。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样本,选择当地社区35-60岁居民118例为调查对象,运用病例对照... 目的:探讨眼底动脉、颈动脉硬化与高血压病的相互关系,评价眼底镜及颈动脉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为高血压病的预防、诊疗提供重要的依据。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样本,选择当地社区35-60岁居民118例为调查对象,运用病例对照研究,采用二维超声多普勒技术检测双侧颈动脉、直接眼底镜观察眼底,记录相关数据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1)高血压组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眼底动脉硬化程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随着高血压时限的延长而加重(P< 0.05)。2)眼底动脉硬化程度、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血压呈正相关(r=0.261-0.302,P<0.05)。结论:眼底动脉、颈动脉硬化与高血压病有很好的相关性,眼底镜及颈动脉超声检查对诊断以及明确高血压分期、分级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底动脉硬化 颈动脉硬化 高血压病 流行病学研究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结合冠脉内多普勒技术评价冠脉微循环功能 被引量:2
16
作者 祁春梅 李东野 +5 位作者 夏勇 钱文浩 潘德峰 朱红 杨煜 李雷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1期62-66,共5页
目的 应用血管内超声 (IVUS)、冠脉内多普勒 (ICD)技术结合平均动脉压测量 ,评价冠脉微循环舒张功能。方法  14只健康雄性家猪随机分成实验组 (n =8)和对照组 (n =6 ) ,实验组予高脂喂饲 ,建立早期动脉粥样硬化 (AS)模型。喂饲 12周... 目的 应用血管内超声 (IVUS)、冠脉内多普勒 (ICD)技术结合平均动脉压测量 ,评价冠脉微循环舒张功能。方法  14只健康雄性家猪随机分成实验组 (n =8)和对照组 (n =6 ) ,实验组予高脂喂饲 ,建立早期动脉粥样硬化 (AS)模型。喂饲 12周后两组均行心导管检查 ,观察以下指标 :应用乙酰胆碱(ACH)及硝酸甘油 (NTG)前后冠脉血流量 (CBF)变化 ;主动脉根部压力 :平均动脉压 (MAP) ;冠脉阻力(MAP/CBF)。最后对血管行组织学检查。结果 病理结果示实验组较对照组左前降支 (LAD)或左旋支(LCX)内膜明显增厚 ,分别为 (74 .80± 17.6 0 )和 (7.6 0± 4 .2 7) μm(P <0 .0 0 1) ,相应节段心肌间的微动脉则无内膜增厚。ACH引起实验组CBF下降 ,两组分别为 (4 7.77± 14 .2 9)和 (4 0 .78± 11.10 )ml/min ,(P <0 .0 1) ,对照组CBF明显增加 (39.5 0± 9.88)和 (82 .30± 15 .0 0 )ml/min ,(P <0 .0 0 1) ;与对照组相比 ,ACH引起实验组冠脉阻力增加 ,为 (- 0 .18± 0 .0 9)和 (0 .2 9± 0 .18) (P <0 .0 5 ) ,在实验组及对照组 ,NTG均引起阻力下降 ,为 (- 0 .4 0± 0 .13)和 (- 0 .34± 0 .2 0 )。结论 应用介入性超声技术 ,结合MAP测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 对照组 血管内超声 ACH 实验 内膜 多普勒技术 平均动脉压 微循环 NTG
下载PDF
赖诺普利与氯沙坦预防压力负荷性心肌肥厚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东野 周俊 +5 位作者 丁茜 陈清枝 钱文浩 夏勇 潘德锋 史春志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731-734,共4页
目的 探讨大鼠心肌肥厚时心血管重构的结构、生化改变及赖诺普利与氯沙坦对心血管重构的预防作用。方法 膈下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大鼠心肌肥厚模型。假手术组、模型组、降压和非降压剂量赖诺普利与氯沙坦在术后第 2天用药至 30天后 ,... 目的 探讨大鼠心肌肥厚时心血管重构的结构、生化改变及赖诺普利与氯沙坦对心血管重构的预防作用。方法 膈下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大鼠心肌肥厚模型。假手术组、模型组、降压和非降压剂量赖诺普利与氯沙坦在术后第 2天用药至 30天后 ,检测平均动脉压 (MAP)、心肌肥厚程度及局部心肌组织一氧化氮 (NO)、一氧化氮合酶 (NOS)和胶原蛋白含量。结果  (1)与假手术组相比 ,模型组MAP、左室重量 (LVW )、左室重量指数 (LVMI)、心肌细胞横径 (TDM )、胶原蛋白分别提高 2 8 6 %、2 0 5 %、2 6 9%、17 9%、5 4 4 % (P <0 0 1) ;NO、NOS分别降低 5 3 4 %、5 1 2 % (P <0 0 1)。 (2 )降压剂量赖诺普利与氯沙坦和非降压剂量氯沙坦干预后 ,LVW、LVMI、TDM、NO、NOS、胶原蛋白含量与假手术组无明显差异。非降压剂量赖诺普利可使LVW、LVMI和TDM下降 ,但仍高于假手术组 (P <0 0 1) ,NO、NOS改善不明显 ;(3)LVMI与MAP、胶原蛋白含量均呈正相关 (分别为r =0 784 1,r =0 8177,P <0 0 1) ,与NO显著负相关 (r =- 0 7730 ,P <0 0 1)。结论 心血管重构与血压、心脏间质成分及NO有密切关系 ;赖诺普利预防心肌肥厚可能是血流动力学和非血流动力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诺普利 心肌肥厚 氯沙坦 心血管重构 手术 一氧化氮合酶(NOS) 降压 负相关 心肌细胞 胶原蛋白
下载PDF
三种内乳动脉造影方法比较(附180例结果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夏勇 李东野 +3 位作者 潘德峰 钱文浩 李文华 郝湛军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 :研究内乳动脉 (IMA)造影三种方法并分析其结果。方法 :180例冠状动脉造影 (CAG)患者接受主动脉弓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AAG) ,其中 4例左锁骨下动脉 (SCA)狭窄 ,选择 176例AAG中IMA显影不满意的 5 6例先行左上肢加压SCA造影 (SCAG)后... 目的 :研究内乳动脉 (IMA)造影三种方法并分析其结果。方法 :180例冠状动脉造影 (CAG)患者接受主动脉弓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AAG) ,其中 4例左锁骨下动脉 (SCA)狭窄 ,选择 176例AAG中IMA显影不满意的 5 6例先行左上肢加压SCA造影 (SCAG)后行IMA直接造影 (IMAG)。结果 :1 IMAG成功率低于AAG和SCAG[88% (49 5 6 )vs 10 0 % (180 180 ) ]和 10 0 % (5 6 5 6 ) ,P <0 0 5 ];IMAG和SCAG造影满意率高于AAG[10 0 % (49 4 9)和 91% (5 1 5 6 )vs 6 8% (12 0 176 ) ,P <0 0 1]。 2 造影结果 :12例IMA近端有较大分支 (6 8% ) ,6例明显迂曲 (3 4 % ) ,10例血管纤细 (5 7% ) ,3例血管狭窄 (1 7% )。结论 :CAG时应常规行AA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乳动脉造影术 比较 冠状动脉造影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心病 主动脉弓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P-ERK、P-p38及iNOS、GLUT4在冠心病患者冬眠心肌中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於江泉 李东野 +3 位作者 钱文浩 夏勇 孙全胜 张中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2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冬眠心肌(HM)细胞内磷酸化ERK(P-ERK)、磷酸化p38(P-p38)、葡萄糖转运因子4(GLUT4)、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变化和意义,探讨P-ERK、P-p38与GLUT4、iNOS的关系。方法选择行冠脉搭桥手术的冠心病患者10例,术前1周用多巴酚丁... 目的探讨冬眠心肌(HM)细胞内磷酸化ERK(P-ERK)、磷酸化p38(P-p38)、葡萄糖转运因子4(GLUT4)、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变化和意义,探讨P-ERK、P-p38与GLUT4、iNOS的关系。方法选择行冠脉搭桥手术的冠心病患者10例,术前1周用多巴酚丁胺超声负荷试验结合多普勒组织成像确定HM及正常心肌(NM)的存在部位,术中根据检测结果取材,用免疫印迹法检测P-ERK、P-p38、iNOS、GLUT4的表达情况,分析HM与NM的P-ERK、P-p38、iNOS、GLUT4含量;分析四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HM细胞内P-ERK、P-p38、GLUT4、iN-OS水平较正常心肌高;P-ERK与GLUT4呈正相关(r=0.665,P<0.05),P-p38与GLUT4、iNOS呈正相关(r=0.708、0.676,P<0.05)。结论心肌缺血缺氧可触发ERK、p38活化,活化的ERK、p38促使心肌细胞增加GLUT4及iNOS表达,促进HM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眠心肌 有丝分裂素激活蛋白激酶类 基因 p38 单糖转运蛋白质类 一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经导管封堵主动脉窦瘤破裂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加立 钱文浩 +3 位作者 王诚 夏勇 徐唔 张辉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2年第7期516-519,共4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介入封堵主动脉窦瘤破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7例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5例为主动脉无冠状动脉窦(无冠窦)破裂至右心房,2例为主动脉右冠状动脉窦(右冠窦)破裂至右心室。对5例患者经同侧的右股动、静脉建立轨道,应用PDA单盘蘑... 目的探讨经导管介入封堵主动脉窦瘤破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7例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5例为主动脉无冠状动脉窦(无冠窦)破裂至右心房,2例为主动脉右冠状动脉窦(右冠窦)破裂至右心室。对5例患者经同侧的右股动、静脉建立轨道,应用PDA单盘蘑菇伞封堵器进行封堵;对2例患者经同侧右桡动脉及右股静脉建立轨道,置入"细腰大边"的室间隔封堵器。结果 7例患者均封堵成功,技术成功率100%;仅2例患者出现微量残余分流,术后2天心脏超声证实完全封闭,无相关并发症。术后1、3、6个月超声心动图显示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封堵器形态、位置良好,无残余分流及主动脉瓣反流。结论介入封堵主动脉窦瘤破裂微创、有效,近期疗效尚满意,中远期的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对于合并心力衰竭或心功能控制不满意的患者,经桡动脉建立轨道是有益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LSALVA窦 主动脉破裂 介入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