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潜在有毒元素和抗生素复合污染形成与治理研究的教学实践 被引量:1
1
作者 余彬彬 杨克明 +3 位作者 王进军 陈丹 王小治 钱晓晴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0-208,共9页
该实验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为研究对象,采用水培方法,形象直观地展现了潜在有毒元素Cu^(2+)、Zn^(2+)和抗生素土霉素(oxytetracycline,OTC)、磺胺嘧啶(sulfadiazine,Sul)单一及复合污染对小麦种子根和芽的毒性差异,以期为土壤... 该实验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为研究对象,采用水培方法,形象直观地展现了潜在有毒元素Cu^(2+)、Zn^(2+)和抗生素土霉素(oxytetracycline,OTC)、磺胺嘧啶(sulfadiazine,Sul)单一及复合污染对小麦种子根和芽的毒性差异,以期为土壤潜在有毒元素和抗生素复合污染防治和土壤生态系统安全提供理论依据。实验表明,小麦种子的根和芽对单一污染的敏感程度依次为:Sul>Cu^(2+)>OTC>Zn^(2+);复合处理对小麦种子根伸长和芽长呈现“低促高抑”规律,且根长和芽长抑制率都随处理浓度的增大而增大。该实验从小麦种子的根和芽对环境污染物胁迫的直观感受,到环境污染物如何影响作物生长科学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加深了学生对复合污染影响植物生长的理解,激发了学生对环境学课程的热情和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有毒元素 抗生素 复合污染 小麦 种子发芽
下载PDF
模拟水分胁迫条件下水稻的氮素营养特征 被引量:36
2
作者 钱晓晴 沈其荣 +3 位作者 王娟娟 柏彦超 杨建昌 周明耀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9-12,共4页
在正常及PEG模拟水分胁迫条件下研究水稻对不同质量比例 (10 0 /0 ,75 /2 5 ,5 0 /5 0 ,2 5 /75和 0 /10 0 )铵态氮 /硝态氮处理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 ,两种培养条件下 ,水稻均在NH4+ N和NO3 - N混合营养时生长更好 ,氮素养分吸收更多 ... 在正常及PEG模拟水分胁迫条件下研究水稻对不同质量比例 (10 0 /0 ,75 /2 5 ,5 0 /5 0 ,2 5 /75和 0 /10 0 )铵态氮 /硝态氮处理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 ,两种培养条件下 ,水稻均在NH4+ N和NO3 - N混合营养时生长更好 ,氮素养分吸收更多 ;正常培养的水稻幼苗在NH4+ N/NO3 - N为 75 /2 5时生长最好 ,而模拟水分胁迫培养则以 2 5 /75处理生长最好 ;模拟水分胁迫处理显著促进水稻对NO3 - N的吸收并抑制NH4+ N的吸收 ;正常培养条件下 ,NH4+ N/NO3 - N为75 /2 5时水稻幼苗可获得最高的水分生产效率 ,而模拟水分胁迫培养的幼苗水分生产效率随NO3 - N施用比例增加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胁迫 水稻 氮素营养特征 铵态氮 硝态氮 吸收 利用
下载PDF
旱作条件下不同水稻品种的响应特征 被引量:25
3
作者 钱晓晴 沈其荣 +3 位作者 柏彦超 王娟娟 杨建昌 周明耀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55-562,共8页
水稻旱作正在成为水稻节水栽培的重要途径而在全国逐步得到推广。本文通过田间对比试验 ,研究了不同水稻品种在水、旱作时的生长与产量表现。结果表明 ,不同品种水稻在旱作时的生长、形态、生理、产量等均发生分异。旱作后 ,广陵香粳在... 水稻旱作正在成为水稻节水栽培的重要途径而在全国逐步得到推广。本文通过田间对比试验 ,研究了不同水稻品种在水、旱作时的生长与产量表现。结果表明 ,不同品种水稻在旱作时的生长、形态、生理、产量等均发生分异。旱作后 ,广陵香粳在生长中后期的根冠比高出相应水作处理的 37.1% ,两优培九、扬稻 4号及对照扬旱 1号也保持较高的根冠比 ,而武育粳 3号根冠比下降 30 .2 % ;扬稻 4号和汕优 6 3水稻保持较高的根系活力 ,汕优 6 3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比例最大 ,而扬旱 1号和扬稻 4号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比例较小 ;产量受不良影响的程度从小到大依次为 :扬旱 1号、汕优 6 3、协优 6 3、扬稻 4号、95 2 0、武育粳 3号、广陵香粳和两优培九 ,旱作时的相对产量分别为 96 .9%、76 .3%、74 .2 %、6 1.6 %、4 9.5 %、4 3.9%、4 3.7%和 4 3.0 %。总体上说 ,籼型品种对旱作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 水稻 品种 响应特征 节水栽培 产量构成因素 根冠比 叶绿素
下载PDF
不同水分管理方式下水稻的水分利用效率与产量 被引量:57
4
作者 钱晓晴 沈其荣 +2 位作者 徐勇 王娟娟 沈辉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99-404,共6页
采用温室微区试验研究常规水作、裸地旱作、覆膜旱作和覆草旱作等土壤水分管理下水稻生长及其对水分的利用状况 .结果表明 ,几种旱作水稻的需水量为 349~ 4 73mm ,常规水作水稻需水量为 76 2 .5mm .旱作水稻的水分籽粒和干物质生产效率... 采用温室微区试验研究常规水作、裸地旱作、覆膜旱作和覆草旱作等土壤水分管理下水稻生长及其对水分的利用状况 .结果表明 ,几种旱作水稻的需水量为 349~ 4 73mm ,常规水作水稻需水量为 76 2 .5mm .旱作水稻的水分籽粒和干物质生产效率为 0 .899~ 1.2 73g·kg-1和 1.6 5 5~ 2 .32 1g·kg-1之间 ,而相同条件下常规水作水稻水分的籽粒和干物质生产效率仅为 0 .76 6 g·kg-1和 1.4 5 9g·kg-1左右 .覆草旱作水稻可以获得相当于常规水作水稻 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旱作 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下载PDF
不同水、氮供应条件下水稻锰素营养状况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钱晓晴 王娟娟 +5 位作者 周明耀 瞿益民 柏彦超 李荣 倪梅娟 陈友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689-1694,共6页
为探明不同水、氮供应条件下水稻锰素营养状况,观察了不同地下水埋深模拟水分胁迫、铵态氮和硝态氮施用比例对水稻锰素养分吸收的影响,并分析比较了8个水稻品种在水、旱作条件下分蘖期和成熟期植株样品的锰含量。结果表明,在10~50c... 为探明不同水、氮供应条件下水稻锰素营养状况,观察了不同地下水埋深模拟水分胁迫、铵态氮和硝态氮施用比例对水稻锰素养分吸收的影响,并分析比较了8个水稻品种在水、旱作条件下分蘖期和成熟期植株样品的锰含量。结果表明,在10~50cm范围内,随着地下水埋深增加剖面各层土壤中有效性锰含量显著下降,平均从3.96mg·kg“降到1.52mg·kg,造成水稻作物体内锰素含量下降50%以上。非充分灌溉条件下,仅施硝态氮肥能明显抑制水稻对锰的吸收,这可能造成碱性、石灰性土壤上旱作水稻锰营养不良,但在酸性和中性土壤上则可减轻锰素毒害。与充分灌溉处理相比,非充分灌溉条件下除了武育粳3号水稻在分蘖期锰吸收量仍达到水作处理的59.4%,其他品种均在25%以下。供试8个品种水稻成熟期体内锰含量仅相当于相应对照(水作)处理的3.5%~1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胁迫 氮素形态 水稻 锰素营养
下载PDF
不同水分供应及氮素形态对旱作水稻铁素营养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钱晓晴 沈其荣 +3 位作者 王娟娟 柏彦超 周明耀 杨建昌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184-1190,共7页
为探明非充分灌溉条件下水稻铁素营养特征,设置了不同地下水埋深,模拟水分胁迫、铵态氮和硝态氮施用比例对水稻铁素养分吸收的影响,以及对8个水稻品种在水、旱作条件下分蘖期和成熟期植株样品中铁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 为探明非充分灌溉条件下水稻铁素营养特征,设置了不同地下水埋深,模拟水分胁迫、铵态氮和硝态氮施用比例对水稻铁素养分吸收的影响,以及对8个水稻品种在水、旱作条件下分蘖期和成熟期植株样品中铁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在10~50cm范围内,随着地下水埋深增加其剖面各层土壤中有效性铁含量显著下降,由平均2.70mg·kg^(-1)下降到0.83mg·kg^(-1),造成水稻植株体内铁素含量下降40%以上。在非充分灌溉条件下,氮肥中硝态氮施用比例达到75%及其以上时,加剧水稻植株中铁素匮缺。与充分灌溉的处理相比,非充分灌溉条件下的武育粳3号、扬稻4号和9520等3个水稻品种,在分蘖期铁素营养吸收就受到显著不良影响,植株体内平均含铁量分别从195、197和175mg·kg^(-1)下降到99、87和95mg·kg^(-1)。在成熟期,供试8个品种水稻植株体内铁素含量均极显著低于相应的对照(水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供应 氮素形态 旱作水稻 铁素 营养特征 灌溉条件
下载PDF
配合施用NH_4^+-N和NO_3^--N对旱作水稻生长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38
7
作者 钱晓晴 沈其荣 徐国华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94-900,共7页
水稻作物通常被认为是典型的喜铵作物 ,然而越来越多的报道认为混合供应NH+4 N和NO- 3 N更有利于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形成 ,水稻也不例外。水稻旱作后 ,由于土壤中的无机氮大量以NO- 3 N形态存在 ,因而NO- 3 N已成为旱作水稻的重要氮源。... 水稻作物通常被认为是典型的喜铵作物 ,然而越来越多的报道认为混合供应NH+4 N和NO- 3 N更有利于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形成 ,水稻也不例外。水稻旱作后 ,由于土壤中的无机氮大量以NO- 3 N形态存在 ,因而NO- 3 N已成为旱作水稻的重要氮源。本文采用普通湿润冲积新成土进行盆栽试验 ,旨在探讨不同氮素形态比例对旱作水稻生长、产量形成和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覆盖旱作条件下 ,配合施用NH+4 N和NO- 3 N可以显著降低水稻一生的总需水量 ,改善旱作水稻抽穗后功能叶的光合生产能力 ,提高蒸腾水分的干物质和籽粒生产效率 ;NO- 3 N施用比例在 5 0 %时有利于旱作水稻形成最高的生物学产量和籽粒产量 ;NO- 3 N施用达到和超过这一比例则使成熟期水稻根系质量及根冠比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水稻 生长 水分 利用效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水分供应和氮素形态对水稻一些水分生理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钱晓晴 顾竹英 +7 位作者 周明耀 柏彦超 倪梅娟 蔡树美 杜洪艳 沈淮东 吴晶 薛巧云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016-2020,共5页
为探明不同水分供应和氮素形态对水稻一些水分生理特征的影响,设正常水分及50 g L-1PEG模拟水分胁迫及3种不同NH+4-N/NO-3-N比例(75/25,50/50,25/75)的处理,测定了水稻叶片的NO-3、Ca2+和Mg2+含量,叶片浸出液电导率,叶片相对含水量,叶... 为探明不同水分供应和氮素形态对水稻一些水分生理特征的影响,设正常水分及50 g L-1PEG模拟水分胁迫及3种不同NH+4-N/NO-3-N比例(75/25,50/50,25/75)的处理,测定了水稻叶片的NO-3、Ca2+和Mg2+含量,叶片浸出液电导率,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片水分临界饱和亏以及叶片水势。结果表明,在NH+4-N/NO-3-N比例较低时,模拟水分胁迫使广陵香粳水稻幼苗吸收更多的NO-3-N。模拟水分胁迫条件下,水稻幼苗叶片浸出液电导率随NH+4-N/NO-3-N比例的降低呈下降趋势,且在NH4+-N/NO-3-N比例为25/75时,叶片浸出液电导率低于正常水分培养条件下的叶片浸出液电导率。而在正常水分培养条件下,水稻幼苗叶片浸出液电导率随NH+4-N/NO-3-N比例的降低呈上升趋势。水分胁迫使高NH4+-N/NO3--N处理水稻叶片相对含水量降低、水分临界饱和亏上升,但对低NH+4-N/NO-3-N处理(25/75)水稻叶片相对含水量和水分临界饱和亏影响很小。同样,低NH4+-N/NO-3-N处理削弱了水分胁迫对水稻叶片水势的降低。总体上说,低NH4+-N/NO3--N能减轻水分胁迫对水稻水分生理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水分胁迫 水稻 水分生理反应
下载PDF
全程与阶段性非充分灌溉条件下水稻的生长及部分生理反应 被引量:5
9
作者 钱晓晴 沈其荣 +3 位作者 王娟娟 周明耀 柏彦超 杨建昌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41-644,共4页
关键词 非充分灌溉 水稻 生长 组织结构 生理代谢 水分胁迫
下载PDF
石灰氮处理配合均衡施肥对青蒿菜生长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10
作者 陈名蔚 钱晓晴 +2 位作者 王峰 张胜男 曾晓萍 《中国果菜》 2024年第12期56-64,共9页
青蒿菜是如东县出口创汇蔬菜主要品种之一,但连年大棚种植引起了土壤连作障碍问题。为提高设施蔬菜土壤连作障碍修复效果,在对如东县青蒿菜基地土壤连作障碍进行诊断的基础上,对障碍土壤进行闷棚与石灰氮消毒处理及全元均衡施肥处理,并... 青蒿菜是如东县出口创汇蔬菜主要品种之一,但连年大棚种植引起了土壤连作障碍问题。为提高设施蔬菜土壤连作障碍修复效果,在对如东县青蒿菜基地土壤连作障碍进行诊断的基础上,对障碍土壤进行闷棚与石灰氮消毒处理及全元均衡施肥处理,并测定土壤基本化学性质、微生物菌落结构、作物产量。结果表明,石灰氮闷棚结合全元均衡施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壤中相对缺乏的有效铁、锰、硼含量,土壤有效养分供应结构得到有效改善,显著增加青蒿菜产量近30%;土壤细菌与真菌群落结构均发生了显著变化,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增加了11.28%,而厚壁菌门下降了13.9%;真菌中被孢霉门显著增加,而病原菌粪壳菌占比则非常低。各土壤理化因子中,微量元素锰和硼对微生物菌落结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土壤 障碍 均衡施肥 微生物多样性 青蒿菜
下载PDF
薏苡干物质和养分的积累与施肥的关系 被引量:10
11
作者 钱晓晴 卫金华 +1 位作者 陈清硕 朱新开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1995年第6期455-456,共2页
关键词 薏苡 干物质 养分 施肥
下载PDF
土壤肥料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研究——以扬州大学“土壤医生”的培养为例
12
作者 王桂良 赵海涛 +1 位作者 王娟娟 钱晓晴 《教师》 2024年第22期114-116,共3页
改善与提升耕地质量及耕地生产能力,能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因此,培养能够发现诊断土壤健康问题并进行改良与培肥的专业人才至关重要。土壤肥料学是融合了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和肥料学等多学科且具有较强实践作用的综合性课程。文章以... 改善与提升耕地质量及耕地生产能力,能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因此,培养能够发现诊断土壤健康问题并进行改良与培肥的专业人才至关重要。土壤肥料学是融合了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和肥料学等多学科且具有较强实践作用的综合性课程。文章以扬州大学“土壤医生”的培养为例,借助“土壤医院”培养“土壤医生”,一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增强学生投入农业现代化发展事业的使命感,另一方面为助力我国土壤绿色、可持续发展培养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肥料学 “土壤医院” “土壤医生” 思政教育
下载PDF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背景下“土壤肥料学”课程教学创新与实践
13
作者 王桂良 赵海涛 +1 位作者 王娟娟 钱晓晴 《科教导刊》 2024年第1期118-120,共3页
文章基于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背景,以“土壤肥料学”课程为基础,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所学知识能为土壤的科学分类、规划利用、改良培肥、保护管理等提供科学支撑,使学生树立为国家战略需求、经济发展而不断探索、学习和实践的思想。拓展系... 文章基于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背景,以“土壤肥料学”课程为基础,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所学知识能为土壤的科学分类、规划利用、改良培肥、保护管理等提供科学支撑,使学生树立为国家战略需求、经济发展而不断探索、学习和实践的思想。拓展系统的样点选择与现场布点、成土环境与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特征、产量及施肥管理等内容教学与实践,能有效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相结合,为国家培养出符合乡村振兴战略需求的专业人才,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土壤肥料学 思政教育
下载PDF
IFC增效微肥对小白菜产量和硝酸盐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钱晓晴 王娟娟 +5 位作者 柏彦超 丁峰 邹忠 周志宏 陈璋峰 谢同伯 《农村生态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9-33,共5页
在江苏省沿江高沙土地区如皋综合试验示范基地进行蔬菜田间试验 ,研究IFC增效微肥对减少小白菜硝酸盐积累的效果。各处理在相同用量磷钾肥和不同用量氮肥的基础上将 30kg·hm-2 的IFC增效微肥拌入蔬菜基肥中一次性施用 ,以不施IFC... 在江苏省沿江高沙土地区如皋综合试验示范基地进行蔬菜田间试验 ,研究IFC增效微肥对减少小白菜硝酸盐积累的效果。各处理在相同用量磷钾肥和不同用量氮肥的基础上将 30kg·hm-2 的IFC增效微肥拌入蔬菜基肥中一次性施用 ,以不施IFC增效微肥作对照 ,进行成对比较试验。研究表明 :适量施用IFC增效微肥能显著增加蔬菜产量和氮素累积量 ,降低作物体内含氮率和硝态氮含量 ,并降低氮素对土壤及地下水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C增效微肥 小白菜 硝酸盐
下载PDF
络合稀土对土壤氮素转化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钱晓晴 沈其荣 +1 位作者 王娟娟 杨龙寿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1-44,共4页
采用土培和水培试验研究了络合稀土对尿素和硫铵的转化以及对蔬菜、小麦的产量和对矿质养分的吸收与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 ,络合稀土的处理可以减缓尿素水解 ,抑制铵态氮的硝化作用 ;施用络合稀土能显著提高白菜和菠菜及小麦产量 ,降低... 采用土培和水培试验研究了络合稀土对尿素和硫铵的转化以及对蔬菜、小麦的产量和对矿质养分的吸收与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 ,络合稀土的处理可以减缓尿素水解 ,抑制铵态氮的硝化作用 ;施用络合稀土能显著提高白菜和菠菜及小麦产量 ,降低白菜和菠菜体内硝酸根含量 ,增加小麦的氮、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合稀土 氮素转化 作物生长 土壤
下载PDF
坚持分类指导 强化最后教学环节 被引量:5
16
作者 钱晓晴 赵海涛 +1 位作者 封克 王小治 《文教资料》 2006年第30期43-44,共2页
依据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的毕业去向,以分类指导为原则,对毕业实习这一教学环节实施教学科研相结合和教学生产相结合两种模式互补的改革尝试。发现分类指导的毕业实习方式,拓宽了学校为社会服务的渠道,改善了学生毕业实习条件,提高... 依据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的毕业去向,以分类指导为原则,对毕业实习这一教学环节实施教学科研相结合和教学生产相结合两种模式互补的改革尝试。发现分类指导的毕业实习方式,拓宽了学校为社会服务的渠道,改善了学生毕业实习条件,提高了最后环节的教学质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组织观念和劳动观念,增加学生就业机会。认为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毕业实习应进一步做好选题工作,早准备、分阶段的实施,要严格实验室管理制度,做好实习过程检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业实习 教学环节 分类指导
下载PDF
不同粒级土粒固定态铵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钱晓晴 封克 +2 位作者 汤炎 程传敏 江建华 《土壤肥料》 CSCD 1996年第5期6-8,共3页
通过对土壤不同粒级土粒固定态铵含量及其固铵、释铵数量的测定,得到如下结果:粘土矿物种类对土壤固定态铵的影响比粘粒含量更为重要;土壤中,粘粒所含固定态铵数量最大,粉粒也含有相当数量的固定态铵;粘粒。
关键词 土壤粒级 固定态铵
下载PDF
洪泽湖地区土壤钾素供应状况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钱晓晴 张学农 +2 位作者 程传敏 单玉华 崔凤 《土壤肥料》 CSCD 1996年第6期22-25,共4页
通过对洪泽湖地区代表性潮土农化样品与剖面样品的养分含量以及土壤对钾素的固定性能的分析测定,结果表明:该地区土壤速效钾(K)含量多在150~200mg/kg,缓效钾(K)含量则多在600~1000mg/kg。土壤交换性... 通过对洪泽湖地区代表性潮土农化样品与剖面样品的养分含量以及土壤对钾素的固定性能的分析测定,结果表明:该地区土壤速效钾(K)含量多在150~200mg/kg,缓效钾(K)含量则多在600~1000mg/kg。土壤交换性镁钾比较高以及交换性钾饱和度较低导致土壤钾素供应不良。由于土壤对施入钾素具有较强的固定能力,而不利于钾肥肥效的发挥。盆栽玉米及田间棉花小区试验也证实施用一定量钾肥能显著地促进作物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泽湖 潮土
下载PDF
下蜀黄土镁素状况及小麦对镁肥的反应
19
作者 钱晓晴 陈清硕 +2 位作者 杨翠萍 居春霞 蒋建华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305-309,共5页
对下蜀层发育土壤进行镁的分析测定表明,该土壤上层水溶性镁含量不足,剖面其余各层或交换性镁饱和度过低,或钙/镁过大,或镁/钾过小造成作物缺镁;部分冲积的肥沃水稻土,尽管钙/镁不高,镁饱和度高达20%以上,镁/钾亦远超过... 对下蜀层发育土壤进行镁的分析测定表明,该土壤上层水溶性镁含量不足,剖面其余各层或交换性镁饱和度过低,或钙/镁过大,或镁/钾过小造成作物缺镁;部分冲积的肥沃水稻土,尽管钙/镁不高,镁饱和度高达20%以上,镁/钾亦远超过临界值,但盆裁试验及田间小区试验结果显示:施镁增加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促进植株氮、磷、镁的吸收,改善穗部性状,提高产量,试验结果还表明,在下蜀层发育的土壤上施用钙镁磷肥的肥效并不次于过磷酸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黄土 小麦 镁肥
下载PDF
水肥耦合对水稻根系形态与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68
20
作者 张凤翔 周明耀 +1 位作者 周春林 钱晓晴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97-200,共4页
在土培条件下,设计3个水分水平和2个施氮水平,研究水肥耦合对水稻汕优63不同生育阶段根系形态与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土壤水分条件下增加氮素供应水平能够显著增加根干重、根体积和促进根系的扎深。根系干重的垂直分布可用对数模... 在土培条件下,设计3个水分水平和2个施氮水平,研究水肥耦合对水稻汕优63不同生育阶段根系形态与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土壤水分条件下增加氮素供应水平能够显著增加根干重、根体积和促进根系的扎深。根系干重的垂直分布可用对数模型、乘幂模型、指数函数模型、多项式函数模型来表示,相关系数均在0.9以上,且以指数函数的模拟精度最高。轻度降低土壤水分,增加施氮量能迅速提高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和根系α-萘胺氧化活力,促进根系快速生长;过度降低土壤水分对水稻根系活力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水肥耦合 根系 土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