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螺旋CT图像常见伪影的影响因素与解决方案 被引量:30
1
作者 钱根年 陈自谦 +2 位作者 付丽媛 赵春雷 陈蕾蕾 《中国医学装备》 2017年第5期18-22,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成像过程中常见伪影的影响因素与解决方案,提高图像质量,获取优质的CT影像。方法:选取139例患者64层螺旋CT扫描后的影像资料,其中头部伪影38例、胸部伪影53例、腹部伪影29例以及盆腔伪影19例,对CT图像伪影的形态和...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成像过程中常见伪影的影响因素与解决方案,提高图像质量,获取优质的CT影像。方法:选取139例患者64层螺旋CT扫描后的影像资料,其中头部伪影38例、胸部伪影53例、腹部伪影29例以及盆腔伪影19例,对CT图像伪影的形态和成因逐一进行分析。结果:头部伪影包括:射线束硬化伪影24例、探测器故障伪影1例、斑马样伪影2例、运动伪影1例、金属伪影10例;胸部伪影包括:射线束硬化伪影8例、部分容积效应伪影9例、光子不足伪影9例、欠采样伪影1例、散射伪影3例、运动伪影21例、金属伪影1例、投影数据不完全伪影1例;腹部伪影包括:部分容积效应伪影10例、散射伪影5例、运动伪影4例、金属伪影10例;盆腔伪影包括:光子不足伪影5例、金属伪影14例。分析产生伪影的原因,主要为设备固有因素与检查技术因素两类;提出相应解决方案。结论:多层螺旋CT图像的伪影与设备固有及成像检查技术的诸多因素有关,优化扫描技术参数,可有效消除、抑制或避免图像伪影,获得优质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伪影 图像处理 图像质量 原因分析 质量控制
下载PDF
16层螺旋CT脑血管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5
2
作者 钱根年 陈自谦 +2 位作者 李天然 赵春雷 张小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6期413-416,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脑血管成像技术及其诊断脑血管病变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受检者69例,用GE公司Discovery Ultra 16层螺旋CT扫描仪按颅脑血管成像参数扫描,然后将所采集的参数送入ADW4.1高级后处理工作站,行VR、MIP、MPR进行重建。...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脑血管成像技术及其诊断脑血管病变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受检者69例,用GE公司Discovery Ultra 16层螺旋CT扫描仪按颅脑血管成像参数扫描,然后将所采集的参数送入ADW4.1高级后处理工作站,行VR、MIP、MPR进行重建。结果:69例中,脑血管无异常18例,检出脑血管动脉瘤29例、脑血管动静脉畸形15例、脑动脉狭窄或中断6例和烟雾病1例;VR、MIP、MPR都能清楚显示颅内血管情况,VR色彩鲜艳,层次丰富;MIP、MPR色彩单调,但对诊断价值较大。结论:多层螺旋CT颅脑血管成像术是一种无创伤的颅内血管性病变检查方法,定性、定位明确,确诊率高,可部分替代D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血管造影术 脑血管病
下载PDF
影响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技术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8
3
作者 钱根年 陈自谦 +5 位作者 李天然 郑春雨 许尚文 赵春雷 张碧云 李铭山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6年第2期162-166,共5页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技术。方法:272例受检者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采用电影扫描序列,层厚为1.25mm或0.625mm,螺距为0.275:1,对比剂1.5~2ml/kg,注射速率3~4ml/s,采用容积再现(VR)、多...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技术。方法:272例受检者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采用电影扫描序列,层厚为1.25mm或0.625mm,螺距为0.275:1,对比剂1.5~2ml/kg,注射速率3~4ml/s,采用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和仿真内窥镜(VE)进行图像后处理重建,显示冠状动脉主干及其主要分支。结果:心率对图像质量的影响较大(χ^2=23.936,P〈0.01),心率平稳,心率在55~75次/min,MSCT对冠状动脉主干及主要分支显示率80.3%达到诊断要求,心率大于90次/分时,冠状动脉的主要分支显示不清;重建相位窗在55%、65%和75%之间显示一、二级高质量冠状动脉图像的例数无显著性差异(χ^2=1.980,P〉0.05),选择重建相位窗为75%可提高工作效率;采用扫描层厚为0.625mm或1.25mm(重建间隔为0.625)所得到的图像质量可满足影像及临床诊断需要(χ^2=0.833,P〉0.05),选择扫描层厚1.25mm所获得图像的信噪比及移动伪影明显减少;采用3.5ml/s或4ml/s注射速率图像重建后达到一、二级水平的图像质量基本接近(χ^2=0.268,P〉0.05),使用注射速率为3.5ml/s,显示冠状动脉清晰且受腔静脉伪影少。结论:心率平稳且小于75次/min,使用合适的重建相位窗、对比剂及扫描参数,MSCT可满意显示冠状动脉主干及主要分支,可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疾患的筛选,对血管搭桥和内支架放置术后复查的评价有较高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血管造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探讨PROPELLER和SSFSE扫描技术在颅脑MR成像中应用价值 被引量:5
4
作者 钱根年 陈自谦 +2 位作者 许尚文 肖慧 倪萍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年第4期333-336,共4页
目的:比较螺旋浆(PROPELLER)扫描技术和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FSE)扫描技术颅脑磁共振成像的图像质量,揭示PROPELLER这一独特的成像技术在未镇静不配合受检者颅脑磁共振成像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5例疑颅内病变的临床受检者,采用PROP... 目的:比较螺旋浆(PROPELLER)扫描技术和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FSE)扫描技术颅脑磁共振成像的图像质量,揭示PROPELLER这一独特的成像技术在未镇静不配合受检者颅脑磁共振成像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5例疑颅内病变的临床受检者,采用PROP-T2WI和SSFSE-T2WI扫描所获得的T2WI磁共振图像,由影像科医师,未告知采用扫描方法的前提下,对其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分析图像的运动伪影、病灶显示和图像优质片率状况,将影像科医师判读两种扫描技术所获得的颅脑MR图像结果供分析,采用统计学Ridit分析和χ2检验。结果:使用PROP-T2WI和SSFSE-T2WI扫描方法所获得的图像运动伪影均明显减少,颅内病灶均可以显示(Ridit分析,P=0.6664);但PROP-T2WI图像的清晰度、对比度明显优于SSFSE-T2WI图像(χ2检验,P<0.001)。结论:PROPELLER和SSFSE扫描技术具有同等消除磁共振图像运动伪影的能力,但使用PROPELLER技术所得到T2WI对脑实质的显示更为理想,显示病灶较清晰,具有较高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浆技术 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 磁共振成像 颅脑 运动伪影
下载PDF
16层螺旋CT静脉成像技术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性病变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5
作者 钱根年 陈自谦 +4 位作者 李天然 赵春雷 许尚文 栗莉 李铭山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04-407,共4页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静脉血管成像技术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通过16层螺旋CT对31例患者行16层螺旋CT静脉血管成像(MSCTV)检查,所有采集的原始数据导入ADW4.1高级后处理工作站,经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静脉血管成像技术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通过16层螺旋CT对31例患者行16层螺旋CT静脉血管成像(MSCTV)检查,所有采集的原始数据导入ADW4.1高级后处理工作站,经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法(VR)重建,从而得到清晰而满意的临床诊断图像。结果:所有受检者血管重建显示良好,31例MSCTV检查中,26例可显示不同部位、不同程度深静脉血栓形成。MSCTV主要征象包括:受累肢体肿胀,原始轴位图上血管腔内的充盈缺损,重建图像上显示管腔狭窄、中断或变细,明显浅静脉、侧支静脉扩张、纡曲。结论:16层螺旋CT静脉血管成像检查技术可以充分而准确地显示下肢静脉血栓性病变情况,并可显示静脉血管情况,有明显临床应用价值,优于多普勒超声及数字血管减影(DSA)检查,MSCTV可作为下肢静脉血栓性病变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螺旋桨技术消除颅脑磁共振图像伪影的临床价值探讨 被引量:10
6
作者 钱根年 陈自谦 倪萍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0年第2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桨(PROPELLER)技术在颅脑磁共振成像中消除伪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临床检查中出现躁动不配合或口腔内有固定金属异常的患者86例,使用GE Signa HD1.5T高场双梯度磁共振扫描仪行PROP-T2WI和(或)PROP-DWI以及常规FSE-T2WI... 目的:探讨螺旋桨(PROPELLER)技术在颅脑磁共振成像中消除伪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临床检查中出现躁动不配合或口腔内有固定金属异常的患者86例,使用GE Signa HD1.5T高场双梯度磁共振扫描仪行PROP-T2WI和(或)PROP-DWI以及常规FSE-T2WI和(或)EPI-DWI轴位扫描。由3位高年资的影像科大夫对其图像质量进行评价,采用统计学χ2检验,分析图像的伪影和优质片率状况。结果:使用PROP-T2WI和PROP-DWI扫描序列比采用常规FSE-T2WI和EPI-DWI扫描序列所获得图像的运动及其他伪影明显减少(χ2检验,P<0.01),优质图像的百分率明显提高(χ2检验,P<0.01),颅内病灶显示更清晰。结论:PROPELLER-MRI解决了显著头动患者的运动伪影以及金属异物造成的磁敏感伪影,可重建成分辨率高、对比度好、无运动及磁敏感伪影的理想MR图像,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桨技术 磁共振成像 颅脑 图像质量 伪影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2
7
作者 钱根年 陈自谦 +2 位作者 钟群 倪萍 林素琼 《中国医疗设备》 2013年第5期149-151,104,共4页
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DWI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平扫对46例脑梗死患者进行检查,对所得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超急性期13例病灶DWI全部显示为明显高信号,T2WI和T2Flair信号强度无... 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DWI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平扫对46例脑梗死患者进行检查,对所得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超急性期13例病灶DWI全部显示为明显高信号,T2WI和T2Flair信号强度无明显异常改变;急性期22例脑梗死患者病灶DWI全部显示为高信号,T2WI和T2Flair上也均表现为高或稍高信号,检出率为100%;亚急性期7例DWI表现为稍高信号,较急性期信号下降,T2WI和T2Flair为高信号;慢性期4例DWI表现为等信号或低信号,T2WI上表现为明显高信号。结论 DWI对早期脑梗死的诊断准确率高,明显优于常规M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CT灌注成像
下载PDF
影响PET/CT图像质量技术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20
8
作者 钱根年 陈自谦 +1 位作者 赵春雷 倪萍 《中国医疗设备》 2011年第2期12-14,共3页
目的对受检者体内18F-脱氧葡萄糖使用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计算机体层摄影术(PET/CT)进行扫描,评价技术因素与图像质量的相关性,充分理解获得高质量PET/CT图像的必要条件,指导临床工作。方法采用GE公司Discovery LS16型PET/CT一体扫描... 目的对受检者体内18F-脱氧葡萄糖使用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计算机体层摄影术(PET/CT)进行扫描,评价技术因素与图像质量的相关性,充分理解获得高质量PET/CT图像的必要条件,指导临床工作。方法采用GE公司Discovery LS16型PET/CT一体扫描仪对患者进行2D数据采集,对原始数据进行图像重建,使用CT对PET图像进行衰减校正。随机选取2005~2009年期间受检患者9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伪影分为自身因素和设备技术因素,自身因素所致伪影中以运动伪影和高密度物质伪影最常见;设备技术因素伪影以截断伪影、放射性污染及注射点外漏较多见。不常见的生理性摄取包括乳腺摄取、子宫内膜摄取和脂肪摄取。结论受检者体内足够的放射性计数以及规范化操作是获得高质量PET/CT图像的前提和保证,且相辅相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CT 体层摄影术 脱氧葡萄糖 质量控制 回旋加速器
下载PDF
PET/CT成像系统的质量控制 被引量:14
9
作者 钱根年 陈自谦 +3 位作者 钟群 肖慧 许尚文 付丽媛 《中国医疗设备》 2019年第2期1-4,12,共5页
为了确保PET/CT系统的运行稳定及设备安全,减少故障率的发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节省维修成本,对PET/CT执行严格的日常预防性质量控制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主要针对PET/CT的日常预防性质量控制、空间分辨率测试等几方面研究PET/CT的质... 为了确保PET/CT系统的运行稳定及设备安全,减少故障率的发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节省维修成本,对PET/CT执行严格的日常预防性质量控制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主要针对PET/CT的日常预防性质量控制、空间分辨率测试等几方面研究PET/CT的质量控制,获得设备硬件的性能好坏及图像重建时各种校正文件的可靠性,保证图像质量。日常工作中,严格执行设备规范化的操作和日常预防性质量控制,能有效降低PET/CT的故障率,充分发挥其使用率,实现PET/CT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CT 预防性质量控制 探测器 维护保养
下载PDF
计算机导航定位肺部小结节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钱根年 陈炜生 +2 位作者 陈自谦 陈龙 荆俊杰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8年第7期516-517,522,共3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标记肺部小结节定位技术的可行性。方法:对18例肺周围型小结节(直径<30 mm)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然后将CT扫描数据传输到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利用体表标记物进行注册,固定有万能适配器的穿刺针在导航仪的...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标记肺部小结节定位技术的可行性。方法:对18例肺周围型小结节(直径<30 mm)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然后将CT扫描数据传输到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利用体表标记物进行注册,固定有万能适配器的穿刺针在导航仪的指引下穿刺到小结节注入亚甲蓝进行定位,并用胸腔镜切除肺部小结节。结果:组织病理检查显示所有小结节模型均被成功定位和切除,其中病理诊断恶性者11例,良性者7例。结论: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可在术前对肺部小结节进行准确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小结节 定位技术 电视胸腔镜手术
下载PDF
脑基底异常血管网症的MRA诊断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3
11
作者 钱根年 董其龙 +5 位作者 郑春雨 王锦良 马明 王守森 陈建新 李铭山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305-307,共3页
目的:探讨MRA和MRI对脑基底异常血管网症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脑基底异常血管网症的MRA和DSA表现,其中10例行MRA检查,5例行DSA(1例同时做MRA和DSA检查),采用2.0T超导高磁场MR扫描仪,MRA采用3D-TOF或3D-PC法。DSA采用美国... 目的:探讨MRA和MRI对脑基底异常血管网症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脑基底异常血管网症的MRA和DSA表现,其中10例行MRA检查,5例行DSA(1例同时做MRA和DSA检查),采用2.0T超导高磁场MR扫描仪,MRA采用3D-TOF或3D-PC法。DSA采用美国GEAdvantx心血管造影系统。结果:MRA显示狭窄或闭塞的血管,表现为多支、双侧受累。MRI平扫表现脑基底部狭窄、闭塞血管的流空效应减弱甚至消失,侧支循环血管形成所致的点状、条状迂曲低信号影。5例颅内可见血肿。结论:MRA作为一种无创伤的血管成像技术,能准确诊断moyamoya病,可以与DSA媲美,结合MRI平扫可同时显示脑组织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诊断
下载PDF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的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钱根年 李天然 +3 位作者 郑春雨 栗莉 程娟 李铭山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315-318,共4页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技术。材料与方法:52例受检者行MS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使用美国GE公司16层螺旋CT,采用电影扫描序列,层厚为1.25mm,螺距为0.275∶1,对比剂(欧乃派克)2mlkg,注射速率3.5~4mls,采用VR、MPR、CPR...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技术。材料与方法:52例受检者行MS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使用美国GE公司16层螺旋CT,采用电影扫描序列,层厚为1.25mm,螺距为0.275∶1,对比剂(欧乃派克)2mlkg,注射速率3.5~4mls,采用VR、MPR、CPR、VE进行图像后处理重建,显示冠状动脉主干及主要分支。结果:心率平稳,心率55~75次分,MSCT对冠状动脉主干及主要分支显示达到诊断要求;心率大于80次分时,冠状动脉的主要分支显示不清。结论:心率平稳且小于75次分,使用合适的对比剂及扫描参数,MSCT可满意显示冠状动脉主干及主要分支,可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疾患的筛选,对血管搭桥和内支架放置术后复查的评价有较高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颅脑血管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钱根年 陈自谦 +1 位作者 赵春雷 陈泽龙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08年第6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颅脑血管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及其诊断脑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临床受检者中选取血管成像检查异常者77例,采用GE Discovery Ultra 16层螺旋CT扫描仪根据颅脑血管成像参数进行扫描,并将所采集的参数送入ADW4.1高级后... 目的:探讨颅脑血管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及其诊断脑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临床受检者中选取血管成像检查异常者77例,采用GE Discovery Ultra 16层螺旋CT扫描仪根据颅脑血管成像参数进行扫描,并将所采集的参数送入ADW4.1高级后处理工作站,利用后处理软件进行VR、MIP、MPR重建。结果:血管成像检查异常者77例中,脑血管动脉瘤49例、脑血管动静脉畸形19例、脑动脉狭窄或中断7例和烟雾病2例;VR、MIP、MPR都能清楚显示颅内血管情况,VR色彩鲜艳,层次丰富;MIP、MPR色彩单调,但对诊断价值较大。结论:多层螺旋CT颅脑血管成像术是一种无创伤的颅内血管性病变检查方法,定性、定位明确,确诊率高,可部分替代D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血管造影术 脑血管病
下载PDF
PROPELLER技术在颅脑MR成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4
作者 钱根年 陈自谦 +2 位作者 肖慧 许尚文 倪萍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2期200-204,共5页
目的探讨PROPELLER(螺旋浆)技术对改善颅脑MRI检查时运动伪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例健康志愿者进行静止状态、摇头和点状动作时的MRI检查,以及50例临床受检者,均行PROPELLER-T2WI和FSE-T2WI横轴面扫描。使用GE Signa HD1.5T双梯度磁... 目的探讨PROPELLER(螺旋浆)技术对改善颅脑MRI检查时运动伪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例健康志愿者进行静止状态、摇头和点状动作时的MRI检查,以及50例临床受检者,均行PROPELLER-T2WI和FSE-T2WI横轴面扫描。使用GE Signa HD1.5T双梯度磁共振扫描仪。选取受检者同一层面的FSE-T2WI和PROPELLER-T2WI图像,由3位高年资的影像科医师,对其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分析图像的运动伪影和优质片率状况,采用统计学χ2检验。结果正常健康志愿者6例,选取136个层面的272幅图像进行比较,使用PROPELLER-T2WI扫描序列比采用常规FSE-T2WI扫描序列所获得的图像运动伪影明显减少(χ2=1012.829,P<0.001),优质图像的显示率明显提高(χ2=187.049,P<0.001);临床受检者50例,选取320个层面的640幅图像进行比较,使用PROPELLER-T2WI扫描序列比采用常规FSE-T2WI扫描序列所获得的图像运动伪影明显减少(χ2=318.418,P<0.001),优质图像的显示率明显提高(χ2=1047.273,P<0.001),对颅内病变的显示能力,PROPELLER-T2WI优于FSE-T2WI,PROPELLER-T2WI对小病灶显示有较好的清晰度。结论PROPELLER-MRI解决了显著头动患者进行MRI检查提供一种可能,避免对躁动患者实施药物镇静或进行全身麻醉,PROPELLER MRI具有较高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颅脑 图像质量 运动伪影
下载PDF
^(18)F-FDGPET-CT对诊断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附85例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钱根年 陈炜生 +1 位作者 陈自谦 赵春雷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116-118,共3页
目的探讨肺癌的18F-FDGPET-CT诊断价值。方法对8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8F-FDGPET-CT资料完整的肺部肿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18F-FDGPET-CT资料分别采用目测法、计算标准化摄取值(SUV)的半定量法及CT图像进行综合分析,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 目的探讨肺癌的18F-FDGPET-CT诊断价值。方法对8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8F-FDGPET-CT资料完整的肺部肿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18F-FDGPET-CT资料分别采用目测法、计算标准化摄取值(SUV)的半定量法及CT图像进行综合分析,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18F-FDGPET-CT诊断肺部肿块性质的敏感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是91.2%(62/68)、76.4%(13/17)和88.2%(75/85)。18F-FDGPET-CT检查方法术前对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分期与病理结果符合率分别为100%。结论18F-FDGPET-CT能准确地鉴别肺部肿块性质及确定纵隔淋巴结转移分期,是目前较好的肺癌影像诊断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脱氧葡萄糖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肺肿瘤
下载PDF
磁共振血管成像对颅内血管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钱根年 董其龙 +5 位作者 郑春雨 李天然 王锦良 肖慧 马明 李铭山 《实用医技杂志》 2004年第07B期1261-1263,共3页
目的 :利用磁共振血管成像 (MRA)探讨颅内血管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使用以色列产 2 .0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 (GYREX2T—SGR ,Elscint)对 81例脑血管病变行MRA检查 ,判断其脑血管疾病的类型 ,分析病变的特征。结果 :81例中 ,动静... 目的 :利用磁共振血管成像 (MRA)探讨颅内血管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使用以色列产 2 .0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 (GYREX2T—SGR ,Elscint)对 81例脑血管病变行MRA检查 ,判断其脑血管疾病的类型 ,分析病变的特征。结果 :81例中 ,动静脉畸形 37例 ,动脉瘤 16例 ,烟雾病 (moyamoya) 7例 ,脑动脉硬化和闭塞 2 1例。结论 :作为一种无创伤的检查技术 ,MRA在颅内血管性病变方面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方法 ,对AVM、动脉瘤、Moya -Moya病、脑动脉硬化和闭塞定性、定位明确 ,确诊率高 ,是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成像 脑血管疾病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肺内小结节计算机辅助导航定位的实验研究
17
作者 钱根年 陈炜生 +2 位作者 陈自谦 陈龙 荆俊杰 《实用医技杂志》 2008年第5期560-561,共2页
目的:验证应用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标记肺部小结节这项新的定位技术的可行性。方法:四只试验猪在经皮建立肺部小结节模型后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然后将CT扫描数据传输到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利用体表标记物进行注册,固定有万能适配器的穿... 目的:验证应用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标记肺部小结节这项新的定位技术的可行性。方法:四只试验猪在经皮建立肺部小结节模型后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然后将CT扫描数据传输到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利用体表标记物进行注册,固定有万能适配器的穿刺针在导航仪的指引下穿刺到小结节模型注入亚甲蓝进行定位,并用胸腔镜切除肺部小结节。结果:共建立肺部小结节模型20个,在CT上20个小结节模型直径为(15.2±0.3)mm。组织病理检查显示所有小结节模型均被成功定位和切除。结论: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可在术前对肺部小结节进行准确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定位 胸腔镜手术 肺部小结节 神经导航系统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的影像分析 被引量:24
18
作者 王锦良 李天然 +2 位作者 钱根年 肖慧 李铭山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026-1027,共2页
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在血管方面的应用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1,2],16层CT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图像质量更加清晰,配合最新的软件使图像已经接近解剖图谱的效果.笔者就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的体会报告... 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在血管方面的应用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1,2],16层CT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图像质量更加清晰,配合最新的软件使图像已经接近解剖图谱的效果.笔者就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的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 影像分析 图像质量 空间分辨率 时间分辨率 解剖图谱
下载PDF
^(18)F-FDG PET与MRI在难治性颞叶癫痫定侧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赵春雷 陈自谦 +2 位作者 钱根年 杨忠东 王楷堂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05-308,共4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与MRI脑代谢显像对颞叶癫痫(TLE)致痫灶定侧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8例资料完整的难治性TLE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其常规MRI、MRS、^(18)F-FDG PET检查及三者联合诊断在TLE定侧上的检出准确率... 目的:探讨^(18)F-FDG PET与MRI脑代谢显像对颞叶癫痫(TLE)致痫灶定侧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8例资料完整的难治性TLE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其常规MRI、MRS、^(18)F-FDG PET检查及三者联合诊断在TLE定侧上的检出准确率进行比较、分析,以评价其价值。结果:本组78例难治性TLE患者均行前述三种检查,经统计学分析,致痫灶侧NAA/(Cho+Cr)及SUVmean低于健侧,三种检查定侧检出准确率分别为33.33%(26/78)、58.97%(46/78)及85.89%(67/78),三者联合诊断准确率为89.74%(70/78),经卡方检验分析,得到χ~2=73.090,P<0.001,可以认为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分割卡方进一步的两两比较,对P值进行校正,以0.008为标准,可以认为常规MRI与MRS(χ~2=10.317,P=0.001)、^(18)F-FDG PET(χ~2=44.758,P<0.001)、三者联合(χ~2=52.433,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RS与^(18)F-FDG PET(χ2=14.158,P<0.001)、三者联合(χ~2=19.366,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尚不能认为^(18)F-FDG PET与三者联合(χ~2=0.539,P=0.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RS定侧检出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MRI,在临床癫痫影像诊断时可先利用MRI进行诊断,但应尽量同时行常规MRI及MRS检查,若经前述检查仍无法准确定位,有条件者可进行^(18)F-FDG PET检查,三者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癫痫致痫灶定侧检出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颞叶 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氟脱氧葡萄糖F18
下载PDF
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7
20
作者 李天然 钱根年 +1 位作者 郑春雨 李铭山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5年第3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2月~2004年12月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101例患者的影像资料。动脉血管造影由上肢静脉注入对比剂,静脉血管造影由下肢静脉注入对比剂,行...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2月~2004年12月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101例患者的影像资料。动脉血管造影由上肢静脉注入对比剂,静脉血管造影由下肢静脉注入对比剂,行三维重建。结果101例中男68例,女33例,平均年龄45.6岁。头部CTA35例,发现动静脉畸形5例,动静脉瘘1例,烟雾病1例,动脉瘤2例。颈部血管CTA5例,发现颈部血管迂曲者1例,椎动脉变异者1例,鼻咽癌侵犯血管1例。胸部CTA12例,发现肺动脉栓塞1例,主动脉变异1例,永存动脉干1例。腹部CTA29例,发现肠系膜上动脉栓塞1例,肾动脉栓塞1例。下腔静脉造影5例,发现下腔静脉瘤1例,腹主动脉瘤介入治疗后少量渗漏3例,腹腔巨大畸胎瘤推压肠系膜血管1例。下肢静脉造CTA15例,均见下肢静脉血栓患侧显影浅淡,可见迂曲扩张的侧支循环血管影,健侧显影良好。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全身各部位血管病变诊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CT血管造影术 静脉血管 动脉血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