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两篇复仇小说的不同审美机制——《铸剑》与《复仇的话》比较论析 |
钱模祥
|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3 |
2
|
|
2
|
“余裕文学”的影响与鲁迅的审美超越——比较《克莱喀先生》和《藤野先生》 |
钱模祥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0 |
|
3
|
俳话二题 |
钱模祥
|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3 |
0 |
|
4
|
芜村与俳句 |
钱模祥
|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2 |
0 |
|
5
|
《理水》艺术模式读解 |
钱模祥
|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4 |
0 |
|
6
|
但明伦论作文之要在于“立胎”——《聊斋志异》“但评”研究之一 |
沈继常
钱模祥
|
《明清小说研究》
|
1985 |
3
|
|
7
|
《送东阳马生序》的立意和脉络 |
沈继常
钱模祥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1 |
1
|
|
8
|
话剧与音乐手段 |
钱模祥
|
《上海戏剧》
|
1980 |
0 |
|
9
|
竹林月夜 |
东山魁夷
钱模祥
|
《阅读与鉴赏(高中生)》
|
2002 |
0 |
|
10
|
扣人心弦的歌声——兄弟民族情歌初探 |
钱模祥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79 |
1
|
|
11
|
对《记念刘和珍君》几种解释的质疑 |
钱模祥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7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