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整合中创造和谐——解读青岛大学图书馆及校前区广场改扩建设计 被引量:2
1
作者 钱玉斋 金俊 《现代城市研究》 2007年第1期84-88,共5页
回顾了青岛大学图书馆改扩建及校前区广场改建的设计过程,从形体选择、功能布局、空间处理及细部构造等方面将新老建筑融合在一起,创造出和谐的校前区空间环境。
关键词 改扩建 形体选择 空间环境 融合
下载PDF
参数化找形技术在德化体育场馆膜屋面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钱玉斋 郭海鞍 +1 位作者 何蓉 孙泽政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2期46-48,共3页
参数化找形技术在建筑设计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将其应用于膜屋面的设计仍处于探索阶段。以德化体育场、体育馆和游泳馆为项目背景,介绍了刚性和柔性边界条件下找形的原理和流程,并结合传统建模方式的不足之处,阐述了参数化找形在项目... 参数化找形技术在建筑设计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将其应用于膜屋面的设计仍处于探索阶段。以德化体育场、体育馆和游泳馆为项目背景,介绍了刚性和柔性边界条件下找形的原理和流程,并结合传统建模方式的不足之处,阐述了参数化找形在项目全过程设计阶段的优势。重点介绍了膜屋面找形过程中如何实现形与力的有机统一,为同类型复杂膜屋面的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屋面 参数化 刚性边界 柔性边界 找形
下载PDF
与地铁站点相邻的高密度混合功能社区设计——以昆山新天地社区为例
3
作者 钱玉斋 张绍勇 +1 位作者 王冉 向刚 《城市建筑空间》 2023年第4期96-98,共3页
在城市公共交通中,地铁以大运量、高流转的特点对城市快速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其周边地块的规划及建筑设计成为研究热点。以昆山新天地社区为例,介绍了与地铁站点相邻地块高密度混合功能社区设计策略,通过集合住宅、办公、商业等功... 在城市公共交通中,地铁以大运量、高流转的特点对城市快速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其周边地块的规划及建筑设计成为研究热点。以昆山新天地社区为例,介绍了与地铁站点相邻地块高密度混合功能社区设计策略,通过集合住宅、办公、商业等功能,结合地铁人流特点,利用景观连廊,加强地铁站点与社区内建筑的联系,促进不同人群的交流与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站点 高密度 混合功能 社区 商业 办公
下载PDF
公共交通为导向的高层综合体设计--以昆山高新区世纪大厦双塔为例
4
作者 钱玉斋 王冉 张绍勇 《城市建筑空间》 2023年第2期104-107,共4页
当前,利用垂直混合功能空间模式多维度开发利用地铁站点周边地块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以昆山高新区世纪大厦双塔为例,探讨在地铁站点相邻地块内开发超高层建筑的优势,并结合地铁站点的人流特点,通过景观连廊设计提高其可达性,同时提... 当前,利用垂直混合功能空间模式多维度开发利用地铁站点周边地块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以昆山高新区世纪大厦双塔为例,探讨在地铁站点相邻地块内开发超高层建筑的优势,并结合地铁站点的人流特点,通过景观连廊设计提高其可达性,同时提升相邻用地的商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站点 高强度开发 功能混合 景观连廊
下载PDF
情感空间——书法与建筑空间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钱玉斋 朱巍 《建筑与文化》 2014年第12期145-147,共3页
通过对书法空间与建筑空间的比较分析,指出空间在两种艺术里利用不同的方式对人类情感表达起到类似的作用。两种艺术可以相互借鉴如何恰如其分地表达创作者的感情,并能够让阅读者或使用者感受到。
关键词 书法 建筑 空间 情感
下载PDF
红色文化促进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以红军长征出发地福建中复村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向刚 郭海鞍 +1 位作者 刘海静 钱玉斋 《小城镇建设》 2022年第11期112-119,共8页
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的文化资源,乡村是孕育红色文化的摇篮,红色旅游为具备相关资源的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和新的方向。本文分析总结了乡村红色旅游发展的趋势、机遇和挑战。针对以红色文化作为发展切入点的传统村落,从... 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的文化资源,乡村是孕育红色文化的摇篮,红色旅游为具备相关资源的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和新的方向。本文分析总结了乡村红色旅游发展的趋势、机遇和挑战。针对以红色文化作为发展切入点的传统村落,从规划设计、功能策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四个角度提出了一些探索性的技术策略。最后以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中复村为案例,对这些策略在项目实践中的运用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 红色文化 建筑设计 环境营造 中复村
下载PDF
共生与再生——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和江门人才岛规划展示中心设计
7
作者 杨子孚 余恺 钱玉斋 《城市建筑空间》 2022年第3期30-34,共5页
在当下的建筑领域,对既有建筑环境的植入新建和改造更新已成为适应新时代需求的主要发展方向。从建筑全生命周期来看,植入新建和改造更新分别对应建筑的“共生”与“再生”,前者是新建筑介入后与既有建筑环境之间的依存关系,后者是对老... 在当下的建筑领域,对既有建筑环境的植入新建和改造更新已成为适应新时代需求的主要发展方向。从建筑全生命周期来看,植入新建和改造更新分别对应建筑的“共生”与“再生”,前者是新建筑介入后与既有建筑环境之间的依存关系,后者是对老旧建筑环境的积极改变与延续。以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和江门人才岛规划展示中心为例,分别呈现建筑“共生”与“再生”概念在设计实践中的思考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既有建筑 改造 共生 再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