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9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命意识烛照下的文学史书写——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钱理群先生访谈 被引量:9
1
作者 钱理群 国家玮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3-17,共5页
国家玮(以下简称国):钱教授,您好。您的鲁迅研究在中国鲁迅学史上具有重要的突破意义,在我看来,最简单的概括就是从外到内的转变。正如您自己所说:“我与鲁迅的关系,绝不是学院里的教授与他的研究对象之间的那种冷漠的(人们所... 国家玮(以下简称国):钱教授,您好。您的鲁迅研究在中国鲁迅学史上具有重要的突破意义,在我看来,最简单的概括就是从外到内的转变。正如您自己所说:“我与鲁迅的关系,绝不是学院里的教授与他的研究对象之间的那种冷漠的(人们所谓纯客观的)关系,而是两个永远的思想探索者之间无休止的生命的热烈拥抱、撞击,心灵的自由交流。”最初与鲁迅在精神上的共鸣是如何转化成为您学术研究的动力的?民间经验和学院训练在您的鲁迅研究中究竞构成怎样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意识 文学史书写 博士生导师 大学教授 钱理群 北京 鲁迅学史 鲁迅研究
下载PDF
钱理群:一个亟待开发的“生荒地” 被引量:5
2
作者 钱理群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6,共3页
我在80年代末,写完《周作人传》后,即将40年代文学研究作为自己的新的学术研究的方向。这有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对学术研究的现状与今后发展方向的一个判断:80年代,
关键词 40年代文学 周作人 钱理群 学术研究 方向 荒地
下载PDF
关于“20世纪中国文学经验”的思考——《钱理群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以作家、作品为中心》结束语 被引量:1
3
作者 钱理群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9,共6页
通过对于历史的梳理与总结,大概可以作出这样的论断:中国现代文学以五四为起端,到第三个十年就趋于成熟,1940年代的文学达到了第一个高峰;而此后又经过种种曲折,到1980年代达到第二个高峰。两个高峰之间显然存在内在的关联,并有着共同... 通过对于历史的梳理与总结,大概可以作出这样的论断:中国现代文学以五四为起端,到第三个十年就趋于成熟,1940年代的文学达到了第一个高峰;而此后又经过种种曲折,到1980年代达到第二个高峰。两个高峰之间显然存在内在的关联,并有着共同的特点,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文学经验"。在我看来,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集中体现了20世纪中国文学经验的中国现代文学,它的第一大特质,就是"开放、包容性"和"独创性"。首先是开放、包容性。这就是1940年代末以沈从文为核心,包括汪曾祺在内的北方作家群所总结的三条"生路",即"打开中外文艺的界限",向东、西方世界开放;"打开新旧文学的壁垒",继承与发展中国自身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打开文艺与哲学及科学的画界",向多学科开放,追求文学、历史与哲学的有机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史 汪曾祺 作家群 钱理群 沈从文 历史文化传统 结束语
下载PDF
乡土中国与家园重建——钱理群先生访谈录 被引量:5
4
作者 邵宁宁 钱理群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7-81,共5页
邵宁宁:您那天说到重建家园的问题,话题好像从汶川地震说起。实际上,这也是我最关心的话题。我自己做文学研究,一个中心话题就是现代文学中的家园问题。对这个问题,以前我常用"现代化与失乐园"来表达。因为我发现。
关键词 家园重建 乡土中国 访谈录 钱理群 现代文学 重建家园 汶川地震 文学研究
下载PDF
《我的家庭回忆录》拒绝遗忘和回避 钱理群:出书本身是一种赎罪
5
作者 解宏乾 钱理群 《国家人文历史》 2014年第8期98-101,共4页
"对我而言,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不是纯粹抽象的学问,而是有一种生命的体验在里面。"钱理群在接受《国家人文历史》记者采访时如是说。不久前刚刚出版的《我的家庭回忆录》是《我的精神家园》的续篇,他把这本书称为"私人悼亡... "对我而言,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不是纯粹抽象的学问,而是有一种生命的体验在里面。"钱理群在接受《国家人文历史》记者采访时如是说。不久前刚刚出版的《我的家庭回忆录》是《我的精神家园》的续篇,他把这本书称为"私人悼亡书"。书中展现的钱氏家族成员坎坷曲折与探索奋斗的人生经历,也被看作是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不同人生选择和命运的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理群 回忆录 钱氏家族 家庭 中国近代史 种生命 父亲 母亲 遗忘 人文历史
下载PDF
钱理群 高校不能衙门化 被引量:4
6
作者 钱理群 《时代人物》 2012年第10期26-26,共1页
01 Q你在北大110周年校庆纪念文集《寻找北大》序言中引用鲁迅的话说北大"失精神"。这话怎么理解?钱理群:我在序言里是这么说的:"北大‘失精神’背后更隐含着‘中国失精神’,以及‘我们自己失精神’。这是北大之痛,更是... 01 Q你在北大110周年校庆纪念文集《寻找北大》序言中引用鲁迅的话说北大"失精神"。这话怎么理解?钱理群:我在序言里是这么说的:"北大‘失精神’背后更隐含着‘中国失精神’,以及‘我们自己失精神’。这是北大之痛,更是中国之痛,也是我们每一个北大人、中国人之痛。"这就是说,今天需要反省的,不只是北大的问题,也不是和我们自己无关的问题。不过,"中国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理群 大学教育 实用主义 衙门 北大 大学老师 中国教育 教育体制 鲁迅研究 精神
下载PDF
把目光更多的投向乡村教育——钱理群、孙绍振、张文质的对话
7
作者 钱理群 孙绍振 张文质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06年第7期4-8,共5页
关键词 乡村教育 钱理群 孙绍振 文质 生命化教育 教育理想 初中语文教材 农村小学教育 人文精神 语文课本
下载PDF
钱理群教授就《鲁迅〈狂人日记〉解读》给黄泽铣先生的信
8
作者 钱理群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80-80,共1页
四川师大李隽昌先生潜心研究鲁迅多年,卓识超群,并以“疏证”教授学子,收到了文本细读的较好效果。其弟子黄泽铣先生有感于目前学术界日益炽盛的空疏学风之弊,深痛其师学术之不张,写出《鲁迅<狂人日记>解读》一文(发表于《成都教... 四川师大李隽昌先生潜心研究鲁迅多年,卓识超群,并以“疏证”教授学子,收到了文本细读的较好效果。其弟子黄泽铣先生有感于目前学术界日益炽盛的空疏学风之弊,深痛其师学术之不张,写出《鲁迅<狂人日记>解读》一文(发表于《成都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3、4期),为之张扬,并以此就教于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钱教授在百忙中热情回函,就文本细读之疏证发表了不少意见。今征得钱教授同意刊载,以期学界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理群 先生 教授 成都教育学院 学报 解读 鲁迅 狂人日记 细读 疏证
下载PDF
中国现代文学:为什么我们要“重读”与“新编”?——关于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新讲:以作家作品为中心》的对话 被引量:1
9
作者 钱理群 陈平原 +1 位作者 许子东 孙郁 《文艺争鸣》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4-121,共8页
2023年4月15日,“中国现代文学:为什么我们要‘重读’与‘新编’”主题论坛在阿那亚的首届“理想国读者日”活动期间举办。论坛围绕“理想国”出版公司推出的新著——钱理群的《中国现代文学新讲:以作家作品为中心》(九州出版社,2023年... 2023年4月15日,“中国现代文学:为什么我们要‘重读’与‘新编’”主题论坛在阿那亚的首届“理想国读者日”活动期间举办。论坛围绕“理想国”出版公司推出的新著——钱理群的《中国现代文学新讲:以作家作品为中心》(九州出版社,2023年版)展开。钱理群、陈平原、许子东、孙郁四位学者就此对谈,话题既涉及新书,更包括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视野与方法、“第三代”中国现代文学学人的成就与经验,以及文学教育与文学阅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 陈平原 许子东 文学阅读 钱理群 理想国 九州出版社 作家作品
原文传递
我的现代文学史研究与学人研究——在“钱理群学术思想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10
作者 钱理群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99-206,共8页
感谢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现代中国人文研究所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策划召开此次“钱理群学术思想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感谢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授予我“中国现代文学学术贡献荣誉奖”。感谢刚才各位老师对我的学术与教... 感谢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现代中国人文研究所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策划召开此次“钱理群学术思想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感谢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授予我“中国现代文学学术贡献荣誉奖”。感谢刚才各位老师对我的学术与教学工作的肯定,以及今天各位老师、同学到场参会。平原、德威因为工作原因不能与会,他们的视频致辞都令我感到温暖。而子平、晓明等老朋友专程从香港地区、上海赶来,这让我十分感动。总之,感谢大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钱理群 学术贡献 现代文学史 北京大学 学术思想 学术研讨会
原文传递
《钱理群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以作家、作品为中心》前言、后记 被引量:4
11
作者 钱理群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46-254,共9页
前言这本钱理群"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新"就新在"以作家、作品为中心"。这自然是有感而发。简单地说,就是出于对当下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研究与论述,阅读与教育,也包括我自己的研究的不满与忧虑。这些年学... 前言这本钱理群"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新"就新在"以作家、作品为中心"。这自然是有感而发。简单地说,就是出于对当下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研究与论述,阅读与教育,也包括我自己的研究的不满与忧虑。这些年学术界一直盛行"大文学史"的研究,关注和强调现代文学与现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学术、教育的密切联系,这样的研究确实扩大了研究视野,自有重要的意义,我也是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但走到极端,就会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史 钱理群 积极参与者 现代文学 研究与论述 有感而发 研究视野 新编
原文传递
期待质疑、突破与超越
12
作者 钱理群 《现代中文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78,共2页
《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建设论集》是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一些补充思考,除了学术思考,还有对社会和对学科发展的自觉承担,内容包括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时写下的“编后记”,以及书序、书评、会议发言、关于学科发展中的研究视野、... 《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建设论集》是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一些补充思考,除了学术思考,还有对社会和对学科发展的自觉承担,内容包括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时写下的“编后记”,以及书序、书评、会议发言、关于学科发展中的研究视野、方法、心态等。我们这一代学人眼中的“‘现代’命题在中国当下都是‘进行时’,而不是‘过去时’”,期待下一代现代文学研究学人再一次地从80—90年代形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观念中‘解放’出来”,应该严肃、认真地讨论我们这一代人的局限,不足,并以此为开端,来寻找自己这一代独立研究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建设 80年代学人
下载PDF
《和钱理群一起阅读鲁迅》——越读越有趣
13
作者 钱理群 应纬琳 《温州人》 2015年第17期101-,共1页
内容选摘鲁迅说过,我看事情太仔细,我对中国人的内情看得太清楚。一个太仔细,一个太清楚,这大概就是鲁迅看事情不同寻常之处。"他妈的"堪称中国国骂,每个中国人都会骂,即使不在公共场合骂,私下也会暗骂。问题是,中国人全这样... 内容选摘鲁迅说过,我看事情太仔细,我对中国人的内情看得太清楚。一个太仔细,一个太清楚,这大概就是鲁迅看事情不同寻常之处。"他妈的"堪称中国国骂,每个中国人都会骂,即使不在公共场合骂,私下也会暗骂。问题是,中国人全这样骂,却从来没有人去认真想想,这样的"国骂"背后,意味着什么,隐藏着什么,更不用说写成文章。在人们心目中,"他妈的"是不登大雅之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理群 公共场合 文字游戏 语言表达方式 标志性人物 国民心理 资深教授 人的地位 语言表现 主观努
原文传递
北大教授钱理群:上大学需要沉潜下来
14
作者 钱理群 《中外文摘》 2019年第21期35-35,共1页
在学习上,我一再跟学生说:“要沉潜下来”。“沉”就是沉静下来,“潜”就是潜入进去,潜到最深处,潜入生命的最深处,历史的最深处,学术的最深处。要沉潜,而且要十年,就是说要从长远的发展着眼,不要被一时一地的东西诱惑。
关键词 北大教授 钱理群 大学 “沉” “潜” 学习 学生 历史
原文传递
钱理群:我的另一面
15
作者 唐山 钱理群 《检察风云》 2020年第3期4-5,共2页
我的反思,并不局限于我和自然的关系,我更要面对的,是这种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的斗争思维、哲学,对我和我们这一代人的精神伤害。简单地说,它激发了人的激情、好斗、破坏性的这一面;压抑了人对和谐的向往,平和、淡泊、宁静的这一... 我的反思,并不局限于我和自然的关系,我更要面对的,是这种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的斗争思维、哲学,对我和我们这一代人的精神伤害。简单地说,它激发了人的激情、好斗、破坏性的这一面;压抑了人对和谐的向往,平和、淡泊、宁静的这一面,这就形成了我们这一代人的畸形人性与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理群 精神伤害 这一代人 另一面 人与人的关系 人与自然 斗争思维 破坏性
原文传递
参与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历史回忆 被引量:1
16
作者 钱理群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3年第5期4-9,共6页
参与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几个阶段:从开始参与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到后来推动新语文改革实验,在中学开设鲁迅作品选修课,再到和一线教师中的理想主义者共同进行静悄悄的存在变革,去支持边远地区的农村教育改革事业... 参与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几个阶段:从开始参与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到后来推动新语文改革实验,在中学开设鲁迅作品选修课,再到和一线教师中的理想主义者共同进行静悄悄的存在变革,去支持边远地区的农村教育改革事业,最后又倡导家庭教育亲子共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育 教育改革 历史回忆
下载PDF
钱理群教授给中学生讲鲁迅——把鲁迅精神扎根在孩子心上 被引量:5
17
作者 钱理群 《语文学习》 2004年第6期4-12,共9页
2004年3月11日。钱理群教授果然去南京师范大学驸中讲鲁迅了。这证实了社会上传播已久的消息。尽管钱先生自己说“这也并非新事“。但社会上的关注热情不减。因为钱先生毕竟是知名的大学教授。大学教授到中学去讲课(不是作讲座、作报... 2004年3月11日。钱理群教授果然去南京师范大学驸中讲鲁迅了。这证实了社会上传播已久的消息。尽管钱先生自己说“这也并非新事“。但社会上的关注热情不减。因为钱先生毕竟是知名的大学教授。大学教授到中学去讲课(不是作讲座、作报告)。而且花大精力编教材。并很投入地将自己完全当成一名中学教师。融入到师生当中的毕竟是少数。甚至在当前是唯一的一个。这件事之所以受到广泛的社会关注。除了事件本身的原因之外。更在于它引起了人们的思考?钱教授为什么要到中学讲课?他是怎么给中学生讲课的?实际效果如何?在目前的教育现状下。大学教授适合到中学讲课吗?如果适合的话。讲什么课(初中、高中,选修、必修)更合适呢?大学教授到中学讲课的优势在哪、弱势在哪?对当前的教育改革有什么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本刊组织了这期“关注”的稿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精神 中学生 钱理群 民族精神 教学计划 语文 阅读指导
原文传递
参与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历史回忆
18
作者 钱理群 《当代教育家(下半月)》 2024年第1期4-9,共6页
参与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几个阶段:从开始参与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到后来推动新语文改革实验,在中学开设鲁迅作品选修课,再到和一线教师中的理想主义者共同进行静悄悄的存在变革,去支持边远地区的农村教育改革事业... 参与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几个阶段:从开始参与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到后来推动新语文改革实验,在中学开设鲁迅作品选修课,再到和一线教师中的理想主义者共同进行静悄悄的存在变革,去支持边远地区的农村教育改革事业,最后又侣导家庭教育亲子共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教育改革 亲子共读 一线教师 语文改革 鲁迅作品 家庭教育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 选修课
下载PDF
钱理群:我的生死观 我的老年人生
19
作者 钱理群 绿茶 《中国老年》 2022年第16期4-8,共5页
研究了一辈子文学的钱理群,从2020年开始着手并提倡“养老学研究”,凭借自己的人生经验、生命体验“勉强”写下了一些“不伦不类”之作,让自己的老年人生进入一个“再学习”“再探索”的新阶段。他感言还不错,这种“不伦不类”的状态就... 研究了一辈子文学的钱理群,从2020年开始着手并提倡“养老学研究”,凭借自己的人生经验、生命体验“勉强”写下了一些“不伦不类”之作,让自己的老年人生进入一个“再学习”“再探索”的新阶段。他感言还不错,这种“不伦不类”的状态就是他所追求的生命转折和“逆袭”之旅,这让他既好奇又兴奋。问:您现在重新思考设计老年人生,是怎样的一个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理群 人生经验 生死观 老年人 生命体验 重新思考 感言 好奇
原文传递
钱理群:那些年的读书小故事
20
作者 钱理群 《现代阅读》 2017年第4期39-41,共3页
“文化大革命”其实并不像有的人想象的那样,人们整天都在闹革命,革命归革命,日常生活照样进行。特别是1967年夏以后,革命的狂热过去了,大多数人就开始过“逍遥派”的生活,人们更加关心自己的日常生活、物质利益,关心个人兴趣,... “文化大革命”其实并不像有的人想象的那样,人们整天都在闹革命,革命归革命,日常生活照样进行。特别是1967年夏以后,革命的狂热过去了,大多数人就开始过“逍遥派”的生活,人们更加关心自己的日常生活、物质利益,关心个人兴趣,开拓个人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大革命” 钱理群 故事 读书 日常生活 关心自己 物质利益 个人兴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