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学习十三届七中全会精神的体会
1
作者 钱良生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3期85-88,21,共5页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与此相适应,必须建立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这是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关键问题。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与此相适应,必须建立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这是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关键问题。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下称《建议》),提出了实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需要进一步明确和把握的几个要点,为我们如何正确认识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具体途径和形式,指明了方向;并对深入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实现到本世纪末的战略目标,具有极重要的指导意义。下面对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问题谈点初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结合 市场调节 计划与市场 计划经济 商品经济 国民经济各部门 社会主义经济 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运行机制 具体途径
下载PDF
我国人口增长和劳动就业问题
2
作者 钱良生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Z1期9-13,共5页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人口增长过快,劳动就业问题还相当严峻。尽管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由于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并不存在出现相对过剩人口的客观必然性。但是,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在社会主义建设的...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人口增长过快,劳动就业问题还相当严峻。尽管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由于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并不存在出现相对过剩人口的客观必然性。但是,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一定历史时期,会出现劳动力供给超过劳动力需求的情况,从而出现相对过剩人口。在我国出现的相对过剩人口表现为待业人口。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材料,我国的待业率,1952年为13.2%,1957年为5.9%,1979年为5.4%,1986年为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问题 相对过剩人口 人口增长过快 劳动就业 过剩劳动力 充分就业 第三产业 社会主义制度 生产力发展水平 城镇
下载PDF
我国粮食出现徘徊的原因及其出路之探讨
3
作者 钱良生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1期61-66,共6页
四十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在农业方面,特别是粮食生产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98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40,731万吨,创历史最高纪录比,比解放初期的1949年增长近2.7倍。1988年农业总产值达5,618亿元,比改革前夕的1978年增长2.8... 四十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在农业方面,特别是粮食生产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98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40,731万吨,创历史最高纪录比,比解放初期的1949年增长近2.7倍。1988年农业总产值达5,618亿元,比改革前夕的1978年增长2.8倍。农民人均年收入也从133元增加到545元,增长了3倍。我们已经在占世界7%的土地,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温饱问题。目前,我国农村正在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逐步向商品经济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资料 粮食总产量 粮食生产 农业总产值 严重影响 剪刀差 中国共产党 农产品价格 年增长 农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