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电诱导的高黏胶液微量分配技术与设备
1
作者 徐征 钱艳文 +2 位作者 秦少春 王晓东 徐晓羽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386-2392,共7页
针对微装配连接中高黏胶液微量分配的难题,研究了静电诱导加载与微力反馈转移技术与设备。通过静电力加载胶滴的仿真模型,计算分析了转印头距离胶面的初始高度、电流等参数对胶液加载转移过程的影响,结合力反馈转移胶滴的工艺,确定了微... 针对微装配连接中高黏胶液微量分配的难题,研究了静电诱导加载与微力反馈转移技术与设备。通过静电力加载胶滴的仿真模型,计算分析了转印头距离胶面的初始高度、电流等参数对胶液加载转移过程的影响,结合力反馈转移胶滴的工艺,确定了微量高黏胶分配的技术指标和关键元件。设计了高黏胶液微量分配工艺流程,研制了微量胶液分配样机的硬件结构和控制软件。最后,以环氧树脂胶为样品进行胶液的微量分配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调整液膜-转印头之间的高度和触发液桥拉断的阈值电流,可以控制加载胶滴和转移胶滴量,转移胶滴的半径可控制在96~193μm,体积控制在0.43~2.81 nL,分配的胶滴半径的一致性误差为4%。该技术为解决皮升至纳升级高黏胶液的微量分配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装配 高黏胶液 微量分配 静电诱导 力反馈
下载PDF
高粘液体的微转印研究进展
2
作者 徐征 钱艳文 +1 位作者 秦少春 王晓东 《计测技术》 2021年第5期84-89,共6页
异质异构零件连接是提高微小系统集成度的关键。采用高粘胶液进行微胶连具有无需高温高压处理、实施简单、内应力小等特点,已成为加速度计等高性能系统核心组件的重要连接方法,分配到连接点的高粘胶滴分辨率和一致性对连接性能影响显著... 异质异构零件连接是提高微小系统集成度的关键。采用高粘胶液进行微胶连具有无需高温高压处理、实施简单、内应力小等特点,已成为加速度计等高性能系统核心组件的重要连接方法,分配到连接点的高粘胶滴分辨率和一致性对连接性能影响显著,目前能够用于微量胶液分配的方法可大致分为注射法和转印法。由于高粘胶管式注射体系的流阻极高,易出现流动不畅和堵塞问题,需要改变驱动方式等实现特定场合的胶液微量分配,但高粘流阻问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转印法分配液体则主要依赖转印头-液体-基板表面之间的粘附作用和转印压力,消除了管内流阻制约,而且不需要很高的驱动力,这对高粘液体的微量分配是有益的。本文重点介绍高粘胶液的微转印机理,以及高粘液滴加载和液滴转印两项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装配 微转印 高粘胶液 非牛顿流体
下载PDF
极化静电力驱动的高粘液膜整平研究
3
作者 徐征 杨秋野 +2 位作者 王晓东 钱艳文 徐晓羽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20年第5期32-35,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液动力学原理的胶膜整平方法,重点分析了电压大小和电极距胶面的距离对胶面整平的影响与规律,并针对部分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设计并搭建了基于电液动力学的胶膜平整平台及胶厚的扫描测量平台。通过对实... 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液动力学原理的胶膜整平方法,重点分析了电压大小和电极距胶面的距离对胶面整平的影响与规律,并针对部分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设计并搭建了基于电液动力学的胶膜平整平台及胶厚的扫描测量平台。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得到了电极间电压大小、电极距胶膜距离等因素对胶膜平整度的影响规律,通过对胶膜厚度的测量结果拟合和仿真验证了基于电液动力学原理的胶膜整平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为实现胶膜整平提供了一种新途径,为获得微量胶滴及高精度点胶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膜整平 电液动力学 电极间电压 电极距胶面
下载PDF
对三道试题错解的分析与思考
4
作者 钱艳文 《初中数学教与学》 2015年第12期36-39,共4页
运用一次函数解决行程类问题时,需要结合函数图象,把物体运动的信息进行转化,并弄清题目中关键点、关键线段等图示表示的实际意义,将实际问题与几何图式进行内部建构与联系,从而顺利解决问题.本文结合学生在三道试题中的错解,谈谈这类... 运用一次函数解决行程类问题时,需要结合函数图象,把物体运动的信息进行转化,并弄清题目中关键点、关键线段等图示表示的实际意义,将实际问题与几何图式进行内部建构与联系,从而顺利解决问题.本文结合学生在三道试题中的错解,谈谈这类题型的解题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解 三道 几何图 解题思路 遥控车 已知条件 命题者 解题方法 一元一次方程 解题过程
原文传递
对变式教学的思考
5
作者 钱艳文 《初中数学教与学》 2015年第3X期33-35,共3页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孩子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因此,教师要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机会,帮助每一位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要尊重学生个性差异,运用各种方法、创造各种条件,引导学生主动...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孩子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因此,教师要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机会,帮助每一位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要尊重学生个性差异,运用各种方法、创造各种条件,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本文通过对变式教学的思考,说明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模仿和记忆,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式 数学学习活动 主动探究 课堂模式 解题能力 主动探求 课程标准 解题思路 习题课 思维能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