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精神圈”的电影诗学:戈达尔和马克(1982—2001)
1
作者
钱进
(
译
)
《世界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61,共10页
作为当代“论文电影”的两大代表人物,戈达尔和马克的影像创作都以精神性和思想性为其突出特征,这一点在二者后期的电影生涯中表现得尤其明显。本文以西方现当代哲学中的“精神圈”概念作为二者“论文电影”之“论文”的游戏场域,结合...
作为当代“论文电影”的两大代表人物,戈达尔和马克的影像创作都以精神性和思想性为其突出特征,这一点在二者后期的电影生涯中表现得尤其明显。本文以西方现当代哲学中的“精神圈”概念作为二者“论文电影”之“论文”的游戏场域,结合二者在1982—2001年之间的代表性文本和段落,分析二者如何在影片中实现一种朝向“精神圈”的过渡。作者认为,戈达尔和马克通过在电影、视频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探索,实现了一种契合于“精神圈”的电影诗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戈达尔
克里斯·马克
论文电影
精神圈
精神存在
原文传递
论文电影A到Z––哈伦·法罗基访谈录
被引量:
2
2
作者
钱进
(
译
)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7-125,共9页
本次对话按照从A到Z的顺序,围绕论文电影的问题,串联起26个关键概念,追溯了哈伦·法罗基(Harun Farocki)和西奥多·阿多诺(Theodor W.Adorno)等人的交集以及和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 Godard)等人的差异,同时突出了法罗...
本次对话按照从A到Z的顺序,围绕论文电影的问题,串联起26个关键概念,追溯了哈伦·法罗基(Harun Farocki)和西奥多·阿多诺(Theodor W.Adorno)等人的交集以及和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 Godard)等人的差异,同时突出了法罗基论文电影作品(包括视频装置和电视节目)的创作特征。文中提出,论文电影的核心在于通过处理声音、词语和画面之间的关系而创造出图像的结构性逻辑,这些有赖于对蒙太奇的创新以及对新媒介技术的理解;同时,要避免一部论文电影沦为一篇“论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文电影
纪录片
视频装置
蒙太奇
声画关系
原文传递
回溯:再谈“电影之爱”——与朗西埃对话
被引量:
1
3
作者
钱进
(
译
)
《世界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7-27,共11页
在这场对话中,雅克·朗西埃(Jacques Rancière)再次回顾了他关于电影的早期著作,从谈论“迷影”的意义开始,进入到对于美学与政治转换过程的细节辨析——这一被他称为“解形”(de-figuration)的过程,在他关于艺术和美学的著作...
在这场对话中,雅克·朗西埃(Jacques Rancière)再次回顾了他关于电影的早期著作,从谈论“迷影”的意义开始,进入到对于美学与政治转换过程的细节辨析——这一被他称为“解形”(de-figuration)的过程,在他关于艺术和美学的著作中占有中心地位。然后,朗西埃重新引入了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 Godard)和克里斯·马克(Chris Marker)的电影作品,并将它们置于自己新近关于“被解放的观众”的思想视野中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影
句子-图像
戈达尔
观众身份
克里斯·马克
原文传递
电影的未来
4
作者
钱进
(
译
)
《世界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3-32,共10页
在《摄影机-自来水笔:新先锋派的诞生》问世8个月后,亚历山大·阿斯特吕克(Alexandre Astruc)又发表了常被人忽视的《电影的未来》,对前文中的理论进行了扬弃,认为“摄影机”应当取代“自来水笔”,从而进一步发展了“论说文”式电影...
在《摄影机-自来水笔:新先锋派的诞生》问世8个月后,亚历山大·阿斯特吕克(Alexandre Astruc)又发表了常被人忽视的《电影的未来》,对前文中的理论进行了扬弃,认为“摄影机”应当取代“自来水笔”,从而进一步发展了“论说文”式电影(后来称为“论文电影”)的思想,并含蓄地批评了安德烈·巴赞(AndréBazin)的电影现实主义。由此文可见,不同于后世的一般误解,阿斯特吕克其实并不是“作者论”的先驱,他更倾向于将电影视为一种完全主观化的、融技巧于自由表达的未来“特许”之艺术形式;同时,导演应当和其作品之间保持一种“断层”或“间距”,让电影在自身的“图像接续—辩证推演”中自主发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文电影
被诅咒的导演
雷诺阿
场面调度
电影作家
原文传递
政治和美学:朗西埃访谈录
5
作者
钱进
(
译
)
《外国美学》
2022年第2期241-254,共14页
朗西埃首先追溯了自己和阿尔都塞之间的决裂经过,然后以马克思主义及政治实践为切入点,以哈贝马斯和阿伦特等人的理论视野为参照,循着其思想和著述的发展历程,从劳工解放谈到平等、“政治”概念和历史观,接着以“诗学政治”和“书写的...
朗西埃首先追溯了自己和阿尔都塞之间的决裂经过,然后以马克思主义及政治实践为切入点,以哈贝马斯和阿伦特等人的理论视野为参照,循着其思想和著述的发展历程,从劳工解放谈到平等、“政治”概念和历史观,接着以“诗学政治”和“书写的政治”为契机,转入对于美学问题的讨论。朗西埃指出,其思想中并不存在“从政治到美学”的转移,美学是其一以贯之的内核。以此为前提,在艺术之美学体制的框架下,朗西埃辨析了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之间的联系,认为并不存在从现代到“后现代”的所谓断裂,而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都能够在19世纪找到原型。最后朗西埃通过总结自己和德里达、巴迪乌、福柯等人的异同,结束了这次具有思想大纲性质的访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阿尔都塞
书写的政治
审美革命
现代与后现代
原文传递
题名
“精神圈”的电影诗学:戈达尔和马克(1982—2001)
1
作者
钱进
(
译
)
机构
格勒诺布尔大学
贵州大学音乐学院
出处
《世界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61,共10页
文摘
作为当代“论文电影”的两大代表人物,戈达尔和马克的影像创作都以精神性和思想性为其突出特征,这一点在二者后期的电影生涯中表现得尤其明显。本文以西方现当代哲学中的“精神圈”概念作为二者“论文电影”之“论文”的游戏场域,结合二者在1982—2001年之间的代表性文本和段落,分析二者如何在影片中实现一种朝向“精神圈”的过渡。作者认为,戈达尔和马克通过在电影、视频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探索,实现了一种契合于“精神圈”的电影诗学。
关键词
戈达尔
克里斯·马克
论文电影
精神圈
精神存在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原文传递
题名
论文电影A到Z––哈伦·法罗基访谈录
被引量:
2
2
作者
钱进
(
译
)
机构
法国巴黎第八大学艺术、哲学与美学学院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出处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7-125,共9页
基金
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一般项目“纪录片历史与文本研究”(批准号:20FXWB003)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文摘
本次对话按照从A到Z的顺序,围绕论文电影的问题,串联起26个关键概念,追溯了哈伦·法罗基(Harun Farocki)和西奥多·阿多诺(Theodor W.Adorno)等人的交集以及和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 Godard)等人的差异,同时突出了法罗基论文电影作品(包括视频装置和电视节目)的创作特征。文中提出,论文电影的核心在于通过处理声音、词语和画面之间的关系而创造出图像的结构性逻辑,这些有赖于对蒙太奇的创新以及对新媒介技术的理解;同时,要避免一部论文电影沦为一篇“论文”。
关键词
论文电影
纪录片
视频装置
蒙太奇
声画关系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原文传递
题名
回溯:再谈“电影之爱”——与朗西埃对话
被引量:
1
3
作者
钱进
(
译
)
机构
不详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出处
《世界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7-27,共11页
文摘
在这场对话中,雅克·朗西埃(Jacques Rancière)再次回顾了他关于电影的早期著作,从谈论“迷影”的意义开始,进入到对于美学与政治转换过程的细节辨析——这一被他称为“解形”(de-figuration)的过程,在他关于艺术和美学的著作中占有中心地位。然后,朗西埃重新引入了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 Godard)和克里斯·马克(Chris Marker)的电影作品,并将它们置于自己新近关于“被解放的观众”的思想视野中进行讨论。
关键词
迷影
句子-图像
戈达尔
观众身份
克里斯·马克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原文传递
题名
电影的未来
4
作者
钱进
(
译
)
机构
不详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出处
《世界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3-32,共10页
文摘
在《摄影机-自来水笔:新先锋派的诞生》问世8个月后,亚历山大·阿斯特吕克(Alexandre Astruc)又发表了常被人忽视的《电影的未来》,对前文中的理论进行了扬弃,认为“摄影机”应当取代“自来水笔”,从而进一步发展了“论说文”式电影(后来称为“论文电影”)的思想,并含蓄地批评了安德烈·巴赞(AndréBazin)的电影现实主义。由此文可见,不同于后世的一般误解,阿斯特吕克其实并不是“作者论”的先驱,他更倾向于将电影视为一种完全主观化的、融技巧于自由表达的未来“特许”之艺术形式;同时,导演应当和其作品之间保持一种“断层”或“间距”,让电影在自身的“图像接续—辩证推演”中自主发声。
关键词
论文电影
被诅咒的导演
雷诺阿
场面调度
电影作家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原文传递
题名
政治和美学:朗西埃访谈录
5
作者
钱进
(
译
)
机构
不详
伦敦金斯顿大学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出处
《外国美学》
2022年第2期241-254,共14页
文摘
朗西埃首先追溯了自己和阿尔都塞之间的决裂经过,然后以马克思主义及政治实践为切入点,以哈贝马斯和阿伦特等人的理论视野为参照,循着其思想和著述的发展历程,从劳工解放谈到平等、“政治”概念和历史观,接着以“诗学政治”和“书写的政治”为契机,转入对于美学问题的讨论。朗西埃指出,其思想中并不存在“从政治到美学”的转移,美学是其一以贯之的内核。以此为前提,在艺术之美学体制的框架下,朗西埃辨析了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之间的联系,认为并不存在从现代到“后现代”的所谓断裂,而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都能够在19世纪找到原型。最后朗西埃通过总结自己和德里达、巴迪乌、福柯等人的异同,结束了这次具有思想大纲性质的访谈。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阿尔都塞
书写的政治
审美革命
现代与后现代
分类号
B83-0 [哲学宗教—美学]
I01 [文学—文学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精神圈”的电影诗学:戈达尔和马克(1982—2001)
钱进
(
译
)
《世界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2
论文电影A到Z––哈伦·法罗基访谈录
钱进
(
译
)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2
原文传递
3
回溯:再谈“电影之爱”——与朗西埃对话
钱进
(
译
)
《世界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1
原文传递
4
电影的未来
钱进
(
译
)
《世界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0
原文传递
5
政治和美学:朗西埃访谈录
钱进
(
译
)
《外国美学》
2022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