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西紫杉醇对乳腺癌干细胞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钱钧强 张霄蓓 +2 位作者 马懿 郝晓甍 张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2749-2754,共6页
目的通过研究多西紫杉醇对乳腺癌细胞系MCF-7、MDA-MB-231及原代乳腺癌干细胞在体外的影响,观察多西紫杉醇对乳腺癌干细胞的作用,从而为选择针对乳腺癌干细胞治疗的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分别从原代乳腺癌细胞、乳腺癌... 目的通过研究多西紫杉醇对乳腺癌细胞系MCF-7、MDA-MB-231及原代乳腺癌干细胞在体外的影响,观察多西紫杉醇对乳腺癌干细胞的作用,从而为选择针对乳腺癌干细胞治疗的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分别从原代乳腺癌细胞、乳腺癌细胞系MCF-7、MDA-MB-231中,分选出细胞表型为CD4+4、CD-24/low、ESA+的乳腺癌干细胞。将分选出来的3种乳腺癌干细胞及未分类细胞分别置于含有不同浓度多西紫杉醇的培养液中,测得多西紫杉醇对不同干细胞的生长抑制曲线,并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分析。结果原代乳腺癌、MCF-7、MDA-MB-231细胞系干细胞比例分别为(0.50±0.26)%、(1.40±0.26)%和(1.63±0.32)%。四甲基偶氮唑盐(MTT)试验显示各系乳腺癌干细胞均对多西紫杉醇有一定的耐药性:其中MDA-MB-231未分类细胞、干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34 nmol/L和12.422μmol/L(P<0.01);MCF-7两类细胞的IC50分别为31 nmol/L和8.357μmol/L(P<0.01);原代乳腺癌两类细胞的IC50分别为51 nmol/L和17.688μmol/L(P<0.01)。且多西紫杉醇对乳腺癌干细胞的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多西紫杉醇对乳腺癌干细胞表现出了一定的G2/M期周期阻滞作用,且干细胞早期凋亡率随药物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升高,呈时间依赖性。结论多西紫杉醇对乳腺癌干细胞增殖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降低了乳腺癌干细胞的成瘤性,且该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干细胞 多西紫杉醇
下载PDF
抗肿瘤药物多药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钱钧强 孙蓓 何景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84-687,共4页
在恶性肿瘤的治疗手段中,化疗一直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联合化疗虽然对一些恶性肿瘤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但对大多数恶性肿瘤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了多药耐药性。研究证明,MDR的发生是肿瘤细胞从细胞膜、细... 在恶性肿瘤的治疗手段中,化疗一直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联合化疗虽然对一些恶性肿瘤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但对大多数恶性肿瘤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了多药耐药性。研究证明,MDR的发生是肿瘤细胞从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内多种途径,包括细胞信号传导、能量转换、解毒系统、DNA合成等多个环节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形成机制非常复杂。MDR的产生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已提出几种可能的机制。根据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机制,人们先后应用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免疫抑制剂、蛋白激酶抑制剂以及中药等药物作为逆转剂,取得了不同的作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药 肿瘤多药耐药性 逆转剂 机理 中药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5调节亚基相关蛋白2表达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钱钧强 张霄蓓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5期4346-4349,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新辅助化疗前乳腺癌组织中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5调节亚基相关蛋白2(CDK5RAP2)表达情况,分析其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效果的评估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初诊的女性乳腺癌患者191例为研究对象。... 目的通过检测新辅助化疗前乳腺癌组织中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5调节亚基相关蛋白2(CDK5RAP2)表达情况,分析其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效果的评估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初诊的女性乳腺癌患者191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包括年龄、肿瘤家族史、绝经状态、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分子分型等;针吸乳腺癌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K5RAP2表达。患者接受6个周期的TEC新辅助化疗后进行乳腺癌仿根治术或保乳手术,术前评估化疗疗效。结果本组患者中,18例(9.4%)患者获得病理完全缓解(p CR),23例(12.1%)患者获得临床完全缓解(c CR),106例(55.5%)患者获得部分缓解(PR),44例患者(23.0%)获得稳定(SD)。不同肿瘤直径、分子分型的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8例(19.9%)患者CDK5RAP2表达阴性,153例(80.1%)患者CDK5RAP2表达阳性。不同CDK5RAP2表达的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CDK5RAP2表达的Luminal A型、基底样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CDK5RAP2表达的Luminal B型、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K5RAP2表达对Luminal B型及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5 新辅助化疗 治疗结果
下载PDF
患者自控镇痛应用现状概述 被引量:4
4
作者 钱钧强 宋晓坤 +1 位作者 蒋惠留 刘金香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79-81,共3页
关键词 自控镇痛 镇痛药 疼痛 治疗 血药浓度
下载PDF
GOX方案与DICE方案二线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钱钧强 刘贤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760-762,769,共4页
目的:对比奥沙利铂联合吉西他滨(GOX)与DICE方案二线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选取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55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GOX方案和DICE方案化疗。GOX组方案为:GEM1000mg/m^2,... 目的:对比奥沙利铂联合吉西他滨(GOX)与DICE方案二线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选取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55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GOX方案和DICE方案化疗。GOX组方案为:GEM1000mg/m^2,静脉滴注,d1、d8,LOHP130mg/m^2,静脉滴注,d1;21d为1个周期。DICE组方案为:地塞米松(DXM)20mg,静脉滴注,d1~d4;异环磷酰胺(IFO)1g/m^2,静脉滴注,d1~d4;Mesna解救400mg,静脉滴注q8h,d1~d4;顺铂(DDP)25mg/m^2,静脉滴注,d1~d4;依托泊苷(Vp-16)100mg/m^2,静脉滴注,d1~d4。21~28d为1个周期。每2周进行疗效及毒性评价。结果:55例患者中,GOX方案组CR3例(11.5%),PR14例(53.8%),SD5例,PD4例,总有效率(CR+PR)为65.4%,临床获益率(CR+PR+SD)达到84.6%。DICE组CR4例(13.8%),PR12例(41.4%),SD8例,PD5例,总有效率55.2%,临床获益率82.7%。针对不同的细胞类型,GOX组中T细胞淋巴瘤患者总有效率为60.0%,B细胞淋巴瘤总有效率达68.8%,在DICE组T细胞淋巴瘤总有效率50.0%,而B细胞淋巴瘤为57.9%。两组的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其中GOX组白细胞下降Ⅲ度7例,Ⅳ度2例;贫血Ⅲ度2例;血小板下降Ⅲ度5例,Ⅳ度2例。DICE组白细胞下降Ⅲ度12例,Ⅳ度4例;贫血Ⅲ度2例;血小板下降Ⅲ度3例,Ⅳ度1例。胃肠道反应较GOX组为重,Ⅲ度2例,Ⅳ度1例。比较两组毒副反应,GOX组在中性粒细胞减少,消化道反应方面明显好于DICE组(P<0.05)。而DICE组出现未出现末梢神经毒性病例。结论:GOX方案二线治疗复发或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是较为安全且有效的化疗方案,其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或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联合化疗 吉西他滨 奥沙利铂
下载PDF
肿瘤专科医院门诊患者药品应用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钱钧强 孙蓓 孙丽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8年第1期21-22,共2页
目的:了解肿瘤专科医院门诊患者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对门诊患者临床用药的频度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肿瘤治疗的辅助药品用量占第一位,抗肿瘤药物及镇痛药的用量分列第二、三位。结论:对于肿瘤患者,疗效高、毒副作用小,不易产生... 目的:了解肿瘤专科医院门诊患者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对门诊患者临床用药的频度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肿瘤治疗的辅助药品用量占第一位,抗肿瘤药物及镇痛药的用量分列第二、三位。结论:对于肿瘤患者,疗效高、毒副作用小,不易产生交叉耐药的药品使用率高,符合抗肿瘤治疗原则;同时在癌症止痛治疗中,药品使用符合三阶梯止痛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药物 肿瘤治疗辅助药物 镇痛药 用药频度 分析
下载PDF
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治疗乳腺癌骨转移患者中重度骨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钱钧强 孙蓓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1年第3期385-387,共3页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对乳腺癌骨转移患者骨痛治疗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并分析其治疗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52例存在中重度骨痛的乳腺癌骨转移患者作为病例组,依照患者疼痛程度制定服用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剂量及间隔时间,...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对乳腺癌骨转移患者骨痛治疗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并分析其治疗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52例存在中重度骨痛的乳腺癌骨转移患者作为病例组,依照患者疼痛程度制定服用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剂量及间隔时间,并通过观察患者疼痛VAS评分变化、药物平均镇痛起效时间、平均镇痛时间、疼痛缓解度以及缓解率来评判盐酸羟考酮控释片镇痛效果;同时依据患者食欲、睡眠、日常生活、精神状态、与人交往等5方面的得分情况评判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52例患者服药后平均起效时间为43 min,平均镇痛时间为12.8 h,服药3周后缓解率可达94.23%;患者服药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不良反应主要为便秘,少部分患者出现出汗、恶心呕吐症状,对症处理均可缓解。结论: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治疗乳腺癌骨转移引发的中重度骨痛,起效快,镇痛效果好,副反应可控,并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考酮控释片 乳腺癌 骨转移 骨痛
下载PDF
盐酸氨基葡萄糖对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液中SOD和MDA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2
8
作者 薛铮 陈亚堃 钱钧强 《中国药师》 CAS 2012年第4期540-542,共3页
目的:观察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以及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对关节液中SOD和MDA的水平有无影响。方法:78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盐酸氨基葡萄糖组,每组39例。常... 目的:观察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以及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对关节液中SOD和MDA的水平有无影响。方法:78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盐酸氨基葡萄糖组,每组39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盐酸氨基葡萄糖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氨基葡萄糖750 mg,bid,连续服用6周。检测两组治疗前后SOD和MDA水平。分析放射学分级与关节液中SOD和MDA的关系。结果:与KL 2级和KL 3级的膝骨关节炎患者相比,KL 4级患者关节液中的SOD水平明显较低,而MDA水平明显较高。关节液中的SOD水平与KL分级呈负相关(r=-0.346,P<0.001),而MDA水平与KL分级呈正相关(r=0.276,P<0.001)。盐酸氨基葡萄糖组患者治疗后关节液中的SOD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而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常规治疗组关节液中的SOD和MDA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结论: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液中的SOD和MDA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能够减轻膝骨关节炎患者的氧化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氨基葡萄糖 膝骨关节炎 SOD MDA
下载PDF
HPLC测定山楂中芦丁的含量 被引量:9
9
作者 孙蓓 钱钧强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2573-2574,共2页
关键词 HPLC测定 山楂 芦丁 心血管疾病 冠脉血流量 常用中药 行气散瘀 胃脘胀满
下载PDF
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薛铮 陈亚堃 钱钧强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62-163,共2页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研究评价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接受治疗的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即放疗联合唑来膦酸组、单纯放疗组,并对其止痛效果、溶骨性病灶修复及新发骨转移灶情况进行测量和...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研究评价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接受治疗的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即放疗联合唑来膦酸组、单纯放疗组,并对其止痛效果、溶骨性病灶修复及新发骨转移灶情况进行测量和比较。结果 2组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备可比性。2组间止痛效果、溶骨性病灶修复、新发骨转移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治疗组患者骨痛缓解率(联合治疗86.7%,单纯放疗60.0%)、溶骨性病灶修复率(联合治疗26.7%,单纯放疗6.7%)升高,而且新发骨转移的发生率(联合治疗13.3%,单纯放疗43.3%)降低。结论放疗联合唑来膦酸疗法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该方法在缓解骨痛、修复溶骨性病灶的同时,能够有效减少新发骨转移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来膦酸 放疗 恶性肿瘤骨转移
下载PDF
罗格列酮片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亚堃 钱钧强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292-293,共2页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片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9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罗格列酮组,每组46例。对照组在皮下注射诺和锐30(812 U,1 d 2次)的基础上联合口服格列美脲(1 mg,1 d 1次)、二甲双胍(0.5 g,1 d ...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片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9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罗格列酮组,每组46例。对照组在皮下注射诺和锐30(812 U,1 d 2次)的基础上联合口服格列美脲(1 mg,1 d 1次)、二甲双胍(0.5 g,1 d 1次)片剂等降糖药物治疗,罗格列酮组给予罗格列酮片剂,口服,1 d 1次,每次4 mg,治疗12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检测2组的血糖、血脂和血清内脂素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2组的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三酰甘油(TG)均明显下降,但罗格列酮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另外,罗格列酮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P〈0.05),内脂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而对照组的HDL-c和血清内脂素水平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罗格列酮在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格列酮 2型糖尿病 内脂素
下载PDF
JNJ-7706621对人乳腺癌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蓓 钱钧强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828-831,共4页
目的:探讨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s,CDKs)抑制剂JNJ-7706621对人乳腺癌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乳腺癌T47D、MD-MB-231细胞,MTT法检测不同浓度JNJ-7706621(0、1、2、4μM)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流... 目的:探讨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s,CDKs)抑制剂JNJ-7706621对人乳腺癌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乳腺癌T47D、MD-MB-231细胞,MTT法检测不同浓度JNJ-7706621(0、1、2、4μM)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JNJ-7706621对细胞周期的影响,AnnexinⅤ-FITC/PI双染法检测JNJ-7706621对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 ern blot检测JNJ-7706621对凋亡及周期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JNJ-7706621能够抑制乳腺癌T47D、MDA-MB-231细胞增殖,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流式细胞术显示,JNJ-7706621可将T47D、MDA-MB-231细胞的周期阻滞于G2/M期,具有浓度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nexinⅤ-FITC/PI双染法示随着JNJ-7706621浓度增加或作用时间的延长,T47D、MDA-MB-231细胞凋亡所占比例逐渐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随JNJ-7706621浓度增加,Bcl-2的表达明显下调,Caspase3、PARP的剪切明显增高,而p53的表达无明显变化;周期相关蛋白CDK1的表达无明显变化;CDK1在Thr161位点的磷酸化水平降低,而在Tyr15位点的磷酸化水平增高;结论:在体外条件下,JNJ-7706621可通过阻滞细胞周期与诱导细胞发生凋亡的方式,有效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可能与抑制CDK1在Thr161位点的磷酸化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剂JNJ-7706621 周期 凋亡
下载PDF
曲马多和芬太尼分别与氟哌利多配伍用于术后自控镇痛的临床疗效
13
作者 宋晓坤 蒋惠留 +2 位作者 张洁 钱钧强 刘金香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142-145,共4页
目的 :比较曲马多和芬太尼分别与氟哌利多配伍用于术后患者自控镇痛 (PCA)的临床效果。方法 :7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 2组 ,T组 (n =35 ) :曲马多 +氟哌利多 ;F组 (n =35 ) :芬太尼 +氟哌利多。选用韩国Accufuser泵行PCA镇痛技术 ,采用双... 目的 :比较曲马多和芬太尼分别与氟哌利多配伍用于术后患者自控镇痛 (PCA)的临床效果。方法 :7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 2组 ,T组 (n =35 ) :曲马多 +氟哌利多 ;F组 (n =35 ) :芬太尼 +氟哌利多。选用韩国Accufuser泵行PCA镇痛技术 ,采用双盲法对比观察。结果 :2组患者在静息和活动时的镇痛效果、舒适评分、镇静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 ;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头痛、幻觉、嗜睡等不良反应也无显著性差异 ;患者总体满意度中优良率F组为 94% ,T组为 74%。结论 :术后行PCA镇痛时 ,曲马多或芬太尼与氟哌利多配伍镇痛效果相似 ,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控镇痛 曲马多 芬太尼 联合用药 氟哌利多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左氧氟沙星与头孢曲松治疗复杂性尿路感染的疗效比较
14
作者 孙蓓 钱钧强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357-359,共3页
目的 :比较左氧氟沙星和头孢曲松治疗复杂性尿路感染的疗效。方法 :2 2 3例确认为复杂性尿路感染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 2组。左氧氟沙星组 10 8例 :左氧氟沙星 2 0 0mg ,bid ,iv,连用 5~ 7d ;头孢曲松组 115例 :头孢曲松 1g ,bid ,iv,连... 目的 :比较左氧氟沙星和头孢曲松治疗复杂性尿路感染的疗效。方法 :2 2 3例确认为复杂性尿路感染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 2组。左氧氟沙星组 10 8例 :左氧氟沙星 2 0 0mg ,bid ,iv,连用 5~ 7d ;头孢曲松组 115例 :头孢曲松 1g ,bid ,iv,连用 7~ 10d ,对所有患者在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结束后 5~ 7d进行评估。结果 :左氧氟沙星组平均接受 7d的治疗 ,头孢曲松组平均接受 5d的治疗。临床反应评定为成功率 (治愈或有效 )前者为 84 6 % (92 / 10 8) ,后者为 81 3% (94/ 115 ) ;2组常见的不良反应均为胃肠道反应 ,此外头孢曲松有过敏反应。结论 :对复杂性尿路感染患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氧氟沙星 头孢曲松 治疗 复杂性尿路感染 疗效比较
下载PDF
RP-HPLC法同时测定乳痛丸中丹参酮类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1
15
作者 叶因涛 钱钧强 +1 位作者 吴春暖 胡利民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08-311,共4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乳痛丸中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和丹参酮I三种丹参酮类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Thermo-Syncronis C_(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乳痛丸中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和丹参酮I三种丹参酮类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Thermo-Syncronis C_(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70 nm,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和丹参酮I组分分离良好,线性范围合理(r=0.999 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12%(RSD=0.79%,n=9)、100.13%(RSD=0.51%,n=9)、98.62%(RSD=0.49%,n=9)。结论该方法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同时测定乳痛丸中的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和丹参酮I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乳痛丸 丹参酮ⅡA 隐丹参酮 丹参酮I 含量测定
下载PDF
清除乙烯气体及提高储存环境中的相对湿度的重要意义 被引量:5
16
作者 钱钧强 《中国果菜》 2002年第2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乙烯气体 储存环境 相对湿度 植物 采后 贮藏
下载PDF
HPLC-DAD法同时测定参芪十一味颗粒的11种成分 被引量:8
17
作者 钱钧强 石芸 +1 位作者 傅琳 孙蓓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44-1349,共6页
目的建立HPLC-DAD法同时测定参芪十一味颗粒(SSG)中23-乙酰泽泻醇B、阿魏酸、毛蕊花糖苷、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天麻素、大黄酚、橙黄决明素、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金丝桃苷的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法,色谱柱为Waters... 目的建立HPLC-DAD法同时测定参芪十一味颗粒(SSG)中23-乙酰泽泻醇B、阿魏酸、毛蕊花糖苷、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天麻素、大黄酚、橙黄决明素、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金丝桃苷的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法,色谱柱为Waters XBridge-C18(250 mm×4.6 mm,5.0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15∶80∶5)和乙腈-0.1%磷酸水溶液(10∶90),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 L/min;柱温35℃,进样量10μL。结果 23-乙酰泽泻醇B、阿魏酸、毛蕊花糖苷、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天麻素、大黄酚、橙黄决明素、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金丝桃苷11种成分能够达到很好分离;其线性范围分别为0.4~8.0μg/m L(r=0.999 2)、0.2~4.0μg/m L(r=0.999 5)、0.2~4.0μg/m L(r=0.999 5)、0.1~2.0μg/m L(r=0.999 6)、0.1~2.0μg/m L(r=0.999 7)、0.1~2.0μg/m L(r=0.999 4)、0.5~10μg/m L(r=0.999 2)、0.6~12μg/m L(r=0.999 2)、0.4~8.0μg/m L(r=0.999 4)、1.0~20μg/m L(r=0.999 6)、0.8~16μg/m L(r=0.999 3),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1%、98.1%、99.1%、98.3%、99.5%、99.9%、98.5%、100.4%、101.6%、99.7%、101.2%,RSD分别为0.9%、1.6%、1.6%、1.8%、1.5%、0.6%、0.7%、0.8%、0.4%、0.9%、1.1%(n=6)。9批次供试品中23-乙酰泽泻醇B、阿魏酸、毛蕊花糖苷、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天麻素、大黄酚、橙黄决明素、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金丝桃苷质量浓度分别为0.081~0.089、0.261~0.269、0.060~0.069、0.038~0.047、0.030~0.037、0.042~0.049、0.420~0.428、0.141~0.151、0.178~0.189、0.107~0.117、0.069~0.078 mg/g,结果表明本品各批次之间差异较小。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SSG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十一味颗粒 23-乙酰泽泻醇B 阿魏酸 毛蕊花糖苷 人参皂苷Rg1 人参皂苷Re 人参皂苷Rb1 天麻素 大黄酚 橙黄决明素 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 金丝桃苷 HPLC-DAD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白藜芦醇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8
作者 钱钧强 叶因涛 +2 位作者 王冬 房志仲 孙蓓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6年第6期924-928,共5页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其特点是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的逐渐丧失。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经典的抗炎药物如类固醇激素和非甾体类抗炎药,对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作用有限。因此,开发新的抗炎药物,对于预防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具...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其特点是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的逐渐丧失。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经典的抗炎药物如类固醇激素和非甾体类抗炎药,对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作用有限。因此,开发新的抗炎药物,对于预防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白藜芦醇是一种有很强活性的天然多酚类物质,目前研究已显示其具有心血管保护、神经保护、免疫调节、肿瘤的化学预防作用。近年来还发现其具有抗神经炎症作用,可用于治疗神经精神性疾病,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AD)和亨廷顿症等。综述白藜芦醇对AD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推进白藜芦醇用于防治AD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神经退行性疾病 阿尔茨海默病
原文传递
荜茇酰胺对人肺癌A549/DDP细胞耐药性的逆转作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钱钧强 孙蓓 房志仲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4年第47期4433-4436,共4页
目的:研究荜茇酰胺对人肺癌A549/顺铂(DDP)细胞耐药性的逆转作用。方法:A549/DDP细胞经0、20、30μmol/L荜茇酰胺作用48 h后,用MTS法检测肿瘤细胞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细胞周期、P-糖蛋白(P-gp)表达和肿瘤细胞内罗丹明Rh... 目的:研究荜茇酰胺对人肺癌A549/顺铂(DDP)细胞耐药性的逆转作用。方法:A549/DDP细胞经0、20、30μmol/L荜茇酰胺作用48 h后,用MTS法检测肿瘤细胞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细胞周期、P-糖蛋白(P-gp)表达和肿瘤细胞内罗丹明Rht123含量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多药耐药基因(MDR)1、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1、DNA拓扑异构酶(Top)Ⅱ、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CDK)1和蛋白激酶(PK)Cζ蛋白表达;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MDR1、MRP1、Top-II、GST-π、Survivin和CDK1 m RNA表达;酶标仪检测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3、8活性。结果:A549/DDP细胞经0、20、30μmol/L荜茇酰胺作用48 h后,DDP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明显升高;与0μmol/L比较,20、30μmol/L荜茇酰胺作用48 h后,DDP导致的细胞凋亡率和G2期/M期明显升高,P-gp表达明显减弱,Rh-123浓度明显增加,MDR1、MRP1、Top-II、GST-π、Survivin、CDK1和PKCζ蛋白表达明显减弱,MDR1、MRP1、Top-Ⅱ、GST-π、Survivin、CDK m RNA表达明显减弱,Caspase-3、8的活性明显增强。结论:荜茇酰胺可逆转人肺癌A549/DDP细胞DDP耐药性,可能与其调节多药耐药相关基因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荜茇酰胺 肺癌 耐药 顺铂 细胞 基因 逆转
原文传递
HPLC-DAD法同时测定参丹散结胶囊中10种成分 被引量:5
20
作者 钱钧强 石芸 房志仲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067-2071,共5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参丹散结胶囊丹参酮Ⅱ_A、厚朴酚、和厚朴酚、柚皮苷、新橙皮苷、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_1、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白术内酯Ⅰ 10种成分的HPLC-DAD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 BDS(150 mm×4.6 mm,3.5μ...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参丹散结胶囊丹参酮Ⅱ_A、厚朴酚、和厚朴酚、柚皮苷、新橙皮苷、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_1、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白术内酯Ⅰ 10种成分的HPLC-DAD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 BDS(150 mm×4.6 mm,3.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 L/min,柱温40℃,检测波长丹参酮Ⅱ_A为270 nm,厚朴酚和和厚朴酚为294 nm,柚皮苷和新橙皮苷为283 nm,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e和人参皂苷Rb_1为203nm,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为260 nm,白术内酯I为220 nm,进样量10μL。结果被测定的10种成分在设定的色谱条件下均有良好的分离度,方法精密度,重复性RSD值均<2%,被测定样品在室温条件下10 h内稳定,各成分均有较宽的线性范围和良好的线性关系,丹参酮Ⅱ_A、厚朴酚、和厚朴酚、柚皮苷、新橙皮苷、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_1、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白术内酯I线性范围分别为112~560μg/m L(r=0.999 6)、64~320μg/m L(r=0.999 1)、48~240μg/m L(r=0.999 3)、80~400μg/m L(r=0.999 4)、80~400μg/m L(r=0.999 5)、16~80μg/m L(r=0.999 2)、16~80μg/m L(r=0.999 1)、16~80μg/m L(r=0.999 1)、40~200μg/m L(r=0.999 2)、56~280μg/m L(r=0.999 3),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8.43%~101.52%,RSD值均<2.0%。6批参丹散结胶囊中丹参酮Ⅱ_A、厚朴酚、和厚朴酚、柚皮苷、新橙皮苷、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_1、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白术内酯Ⅰ质量分数分别在0.829~0.840 mg/g、0.538~0.548 mg/g、0.360~0.369 mg/g、0.210~0.219 mg/g、0.111~0.118 mg/g、0.081~0.089 mg/g、0.070~0.078 mg/g、0.111~0.117 mg/g、0.072~0.080mg/g、0.130~0.137 mg/g。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经方法学验证测定结果准确可靠,是可用于参丹散结胶囊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丹散结胶囊 HPLC—DAD 定量测定 丹参酮ⅡA 厚朴酚 和厚朴酚 柚皮苷 新橙皮苷 人参皂苷Rg1 人参皂苷RE 人参皂苷Rb1 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 白术内酯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