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合并急性肾损伤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钱静益 李作林 刘必成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56-960,共5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自2019年12月发现以来,已经迅速形成全球大流行。尽管该病以呼吸系统病变为主,但肾脏也是重要的肺外受累器官之一,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对患者的预后有十分重要的...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自2019年12月发现以来,已经迅速形成全球大流行。尽管该病以呼吸系统病变为主,但肾脏也是重要的肺外受累器官之一,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对患者的预后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目前对COVID-19患者发生AKI的机制认识尚不十分清楚,现有研究提示可能与病毒直接感染、异常的免疫反应、药物、基础疾病等因素有关,本文对COVID-19合并AKI发生的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感染 急性肾损伤 机制
原文传递
细胞外囊泡在肾脏病诊断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钱静益 王彬 +1 位作者 吕林莉 刘必成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48-552,共5页
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由脂质双分子层包裹的种类丰富的小囊泡。机体几乎所有的活性细胞都能够分泌EV,且存在于血液、尿液、脑脊液等体液中。EV按照产生的大小、发生、释放机制分主要有外泌体(exosome... 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由脂质双分子层包裹的种类丰富的小囊泡。机体几乎所有的活性细胞都能够分泌EV,且存在于血液、尿液、脑脊液等体液中。EV按照产生的大小、发生、释放机制分主要有外泌体(exosome)、微囊泡(microvesicle)、凋亡小体(apoptotic body)、迁移小体(migrasome),并参与了多种生理病理过程。EV还具有作为疾病生物标志物和治疗载体的巨大潜能。本文综述了EV的分类、产生、摄取,并着重介绍其在肾脏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体 诊断 治疗 肾疾病 细胞外囊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