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17细胞及其衍生白细胞介素17在类天疱疮病理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铁·杜尔娜 左亚刚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59-761,共3页
近年来,白细胞介素17(IL-17)已逐渐成为皮肤科的研究热点,如银屑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与IL-17的关系日渐明朗,但IL-17与类天疱疮,如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BP)、黏膜类天疱疮(mucous membrane pemphigoid,MMP)的... 近年来,白细胞介素17(IL-17)已逐渐成为皮肤科的研究热点,如银屑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与IL-17的关系日渐明朗,但IL-17与类天疱疮,如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BP)、黏膜类天疱疮(mucous membrane pemphigoid,MMP)的相关研究较少.我们主要针对Thl7细胞及其衍生IL-17细胞因子在类天疱疮病理发生中的作用做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疱性类天疱疮 白细胞介素17 TH17细胞 IL-17 类风湿性关节炎 病理 细胞因子 皮肤科
原文传递
副肿瘤性类天疱疮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铁·杜尔娜 左亚刚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3年第4期272-274,共3页
大疱性类天疱疮与恶性肿瘤之间存在相关性,其相关恶性肿瘤类型包括血液系统肿瘤、前列腺癌、胃癌等,大部分恶性肿瘤出现在大疱性类天疱疮皮损之时或之后。副肿瘤性类天疱疮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治疗与经典大疱性类天疱疮有一定区别,患... 大疱性类天疱疮与恶性肿瘤之间存在相关性,其相关恶性肿瘤类型包括血液系统肿瘤、前列腺癌、胃癌等,大部分恶性肿瘤出现在大疱性类天疱疮皮损之时或之后。副肿瘤性类天疱疮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治疗与经典大疱性类天疱疮有一定区别,患者皮损随着肿瘤的控制与治愈而好转。因此,临床中应注意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可能伴发的恶性肿瘤,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天疱疮 大疱性 肿瘤
原文传递
生物制剂治疗天疱疮与大疱性类天疱疮 被引量:1
3
作者 铁·杜尔娜 左亚刚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4年第1期66-69,共4页
研究显示,生物制剂治疗难治性天疱疮、类天疱疮疗效显著,其中利妥昔是一种源自基因工程的人鼠嵌合型抗B淋巴细胞CD20的单克隆抗体,最早应用于天疱疮和类天疱疮的治疗。除利妥昔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抑制剂KC706、PI-0824疫苗、... 研究显示,生物制剂治疗难治性天疱疮、类天疱疮疗效显著,其中利妥昔是一种源自基因工程的人鼠嵌合型抗B淋巴细胞CD20的单克隆抗体,最早应用于天疱疮和类天疱疮的治疗。除利妥昔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抑制剂KC706、PI-0824疫苗、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或单克隆抗体如英夫利西等均取得满意疗效。但应用生物制剂治疗天疱疮和类天疱疮存在严重不良反应的可能性,且价格昂贵、缺乏一定量的可靠临床疗效的数据,影响了生物制剂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疱疮 类天疱疮 大疱性 生物制品 治疗
原文传递
大疱性类天疱疮与瘢痕性类天疱疮
4
作者 铁·杜尔娜 左亚刚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3年第6期347-350,共4页
通过大疱性类天疱疮与瘢痕性类天疱疮之间的比较,发现大疱性类天疱疮与瘢痕性类天疱疮之间存在相关性,表现在好发人群均为老年人、存在相同致病抗体、两者可同时合并肿瘤、间接免疫荧光显示致病抗体沉积在表皮侧等方面。近年来生物制... 通过大疱性类天疱疮与瘢痕性类天疱疮之间的比较,发现大疱性类天疱疮与瘢痕性类天疱疮之间存在相关性,表现在好发人群均为老年人、存在相同致病抗体、两者可同时合并肿瘤、间接免疫荧光显示致病抗体沉积在表皮侧等方面。近年来生物制剂如抗CD20抗体利妥昔等应用于大疱性类天疱疮与瘢痕性类天疱疮的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疗效。瘢痕性类天疱疮的黏膜受累机制与大疱性类天疱疮180及层粘连蛋白332等自身抗体有关,发病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天疱疮 大疱性 类天疱疮 良性黏膜 治疗
原文传递
抗BPl80NCl6AIgE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冰 左亚刚 +5 位作者 周细平 何春霞 李军 铁·杜尔娜 李丽 孙秋宁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8期2244-2247,共4页
目的建立抗BPl80NCl6AIgE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方法,评价其在大疱性类天疱疮(BP)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pGEX一2T原核表达GST—BPl80NCl6A融合蛋白,并用谷胱甘肽亲和层析法进行纯化。采用棋盘滴定法确定抗原包被浓度... 目的建立抗BPl80NCl6AIgE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方法,评价其在大疱性类天疱疮(BP)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pGEX一2T原核表达GST—BPl80NCl6A融合蛋白,并用谷胱甘肽亲和层析法进行纯化。采用棋盘滴定法确定抗原包被浓度,明确二抗及待测标本最佳稀释度,确定最佳实验条件。对2011年2月至2012年10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的56例BP患者、24名健康对照以及18例天疱疮、1例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患者血清进行检测,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最优阳性界值并评价其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确定抗原包被浓度为500μg/ml、酶标二抗最佳稀释倍数为1:1000,血清标本采用原液及1:10为最佳实验条件。根据ROC曲线判断最优阳性界值为0.549,实验的敏感度为71.4%、特异度为100%。天疱疮和SJS患者血清中此抗体均为阴性。结论抗BPl80NCl6AIgE抗体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度以及相对较高的敏感度,在BP的诊断及发病机制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天疱疮 大疱性 免疫球蛋白E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抗BP180NC16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