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9~2013年广西H1N1和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血清学调查 被引量:8
1
作者 陈樱 於庆雄 +9 位作者 银凤桂 薛辉 李法凯 莫彦宁 肖雄 杨文娟 韦祖樟 刘芳 蹇慧 黄伟坚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5-159,共5页
摘要:【目的】了解广西H1N1和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SIV)的存在形势及其流行规律,为下一步有效监测和防控猪流感(SI)提供理论依据和原始溯源。【方法】对2009~2013年于广西11个地级市的屠宰场、规模化养猪场和个体养殖户采集的117... 摘要:【目的】了解广西H1N1和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SIV)的存在形势及其流行规律,为下一步有效监测和防控猪流感(SI)提供理论依据和原始溯源。【方法】对2009~2013年于广西11个地级市的屠宰场、规模化养猪场和个体养殖户采集的1170份猪血清进行血凝抑制(Hr)试验检测,统计欧洲禽源H1N1(EA.H1N1)亚型和新型人源重组H3N2(Hu.H3N2)亚型4株毒株(LB144和BB2、NNXD和JGB4)的抗体阳性率,并分析H1N1和H3N2亚型毒株的存在形势及其流行规律。【结果】2009-2013年,EA.H1N1亚型LB144毒株的平均抗体阳性率高达20.68%,且保持稳定,是广西地区主要的流行毒株;Hu.H3N2亚型JGB4毒株从2010年开始流行,且呈逐渐蔓延的趋势,平均抗体阳性率为19.96%。广西北海、南宁、玉林、贺州、桂林、贵港和柳州市受到EA—H1N1和Hu—H3N2亚型毒株多重感染,且感染程度较严重;百色、河池和防城港市的感染程度相对较低。育肥猪最易感染SIV,尤其是BB2和JGB4毒株,其抗体阳性率分别达66.00%和40.00%。EA—H1N1亚型毒株间的交叉感染阳性率(21.52%)略低于Hu—H3N2亚型毒株间的交叉感染阳性率(27.45%),而两株不同亚型毒株交叉感染时以BB2与JGB4毒株的交叉感染阳性率最高(16.23%),3株交叉感染时以BB2、NNXD和JGB4毒株间的交叉感染阳性率最高(11.60%),4株同时交叉感染阳性率也有6.96%。【结论】广西猪群已普遍存在EA-H1N1和Hu.H3N2亚型毒株混合感染的现象,尤其是地处两省边界上的地级市感染更严重,并以育肥猪和保育猪较易感。因此在sI防控工作中,除做好哺乳仔猪和种猪的日常管理外,还应减少保育猪的外来应激,适当调整育肥猪的饲养密度,以减少新型SIV重组毒株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感病毒(SIV) H1N1亚型 H3N2亚型 血清学调查 重组毒株
下载PDF
鸭甲型肝炎病毒1型抗体CLEI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5
2
作者 银凤桂 侯力丹 +6 位作者 魏艳秋 杨宝芝 李芸 李晶 张爽 刘文军 杨利敏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51-455,460,共6页
为建立一种快速检测鸭甲肝病毒1型(DHAV-1)抗体的化学发光酶联免疫分析方法(CLEIA),本研究从DHAV-1中国流行株中扩增获得病毒结构蛋白VP1编码基因,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32a-VP1,并进行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将纯化后的重组VP1蛋白作... 为建立一种快速检测鸭甲肝病毒1型(DHAV-1)抗体的化学发光酶联免疫分析方法(CLEIA),本研究从DHAV-1中国流行株中扩增获得病毒结构蛋白VP1编码基因,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32a-VP1,并进行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将纯化后的重组VP1蛋白作为检测抗原建立了CLEIA检测方法。结果显示,利用建立的CLEIA方法对AIV、AMPV、DPV、ARV、MPV、RAV等病毒血清进行检测,均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于ELISA方法;重复性试验变异系数为2.18%~4.33%,具有较好的重复性;且与中和试验的阳性符合率和阴性符合率分别为100%和80%。本研究建立的CLEIA方法可以用于DHAV-1感染监测及疫苗接种后的免疫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病毒性肝炎 VP1 化学发光酶联免疫
下载PDF
鸭病毒性肝炎二价灭活疫苗(DHAV-SH和DHAV-FS株)的制备和评价 被引量:5
3
作者 银凤桂 李晶 +5 位作者 张爽 余萌 张万林 范国兵 董秀凯 刘文军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79-1588,共10页
我国鸭甲型肝炎病毒(DHAV)的快速变异及广泛流行给养鸭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为研究鸭病毒性肝炎二价灭活疫苗(DHAV-SH和DHAV-FS株)的制备和评价方法,首先对我国多个鸭场进行血清型流行病学分析,从201株DHAV-1、38株DHAV-3中筛选出6... 我国鸭甲型肝炎病毒(DHAV)的快速变异及广泛流行给养鸭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为研究鸭病毒性肝炎二价灭活疫苗(DHAV-SH和DHAV-FS株)的制备和评价方法,首先对我国多个鸭场进行血清型流行病学分析,从201株DHAV-1、38株DHAV-3中筛选出6株毒力较强的DHAV,验证了DHAV-1和DHAV-3为我国流行优势株,并对6株DHAV进行ELD50和LD50测定,筛选疫苗候选株后经传代确定疫苗毒种,选取F5代鸭胚胚体研磨液作为疫苗毒种,经甲醛灭活后制成3批水包油包水(W/O/W)型乳剂二价灭活疫苗实验室制品。通过安全性试验、抗体中和试验、攻毒保护及免疫交叉保护试验发现:疫苗安全性良好,雏鸭免疫后第7天可以检测到DHAV中和抗体,第14-21天的攻毒保护率为90%-100%,免疫持续期可达5周以上,DHAV-SH和DHAV-FS之间的交叉保护为20%-30%。研究表明本试验研制的鸭病毒性肝炎二价灭活疫苗实验室制品安全且高效,为我国DHAV预防和控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和新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病毒性肝炎 灭活疫苗 免疫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