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柱术后感染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的研究
1
作者 刘滨 韦婵 +1 位作者 唐玲利 银琼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3年第5期534-536,共3页
目的调查脊柱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病原菌、感染时长及危险因素等临床特征。方法对2017年09月-2022年08月行脊柱手术患者14948例进行SSI信息化目标性监测,追踪术后再入院患者感染时间,对相关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发... 目的调查脊柱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病原菌、感染时长及危险因素等临床特征。方法对2017年09月-2022年08月行脊柱手术患者14948例进行SSI信息化目标性监测,追踪术后再入院患者感染时间,对相关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生SSI 139例,SSI发生率为0.93%,84例(占比60.43%)为住院期间发生感染,55例(占比39.57%)为出院后发生感染通过再次入院时诊断为手术相关SSI。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长、失血量、手术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手术时长、年龄、手术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为脊柱手术SSI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男性、手术时长、年龄、手术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为脊柱手术后SSI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手术 手术部位感染 危险因素 临床特征
下载PDF
医护一体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模式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唐玲利 刘滨 +1 位作者 银琼 苏雪葵 《中国卫生产业》 2023年第7期115-117,121,共4页
目的分析医院感染管理中采用医护一体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模式的作用效果。方法于2020年10月—2021年9月选取柳州市工人医院的14名医护人员采用常规医院感染管理(对照组),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9月同一批医护人员实施医护一体医院感染... 目的分析医院感染管理中采用医护一体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模式的作用效果。方法于2020年10月—2021年9月选取柳州市工人医院的14名医护人员采用常规医院感染管理(对照组),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9月同一批医护人员实施医护一体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模式(研究组),对比两种管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医护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传染上报、紧急处理情况的工作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医护人员专业掌握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医护一体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模式后患者的感染率为7.0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器械消毒、医用废物、医疗物品分类、操作规范的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感染管理中采用医护一体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医护人员专业水平与工作质量,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一体化模式 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效果
下载PDF
脊柱手术5年信息化监测结果与感染特征分析
3
作者 刘滨 韦婵 +1 位作者 唐玲利 银琼 《医学信息》 2023年第7期74-78,共5页
目的分析SSI信息化监测结果及感染特征,为脊柱手术的SSI监测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7年9月-2022年8月于我院行脊柱手术患者进行SSI信息化目标性监测,分析SSI发生情况、病原菌培养结果及不同病区、医生感染手术专率。结果共监测... 目的分析SSI信息化监测结果及感染特征,为脊柱手术的SSI监测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7年9月-2022年8月于我院行脊柱手术患者进行SSI信息化目标性监测,分析SSI发生情况、病原菌培养结果及不同病区、医生感染手术专率。结果共监测脊柱手术15933例,发生SSI 151例,发生率为0.95%;表浅切口感染55例(36.42%),深部切口感染88例(58.28%)、器官腔隙感染8例(5.30%);151例感染手术的75%分位手术时间为198.00 min,术后90 d内发生SSI 139例(92.05%)。151例SSI患者送检的切口分泌物中培养出阳性结果112例,主要以表皮葡萄球菌属、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各级手术NNIS感染率随着感染风险增加而逐渐增加,NNIS0级手术感染专率为1.05%,NNIS3级感染专率为10.00%,调整感染发病专率最高为脊柱二病区,最低为脊柱一病区,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生调整感染专率最高达到17.86%,最低为0,而手术例数最多的医生G感染专率为2.30%,各手术医生的感染专率存在差异。结论通过信息化监测可有效获取脊柱手术SSI数据,多数SSI发生于术后90 d内,以表皮葡萄球菌属、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各病区、医生之间对手术SSI感染预防重视程度不同、医生手术技巧熟练程度不同导致其SSI发生率之间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手术 手术部位感染 术后感染时间 医生感染专率
下载PDF
眼睑痉挛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分数低频振幅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赵诚诚 罗曙光 +5 位作者 韦静 银琼 杨荣杏 杨璐 雷毅武 秦宇红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15-619,共5页
目的 研究眼睑痉挛患者静息态下脑功能活动与健康对照组的差异,探讨眼睑痉挛的发病机制。方法 收集24例眼睑痉挛患者和24名健康对照,采用两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功能磁共振分数低频振幅的差异,将患者差异脑区的分数低频振幅算法(frac... 目的 研究眼睑痉挛患者静息态下脑功能活动与健康对照组的差异,探讨眼睑痉挛的发病机制。方法 收集24例眼睑痉挛患者和24名健康对照,采用两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功能磁共振分数低频振幅的差异,将患者差异脑区的分数低频振幅算法(fractional 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fALFF)值分别与眼睑痉挛程度、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眼睑痉挛组fALFF值升高脑区主要位于左侧中央后回、双侧辅助运动区及左侧小脑前叶,而双侧内侧额上回、双侧内侧和旁扣带回、右侧角回、双侧楔前叶fALFF值低于健康对照组(t=-5.2495~5.3675,均P〈0.01,高斯随机理论的多重比较校正)。眼睑痉挛患者中,差异脑区fALFF值与眼睑痉挛程度、SAS及SDS评分无相关性。结论 感觉及辅助运动区的异常及小脑、默认网络均直接或间接参与眼睑痉挛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睑痉挛 磁共振成像 静息态
原文传递
痉挛性斜颈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分数低频振幅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杨璐 罗曙光 +5 位作者 银琼 韦静 韦淑宝 李会会 雷毅武 秦宇红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55-659,共5页
目的 比较痉挛性斜颈(ST)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脑功能活动差异,探讨ST发病机制.方法 纳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1月至2016年1月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ST患者19例(共收集21例,其中2例因头动平移大于2 mm被剔除)及与之相匹配的健... 目的 比较痉挛性斜颈(ST)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脑功能活动差异,探讨ST发病机制.方法 纳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1月至2016年1月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ST患者19例(共收集21例,其中2例因头动平移大于2 mm被剔除)及与之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21名,采用分数低频振幅(fALFF)比较ST组与健康对照组激活差异脑区,并将差异脑区fALFF值与ST症状严重程度(Tsui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ST组fALFF值升高的脑区有左侧小脑,而左侧扣带回后部/楔前叶、右侧扣带回后部/楔前叶、左侧颞中回、右侧角回、左侧中央后回、右侧辅助运动区fALFF值较健康对照组降低(t=-5.714~ 5.920,均P<0.01,高斯随机理论的多重比较校正);上述差异脑区fALFF值与ST患者发病年龄、病程及症状严重程度(Tsui评分)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 感觉、辅助运动区及小脑、默认网络均可能参与ST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颈 磁共振成像 分数低频振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