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外侧入路联合改良后内侧入路治疗后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20年7月至2022年2月我院诊治的21例闭合性后Pilon骨折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9例,女12例,平均年龄为42.8岁(范围28~55岁);左踝9例,右踝12例;KlammerⅡ型12例...目的探讨外侧入路联合改良后内侧入路治疗后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20年7月至2022年2月我院诊治的21例闭合性后Pilon骨折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9例,女12例,平均年龄为42.8岁(范围28~55岁);左踝9例,右踝12例;KlammerⅡ型12例,Ⅲ型9例。病人均采用俯卧位外侧入路联合改良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骨折复位情况采用Burwell-Charnley标准评定,观察和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并发症、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及末次随访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结果2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5.6±3.5)个月,手术时间为(125.4±15.8)min(110~165 min),术中出血量为(110.7±46.2)m L(50~180 m L),骨折愈合时间为(13.8±2.1)周(11~18周)。末次随访Burwell-Charnley放射学评价:优17例,可4例。踝关节结构正常,对位对线正常。2例术后出现足底麻木感,考虑胫神经牵拉刺激反应,口服营养神经药物治疗,术后3个月症状逐渐消失。2例出现长屈肌轻度挛缩,其余病人功能恢复良好。随访期间未出现切口感染、骨折不愈合、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末次随访AOFAS踝-后足评分平均91.5分(85~98分),优17例,良2例,可2例,优良率为90.5%。结论后Pilon骨折采用外侧入路联合改良后内侧入路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改良后内侧入路能够充分显露后踝内外侧及内踝骨折并复位,可直视下处理塌陷的关节面及Die-punch骨块,软组织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展开更多
目的:对比小儿桡骨远端青枝骨折或横行骨折夹板固定与石膏固定的疗效。方法:夹板组24例用夹板固定,石膏组22例用石膏固定,4周后拆除固定,并进行避免诱发损伤的功能锻炼2周(共6周),最后测量相关活动度及评分值。结果:46例完成6周随访,两...目的:对比小儿桡骨远端青枝骨折或横行骨折夹板固定与石膏固定的疗效。方法:夹板组24例用夹板固定,石膏组22例用石膏固定,4周后拆除固定,并进行避免诱发损伤的功能锻炼2周(共6周),最后测量相关活动度及评分值。结果:46例完成6周随访,两组腕关节活动度、前臂旋转活动度、握力、上肢功能评定(Disabilities of the Arm,Shoulder and Hand,DASH)和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桡骨远端青枝骨折或横行骨折夹板固定与石膏固定比较腕关节活动度、握力与对侧百分比无差异,腕关节功能评分无差异。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外侧入路联合改良后内侧入路治疗后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20年7月至2022年2月我院诊治的21例闭合性后Pilon骨折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9例,女12例,平均年龄为42.8岁(范围28~55岁);左踝9例,右踝12例;KlammerⅡ型12例,Ⅲ型9例。病人均采用俯卧位外侧入路联合改良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骨折复位情况采用Burwell-Charnley标准评定,观察和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并发症、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及末次随访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结果2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5.6±3.5)个月,手术时间为(125.4±15.8)min(110~165 min),术中出血量为(110.7±46.2)m L(50~180 m L),骨折愈合时间为(13.8±2.1)周(11~18周)。末次随访Burwell-Charnley放射学评价:优17例,可4例。踝关节结构正常,对位对线正常。2例术后出现足底麻木感,考虑胫神经牵拉刺激反应,口服营养神经药物治疗,术后3个月症状逐渐消失。2例出现长屈肌轻度挛缩,其余病人功能恢复良好。随访期间未出现切口感染、骨折不愈合、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末次随访AOFAS踝-后足评分平均91.5分(85~98分),优17例,良2例,可2例,优良率为90.5%。结论后Pilon骨折采用外侧入路联合改良后内侧入路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改良后内侧入路能够充分显露后踝内外侧及内踝骨折并复位,可直视下处理塌陷的关节面及Die-punch骨块,软组织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文摘目的:对比小儿桡骨远端青枝骨折或横行骨折夹板固定与石膏固定的疗效。方法:夹板组24例用夹板固定,石膏组22例用石膏固定,4周后拆除固定,并进行避免诱发损伤的功能锻炼2周(共6周),最后测量相关活动度及评分值。结果:46例完成6周随访,两组腕关节活动度、前臂旋转活动度、握力、上肢功能评定(Disabilities of the Arm,Shoulder and Hand,DASH)和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桡骨远端青枝骨折或横行骨折夹板固定与石膏固定比较腕关节活动度、握力与对侧百分比无差异,腕关节功能评分无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