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HIV感染患者HAART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水平和病毒载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
作者 门娅玲 何伶俐 +1 位作者 赵春蓉 王嘉川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4177-4181,共5页
目的分析老年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者经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联合疗法(HAART)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病毒载量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35例行HAART治疗的老年HIV感染患者临床资料,随访1年,比较治疗前后患者CD4^(+)T淋巴细胞... 目的分析老年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者经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联合疗法(HAART)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病毒载量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35例行HAART治疗的老年HIV感染患者临床资料,随访1年,比较治疗前后患者CD4^(+)T淋巴细胞、病毒载量变化,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影响HAART治疗后免疫重建不良、病毒学失败的危险因素。结果治疗后1年,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其中免疫重建不良率为31.11%(42/135);患者病毒载量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其中病毒学失败率为27.41%(37/13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确证至治疗间隔>365 d、基线病毒载量>10万拷贝/ml、合并乙肝病毒(HBV)或丙肝病毒(HCV)均是免疫重建不良、病毒学失败的危险因素(P<0.05),基线CD4^(+)≥200个/μl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老年HIV感染患者经HAART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升高、病毒载量明显下降,其中确证至治疗间隔、基线CD4^(+)、基线病毒载量、合并HBV或HCV与患者免疫重建、病毒学疗效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免疫缺陷病毒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联合疗法 CD4^(+)T淋巴细胞 病毒载量
下载PDF
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病毒宫内感染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7
2
作者 曾雪梅 门娅玲 +2 位作者 李睿 王辉 赵连三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11期782-788,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对乙肝病毒(HBV)母婴垂直传播的阻断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1980~2007.4)、MEDLINE(1996~2007.4)、Cochrane图书馆(2007年第3期)、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8~2007.4),纳入比较... 目的系统评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对乙肝病毒(HBV)母婴垂直传播的阻断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1980~2007.4)、MEDLINE(1996~2007.4)、Cochrane图书馆(2007年第3期)、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8~2007.4),纳入比较孕期单独使用HBIG与不使用HBIG阻断HBV母婴垂直传播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评价者独立选择试验、提取资料和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研究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4.2.8软件进行。结果最终纳入4个RCT,共359例孕妇。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HBVDNA(+)孕妇所生新生儿血HBVDNA(+)率为8.65%,对照组为35.06%,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0.17,95%CI(0.09,0.31),P<0.00001]。此外,无论是对孕妇还是胎儿都没有报道与HBIG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现有研究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比较,HBIG能有效提高乙肝病毒宫内感染的阻断率,并且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由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的RCT质量均为C级且患者例数有限,存在选择性偏倚和发表偏倚的高度可能性,我们期待将来高质量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提供高质量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免疫球蛋白 乙肝病毒 宫内感染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下载PDF
人脐血干细胞移植建立人鼠嵌合体动物模型实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辉 张知翠 +6 位作者 罗晓菊 方文香 门娅玲 曾雪梅 刘聪 刘丽 赵连三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8年第4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人脐血干细胞移植后,在BALB/C小鼠肝内建立人鼠嵌合体模型的可能性。方法分离男婴脐血单个核细胞,将该细胞悬液注射至肝部分切除的雌性BALB/C小鼠肝内;以磷酸盐缓冲生理盐水(PBS)注射肝部分切除小鼠肝内为肝切除对照组,以仅作... 目的探讨人脐血干细胞移植后,在BALB/C小鼠肝内建立人鼠嵌合体模型的可能性。方法分离男婴脐血单个核细胞,将该细胞悬液注射至肝部分切除的雌性BALB/C小鼠肝内;以磷酸盐缓冲生理盐水(PBS)注射肝部分切除小鼠肝内为肝切除对照组,以仅作腹腔切开为空白对照组。于术后7、14天分别处死人脐血干细胞移植组、肝切除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各8只小鼠,眶底静脉丛采血检测肝功能;取肝组织原位杂交检测Y染色体(移植细胞标记)。结果术后7、14天人脐血干细胞移植组小鼠注射肝叶与非注射肝叶内可检出Y染色体阳性细胞,并可见嵌入肝板。结论人脐血干细胞移植BALB/C小鼠可以建立人鼠嵌合体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血干细胞 细胞移植 嵌合体 动物模型
下载PDF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复发的影响因素
4
作者 门娅玲 何伶俐 +1 位作者 赵春蓉 王嘉川 《中国性科学》 2023年第1期133-137,共5页
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相关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18例HIV相关ITP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治疗前相关基线资料,均行... 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相关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18例HIV相关ITP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治疗前相关基线资料,均行抗病毒治疗及糖皮质激素治疗,随访3~12个月,记录复发情况,分析HIV相关ITP患者治疗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118例HIV相关ITP患者中,40例复发,78例未复发;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长、中重度出血、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复合物(PAC-1)高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血小板计数(PLT)及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ALC)低水平是HIV相关ITP患者治疗后复发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病程长、中重度出血、PAC-1高水平,以及CD4+/CD8^(+)、PLT、ALC低水平是影响HIV相关ITP患者治疗后复发的风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血小板减少症 免疫性 糖皮质激素 复发 血小板计数 淋巴细胞绝对值
下载PDF
两种激素方案治疗HIV相关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嘉川 朱军 +3 位作者 何伶俐 门娅玲 吴亚兵 张家友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49-52,共4页
目的对比两种不同激素方案治疗HIV相关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HIV-ITP)的疗效,以探寻出更适合HIV-ITP患者的方案。方法选择18岁≤年龄<60岁HIV/AIDS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分别使用大剂量地塞米松或常规剂量泼尼松进行治疗,对比两种方案... 目的对比两种不同激素方案治疗HIV相关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HIV-ITP)的疗效,以探寻出更适合HIV-ITP患者的方案。方法选择18岁≤年龄<60岁HIV/AIDS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分别使用大剂量地塞米松或常规剂量泼尼松进行治疗,对比两种方案的有效率、复发率。结果治疗结束时(地塞米松组4天、泼尼松组4周)两组的总体有效率分别为84.62%和9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完全反应率分别为38.46%和3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继续随访6个月两组的复发率分别为0%和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HIV-ITP患者的有效率与常规剂量泼尼松相似,但地塞米松治疗时间短,避免了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患者服药依从性更好,临床工作中可根据具体情况优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AIDS 血小板减少 地塞米松 泼尼松
下载PDF
COPD及支气管哮喘患者支气管舒张试验前后气道阻力变化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熊曙光 王慧 +2 位作者 吴亮 周玲 门娅玲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369-373,共5页
目的探讨COPD和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支气管舒张试验测定前后气道阻力的变化规律及应用价值。方法用脉冲振荡法(IOS)测定不同严重程度的61例COPD患者、42例哮喘患者支气管舒张试验前后的气道阻力,以21例健康人作为对照,分析两种疾病不同的... 目的探讨COPD和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支气管舒张试验测定前后气道阻力的变化规律及应用价值。方法用脉冲振荡法(IOS)测定不同严重程度的61例COPD患者、42例哮喘患者支气管舒张试验前后的气道阻力,以21例健康人作为对照,分析两种疾病不同的气道阻力特征及变化情况。结果 COPD和哮喘支气管患者在舒张试验前除X5外各项气道阻力指标均明显高于健康人(P<0.05);轻度哮喘患者与中重度患者比较除X5、Rc外各阻力指标均有明显差异(P<0.05);中度及重度COPD与轻度比较仅有Z5、Fres、Rp有明显差异(P<0.05),重度与中度间各气道阻力指标未见明显差异(P>0.05)。COPD及哮喘支气管舒张试验前后比较除X5外其他各项指标均有明显差异(P<0.05),Z5、Fres、R5、Rp指标变异率均明显高于FEV1%pred(P<0.05),哮喘组中差异较COPD更为明显(P<0.05)。Z5、Fres、R5、Rp在COPD及哮喘均与FEV1%pred呈显著负相关(P<0.01),两组均以Fres相关性最好(r值分别为-0.561、-0.761)。结论 IOS法测定气道阻力是判断COPD及哮喘气流阻塞的敏感指标,通过测定支气管舒张试验前后气道阻力对早期诊断COPD和哮喘及其鉴别诊断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哮喘 气道阻力 脉冲震荡法 肺功能 支气管舒张试验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产妇乳汁传染性的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门娅玲 曾义岚 +8 位作者 李嘉 付稼虹 邹光友 曾雪梅 李睿 王辉 刘丽 刘聪 赵连三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共3页
目的 研究慢性hbv感染产妇乳汁的传染性及可能的预测指标.方法 慢性hbv感染产妇64例,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其外周血血清和乳汁中的hbv dna水平,以其≥1.0×103拷贝/ml判为阳性,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64例慢性hbv感染产妇血清和... 目的 研究慢性hbv感染产妇乳汁的传染性及可能的预测指标.方法 慢性hbv感染产妇64例,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其外周血血清和乳汁中的hbv dna水平,以其≥1.0×103拷贝/ml判为阳性,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64例慢性hbv感染产妇血清和乳汁中hbv dna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8.1%和62.5%.其中,乳汁hbv dna水平在1.05×103~3.87×1044拷贝/ml.分析结果显示,当血清hbv dna水平在105~107拷贝/ml时,乳汁hbv dna的阳性率高达94.9%;而当血清hbv dna水平在103~104拷贝/ml时,乳汁hbv dna的阳性率则仅为18.2%.结论 慢性hbv感染产妇的乳汁hbv dna阳性检出率随着血清中hbv dna拷贝数的增加而升高;血清hbv dna水平≥105拷贝/ml的产妇,应避免母乳喂养.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diction of maternal hbv transmission by breast milk of postpartum women with chronic hbv infection.methods hbv dna levels in serum and breast milk were detected by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in 64 postpartum women with chronic hbv infection.hbv dna≥1.0×103copies/ml was defined as positive,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conducted.results hbv dna positive rate was 78.1%and 62.5%in serum and breast milk respectively,with a hbv dna range of 1.05×103~3.87 ×104copies/ml in breast milk.when hbv dna in serum was 1.0×105~1.0×107copies/ml,the hbv dna positive rate in breast milk reached to 94.9%;however,when hbv dna in serum was 1.0×103~1.0×104copies/ml,the positive rate in breast milk was only 18.2%.conclusion the hbv dna positive rate of breast milk in postpartum women with chronic hbv infection is correlated with the hbv dna levels in serum;and breast-feeding should be avoided for postpartum women with hbv dna≥1.0×105copies/ml in the serum.so serum hbv dna detection is necessary in antenatal care for women with chronic hbv inf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乳汁 母乳喂养 母婴传播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性/生殖传播 被引量:1
8
作者 赵连三 门娅玲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共3页
hbv感染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且传播途径多样.全球大约有20亿hbv感染者,其中,慢性hbv感染者超过3.5亿.15%~40%的慢性hbv感染者可能发展为肝硬化或hcc,因此hbv感染已成为人类社会的第十大死因[1].由于缺乏特效药物,慢性hbv感染难以根治... hbv感染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且传播途径多样.全球大约有20亿hbv感染者,其中,慢性hbv感染者超过3.5亿.15%~40%的慢性hbv感染者可能发展为肝硬化或hcc,因此hbv感染已成为人类社会的第十大死因[1].由于缺乏特效药物,慢性hbv感染难以根治,因此预防显得尤为重要.hbv感染的预防包括接种疫苗和阻断传播途径等.在欧美国家,性/生殖传播的流行病学意义已受到普遍关注,但我国学者对其的关注程度仍显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感染者 生殖 传播途径 预防 卫生问题 特效药物 欧美国家 流行病学 接种疫苗 肝硬化 学者 死因 社会 公共 程度
原文传递
男男性行为者HIV感染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1
9
作者 何伶俐 门娅玲 +2 位作者 赵春蓉 王嘉川 李羽恒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 探讨男男性行为者(MSM)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 对2019年2月-2021年2月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通过滚雪球抽样法招募的发生男男性行为的1 814例男性进行问卷调查,其中HIV感染组127例,HIV未感染组... 目的 探讨男男性行为者(MSM)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 对2019年2月-2021年2月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通过滚雪球抽样法招募的发生男男性行为的1 814例男性进行问卷调查,其中HIV感染组127例,HIV未感染组1 687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SM感染HIV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0岁(OR=1.705,P=0.009)、学历为高中及以下(OR=2.007,P=0.001)、被动肛交(OR=3.838,P<0.001)、性伴数>2个(OR=5.708,P<0.001)、从未/偶尔使用安全套(OR=2.315,P<0.001)、有灌肠(OR=6.820,P<0.001)、有自杀倾向(OR=2.117,P=0.013)均为MSM感染HIV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构建的MSM感染HIV预测模型经Hosmer-Lemeshow检验,模型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拟合度较好(χ^(2)=6.185,P=0.627);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该模型预测MSM感染HIV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7,95%CI为0.816~0.879。结论 年龄≤30岁、学历为高中及以下、肛交被动方、性伴数>2个、从未/偶尔使用安全套、有灌肠、有自杀倾向均为MSM感染HIV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从这几个方面入手,针对性开展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男性行为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问卷调查
原文传递
成都地区45岁及以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门娅玲 何伶俐 +1 位作者 赵春蓉 王嘉川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22年第2期149-153,共5页
目的探究成都地区45岁以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HIV/AIDS)患者流行特征。方法应用流行病学方式对2018—2020年期间成都地区45岁及以上HIV/AIDS患者发病资料予以分析。结果2018—2020年新报告成都地区45岁及以上HIV/AIDS患者219例(3... 目的探究成都地区45岁以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HIV/AIDS)患者流行特征。方法应用流行病学方式对2018—2020年期间成都地区45岁及以上HIV/AIDS患者发病资料予以分析。结果2018—2020年新报告成都地区45岁及以上HIV/AIDS患者219例(35.67%),2018—2020年期间成都地区≥45岁HIV/AIDS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5,P<0.05);HIV感染者占72.60%,男性占75.80%,年龄主要分布于56~65岁(48.86%),主要分布地区为锦江区(39.73%),职业主要为服务业从业者(36.99%),67.58%的患者离异或者丧偶,民族主要为汉族(72.15%),2018—2020年HIV/AIDS患者以上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9,0.22,5.65,1.92,5.68,1.12,2.12,0.39;P>0.05);75.34%经由异性传播,50.68%患者为就诊时检查检出,首次CD4细胞检查结果低于200个/μL患者占比较高(43.84%),有近81.28%患者接受了抗病毒治疗,而患者死亡率达16.89%,2018—2020年期间患者传播途径、样本来源、首次CD4细胞检查结果、抗病毒治疗、预后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9,3.59,1.56,0.01,0.35;P>0.05);患者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62.10%)、乏力(42.01%)、淋巴结肿大(28.77%),51.14%为在门诊检查检出,患者多伴有至少1种机会感染合为感染类型主要有巨细胞病毒感染(56.16%)、结核分歧杆菌感染(36.53%),2018—2020年期间患者各项症状、就诊科室、合并机会感染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χ^(2)=2.11,1.17,0.07,2.05,0.84,0.57,2.32,1.74,3.00,2.61,0.50,1.33,1.42,0.203;P>0.05)。结论成都地区45岁以上HIV/AIDS患者流行形式相对严峻,构成比以及发病率显示出上升趋势,因此对于年龄45岁及以上患者应该制定个性化防控政策,有效抑制HIV/AIDS在中老年群体中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艾滋病 流行病学特征
原文传递
成都市男男性行为者HIV检测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何伶俐 门娅玲 +2 位作者 赵春蓉 王嘉川 李羽恒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21年第10期1001-1006,共6页
目的了解成都市男男性行为(MSM)人群HIV检测情况,分析MSM HIV检测意愿的影响因素,为成都市MSM人群HIV传播控制提供依据。方法于2018年5月—2020年5月,采用互联网招募MSM人群,以某某男男同性恋交友软件为研究对象,开展网络问卷调查,最终... 目的了解成都市男男性行为(MSM)人群HIV检测情况,分析MSM HIV检测意愿的影响因素,为成都市MSM人群HIV传播控制提供依据。方法于2018年5月—2020年5月,采用互联网招募MSM人群,以某某男男同性恋交友软件为研究对象,开展网络问卷调查,最终130例MSM接受调查。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MSM的艾滋病知晓率情况和基本特征、最近6个月口交/肛交性行为、近1年HIV检测以及HIV检测意愿等情况。结果最终收集有效问卷125份,MSM人群HIV总知晓率为95.20%(119/125)。最近1年HIV检测比例为48.80%(61/125),HIV抗体阳性检出率为12.00%(15/125),其中1年未做过HIV检测者HIV抗体阳性检出率18.75%(12/64)高于1年中做过检测者4.92%(3/61)(P<0.05),65.60%(82/125)具有明确的检测意愿;多因素分析发现,初次性行为年龄≥30岁、知晓HIV、通过线上寻找伴侣、近6个月发生同性肛交、近1年接受艾滋病预防服务、未向家人表露同性恋身份、过去12个月内有性病检测史为MSM HIV定期检测意愿的促进因素(P<0.05),自认为所生活的区域MSM人群感染HIV风险低、近6个月性交时使用安全套频率低为MSM定期检测意愿的阻碍因素(P<0.05)。结论成都市MSM人群HIV认知及定期检测率和检测意愿偏低,建议针对影响因素,重点加强行为干预,动员MSM参加HIV定期检测,扩大HIV检测覆盖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男性行为者 HIV认知 检测意愿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糖皮质激素治疗HIV相关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疗效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2
作者 何伶俐 门娅玲 +1 位作者 赵春蓉 王嘉川 《重庆医学》 CAS 2022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分析影响糖皮质激素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相关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疗效的可能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40例经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的HIV相关ITP患者的临床资料(有效组,依据相关标准评估为... 目的分析影响糖皮质激素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相关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疗效的可能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40例经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的HIV相关ITP患者的临床资料(有效组,依据相关标准评估为完全反应、有效患者)和40例经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的HIV相关ITP患者的临床资料(无效组,依据相关标准评估为无效患者),收集并记录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分析HIV相关ITP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无效组患者治疗前血清P-糖蛋白(PGP)、白细胞介素-17(IL-17)、HIV-RNA水平均明显高于有效组,且血清血小板(PLT)、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水平均明显低于有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其他临床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PGP、IL-17过表达、HIV-RNA高水平是HIV相关ITP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的影响因素(优势比>1,P<0.05);治疗前PLT、CD4+T淋巴细胞低水平是HIV相关ITP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的影响因素(优势比<1,P<0.05)。结论治疗前血清PGP、IL-17过表达、HIV-RNA高水平,以及PLT、CD4^(+)T淋巴细胞低水平均可能是HIV相关ITP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糖皮质激素 治疗效果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