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美学视域下的“诗意景观”解读——以电影《边走边唱》与《长江图》为例
1
作者 门晓璇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23年第3期59-61,共3页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其《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人存在于景观之中,不管是自然环境,还是都市生活,亦或者乡野田园,在景观见证历史、环境与人命运的变迁的同时,人也将景观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在文中,作者以影片《边走边唱》...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其《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人存在于景观之中,不管是自然环境,还是都市生活,亦或者乡野田园,在景观见证历史、环境与人命运的变迁的同时,人也将景观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在文中,作者以影片《边走边唱》和《长江图》为文本,从生态美学的角度,以“诗意景观”为切入点,探讨人类与自然相处、人类原始的“情、爱、性”、反思人类自身命运的社会意识以及个人“存在与缺陷”与民族延续的精神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美学 诗意景观 社会意识 精神命运
下载PDF
“尽是他乡之客”——中国生态电影“迁徙与流浪”主题的文化解读 被引量:1
2
作者 门晓璇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73-77,共5页
纵观历史,在自然、社会、政治等多种因素下,中国曾出现多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当代中国生态电影①以人口迁徙此社会现象为关注点,创作了许多以“迁徙和流浪”为文化主题的影视作品。《世界》(贾樟柯,2004)讲述了农民进入城市寻找“身份... 纵观历史,在自然、社会、政治等多种因素下,中国曾出现多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当代中国生态电影①以人口迁徙此社会现象为关注点,创作了许多以“迁徙和流浪”为文化主题的影视作品。《世界》(贾樟柯,2004)讲述了农民进入城市寻找“身份认同”的历程,《三峡好人》(贾樟柯,2006)折射出对于“社会记忆”的思考,《狼图腾》(让-雅克·阿诺,2015)刻画了知青“上山下乡”以及与自然、环境、动物的关系,《山河故人》(贾樟柯,2015)描述了跨国移民的“文化适应”,《一九四二》(冯小刚,2012)、《流浪地球》(郭帆,2019)反映了“环境难民”的处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迁徙 环境难民 《狼图腾》 《一九四二》 贾樟柯 文化解读 上山下乡 身份认同
下载PDF
生态视域下人类与后人类命运共同体解读——以电影《流浪地球》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门晓璇 《戏剧之家》 2020年第13期80-82,共3页
环境危机不仅是生态问题,同时也是广泛的文化问题。因此,在生态及文化领域,环境问题日益引起公众的关注和研究。本文以电影《流浪地球》为分析文本,以未来环境危机为切入点,深入阐释在未来人类与后人类共同面对环境危机时的命运共同体... 环境危机不仅是生态问题,同时也是广泛的文化问题。因此,在生态及文化领域,环境问题日益引起公众的关注和研究。本文以电影《流浪地球》为分析文本,以未来环境危机为切入点,深入阐释在未来人类与后人类共同面对环境危机时的命运共同体价值观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危机 后人类 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21世纪以来中国生态电影的发展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志庆 门晓璇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3-158,共6页
随着"生态电影(Eco-cinema)"概念在西方的提出,一种基于生态批评的认识世界的全新理念与美学方式应运而生.西方的生态电影将生态意识以长镜头和慢节奏在影像上呈现出来.相较西方生态电影,中国生态电影有着更为深刻和广泛的含... 随着"生态电影(Eco-cinema)"概念在西方的提出,一种基于生态批评的认识世界的全新理念与美学方式应运而生.西方的生态电影将生态意识以长镜头和慢节奏在影像上呈现出来.相较西方生态电影,中国生态电影有着更为深刻和广泛的含义.从早期的科教片到21世纪以来的纪录片、故事片,中国生态电影基于本土文化,体现了其独特的生态价值和社会性意义.本文对中国生态电影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21世纪以来的中国生态电影进行了梳理与解读,探讨其多元化状态在不同方向与领域所绽放的生态光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批评 中国生态电影 本土文化 生态意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