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行政区划检察院案件管辖范围的北京探索 被引量:2
1
作者 闫俊瑛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6-51,123,共6页
成立跨行政区划检察院是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的一项重要改革任务,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破除司法地方保护主义、提高司法公信力、提高司法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在划定跨行政区划的检察院案件管辖范围时... 成立跨行政区划检察院是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的一项重要改革任务,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破除司法地方保护主义、提高司法公信力、提高司法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在划定跨行政区划的检察院案件管辖范围时,要契合改革目的,依法推进、系统安排,将其管辖范围主要限定在"跨地区""重大"刑事、行政、民商事案件范围内。在条件成熟时,可统筹考虑成立跨行政区划基层检察院,开展公益诉讼的改革试点,进一步完善不符合改革初衷的机制,合理平衡各级检察机关的案件管辖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行政区划检察院 案件管辖 北京探索
下载PDF
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2
作者 闫俊瑛 《现代农业》 2010年第4期69-69,共1页
“三农”问题其实质是我国城乡产业、城乡收入、城乡社会发展差距过大,根源在于我国城乡发展严重失调、城乡发展差距扩大、城乡二元结构凝固。“三农”问题已成为阻碍我国社会总体保持持续良性发展、国家社会稳定根基的重大社会问题。
关键词 “三农”问题 城乡发展 城乡二元结构 社会发展 良性发展 社会问题 社会稳定 差距
下载PDF
行政违法行为检察监督机制的研究———以北京市行政违法行为检察监督案件为研究对象
3
作者 闫俊瑛 李珊珊 +2 位作者 刘宝东 叶春楼 王文莹 《楚天法治》 2022年第22期182-184,共3页
行政违法行为检察监督是国家行政监督体系的重要一环,也是检察机关加强法律监督,做实行政检察的重要内容.目前,行政违法行为检察监督存在监督范围不清、依职权启动监督标准不明、监督质效不高等问题.而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在国家行政监督... 行政违法行为检察监督是国家行政监督体系的重要一环,也是检察机关加强法律监督,做实行政检察的重要内容.目前,行政违法行为检察监督存在监督范围不清、依职权启动监督标准不明、监督质效不高等问题.而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在国家行政监督体系的宏观视野下,遵循主动谦抑原则,平衡与既有监督制度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监督时机、监督手段和监督标准等,提升监督质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违法行为 检察监督 实践运行
下载PDF
和谐视野中的审查逮捕机制优化——轻刑公诉案件中逮捕适用情况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艾建国 闫俊瑛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06年第02X期47-50,共4页
当前在轻刑案件中突出存在的不当逮捕现象,不仅严重侵犯公民权利,而且有损法律监督的权威, 不利于增进社会和谐,是真正的司法不公。究其原因,归根结底源于逮捕权和公民权的失衡。笔者试以2004年某市轻刑公诉案件为样本,试就如何解决这... 当前在轻刑案件中突出存在的不当逮捕现象,不仅严重侵犯公民权利,而且有损法律监督的权威, 不利于增进社会和谐,是真正的司法不公。究其原因,归根结底源于逮捕权和公民权的失衡。笔者试以2004年某市轻刑公诉案件为样本,试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提出粗浅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刑案件 不当逮捕 公诉 调查报告 法律监督
原文传递
论轻罪的刑事司法政策与诉讼机制 被引量:6
5
作者 闫俊瑛 刘丽 《法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2-95,共4页
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要求对轻罪宽缓处理,以促进犯罪人矫正和再社会化,增进社会和谐。然而在司法实践中,轻罪的处遇仍呈现"监禁化、刑罚化",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国城乡二元制的社会现状,非监禁化、非刑罚化的处理措施... 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要求对轻罪宽缓处理,以促进犯罪人矫正和再社会化,增进社会和谐。然而在司法实践中,轻罪的处遇仍呈现"监禁化、刑罚化",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国城乡二元制的社会现状,非监禁化、非刑罚化的处理措施对于大量外来流动人口几无约束力。为此,有必要进一步更新执法理念,科学配置司法资源,健全和完善非监禁化、非刑罚化的诉讼机制,为司法机关实践宽缓的刑事司法政策提供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罪 非监禁化 非刑罚化
原文传递
新《刑事诉讼法》背景下强化律师刑事辩护权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闫俊瑛 陈运红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2-119,共8页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围绕律师刑事辩护制度做出了重大修改,深度回应了以往律师参与刑事辩护的种种难题。但是,由于执法理念存在偏差、法律制度仍显笼统等原因,律师进行刑事辩护过程中,依然存在会见难、取证难、阅卷难以及律师意见不...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围绕律师刑事辩护制度做出了重大修改,深度回应了以往律师参与刑事辩护的种种难题。但是,由于执法理念存在偏差、法律制度仍显笼统等原因,律师进行刑事辩护过程中,依然存在会见难、取证难、阅卷难以及律师意见不被重视等问题。应从转变理念开始,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切实保障修改后《刑事诉讼法》建立的辩护律师依法执业的系列制度得到不折不扣地落实,同时,应加强研究与协商,切实厘清律师调查取证、核实证据、阅卷过程中的争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辩护权 会见 调查取证 核实证据
原文传递
论强制措施诉讼监督制度及其完善 被引量:3
7
作者 闫俊瑛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3-85,共3页
增强监督的刚性,将延长刑事拘留期限30天的决定权赋予检察机关,同时赋予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延长刑事拘留至7日进行备案审查的权力,并实行羁押面讯制度、复查制度等,完善检察机关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执行少捕慎捕政策的工作机制。
关键词 强制措施 监督 方式 效果
原文传递
检察机关如何办理被取保候审人脱逃案件 被引量:1
8
作者 闫俊瑛 李梅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61-63,共3页
因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脱逃导致刑事诉讼不能继续进行,是诉讼中止的主要情形,修改前后的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此均有规定。但修改后刑诉法仅确立了中止审理,对规定在原《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以下简称《诉讼... 因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脱逃导致刑事诉讼不能继续进行,是诉讼中止的主要情形,修改前后的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此均有规定。但修改后刑诉法仅确立了中止审理,对规定在原《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以下简称《诉讼规则》)中的中止侦查和中止审查未予明确,修改后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以下简称修改后的《诉讼规则(试行)》)相应取消了中止侦查与中止审查的规定,从而给检察机关办理被取保候审人脱逃案件带来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保候审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 检察机关 脱逃 案件 刑事诉讼法 犯罪嫌疑人 诉讼中止
原文传递
建立以审判为中心刑事诉讼机制刍议 被引量:1
9
作者 闫俊瑛 冯英菊 《人民检察》 2018年第19期53-56,共4页
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旨在重塑侦查、控诉和审判三大诉讼职能的关系,最终形成科学的刑事诉讼格局。该项改革的核心是实现庭审实质化。然而实践中庭审虚化、证据标准把握不统一、检察机关审前主导作用发挥不明显、检法组织证... 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旨在重塑侦查、控诉和审判三大诉讼职能的关系,最终形成科学的刑事诉讼格局。该项改革的核心是实现庭审实质化。然而实践中庭审虚化、证据标准把握不统一、检察机关审前主导作用发挥不明显、检法组织证人出庭能力不足等问题依然突出。为此需要坚持证据裁判规则,制定类案证据指引,完善检察引导侦查取证工作机制,落实非法证据排除制度。同时增强系统思维,建立完善辩护权保障机制、繁简分流机制、司法决策和案件审查机制、诉讼监督机制等配套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审判为中心 庭审实质化 审前主导 证据裁判
原文传递
被追诉人阅卷权法理探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闫俊瑛 张倩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3-16,共4页
阅卷权是被追诉人辩护权利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修改后刑诉法第三十七条第四款规定了辩护律师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核实证据的权利,为被追诉人行使阅卷权奠定了基础,但不能仅从该条就推出我国赋予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阅卷权。应区分... 阅卷权是被追诉人辩护权利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修改后刑诉法第三十七条第四款规定了辩护律师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核实证据的权利,为被追诉人行使阅卷权奠定了基础,但不能仅从该条就推出我国赋予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阅卷权。应区分书证、物证、鉴定结论等客观性较强的证据,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等主观性较强的证据,以及限制核实的证据,分别采取不同的核实范围和核实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追诉人 阅卷权 核实范围 核实方式
原文传递
检察院:高标准推进各项改革 完善检察职能 被引量:2
11
作者 闫俊瑛 余浩 王宏平 《北京人大》 2017年第7期19-21,共3页
作为第三批试点单位,市检察院努力发挥后发优势,坚持'真改''深改''改到位',杜绝'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不搞双轨制,不设过渡期,全市三级院整体推进司法责任制、人员分类、职业保障和人财物... 作为第三批试点单位,市检察院努力发挥后发优势,坚持'真改''深改''改到位',杜绝'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不搞双轨制,不设过渡期,全市三级院整体推进司法责任制、人员分类、职业保障和人财物市级统管四项改革,多项改革走在了全国前列。深入推进四项改革一是全面运行新的办案模式。设立基本办案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院 诉讼制度 监督 公诉机关 司法机关 司法制度 执法办案 行政公益诉讼 公诉案件 检察监督职能 法律工作者 检察官 刑事执行 速裁程序 办案机制 检察长 内设机构 派驻检察
原文传递
刑事诉讼监督事项案件化办理需要解决的问题 被引量:4
12
作者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课题组 甄贞 +1 位作者 闫俊瑛 梁景明 《人民检察》 2019年第8期53-55,共3页
检察机关探索重大监督事项案件化办理、轻微诉讼违法行为事项化办理,实行“办事模式”和“办案模式”相结合的工作模式,为刑事诉讼监督职权的有效履行建立切入通道。采取哪种标准对监督案件进行分类更为科学、更易应用,如何完善工作机... 检察机关探索重大监督事项案件化办理、轻微诉讼违法行为事项化办理,实行“办事模式”和“办案模式”相结合的工作模式,为刑事诉讼监督职权的有效履行建立切入通道。采取哪种标准对监督案件进行分类更为科学、更易应用,如何完善工作机制妥善运用“办案模式”,还有许多难题需要研究,应从实践中提取营养素材,升华提炼为规律性认识,健全完善配套性制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监督 监督案件 办案模式 规律性认识 检察机关 违法行为 监督职权 工作机制
原文传递
强制医疗决定解除机关的确定
13
作者 闫俊瑛 张昊天 《人民检察》 2020年第10期49-50,共2页
2010年,某市公安局某区公安分局在办案中对涉嫌故意杀人罪的王某乙(路某某、王某甲的儿子)实施抓捕、拘留。经鉴定,犯罪嫌疑人王某乙无刑事责任能力,该区公安分局决定撤销案件并对王某乙进行强制医疗。随后几年间,路某某、王某甲曾多次... 2010年,某市公安局某区公安分局在办案中对涉嫌故意杀人罪的王某乙(路某某、王某甲的儿子)实施抓捕、拘留。经鉴定,犯罪嫌疑人王某乙无刑事责任能力,该区公安分局决定撤销案件并对王某乙进行强制医疗。随后几年间,路某某、王某甲曾多次向该区公安分局、该区法院等信访,要求解除对王某乙的强制医疗,有关单位均未受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刑事责任能力 撤销案件 故意杀人罪 强制医疗 犯罪嫌疑人 公安分局 抓捕 公安局
原文传递
加强人权保障 履行法律监督职能
14
作者 闫俊瑛 余浩 《北京人大》 2016年第9期18-21,共4页
法律监督是中国检察制度的宪法定位,其核心是监督司法权运行,维护法制统一。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对加强和完善法律监督提出新的要求。全市检察机关紧紧盯住司法不严格、不规范... 法律监督是中国检察制度的宪法定位,其核心是监督司法权运行,维护法制统一。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对加强和完善法律监督提出新的要求。全市检察机关紧紧盯住司法不严格、不规范、不公正的突出问题,依法监督,助对防错,规范司法,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获得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监督 检察机关 宪法定位 社会公正 证据标准 人民群众 讯问犯罪嫌疑人 公诉案件 证据确实充分 公检法机关
原文传递
“新中国的第一次”
15
作者 闫俊瑛 《人民公安》 2003年第7期6-7,共2页
2001年12月9日晚上7点多钟,山东省单县农民韩宇华无证驾驶自己购买的一辆130蓝色小货车,途经北京市丰台区丰台大桥西侧路口时,将行人王淑贞(女,60多岁)撞倒后逃逸。因抢救不及时,王淑贞当晚在医院死亡。丰台交警支队勘查现场后,根据目... 2001年12月9日晚上7点多钟,山东省单县农民韩宇华无证驾驶自己购买的一辆130蓝色小货车,途经北京市丰台区丰台大桥西侧路口时,将行人王淑贞(女,60多岁)撞倒后逃逸。因抢救不及时,王淑贞当晚在医院死亡。丰台交警支队勘查现场后,根据目击证人提供的线索,经缜密侦查,找到并扣押了肇事车辆。2002年1月29日,韩宇华持假证件到丰台交警支队,欲以他人名义领走肇事车辆时被民警当场识破。 2002年4月17日,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韩宇华交通肇事和买卖国家机关证件一案依法公开开庭审理。身为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丰台支队的交通警察朱继峰和该支队事故科科长王万荣分别以案件的侦查人员身份出庭作证。有专家称:“让刑事案件的侦查人员出庭作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人出庭作证 侦查人员 肇事车辆 交通警察 警察出庭作证 公安交通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交通肇事 2001年12月 辩护律师
原文传递
检察长列席审判委员会制度 被引量:5
16
作者 邹开红 闫俊瑛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41-48,共8页
基于法律监督的制度定位以及与审判独立、控辩对等原则的协调,检察长列席审判委员会会议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应体现为规则性监督,包括对承办法官汇报情况全面性、客观性的监督,对审判委员会执行议事规则严格性的监督,对审判委员会讨论一类... 基于法律监督的制度定位以及与审判独立、控辩对等原则的协调,检察长列席审判委员会会议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应体现为规则性监督,包括对承办法官汇报情况全面性、客观性的监督,对审判委员会执行议事规则严格性的监督,对审判委员会讨论一类案件或事项时执法标准统一性的监督。基于这一定位,应合理界定列席人员、范围、职责和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判委员会 规则 监督
原文传递
检察机关保障律师刑事辩护权利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甄贞 闫俊瑛 +3 位作者 侯晓焱 邓洪涛 黄福涛 张倩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14,共4页
调研表明,修改后刑诉法实施以来,检察机关在保障律师会见权、阅卷权、调查取证权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这与相关规范不够明确、控辩双方尚未充分形成与修改后刑诉法相适应的工作理念、信息沟通机制不够顺畅等因素有关。应进一步构建辩... 调研表明,修改后刑诉法实施以来,检察机关在保障律师会见权、阅卷权、调查取证权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这与相关规范不够明确、控辩双方尚未充分形成与修改后刑诉法相适应的工作理念、信息沟通机制不够顺畅等因素有关。应进一步构建辩护律师知情权、会见权的保障机制,明确可被查阅、摘抄和复制的案件材料范围,完善辩护律师调查取证权的保障机制,规范听取辩护律师意见的时间、场所和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见许可 听取辩护意见 核实证据 权利救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