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锂电池的发展与前景 被引量:28
1
作者 闫俊美 杨金贤 贾永忠 《盐湖研究》 CSCD 2001年第4期58-63,共6页
介绍了电池的发展过程,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及电解质的发展概况以及当今锂离子电池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 锂电池 发展前景 正极材料 负极材料 电解质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纳米N iO负极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闫俊美 张静 杨勇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4-288,共5页
分别应用溶胶凝胶法和室温固相法合成纳米N iO材料,运用DSC、TG等热分析技术分析了合成的样品,通过选择不同的溶剂和调节溶液的pH值,优化溶胶凝胶法合成纳米N iO负极材料.XRD、TEM技术表征材料的结构和形貌,并对所得材料作了电化学性能... 分别应用溶胶凝胶法和室温固相法合成纳米N iO材料,运用DSC、TG等热分析技术分析了合成的样品,通过选择不同的溶剂和调节溶液的pH值,优化溶胶凝胶法合成纳米N iO负极材料.XRD、TEM技术表征材料的结构和形貌,并对所得材料作了电化学性能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NIO 负极
下载PDF
新型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Li2.7Mg0.3N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闫俊美 杨金贤 +2 位作者 贾永忠 王政存 景燕周圆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2158-2161,共4页
以氮化锂和镁金属为原料,制备了Li2.7Mg0.3N样品.利用XRD、原子吸收、库仑滴定等方法研究了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Li2.7Mg0.3N的组成、结构及电化学性能.样品Li2.7Mg0.3N经成分分析组成为Li2.74Mg0.26N;其结构为四方晶系,晶胞参数a=0.388 n... 以氮化锂和镁金属为原料,制备了Li2.7Mg0.3N样品.利用XRD、原子吸收、库仑滴定等方法研究了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Li2.7Mg0.3N的组成、结构及电化学性能.样品Li2.7Mg0.3N经成分分析组成为Li2.74Mg0.26N;其结构为四方晶系,晶胞参数a=0.388 nm,c=0.547 nm;比容量为1695(mA@h)/g,嵌入量x最大可达2.5276,室温时锂离子嵌入Li2.7Mg0.3N的嵌人自由能为-397.5l kJ/mol,锂离子在Li2.7Mg0.3N中的化学扩散系数为5.90×10-11~7.23×10-10cm2/s,并得到一系列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2.7Mg0.3N 阳极材料 组成 结构 电化学性能 锂锰氮化物
下载PDF
非化学计量氮化锂基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闫俊美 杨金贤 宋粤华 《盐湖研究》 CSCD 2002年第2期69-70,共2页
关键词 使用寿命 循环性能 非化学计量 氮化锂 锂离子电池 阳极材料
下载PDF
新型锂离子蓄电池阳极材料CoS_2 被引量:1
5
作者 闫俊美 黄惠贞 +3 位作者 辜驰 张静 刘志坚 杨勇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53-356,共4页
报道了一种新型锂离子蓄电池阳极材料CoS2,利用X射线衍射(XRD)、电子扫描电镜(SEM)和BET等技术研究了其结构和形貌。XRD显示CoS2为立方结构,晶胞参数a=0.5531nm,SEM观察其颗粒大约在30mm,表面有丰富的微结构。对不同乙炔黑含量的材料进... 报道了一种新型锂离子蓄电池阳极材料CoS2,利用X射线衍射(XRD)、电子扫描电镜(SEM)和BET等技术研究了其结构和形貌。XRD显示CoS2为立方结构,晶胞参数a=0.5531nm,SEM观察其颗粒大约在30mm,表面有丰富的微结构。对不同乙炔黑含量的材料进行研究发现,乙炔黑含量为30%的样品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首次最大嵌锂容量高达1280mAh·g-1。非原位XRD研究了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结构的变化,同时研究了其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S2 锂离子蓄电池 阳极材料
下载PDF
Li_(2.6)Co_(0.4)N材料的制备及其锂离子嵌入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周园 贾永忠 +3 位作者 闫俊美 杨金贤 王政存 景燕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307-1310,共4页
在精制氨气气氛中,以纯相氮化锂和金属钴粉为原料,制备了新型锂电池负极材料Li2.6Co0.4N。利用XRD测定了其结构;采用库仑滴定方法对其锂离子的嵌入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Li2.6Co0.4N样品具有六方晶系结构,其晶胞参数为a=0.500nm,c=0.3... 在精制氨气气氛中,以纯相氮化锂和金属钴粉为原料,制备了新型锂电池负极材料Li2.6Co0.4N。利用XRD测定了其结构;采用库仑滴定方法对其锂离子的嵌入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Li2.6Co0.4N样品具有六方晶系结构,其晶胞参数为a=0.500nm,c=0.387nm;比容量为829mA·h·g-1,锂离子最大嵌入量为1.7215,室温下锂离子化学扩散系数为4.6×10-10~2.65×10-9cm2·s-1,嵌入自由能为-223.98kJ·mol-1,还获得一系列其它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2.6Co0.4N 负极材料 制备 锂离子 嵌入热力学 动力学 二次电池 氮化锂 自由能 扩散系数 晶体结构
下载PDF
小儿股骨干骨折的治疗体会
7
作者 王勇 王兆阳 +2 位作者 闫俊美 王淑霞 李爱武 《中华当代医学》 2005年第9期39-39,共1页
小儿股骨干骨折的治疗方法,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近年来随着内固定技术的提高和控制感染能力的增强,手术治疗有增多的趋势。但无论是保守或手术治疗,其目的应是尽量缩短骨折愈合的时间,减少并发症及费用。现将我院1991年9月-200... 小儿股骨干骨折的治疗方法,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近年来随着内固定技术的提高和控制感染能力的增强,手术治疗有增多的趋势。但无论是保守或手术治疗,其目的应是尽量缩短骨折愈合的时间,减少并发症及费用。现将我院1991年9月-2003年9月的小儿股骨干骨折98例的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 治疗方法 小儿 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 内固定技术 感染能力 骨折愈合 治疗经验
下载PDF
双通氧化铝模板制备及其填充NiO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辜驰 闫俊美 杨勇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3-86,共4页
制备具有双通纳米孔道填充过渡金属氧化物NiO的氧化铝模板,初步表征其电化学性质.结果发现,该氧化铝模板的纳米孔道结构均匀,孔道直径约为 50nm,所填充的纳米NiO层厚度相对均匀,并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
关键词 氧化铝模板 制备方法 氧化镍 热稳定性 化学稳定性 电池 阳极材料 比表面积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硅化物及其复合负极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闫俊美 黄惠贞 +1 位作者 张静 杨勇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16-419,共4页
应用机械合金退火法合成Mg2S i及MnS i材料,并由机械球磨法制备系列Mg2S i/C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以硅化物与碳材料复合,即可明显提高原纯硅化物材料的可逆比容量及其循环稳定性,而球磨复合法则是实现硅化物材料复合的一种简单... 应用机械合金退火法合成Mg2S i及MnS i材料,并由机械球磨法制备系列Mg2S i/C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以硅化物与碳材料复合,即可明显提高原纯硅化物材料的可逆比容量及其循环稳定性,而球磨复合法则是实现硅化物材料复合的一种简单且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复合材料 MG2SI MNSI 碳材料
下载PDF
非碳类新型锂离子蓄电池负极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闫俊美 杨勇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35-439,共5页
锂离子蓄电池性能的提高与负极材料的发展有很大关系。综述了近年来在非碳类锂离子蓄电池负极材料方面所取得的一些研究进展,分别对过渡金属氧化物、锂合金、锂过渡金属氮化物、金属硫化物及其它锂离子蓄电池非碳类负极材料各自的特点... 锂离子蓄电池性能的提高与负极材料的发展有很大关系。综述了近年来在非碳类锂离子蓄电池负极材料方面所取得的一些研究进展,分别对过渡金属氧化物、锂合金、锂过渡金属氮化物、金属硫化物及其它锂离子蓄电池非碳类负极材料各自的特点及其在合成、结构、电化学性能方面的研究近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重点探讨了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发展过程、充放电的特性、反应机理及影响其反应的各因素,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对非碳类锂离子蓄电池负极材料今后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蓄电池 负极材料 过渡金属氧化物
下载PDF
“六位一体”生态学野外综合实习模式的构建与探索——以厦门大学为例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瑁 刘珺 +1 位作者 闫俊美 王文卿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0年第6期3-8,共6页
生态学野外综合实习在生态学专业学生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训练并提高野外工作能力,以及提高综合运用理论知识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厦门大学生态学野外综合实习课程经过几年的建设和探... 生态学野外综合实习在生态学专业学生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训练并提高野外工作能力,以及提高综合运用理论知识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厦门大学生态学野外综合实习课程经过几年的建设和探索,建立了从大洋到滨海、从海岸带到山地、从亚热带到温带的实习基地组合,并逐渐形成了综合、自主、定位、交换、积累和提高为特点的“六位一体”实习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对“六位一体”生态学野外综合实习模式进行阐述和成效分析,以期为提高我国高校生态学专业学生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 野外综合实习 实习基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