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涂饰载三联抗结核药人工骨体外释药对比 被引量:8
1
作者 王骞 刘海涛 +5 位作者 施建党 王自立 耿广起 牛宁奎 王洁 闫军法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11-916,共6页
背景:载三联抗结核药[异烟肼(INH)、利福平(RFP)、吡嗪酰胺(PZA),HRZ]硫酸钙/聚氨基酸人工骨材料具有较好的释药特性及抗菌活性,但其不足之处亦为存在着突释现象,发生突释的原因是硫酸钙降解过快。目的:观察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涂饰... 背景:载三联抗结核药[异烟肼(INH)、利福平(RFP)、吡嗪酰胺(PZA),HRZ]硫酸钙/聚氨基酸人工骨材料具有较好的释药特性及抗菌活性,但其不足之处亦为存在着突释现象,发生突释的原因是硫酸钙降解过快。目的:观察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涂饰对载三联抗结核药(HRZ)硫酸钙/聚氨基酸人工骨体外药物释放行为的影响。方法:避光环境下按照优化配方,制备载药A、B组与非载药组人工骨,载药A组为涂饰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的载三联抗结核药(HRZ)人工骨,B组为未涂饰PLGA的载三联抗结核药的硫酸钙/聚氨基酸人工骨,另设非载药组人工骨,将3组人工骨直接干燥、灭菌后,以模拟体液为介质进行浸泡释放实验。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法检测不同时段异烟肼、利福平及吡嗪酰胺3种药物的释放浓度。结果与结论:载药A组载三联抗结核药人工骨在17周时异烟肼药物释放量占总载药量的43.51%;16周时,利福平与吡嗪酰胺药物释放量占各自总载药量的15.92%和48.42%。载药B组载三联抗结核药人工骨在浸泡7周时异烟肼的药物释放量占总载药量的91.75%;8周时,吡嗪酰胺、利福平药物释放量分别占各自总载药量的88.34%和49.35%。非载药组在有效检测时间段未出现药物峰。结果说明,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涂饰,可以稳定、有效的控制载三联抗结核药硫酸钙/聚氨基酸人工骨的药物释放,增加释放周期时间,使病灶局部药物浓度长时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可以充分发挥载三联抗结核药人工骨局部抗结核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生物相容性材料 硫酸钙 生物材料 药物控释材料 三联抗结核药 硫酸钙/聚氨基酸人工骨 PLGA 缓释 高效液相色谱法 异烟肼 利福平 吡嗪酰胺 突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有限椎板切除减压与全椎板切除减压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
2
作者 张佳林 杨生森 +3 位作者 闫军法 丁惠强 司建炜 施建党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第12期1412-1415,1419,共5页
目的比较有限椎板切除减压椎间融合术与传统全椎板切除减压椎间融合术在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中30例采用有限椎板切除减压椎间融合术(A组),30例采用传统全椎板切除减压椎间融合术(B组)。观察两组患... 目的比较有限椎板切除减压椎间融合术与传统全椎板切除减压椎间融合术在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中30例采用有限椎板切除减压椎间融合术(A组),30例采用传统全椎板切除减压椎间融合术(B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差异。术前、术后随访时分别采用JOA和VAS评分进行相关功能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术后JOA评分、腰痛及腿痛VAS评分较术前下降(P<0.05)。两组间比较,患者术后JOA评分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患者术后6、12个月的腰痛VAS评分改善率优于B组(P<0.05);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及住院时间少于B组(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法在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方面均有较好的效果;有限椎板切除减压椎间融合术治疗下腰痛效果优于全椎板切除减压椎间融合术,掌握好手术适应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有限椎板切除 全椎板切除 椎间融合术
下载PDF
涂饰PLGA载三联抗痨药人工骨的体外释药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闫军法 王骞 +4 位作者 施建党 刘海涛 王自立 耿广起 王洁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第6期661-664,共4页
目的探讨涂饰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的载三联抗痨药硫酸钙/聚氨基酸人工骨体外药物释放情况。方法避光环境下按照优化配方,制备载药与非载药人工骨,用PLGA溶液浸润涂饰,干燥、灭菌后,以模拟体液为介质进行浸泡释放实验。用HPLC法... 目的探讨涂饰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的载三联抗痨药硫酸钙/聚氨基酸人工骨体外药物释放情况。方法避光环境下按照优化配方,制备载药与非载药人工骨,用PLGA溶液浸润涂饰,干燥、灭菌后,以模拟体液为介质进行浸泡释放实验。用HPLC法检测不同时段异烟肼(INH)、利福平(RFP)、吡嗪酰胺(PZA)三种药物的释放浓度。结果涂饰PLGA载三联抗痨药人工骨在第3天的释药浓度:INH为(62.32±1.20)μg·m L-1,RFP为(2.84±0.32)μg·m L-1,PZA为(214.28±9.53)μg·m L-1。INH在第19周的检测浓度为(0.52±0.12)μg·m L-1,后未检测到;RFP第18周的检测浓度为(1.46±0.33)μg·m L-1,后未检测到;PZA第20周的检测浓度为(0.69±0.03)μg·m L-1,后未检测到。涂饰PLGA载三联抗痨药人工骨,在17周时异烟肼的释放量占总载药量的43.51%;16周时,利福平与吡嗪酰胺的释放量占各自总载药量的15.92%、48.42%。空白对照组在有效检测时间段未出现药物峰。结论涂饰PLGA载三联抗痨药硫酸钙/聚氨基酸人工骨,可以稳定缓慢释放药物,使病灶局部的药物浓度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联抗痨药 硫酸钙/聚氨基酸人工骨 PLGA 缓释
下载PDF
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诊断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闫军法 王自立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4年第22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DR、CT三维重建、MRI三种影像学方法在布氏杆菌性脊柱炎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2010-2013年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就诊治疗的33例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患者的资料,以病理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为诊断标准,比较DR、CT三维重建... 目的:探讨DR、CT三维重建、MRI三种影像学方法在布氏杆菌性脊柱炎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2010-2013年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就诊治疗的33例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患者的资料,以病理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为诊断标准,比较DR、CT三维重建和MRI检查在布氏杆菌性脊柱炎诊断中的作用。结果:在椎间隙变化的显示方面DR占优势;CT三维重建对椎体骨破坏、死骨、硬化骨形成以及韧带变化等方面有较高的显示率;MRI主要是对椎间盘破坏、椎旁脓肿形成、骨膜改变及肉芽肿形成等方面优于DR和CT三维重建;前两者者联合能提高布氏杆菌性脊柱炎各征象的显示率;三者联合则能够对该病做出全面准确诊断。在诊断符合率方面,DR对布氏杆菌性脊柱炎诊断的符合率为54.5%,CT三维重建为90.9%,MRI为93.9%,前两者联合诊断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符合率为97.0%。而三者联合检查应用的诊断符合率达100%。经统计学分析,DR与CT三维重建、DR与MRI检查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三维重建与MRI单独检查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R、CT三维重建联合检查与三者联合检查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与单独检查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DR、CT三维重建、MRI是全面准确显示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病理征象的有效方法。DR、CT三维重建、MRI联合检查诊断布氏杆菌性脊柱炎能达到极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氏杆菌性脊柱炎DR CT三维重建 MRI
下载PDF
兔腰椎间盘退变、固定融合术后相邻椎间盘的病理表现
5
作者 黑龙 杨小春 +4 位作者 马荣 马秀才 闫军法 丁惠强 邱裕生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1-3,I0001,共4页
目的研究新西兰大白兔腰椎间盘退变、固定融合术后相邻椎间盘的病理表现。方法取10月龄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0只,雌雄不限。实验组用18 G穿刺针在透视下经皮穿刺定位L3~4椎间盘,当L3~4椎间盘退变后,切除L3~4椎间盘取横突做椎体间植骨、钛... 目的研究新西兰大白兔腰椎间盘退变、固定融合术后相邻椎间盘的病理表现。方法取10月龄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0只,雌雄不限。实验组用18 G穿刺针在透视下经皮穿刺定位L3~4椎间盘,当L3~4椎间盘退变后,切除L3~4椎间盘取横突做椎体间植骨、钛板固定,固定术后12周处死实验动物,取相邻L2~3和L4~5椎间盘做HE染色、免疫组化及TUNEL检测。对照组用18 G穿刺针在透视下经皮穿刺定位L3椎体,其余操作与实验组同期进行。结果经皮穿刺L3~4椎间盘后,实验组在术后第4周检查MRI发现在T2像上表现为低信号,第12周椎间盘退变更加明显,并且部分相邻椎间盘在T2像上也出现低信号。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实验组髓核界限不清,髓核组织被软骨组织所替代,中央呈变性样改变,实验组内细胞密度低于对照组(P<0.05)。TUNEL法检测相邻节段椎间盘细胞凋亡,实验组相对于对照组髓核组织细胞少,细胞质空泡化,TUNEL阳性细胞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蛋白多糖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椎间盘退变程度越明显,在完成椎间盘切除植骨固定融合术后相邻椎间盘退变也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MS评分 院前急诊 GCS评分 预后
下载PDF
宁夏汉族与回族老年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降钙素受体基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马宗军 闫军法 +5 位作者 张汉霖 刘云宏 丁小力 马荣 于辛酉 戈朝晖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580-582,共3页
目的探讨宁夏汉族与回族老年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降钙素受体(CTR)基因1377位点C/T多态性分布情况。方法收集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200例,其中汉族100例,回族100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对所有患者的... 目的探讨宁夏汉族与回族老年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降钙素受体(CTR)基因1377位点C/T多态性分布情况。方法收集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200例,其中汉族100例,回族100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对所有患者的CTR基因进行多态性分析,探讨宁夏汉族与回族CTR基因多态性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200例患者的CTR受体基因型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汉族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组CTR基因型CC型占83.00%,CT型占17.00%;回族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组CC型占68.10%,CT型占22.90%,TT型占9.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女性骨质疏松症组C等位基因占91.5%,T等位基因占8.5%;回族女性骨质疏松症组C等位基因占79.55%,T等位基因占20.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宁夏汉族与回族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CTR基因多态性存在民族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基因受体多态性 汉族 回族 骨质疏松症
下载PDF
脊柱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治疗 被引量:8
7
作者 马文鑫 王骞 +6 位作者 王自立 丁惠强 闫军法 金卫东 施建党 乔永东 赵浩宁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1357-1362,共6页
[目的]探讨脊柱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005年1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21例脊柱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0例,女11例,平均年龄(58±2.3)岁(17~76岁)。早期感染17例,迟发性感... [目的]探讨脊柱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005年1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21例脊柱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0例,女11例,平均年龄(58±2.3)岁(17~76岁)。早期感染17例,迟发性感染4例;其中浅部感染8例,深部感染13例。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浅部感染采用搔刮、冲洗、引流等换药措施;深部感染采用彻底清创、对流冲洗术治疗。对上述治疗前、治疗后1、2个月的白细胞计数、ESR、CRP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平均随访(44.95±24.83)个月(16~128个月)。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多,占66.67%,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为常见。8例浅部感染,切口平均(14.15±5.60)d愈合;13例深部感染者,12例经一次清创治愈、1例经二次清创治愈,11例保留内置物、2例去除内置物,平均治愈时间为(35.12±18.10)d。所有患者白细胞计数、ESR、CRP在治疗后2个月均恢复正常。[结论]脊柱内固定术后感染,在敏感抗生素治疗的同时,浅部感染经局部换药、深部感染经及时彻底清创及对流冲洗术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内固定术 感染 治疗 彻底清创 对流冲洗术
原文传递
脊柱结核患者血常规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勇爱 何进文 +4 位作者 王颖祺 罗敬 闫军法 施建党 牛宁奎 《医学信息》 2019年第15期61-65,共5页
目的研究脊柱结核患者血常规中各项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脊柱结核患者70例为研究组,对照组为同期该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人员70例。统计两组血常规中的参数值,比较两组之间的... 目的研究脊柱结核患者血常规中各项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脊柱结核患者70例为研究组,对照组为同期该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人员70例。统计两组血常规中的参数值,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白细胞总数(WBC)无明显变化(P>0.05),中性粒细胞计数(NEU)、单核细胞计数(MXD)增加,淋巴细胞计数(LYM)减少,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例(M/L)增加(P<0.05);研究组存在轻度贫血,表现为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含量(HGB)、平均红细胞HGB含量(MCH)、平均红细胞HGB浓度(MCHC)、红细胞压积(HCT)下降,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增加(P<0.05);研究组的血小板计数(PLT)和血小板压积(PCT)明显增加(P<0.05)。结论与健康体检人员相比,脊柱结核患者的血常规中某些参数值存在异常,可能为脊柱结核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血常规 实验室检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