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褐藻多糖的提取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
作者 许波杰 闫培生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69-378,共10页
海洋来源的天然产物种类丰富,生物活性优良,在寻找新型治疗药物和保健功能品上具有巨大的潜力。褐藻是我国主要养殖的一类经济藻类,也是获取天然产物的良好来源。褐藻多糖是褐藻主要活性成分之一,由于其复杂的组分和结构,使其具有多种... 海洋来源的天然产物种类丰富,生物活性优良,在寻找新型治疗药物和保健功能品上具有巨大的潜力。褐藻是我国主要养殖的一类经济藻类,也是获取天然产物的良好来源。褐藻多糖是褐藻主要活性成分之一,由于其复杂的组分和结构,使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炎、免疫调节、抗肿瘤、抗菌、抗病毒、抗糖尿病等。因此,褐藻多糖的提取和活性研究成为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领域的热点。该文就近5年来国内外有关褐藻多糖的提取方法及主要的生物活性研究进行综述,对比了各种提取方法的优劣,论述了褐藻多糖的生物学功能及作用机理,分析了可能相关的影响因素,并对目前和未来的褐藻多糖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展望,以期为促进褐藻多糖的生产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藻多糖 提取 生物活性 作用机理
下载PDF
大球盖菇菌丝生长的营养需求及环境条件 被引量:68
2
作者 闫培生 李桂舫 +3 位作者 蒋家慧 张迎春 王辉 徐海涛 《食用菌学报》 2001年第1期5-9,共5页
研究了大球盖菇菌丝生长的营养需求及环境条件。结果表明 ,大球盖菇菌丝生长适宜的碳源为葡萄糖 ,适宜的有机氮源为豆粉 ,适宜的无机氮源为硝酸铵 ;大球盖菇菌丝生长适宜的温度为 2 5℃~ 30℃ ,适宜的 pH为 5~ 8,培养料最适含水量为 ... 研究了大球盖菇菌丝生长的营养需求及环境条件。结果表明 ,大球盖菇菌丝生长适宜的碳源为葡萄糖 ,适宜的有机氮源为豆粉 ,适宜的无机氮源为硝酸铵 ;大球盖菇菌丝生长适宜的温度为 2 5℃~ 30℃ ,适宜的 pH为 5~ 8,培养料最适含水量为 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球盖菇 生物学特性 环境条件 营养需求 菌丝生长
下载PDF
真菌毒素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3
作者 闫培生 曹立新 +1 位作者 王凯 王琢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89-94,共6页
真菌毒素是一类由丝状真菌在适宜的条件下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可在作物收获前和贮藏期间广泛污染油料作物、禾谷类作物、豆类作物、坚果类及其加工品,不仅导致产量降低、品质下降,而且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也造成严重危害。评述了主... 真菌毒素是一类由丝状真菌在适宜的条件下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可在作物收获前和贮藏期间广泛污染油料作物、禾谷类作物、豆类作物、坚果类及其加工品,不仅导致产量降低、品质下降,而且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也造成严重危害。评述了主要真菌毒素的种类、危害、限量及其生物防治研究现状,介绍了黄曲霉毒素和镰刀菌毒素生防微生物及活性物质的筛选新模型,提出了我国真菌毒素生物防治研究的政策与重点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 镰刀菌毒素 赭曲毒素 真菌毒素 生物防治
下载PDF
利用RAPD标记构建木耳属种间关系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11
4
作者 闫培生 蒋家慧 +2 位作者 王东昌 罗信昌 周启 《菌物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7-52,共6页
摘 要: 利用RAPD标记以银耳属的2个种为外类群研究了木耳属8个种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根据UPGMA 构建的树状图结果表明木耳属(Auricularia)和银耳属(Tremella)分别为单一的分类单元。木耳属的8个种被分成3个明显不同的组,第一组包括盾... 摘 要: 利用RAPD标记以银耳属的2个种为外类群研究了木耳属8个种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根据UPGMA 构建的树状图结果表明木耳属(Auricularia)和银耳属(Tremella)分别为单一的分类单元。木耳属的8个种被分成3个明显不同的组,第一组包括盾形木耳(A.peltata Lloyd)和角质木耳(A.cornea Spreng.),第二组包括所有供试的黑木耳(A.auricula Underw.),第三组包括皱木耳(A.delicata Henn.)、琥珀木耳(A.fuscosuccinea Farl.)、毛木耳(A.polytricha Sacc.)、大木耳(A.maxima Y. R. Guo)和网膜木耳(A.reticulata L. J. Li)五个形态种。种间发育关系表明角质木耳和毛木耳应是两个不同的种而非同种异名,子实体横切面中髓层的有无并不表明不同种间亲缘关系的远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真菌 分子系统学 异隔担子菌 木耳目 RAPD标记 柔缘关系
下载PDF
荷叶离褶伞液体发酵及生物酶法提取菌丝体多糖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闫培生 马丽雅 +1 位作者 朱国振 薛梅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2010年第4期84-89,共6页
首次利用10 L发酵罐研究了荷叶离褶伞菌丝生长、胞内和胞外多糖产量,以及6种酶对发酵菌丝体多糖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在25℃、120 r/min,空气流量为200 L/h的条件下发酵,8 d时胞内多糖含量(63.1 mg/g干菌丝体)和胞外多糖产量(3.54 g/L... 首次利用10 L发酵罐研究了荷叶离褶伞菌丝生长、胞内和胞外多糖产量,以及6种酶对发酵菌丝体多糖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在25℃、120 r/min,空气流量为200 L/h的条件下发酵,8 d时胞内多糖含量(63.1 mg/g干菌丝体)和胞外多糖产量(3.54 g/L)达最高,9 d时菌丝体产量(17.86 g/L)及胞内多糖产量(1.11 g/L)达最高,与摇瓶发酵相比,其产量均显著提高。参试的6种酶中,溶壁酶酶解处理菌丝体获得的多糖产量最高,而中性蛋白酶是最经济适宜的酶类,与不加酶的水提法相比,多糖提取率分别提高了459.29%和376.11%,中性蛋白酶酶解制备菌丝体多糖的适宜条件为:在1%酶用量下,30℃酶解2 h后,95℃提取2次,每次2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叶离褶伞 液体发酵 生物酶 多糖提取
下载PDF
大球盖菇原生质体再生及单核化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闫培生 李桂舫 +1 位作者 蒋家惠 黄健 《菌物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7-110,共4页
大球盖菇原生质体再生条件及单核化特性结果。原生质体再生速度极快,涂布平板3d后肉眼即可见明显的再生菌落形成,在PGPM再生培养基上再生率为0.97~2.0%,渗稳剂种类对再生率无明显影响,但可影响再生菌落形态,液体预... 大球盖菇原生质体再生条件及单核化特性结果。原生质体再生速度极快,涂布平板3d后肉眼即可见明显的再生菌落形成,在PGPM再生培养基上再生率为0.97~2.0%,渗稳剂种类对再生率无明显影响,但可影响再生菌落形态,液体预培养1~2d,再生率明显下降;大球盖菇原生质体单核化率高达77.6%,且再生双核体和再生单核体在形成再生菌落时无时间差,其生长速度亦无快慢之分,液体预培养可显著减少单核化率,再生单核体中存在亲本两种交配型,但二者的比率不为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球盖菇 原生质体 单核化 食用菌 再生
下载PDF
外源抗药性基因导入香菇体内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闫培生 李桂舫 +1 位作者 罗信昌 周启 《食用菌学报》 2002年第1期6-9,共4页
利用PEG转化法将携有潮霉素抗药性基因的质粒载体导入香菇原生质体内 ,获得了抗性转化子 ,但转化率较低 ,每微克DNA仅有 0 .5个转化子。点杂交证实 ,外源基因已整合到香菇染色体上 ;不同转化子在抗性平板上生长速率不同 ,且转化子有丝... 利用PEG转化法将携有潮霉素抗药性基因的质粒载体导入香菇原生质体内 ,获得了抗性转化子 ,但转化率较低 ,每微克DNA仅有 0 .5个转化子。点杂交证实 ,外源基因已整合到香菇染色体上 ;不同转化子在抗性平板上生长速率不同 ,且转化子有丝分裂是稳定的。香菇转基因技术的成功 ,为利用该技术克隆香菇内源基因及启动子 ,将外源有益目的基因导入香菇体内 ,为培育香菇基因工程菌株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药性 基因导入 香菇 遗传转化 基因工程
下载PDF
丝状真菌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8
作者 闫培生 罗信昌 周启 《生物工程进展》 CSCD 1999年第1期36-41,共6页
本文评述了丝状真菌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内容涉及已被转化成功的90余种丝状真菌种类及其所利用的选择标记,比较了几种外源DNA进入丝状真菌受体的方法,并较为详细地评述了丝状真菌复制型与整合型转化及其转化子的有性生殖与无性... 本文评述了丝状真菌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内容涉及已被转化成功的90余种丝状真菌种类及其所利用的选择标记,比较了几种外源DNA进入丝状真菌受体的方法,并较为详细地评述了丝状真菌复制型与整合型转化及其转化子的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遗传稳定性,最后,展望了丝状真菌基因工程在农业、工业和医药方面的应用。表明了丝状真菌基因工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状真菌 基因工程 遗传转化
下载PDF
棉子壳与玉米芯不同配比栽培平菇试验 被引量:8
9
作者 闫培生 蔡德华 《食用菌》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21-21,共1页
栽培食用菌普遍采用棉子壳做培养料,而象玉米芯等一些原料却未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本研究旨在通过六个平菇品种对棉子壳与玉米芯的不同配比试验,筛选出最优品种和最佳培养料配方。现将试验结果简报如下。一。
关键词 平菇 栽培 培养基 棉子壳 玉米芯
下载PDF
玉米芯栽培金针菇高产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闫培生 蔡德华 李汉昌 《食用菌》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4-15,共2页
为了充分利用丰富的玉米芯资源,提高玉米芯栽培金针菇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我们在1994年筛选出适于玉米芯栽培的金针菇品种基础上,进行了玉米芯栽培金针菇高产技术的探索,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 金针菇 玉米芯 栽培 产量
下载PDF
粉碎的玉米芯袋栽平菇试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闫培生 蔡德华 李汉昌 《食用菌》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0-21,共2页
用玉米芯代棉子壳栽平菇,已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并进行了许多研究,但以往多以发酵玉米芯和阳畦不覆土或压块栽培为主,产量不很理想。本文报道的是以粉碎的玉米芯生料袋栽平菇的研究结果。
关键词 平菇 玉米芯 袋栽 栽培试验
下载PDF
黑木耳菌株的分子鉴定与遗传多样性(英文) 被引量:3
12
作者 闫培生 蒋家慧 +1 位作者 罗信昌 周启 《莱阳农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297-301,共5页
利用rDNA -RFLP和RAPD对黑木耳菌株进行了鉴定和遗传从样性评估。结果表明 ,ITS的HaeⅢ和MspⅠ酶切电泳图谱可用于黑木耳种的快速鉴定 ,筛选的RAPD引物与标记可用于黑木耳菌株的快速鉴定 ;供试黑木耳菌株的DNA相似系数是已分析的食用菌... 利用rDNA -RFLP和RAPD对黑木耳菌株进行了鉴定和遗传从样性评估。结果表明 ,ITS的HaeⅢ和MspⅠ酶切电泳图谱可用于黑木耳种的快速鉴定 ,筛选的RAPD引物与标记可用于黑木耳菌株的快速鉴定 ;供试黑木耳菌株的DNA相似系数是已分析的食用菌中相似系数最低的种类 ,表明黑木耳菌株拥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鉴定 遗传多样性 胶质食用菌 木耳 黑栮菌株
下载PDF
瓶栽金针菇不同套袋方法对产质量的影响
13
作者 闫培生 于翠芳 +1 位作者 李文香 蔡德华 《食用菌》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9-30,共2页
在瓶栽金针菇技术中,为了获得高产优质的商品金针菇,套筒是其关键措施之一。以往金针菇的套筒多以硬纸为材料,制作纸筒时手续繁琐,劳动量大,不利于大面积栽培时推广应用。为此,我们选用塑料筒膜处纸筒进行金针菇栽培技术的研究,取得了... 在瓶栽金针菇技术中,为了获得高产优质的商品金针菇,套筒是其关键措施之一。以往金针菇的套筒多以硬纸为材料,制作纸筒时手续繁琐,劳动量大,不利于大面积栽培时推广应用。为此,我们选用塑料筒膜处纸筒进行金针菇栽培技术的研究,取得了良好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瓶栽 产量 套袋 质量
下载PDF
食用真菌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闫培生 《莱阳农学院学报》 1991年第3期202-205,共4页
原生质体融合是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细胞遗传育种新技术。最初是在动物细胞中应用的,后来逐渐扩展到植物细胞和微生物细胞。微生物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开始是研究细菌、酵母菌和低等丝状真菌的原生质体融合,而在高等食用真菌上研究应用还... 原生质体融合是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细胞遗传育种新技术。最初是在动物细胞中应用的,后来逐渐扩展到植物细胞和微生物细胞。微生物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开始是研究细菌、酵母菌和低等丝状真菌的原生质体融合,而在高等食用真菌上研究应用还是近几年的工作。由于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对改良食用真菌的性状和创造新的高产优质菌株具有明显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开拓性,所以其发展十分迅速。本文综述了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有关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真菌 原生质体 育种
下载PDF
玉米芯栽培平菇菌株的模糊聚类研究
15
作者 闫培生 崔文善 +2 位作者 蔡德华 国姝琼 车书杰 《莱阳农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129-133,共5页
以发菌期、出菇期、转潮期、菌盖与菌柄的重量比及生物转化率5个指标,对玉米芯栽培的23个平菇菌株进行了模糊聚类分析,结果将其归为12类,其中,第1类的莱平1号和第2类的莱平4号、PL-802三个菌株,发菌快、出菇早、转... 以发菌期、出菇期、转潮期、菌盖与菌柄的重量比及生物转化率5个指标,对玉米芯栽培的23个平菇菌株进行了模糊聚类分析,结果将其归为12类,其中,第1类的莱平1号和第2类的莱平4号、PL-802三个菌株,发菌快、出菇早、转潮快、产量高、子实体性状优,是适宜玉米芯栽培的优良平菇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聚类 平菇 菌株 玉米芯
下载PDF
海参疾病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6
作者 张春云 陈国福 +2 位作者 徐仲 闫培生 王印庚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44-648,共5页
海参具有极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历来被视为海珍奇品。近年来,海参价格不断上涨,市场需求量迅速增加,随着采捕强度的增大,导致自然资源量急剧减少。为解决市场膨胀和资源缩减问题,海参主要是仿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us)]养殖在我国... 海参具有极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历来被视为海珍奇品。近年来,海参价格不断上涨,市场需求量迅速增加,随着采捕强度的增大,导致自然资源量急剧减少。为解决市场膨胀和资源缩减问题,海参主要是仿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us)]养殖在我国北方沿海迅猛发展,并成为海水养殖的新兴支柱产业。然而,养殖的过速发展及集约化养殖模式下的不规范运作,病害问题日趋严重,给仿刺参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参 细菌 病毒 寄生虫 霉菌 检测 防治
下载PDF
混合菌群发酵马尾藻作为海藻肥料的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明鹏 陈蕾 +3 位作者 刘正一 王学江 秦松 闫培生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7-124,共8页
从马尾藻原位分离发酵菌群,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分析鉴定菌种组成,获得发酵菌株4株分别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非脱羧勒克氏菌(Leclerciaadecarboxylata),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leidyi)以及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 从马尾藻原位分离发酵菌群,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分析鉴定菌种组成,获得发酵菌株4株分别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非脱羧勒克氏菌(Leclerciaadecarboxylata),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leidyi)以及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macroides);控制4菌株接种比例进行马尾藻发酵,监测发酵过程中菌种生物量、褐藻酸含量及褐藻寡糖含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马尾藻经发酵36 h生成聚合度2-5的褐藻寡糖,并伴随菌种二次生长及pH下降等易于观察检测的参数变化;含褐藻寡糖的发酵原液稀释600倍后,能够明显促进小麦种子萌发及根生长,与清水对照相比萌发率提高26%,根系长度增长37%。本研究为微生物发酵法生产海藻肥料提供了可行案例,证实该方法简单有效,可操作性强,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将来实现海藻发酵肥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支持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 马尾藻 褐藻寡糖 促生长
下载PDF
海藻生物肥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38
18
作者 王明鹏 陈蕾 +2 位作者 刘正一 秦松 闫培生 《生物技术进展》 2015年第3期158-163,共6页
海藻及海藻提取物因富含多种植物生长促进因子,被广泛应用于有机肥料的开发及农产品种植领域。海藻生物肥料与化学肥料相比,具有安全无毒、全面高效、环境友好等优势,成为肥料制造领域的热门产品。海藻生物肥料与农作物及土壤的相互作... 海藻及海藻提取物因富含多种植物生长促进因子,被广泛应用于有机肥料的开发及农产品种植领域。海藻生物肥料与化学肥料相比,具有安全无毒、全面高效、环境友好等优势,成为肥料制造领域的热门产品。海藻生物肥料与农作物及土壤的相互作用机理研究也迅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从生产原料、生产工艺、活性成分及产品功效4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海藻生物肥制造领域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我国海藻生物肥产业提供新的发展思路及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肥料 海藻多糖 植物激素 土壤修复
下载PDF
真姬菇发酵海带废渣制备多糖的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9
19
作者 解秋菊 闫培生 池振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5-117,共3页
利用试剂盒法测定了真姬菇液态发酵海带废渣后发酵上清液中多糖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在多糖浓度为0.5mg/mL时,真姬菇31菌株发酵上清液中的多糖(简称31菌株多糖)对羟自由基的抑制率比海带废渣水溶液上清中的多糖(简称对照多糖)高了17.... 利用试剂盒法测定了真姬菇液态发酵海带废渣后发酵上清液中多糖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在多糖浓度为0.5mg/mL时,真姬菇31菌株发酵上清液中的多糖(简称31菌株多糖)对羟自由基的抑制率比海带废渣水溶液上清中的多糖(简称对照多糖)高了17.6%,对照多糖的IC50为1.94mg/mL,31菌株多糖的IC50为0.55mg/mL;多糖浓度为10mg/mL时,31菌株多糖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抑制率比对照多糖高了14.6%;多糖浓度在0.6mg/mL时,31菌株多糖的总抗氧化能力比对照多糖高出了35.76%。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真姬菇发酵海带废渣后获得的多糖抗氧化活性比未发酵海带废渣中的多糖抗氧化活性显著提高,从而为海带废渣的高附加值再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姬菇 液态发酵 海带废渣 多糖 抗氧化
下载PDF
纳米阵列电极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曹立新 闫培生 +1 位作者 孙克宁 D.W.Kirk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276-1282,共7页
纳米阵列电极作为一种人工组装的纳米结构体系,具有高传质速率、低双电层充电电流、小时间常数、小IR降及高信噪比、可操作性强和测量灵敏度高等优势,因而在电化学理论研究、生物传感器、电催化材料和高能化学电源电极材料等方面具有广... 纳米阵列电极作为一种人工组装的纳米结构体系,具有高传质速率、低双电层充电电流、小时间常数、小IR降及高信噪比、可操作性强和测量灵敏度高等优势,因而在电化学理论研究、生物传感器、电催化材料和高能化学电源电极材料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迄今为止,人们采用多种材料设计制备出包括圆盘状、圆柱形、球形、圆锥形、插指状和井状等各种形状的纳米阵列电极。其制作方法主要包括模板法、刻蚀法和自组装法等,电极的表征主要采用电子显微技术和电化学方法。本文结合我们的工作和国内外文献,就纳米阵列电极制作方法、表征和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评述,并对目前纳米阵列电极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阵列电极 制作 表征 生物传感器 电催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