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珠江口养殖池塘秋季浮游植物群落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闫家国 黄洪辉 +3 位作者 齐占会 刘华雪 刘永 张汉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138-141,共4页
2011年10月对位于珠江口的广州市南沙区的南美白对虾、锯缘青蟹、金鼓鱼、黄鳍鲷、草鱼和刀额新对虾6种咸淡水养殖生物的养殖池塘内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共鉴定6种养殖池塘内浮游植物6门45属60种;其中绿藻... 2011年10月对位于珠江口的广州市南沙区的南美白对虾、锯缘青蟹、金鼓鱼、黄鳍鲷、草鱼和刀额新对虾6种咸淡水养殖生物的养殖池塘内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共鉴定6种养殖池塘内浮游植物6门45属60种;其中绿藻门浮游植物种类最多(19属30种),其次是蓝藻门和硅藻门,分别为10属13种和10属10种;此外裸藻门3属3种;隐藻门和甲藻门最少,分别为2属2种和1属2种。养殖池塘内的浮游植物优势种有19种,主要为绿藻门和蓝藻门藻类。鱼类养殖池塘内浮游植物多样性和均匀度以及优势种数量要高于虾、蟹类养殖池塘,但浮游植物密度低于虾、蟹养殖池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 养殖池塘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下载PDF
亚热带养殖海湾皱瘤海鞘生物沉积的现场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闫家国 齐占会 +3 位作者 田梓杨 史荣君 张汉华 黄洪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900-1906,共7页
皱瘤海鞘是亚热带海域分布最广和数量最多的附着生物种类之一。2012年1月—7月在典型的亚热带养殖海湾-大亚湾大鹏澳海域,利用沉积物捕集器现场测定了皱瘤海鞘(Styela plicata)的生物沉积速率,并测定了生物沉积物中有机物(OM)、总碳(TC... 皱瘤海鞘是亚热带海域分布最广和数量最多的附着生物种类之一。2012年1月—7月在典型的亚热带养殖海湾-大亚湾大鹏澳海域,利用沉积物捕集器现场测定了皱瘤海鞘(Styela plicata)的生物沉积速率,并测定了生物沉积物中有机物(OM)、总碳(TC)、总氮(TN)、有机碳(OC)和有机氮(ON)含量。结果显示:皱瘤海鞘的生物沉积速率变化范围为每天145.5—1011.8mg/个,平均每天516.0mg/个,海鞘的生物沉积速率变化范围为每天154.8—1065.8 mg/g干重,平均每天463.3 mg/g干重。海鞘生物沉积物中OM、TC、OC、TN和ON含量分别为14.38%、10.80%、2.87%、3.06%和0.86%,高于自然沉积物中的含量,分别为13.39%、7.36%、2.32%、2.29%和0.67%。其中TC和ON含量要显著高于自然沉积物(P<0.05)。皱瘤海鞘的OM、TC、OC、TN和ON的生物沉积速率分别为每天74.20,55.73,14.80,15.79和4.43 mg/个。实验期间附着在浮筏养殖设施和养殖牡蛎壳上的海鞘密度变化范围为54.9—222.1个/m2,平均147.5个/m2,养殖海域单位面积的海鞘生物沉积速率平均为每天76.1 g/m2,是自然沉积速率(平均每天62.7 g/m2)的1.21倍,其中OM、TC、OC、TN和ON的平均沉积速率分别为每天10.94,8.21,2.18,2.32和0.65 g/m2。据此可推算,大鹏澳筏式牡蛎养殖海区(约103 hm2)皱瘤海鞘的年生物沉积物负荷为29000 t,其中OM,TC,OC,TN和ON分别4100,3100,820,870和240 t。研究结果说明,海鞘等附着生物在大规模浅海贝类养殖中对养殖生态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鞘 皱瘤海鞘 附着生物 生物沉积 亚热带海湾
下载PDF
洱海周边福寿螺分布调查 被引量:10
3
作者 闫家国 马晓波 +1 位作者 杨力权 肖文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09年第4期67-69,共3页
初步对洱海周边水域及罗时江、弥苴河、永安江三条河进行福寿螺分布调查。结果:洱海周边水域均有福寿螺分布,其中茈碧湖和西湖分布密度最大,江尾、沙坪、海东、双廊、挖色和上关水域次之;大理、喜洲、下关、湾桥和银桥水域有少许分布;... 初步对洱海周边水域及罗时江、弥苴河、永安江三条河进行福寿螺分布调查。结果:洱海周边水域均有福寿螺分布,其中茈碧湖和西湖分布密度最大,江尾、沙坪、海东、双廊、挖色和上关水域次之;大理、喜洲、下关、湾桥和银桥水域有少许分布;洱海东侧的河道、水沟等浅水区域是多发地段。三条河福寿螺分布最多的为永安江,其次是罗时江,弥苴河未发现其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寿螺 洱海 分布调查
下载PDF
聚间亚苯亚乙烯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闫家国 卢江 梁晖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34-438,共5页
Regioregular poly(1-butoxy-2,4-m-phenylenevinylene) was synthesized by Wittig reaction with salicylaldehyde as the starting material,and its properties were compared with poly(2,5-dibutoxy-1,4-p-phenylenevinylene-alte... Regioregular poly(1-butoxy-2,4-m-phenylenevinylene) was synthesized by Wittig reaction with salicylaldehyde as the starting material,and its properties were compared with poly(2,5-dibutoxy-1,4-p-phenylenevinylene-alter-p-phenylenevinylene) (Bu-PPV) and poly(2,5-dibutoxy-1,4-p-phenylenevinylene-alter-m-phenylenevinylene) (Bu-PMPV).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m-phenylene could obviously improve the solubility.Thus,the solubility of Bu-PMPV was almost one order of magnitude higher than that of Bu-PPV,and Bu-MPV had a solubility 2~5 times of that of Bu-PMPV.The introduction of m-phenylene also caused obvious blue-shifts in the UV-Vis absorption and fluorescence spectra.The UV-Vis spectrum of Bu-MPV in CHCl 3 showed one absorption band λ max at 316、nm.The fluorescence of Bu-MPV solution in CHCl 3 exhibited a very narrow emission peak with emission maxima at about 419 and 434、nm,the full width at half-maximum of the emission peak is about 6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间亚苯亚乙烯 电致发光 水杨醛 WITTIG反应
下载PDF
圆偏振发光高分子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闫家国 梁晖 卢江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6-31,F003,共7页
综合评述了近年来有关圆偏振发光高分子的研究 ,包括圆偏振发光高分子的潜在应用及其在发光高分子理论研究上的意义、圆偏振发光高分子的类型与性能表征等 ,并提出了三条获得高度圆偏振发光高分子的可能途径。
关键词 圆偏振发光高分子 手性光性能 表征 光电性能
下载PDF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工程师对潮间带土壤环境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6
6
作者 邱冬冬 路峰 +4 位作者 闫家国 骆梦 宁中华 蔡燕子 崔保山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16,共8页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人类活动加剧了黄河三角洲盐沼湿地的退化进程,了解生态系统关键生物组成结构,尤其是生态系统工程师对环境塑造能力,对于开展基于生态系统关键生物过程的生态修复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在黄河三角洲盐沼湿地进行野外...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人类活动加剧了黄河三角洲盐沼湿地的退化进程,了解生态系统关键生物组成结构,尤其是生态系统工程师对环境塑造能力,对于开展基于生态系统关键生物过程的生态修复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在黄河三角洲盐沼湿地进行野外现场观测和控制实验,研究了由天津厚蟹和日本大眼蟹主导的蟹类生态系统工程师的洞穴挖掘行为对潮滩地形地貌的影响,进而揭示地形地貌变化下的土壤理化指标差异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蟹类挖掘洞穴的本能过程,是导致潮滩地形凹凸不平、地貌空间异质性的重要因素;经过蟹类挖掘松动后的穴居区域,土壤硬度和盐度显著降低,水土质量比增加.蟹类的挖掘能够形成正反馈效应,改变了地形地貌,改善了土壤理化指标,有利于吸引更多的蟹类打洞、定居,进而促进洞穴挖掘面积的扩张.本研究也表明人为模拟生态系统工程师过程,改变潮滩地形地貌特征,构建凹凸不平的微地形地貌单元,能够起到改善土壤质地的作用,因此对开展基于生态系统过程的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间带盐沼 蟹类 微地形 土壤环境 修复
下载PDF
滨海盐沼盐地碱蓬根部凹坑微地形结构的形成机理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邱冬冬 张树岩 +7 位作者 马旭 闫家国 刘泽正 隋皓辰 左佃龙 车纯广 毕正刚 崔保山 《环境生态学》 2020年第1期17-25,共9页
植被在潮汐作用下能够改变滨海湿地中微地形结构,微地形结构的改变则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过程和功能。了解植被在潮汐作用下改变微地形结构的作用机理,对于开展滨海湿地的生态保护与修复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本研究通过野外调查和模拟... 植被在潮汐作用下能够改变滨海湿地中微地形结构,微地形结构的改变则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过程和功能。了解植被在潮汐作用下改变微地形结构的作用机理,对于开展滨海湿地的生态保护与修复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本研究通过野外调查和模拟实验研究了黄河三角洲滨海盐沼湿地中盐地碱蓬植株根部凹坑微地形的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盐地碱蓬植株从幼苗到成株的不断成长,植株的茎秆强度也不断增强,在潮汐作用下其根部形成的凹坑微地形的直径和深度也不断增大。高茎秆强度的模拟材料硬竹签根部的凹坑微地形的直径和深度也显著高于低茎秆强度的软塑料条。随着由海向陆受潮汐影响的盐沼区域高程的不断增高,盐地碱蓬植株及茎秆模拟材料根部的凹坑微地形的直径和深度也不断增大。在受潮汐影响范围内的盐沼区域中,植株及茎秆模拟材料根部凹坑微地形的直径和深度都与土壤盐度、土壤硬度以及土壤p H呈正相关关系,都与土壤含水率、潮汐侵蚀速率、泥沙沉积速率、平均日淹水频次、平均最大淹水水深以及平均日淹水时长呈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盐沼 盐地碱蓬 凹坑微地形 环境因子 茎秆强度 潮汐梯度
下载PDF
互花米草与海草床的共生效应对盐沼湿地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隋皓辰 闫家国 +1 位作者 崔保山 周英锋 《环境生态学》 2019年第8期21-27,共7页
入侵物种的生态系统工程师效应是影响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因素。入侵物种对外界环境的生态工程效应取决于本身的自适应性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本研究以互花米草和海草共存的盐沼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了互花米草生境、海草与互... 入侵物种的生态系统工程师效应是影响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因素。入侵物种对外界环境的生态工程效应取决于本身的自适应性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本研究以互花米草和海草共存的盐沼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了互花米草生境、海草与互花米草共存生境、海草床生境和无植被的泥滩生境4个区域进行大型底栖动物调查,目的是测试入侵生态系统工程师互花米草和本地物种海草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否会抵消或者缓解前者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生态工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在不同生境间的生物量、密度和多样性显著不同。与无植被的泥滩生境相比,互花米草生境增加了底栖动物的生物量和密度;与互花米草生境相比,海草和互花米草共存生境增加了底栖动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但是,不同生境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没有显著性差异。研究强调了入侵物种和本地物种的共生效应对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并为滨海湿地非本地和本地生物资源的整合与管理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生物入侵 底栖动物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广州白云先锋电器厂系列报道之二 科达之声 精雕细琢 品质保证
9
作者 闫家国 《电子质量》 2000年第5期7-7,共1页
关键词 家庭影院 科达之声 质量 企业管理
下载PDF
回收PP/PET薄膜共混改性的生产工艺探讨
10
作者 闫家国 刘雅蓓 李青海 《塑料制造》 2009年第9期57-58,共2页
本文对PP涂覆PET薄膜回收生产工艺技术的初步探讨。
关键词 PP涂覆PET 薄膜 挤出机
下载PDF
广州白云先锋电器厂系列报到之一——科达之声 完美结合 超值享受
11
作者 闫家国 《电子质量》 2000年第4期5-5,共1页
关键词 企业管理 电子产业 科达之声
下载PDF
关于海草床食物网营养级相互作用研究的文献分析
12
作者 王新艳 白军红 +4 位作者 闫家国 邵冬冬 许加美 赵亚杰 崔保山 《环境生态学》 2020年第6期47-55,共9页
海草床是全球分布最广泛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提供着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但是近年来,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双重作用下,海草床不断退化。食物网是海草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食物网营养级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海草床的生物多... 海草床是全球分布最广泛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提供着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但是近年来,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双重作用下,海草床不断退化。食物网是海草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食物网营养级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海草床的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检索Web of Science和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海草床食物网营养级相互作用关系的相关文献,从研究区域、种类分布、营养级相互作用类型、环境影响因子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文献分析,以期阐明国内外海草床食物网营养级研究相关进展。结果表明:目前的主要研究区域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以保护和恢复较好的区域为主;研究的海草种类主要为广泛分布的种类;研究的相互作用类型主要为食物网的部分环节,缺乏对整个营养级动态变化的研究;研究考虑的环境因子主要是富营养化的影响,而对于其他环境因子的动态变化涉及较少;目前的研究方法以模拟实验为主,多偏向于静态或者短期的模拟,缺乏对长期动态变化过程的模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草床 食物网 营养级 相互作用
下载PDF
回收PP/PET共混改性的研究进展及市场分析
13
作者 闫家国 胡志华 刘雅蓓 《塑料制造》 2009年第10期62-64,共3页
综述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和聚丙烯(PP)共混的研究进展。阐述了该共混改性体的市场前景。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丙烯共混改性市场分析
下载PDF
大规模围填海对滨海湿地的影响与对策 被引量:42
14
作者 崔保山 谢湉 +6 位作者 王青 李姗泽 闫家国 于淑玲 刘康 郑京晶 刘泽正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CD 2017年第4期418-425,共8页
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增长压力的不断增大,围填海活动成为缓解滨海用地紧缺、促进滨海区域发展的重要方式。围填海活动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近岸资源和滨海湿地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的影响。滨海湿地是海陆之间交叉作用的... 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增长压力的不断增大,围填海活动成为缓解滨海用地紧缺、促进滨海区域发展的重要方式。围填海活动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近岸资源和滨海湿地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的影响。滨海湿地是海陆之间交叉作用的过渡地带,对维持生物多样性和海陆动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在分析我国大规模围填海特征的基础上,从滨海湿地格局、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及生物分布结构等方面,分析和探讨围填海活动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过程的综合影响。提出"以网代点""以缓代急""以重代轻"和"以多代少"的修复对策,深化滨海湿地修复机理,强化生态修复实践;提出"两个大类,三个层次"的生态补偿模式,推进滨海湿地生态补偿的国家重要需求;权衡经济收益与生态损失,合理布局围填海空间,有力推进滨海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实现不同利益群体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湿地 围填海 影响 生态修复 生态补偿 权衡
原文传递
黄河三角洲盐地碱蓬盐沼的时空分布动态 被引量:18
15
作者 刘康 闫家国 +3 位作者 邹雨璇 宋国香 郑京晶 崔保山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96-701,共6页
为了研究高强度人类活动背景下的黄河三角洲盐地碱蓬(Suaeda salsa)盐沼斑块空间配置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特征,以1984年、1994年、2004年和2014年的遥感影像数据为数据源,研究盐地碱蓬盐沼斑块的面积、周长、形状复杂性指数、空间聚集性... 为了研究高强度人类活动背景下的黄河三角洲盐地碱蓬(Suaeda salsa)盐沼斑块空间配置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特征,以1984年、1994年、2004年和2014年的遥感影像数据为数据源,研究盐地碱蓬盐沼斑块的面积、周长、形状复杂性指数、空间聚集性和密度的空间配置特征。结果表明,1984~2014年期间,黄河三角洲盐地碱蓬盐沼面积萎缩了约78%,而且盐沼斑块破碎化趋势明显;盐沼斑块的周长面积比和形状复杂性指数随时间显著增大,这将会进一步地导致盐地碱蓬盐沼过度开放,加快盐沼质量的恶化进程;盐沼斑块间的最邻近指数减小,斑块聚集性显著;盐地碱蓬盐沼的斑块密度随时间减小,并向自然潮沟分布密集区域聚集。要有效地开展滨海湿地修复,需要对滨海湿地斑块的历史分布和空间配置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而不是仅关注湿地面积是否增加,这将对滨海湿地生态修复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沼 盐地碱蓬 滨海湿地 斑块 破碎化 空间配置 生态修复
原文传递
初秋南沙群岛海域网采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1
16
作者 戴明 刘华雪 +4 位作者 廖秀丽 李开枝 闫家国 齐占会 黄洪辉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553-3560,共8页
根据2011年8_9月南沙群岛海域的生物和环境调查资料,对网采浮游植物的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鉴定的3门34属113种网采浮游植物中,甲藻门和硅藻门种类各占57.5%和40.7%,其中硅藻门的角藻属种类最多,... 根据2011年8_9月南沙群岛海域的生物和环境调查资料,对网采浮游植物的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鉴定的3门34属113种网采浮游植物中,甲藻门和硅藻门种类各占57.5%和40.7%,其中硅藻门的角藻属种类最多,占30.1%.网采浮游植物平均丰度为2.12~10。cell·m~,丰度高值区出现在北部礼乐滩多涡区域和南部万安气旋涡附近海域.蓝藻门束毛藻属是网采浮游植物的主要功能群,占海域平均丰度的77.0%.主要优势种为铁氏束毛藻、红海束毛藻和夜光梨甲藻.优势种(类)存在较明显的空间差异,蓝藻门在s,、s,、s。和s.。~s。。站占优势;甲藻门在中部s。、s,~s。站占优势,硅藻门在南部S。和S:站占优势.网采浮游植物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分别为3.10和0.62.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特征的重要环境因子有盐度、水温、铵氮、亚硝酸盐、磷酸盐和硅酸盐,以及南沙中尺度气旋涡和南沙西部沿岸流.典范对应分析排序图较好地显示了浮游植物和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环境因子 典范对应分析 南沙群岛
原文传递
围填海区受损滨海湿地生态补偿机制与模式 被引量:9
17
作者 于淑玲 崔保山 +4 位作者 闫家国 宋国香 邹雨璇 邵晓静 付婧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75-681,共7页
深入推进湿地生态补偿工作一直是中国的重大需求。围填海活动在为人类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及带来经济收益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损害,导致生物栖息地破坏或丧失、生态系统功能减弱和生物多样性受损等。以围填海活动造成的湿地丧失、受损为... 深入推进湿地生态补偿工作一直是中国的重大需求。围填海活动在为人类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及带来经济收益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损害,导致生物栖息地破坏或丧失、生态系统功能减弱和生物多样性受损等。以围填海活动造成的湿地丧失、受损为前提,通过对受损的滨海湿地"损失什么—损失多少—补偿什么—补偿多少"的科学评估与判识,从结构—功能—过程出发,在物质量、价值量和可替代性等方面,建立不同受损湿地类型的生态补偿机制与模式,有力推进湿地生态补偿工作,有利于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现从以行政手段为主向以综合运用经济和技术手段为主的转变,有利于推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实现不同地区、不同利益群体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填海 滨海湿地 生态损害 生态补偿
原文传递
黄河故道盐沼土壤碳、氮含量和氨氧化微生物分布特征 被引量:7
18
作者 邹雨璇 程静 +5 位作者 刘康 郑京晶 闫家国 于淑玲 邵晓静 崔保山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52-758,共7页
以黄河三角洲南岸故道为研究区,研究湿地土壤中各形式碳、氮含量和氨氧化微生物的分布特征。选择氨单加氧酶基因(amo A)和联氨合成关键基因(hzs B),分别作为氨氧化古菌(AOA)、氨氧化细菌(AOB)和厌氧氨氧化菌(anammox)的分子标记,通过分... 以黄河三角洲南岸故道为研究区,研究湿地土壤中各形式碳、氮含量和氨氧化微生物的分布特征。选择氨单加氧酶基因(amo A)和联氨合成关键基因(hzs B),分别作为氨氧化古菌(AOA)、氨氧化细菌(AOB)和厌氧氨氧化菌(anammox)的分子标记,通过分子生物技术手段,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盐度和全碳含量是影响湿地土壤中全氮含量、硝态氮含量、铵态氮含量和氨氧化古菌丰度的主要指标。近海光滩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柽柳(Tamarix chinensis)盐沼土壤的铵态氮含量较高,柽柳盐沼土壤的硝态氮含量较高。土壤盐度、全碳和全氮含量由海向陆逐渐增高。油田区盐沼土壤的硝态氮含量在不同深度呈现强变异性,变异系数大于1,在10~20 cm深度土壤中达到1.55。光滩土壤的氨氧化古菌丰度为3.41×108~1.9×104copies/g;油田区盐沼土壤的氨氧化古菌和氨氧化细菌丰度在0~20 cm深度较高,氨氧化古菌丰度为1.69×108~5.6×105copies/g,氨氧化细菌丰度为1.41×107~1.20×104copies/g,厌氧氨氧化菌分布在30~40 cm深度土壤中,丰度为7.85×105copies/g。柽柳盐沼土壤的硝态氮含量和氨氧化微生物丰度较高,表明该区域是湿地氨氧化反应的活跃区。氨氧化古菌和氨氧化细菌丰度比值随着盐度降低而降低,氨氧化古菌在0~40 cm深度都检测到丰度,说明氨氧化古菌比氨氧化细菌和厌氧氨氧化菌具有更广阔的生态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湿地 氨氧化微生物 黄河故道
原文传递
黄河口滨海湿地水文连通对大型底栖动物生物连通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新艳 闫家国 +1 位作者 白军红 崔保山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544-2553,共10页
滨海湿地处于海陆的交错地带,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双重作用下导致湿地水文连通受阻。选取黄河口滨海湿地三条水文连通强度差异明显的潮沟,调查不同潮沟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分析水文连通强度对大型底栖动物分布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滨海湿地处于海陆的交错地带,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双重作用下导致湿地水文连通受阻。选取黄河口滨海湿地三条水文连通强度差异明显的潮沟,调查不同潮沟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分析水文连通强度对大型底栖动物分布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记录到的大型底栖动物共有52种,优势类群为多毛类和软体动物;总体来看随着水文连通强度的增强,大型底栖动物的总密度呈上升趋势;中等水文连通强度的区域,生物多样性较高;大型底栖动物不同类群的数量和分布对水文连通引起的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也有很大的差异,多毛类和寡毛类在水文连通弱的区域占优势,软体动物在水文连通较强营养物质含量丰富的区域占优势,甲壳类在靠近潮沟源头水文连通最强的区域占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湿地 水文连通 大型底栖动物 生物连通
原文传递
滨海湿地退化区鸟类刨坑觅食行为促进植被的恢复 被引量:4
20
作者 邱冬冬 闫家国 +5 位作者 张树岩 左佃龙 刘泽正 汪方芳 王青 崔保山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49-459,共11页
鸟类是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能够通过自身行为影响非生物环境以及生物过程的生态系统工程师。了解鸟类在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生态系统工程效应,对于开展滨海湿地的生态修复具有重要作用。通过野外调查研究由灰鹤(... 鸟类是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能够通过自身行为影响非生物环境以及生物过程的生态系统工程师。了解鸟类在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生态系统工程效应,对于开展滨海湿地的生态修复具有重要作用。通过野外调查研究由灰鹤(Grus grus)和斑嘴鸭(Anas poecilorhyncha)主导的滨海鸟类的刨坑觅食行为对植被退化区的地形以及土壤环境理化指标的影响,进而促进盐地碱蓬(Suaeda salsa)植被的恢复。结果表明:鸟类在植被退化区的刨坑觅食行为改变了退化区的微地形及土壤环境,使得土壤硬度和土壤盐度显著降低,而土壤含水率和土壤碳氮营养指标则显著高于未经鸟类影响的退化平坦区域;另外,鸟类活动改善的凹坑微地形环境能够显著提高盐地碱蓬的种子保留量、幼苗定植量和成株存活量,有效促进盐地碱蓬在植被退化区域的恢复。通过鸟类改变微地形进而促进植被恢复的启发,提出可以尝试人为模拟改造退化区的微地形环境,以通过人为干预的方式促进滨海湿地退化区的植被恢复,对滨海湿地的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湿地 鸟类 觅食行为 凹坑微地形 植被恢复 促进作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