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分子肝素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住院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亢卫波 闫家智 +1 位作者 孟桦 廖鹏志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7期811-814,824,共5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住院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3月至2022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8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使用低分子肝素将患者分为治疗...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住院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3月至2022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8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使用低分子肝素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情况、D-二聚体水平及出血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疾病类型、手术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期间,治疗组患者D-二聚体水平升高的比例为7.5%(3/4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5.0%(1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下肢深静脉超声复查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5.0%(2/4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无出血现象发生。结论低分子肝素可以安全、有效地预防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住院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髋关节置换术 低分子肝素 深静脉血栓形成 D-二聚体
下载PDF
不同入路内固定术在踝关节后pilon骨折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亢卫波 闫家智 +1 位作者 孟桦 李晨曦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3年第12期1470-1473,共4页
目的 比较不同入路内固定术对踝关节后pilon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21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76例踝关节后pilon骨折患者,根据不同入路内固定术可分为A组38例(采用后内侧入路内固定术)和B组38例(采用... 目的 比较不同入路内固定术对踝关节后pilon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21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76例踝关节后pilon骨折患者,根据不同入路内固定术可分为A组38例(采用后内侧入路内固定术)和B组38例(采用前外侧入路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及并发症、血清骨钙素(bone gla protein,BGP)、骨型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ropeptide of type Ⅰ procollagen,PⅠNP)。采用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评估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采用36条目简明健康量表(SF-36)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1个月,两组BGP、BALP及PⅠNP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BGP、BALP及PⅠNP水平均高于B组(P<0.05)。两组术后1年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明显升高,A组评分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相较于前外侧入路,采用后内侧入路内固定术对后pilon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更显著,调节骨代谢指标水平,改善踝关节功能,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外侧入路内固定术 后内侧入路内固定术 后pilon骨折 踝关节
下载PDF
个体化微型重建钛板在桡骨头骨折内固定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孟桦 亢卫波 +1 位作者 李晨曦 闫家智 《中国医刊》 CAS 2023年第10期1099-1103,共5页
目的 探讨个体化微型重建钛板在MasonⅡ、Ⅲ型桡骨头骨折内固定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21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接受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桡骨头骨折患者90例,按Mason分型分为Ⅱ型组(24例)与Ⅲ型组(66例),... 目的 探讨个体化微型重建钛板在MasonⅡ、Ⅲ型桡骨头骨折内固定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21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接受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桡骨头骨折患者90例,按Mason分型分为Ⅱ型组(24例)与Ⅲ型组(66例),均采用微型重建钛板根据骨折部位个体化塑形后进行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12~18个月,平均(14.5±3.7)个月。术后1、3、12个月测定患侧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和前臂旋转活动度,术后12个月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ayo elbow performancescore,MEPS)和上肢功能障碍(disabilitiesofthearm,shoulderandhand,DASH)评分评定患侧肘关节功能。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无感染、神经损伤、创伤性关节炎、异位骨化、肘关节失稳、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个月两组健侧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及前臂旋转活动度明显优于患侧,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术后3个月、12个月时两组健侧与患侧的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及前臂旋转活动度比较差异已无显著性(P>0.05)。术后12个月所有患者患侧MEPS评分均为优良,患侧MEPS评分及DASH评分与健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Ⅱ型组患侧MEPS评分及DASH评分与Ⅲ型组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结论 采用个体化微型重建钛板治疗桡骨头骨折可获得良好疗效,具有塑形简单、体积小、术中组织剥离少、术后对肘关节活动影响小且费用适宜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头骨折 重建钛板 疗效分析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61
4
作者 闫家智 林欣 +3 位作者 潘海涛 王磊 崔维 张西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89-192,共4页
目的:评价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9月~2010年3月应用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19例,女11例,年龄18~60岁,平均40.8岁;病程3个月~4年,平均... 目的:评价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9月~2010年3月应用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19例,女11例,年龄18~60岁,平均40.8岁;病程3个月~4年,平均9个月。术前患者均表现为腰痛伴单侧下肢放射性疼痛,均为单间隙突出,侧方型突出25例,旁中央型突出5例。均采用局部麻醉下手术。术前、术后不同时间对患者腰、腿痛进行VAS评分;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腰椎功能改善情况;术后6个月随访时采用Mac-Nab标准评价疗效。结果:30例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手术时间55~135min,平均75min,术中出血5~30ml,平均12ml。术后第二天戴腰围下地行走。1例术后患侧膝反射减弱;1例术后腰痛缓解,出院后腿痛加重,均经保守治疗后恢复正常或症状缓解。随访6~12个月,平均9.2个月。腰痛、腿痛VAS由术前的平均6.5分、8.7分下降到术后6个月时的1.9分、1.5分,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ODI由术前平均77.38%下降至术后6个月时的平均19.09%。根据MacNab标准,术后6个月时随访优10例(33.3%),良16例(53.3%),可3例(10%),差1例(3.3%),优良率86.6%。结论: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近期疗效较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椎间孔 内窥镜 椎间盘切除术
下载PDF
腰椎间盘退变后应力变化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2
5
作者 闫家智 吴志宏 +5 位作者 汪学松 邢泽军 赵宇 仉建国 王以朋 邱贵兴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64-467,共4页
目的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评估腰椎间盘退变后的生物力学变化。方法利用MIMICS软件对正常腰椎的CT图像进行预处理后,导入ABAQUS软件建立正常椎间盘L3~L4节段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改变椎间盘退变后对应的材料属性,建立退变椎间盘L3~L... 目的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评估腰椎间盘退变后的生物力学变化。方法利用MIMICS软件对正常腰椎的CT图像进行预处理后,导入ABAQUS软件建立正常椎间盘L3~L4节段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改变椎间盘退变后对应的材料属性,建立退变椎间盘L3~L4节段的有限元模型。对模型施加0.3MPa均布轴向压缩载荷,比较正常和退变椎间盘的纤维环、髓核、软骨终板、关节突关节的应力。结果与正常椎间盘比较,退变椎间盘的应力分布发生改变,纤维环周边承受较大应力,髓核的压应力明显降低,软骨终板的应力集中在外周偏后;关节突关节面的应力明显增大。结论有限元方法可以直观地观察椎间盘退变对腰椎的影响,是对临床研究的必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退变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下治疗L_5S_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入路选择 被引量:17
6
作者 闫家智 林欣 +3 位作者 潘海涛 王磊 崔维 曾峥 《医学研究杂志》 2011年第12期52-54,共3页
目的比较在椎间孔镜下后方腰椎板间入路和侧后方椎间孔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和适应证。方法 2009年9月~2011年2月L5S1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20例,在椎间孔镜辅助下,分别通过后方腰椎板间入路和侧后路行经皮椎间盘切除术。结果通... 目的比较在椎间孔镜下后方腰椎板间入路和侧后方椎间孔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和适应证。方法 2009年9月~2011年2月L5S1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20例,在椎间孔镜辅助下,分别通过后方腰椎板间入路和侧后路行经皮椎间盘切除术。结果通过后方腰椎板间入路手术6例患者、侧后方椎间孔行经皮椎间盘切除术12例实施手术,1例后方椎板间入路不成功即刻改为侧后路,1例侧后路手术后3天症状改善不明显再次行开放手术。结论 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通过后方腰椎板间和侧后方椎间孔两种入路,适应证各有不同,需要仔细地进行术前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镜 椎间盘切除术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的腰椎单节段融合后邻近节段的力学变化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闫家智 林欣 +2 位作者 王磊 崔维 曾峥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9期573-576,共4页
目的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L2-L5多节段腰椎有限元模型,模拟L3-L4后路单节段经椎弓根钉棒固定手术,观察融合后邻近节段L2-L3和M—L5椎间盘的应力变化。方法建立A、B、C3组L2-L5的有限元模型。A组:L0-L4末手术尉定,无椎间盘退变;... 目的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L2-L5多节段腰椎有限元模型,模拟L3-L4后路单节段经椎弓根钉棒固定手术,观察融合后邻近节段L2-L3和M—L5椎间盘的应力变化。方法建立A、B、C3组L2-L5的有限元模型。A组:L0-L4末手术尉定,无椎间盘退变;B组:L3—14手术固定,术前邻近节段无退变;C组:L3-14手术固定组,术前邻近节段已有退变;在0.3、0.5、1.0、2.0MPa4种轴向压力作下,比较各组作为邻近节段的L2-L3椎间盘和L4-L5椎间盘的应力变化。结果得出A组、B组、C组的L2-L3椎间盘和L4-L5椎间盘最大主应力平均值,经统计学处理结果,L2-L3椎间盘的A组和B组之间在4种受力情况下,应力都无显著性差异,L2-L3椎间盘的A组和C组间及L4-L5椎间盘各组间在4种受力情况下,应力都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单节段后路腰椎固定融合不足引起邻近节段退变的重要原因;但邻近节段的椎间盘如果已经发生退变,则可能是影响形成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 邻近节段退变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病例讨论法在骨科教学中的应用和评价 被引量:4
8
作者 闫家智 《医学研究杂志》 2010年第11期122-123,共2页
关键词 病例讨论法 骨科教学 应用 进修医师 医学教育 骨科医生 带教老师 个体化设计
下载PDF
应用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54
9
作者 刘昊楠 林欣 +3 位作者 潘海涛 闫家智 崔维 艾依热提.买买提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827-832,共6页
目的评估经皮椎间孔镜(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2010年8月~2011年5月应用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2例,其中男22例,女20例,患者平均... 目的评估经皮椎间孔镜(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2010年8月~2011年5月应用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2例,其中男22例,女20例,患者平均年龄39.5岁(20岁~67岁),平均病程11个月(3个月~6年)。所有患者均为单间隙突出,突出间隙:L3/4 3例,L4/5 26例,L5/S1 13例。手术效果按照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JOA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Association Scores)、0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0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改良MacNab标准进行评定。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平均手术时间70 min(55~120min),术中出血量5~15 mL。术后3例患者出现下肢神经感觉异常;3例患者术后症状即刻缓解,出院后症状加重;1例患者术后症状缓解不明显,所有患者均经保守治疗后恢复正常或症状好转。无患者出现感染、血管、神经损伤和硬脊膜破裂等合并症。术后随访时间9个月。腰痛、腿痛VAS评分由术前(5.8±1.4)分、(7.4±2.2)分减少到术后9个月时的(1.6±0.9)分、(1.4±0.2)分,术后不同随访时间点VAS评分与术前比较明显改善(P<0.05)。JOA评分由术前(12.1±3.7)分升高至术后9个月时的(22.5±2.1)分,ODI由术前(68.83±14.18)%下降至术后9个月时(21.02±11.34)%。根据改良MacNab标准,术后末次随访时优12例(28.6%),良25例(59.5%),可4例(9.5%),差l例(2.4%),优良率88.1%。结论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间孔 内窥镜 微创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周围神经损伤后S-100蛋白的分布和变化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张殿英 姜保国 +2 位作者 傅忠国 闫家智 唐杞衡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48-350,共3页
目的 :研究周围神经中s -10 0蛋白的分布及周围神经损伤后s -10 0蛋白的分布变化及时相改变。探索其与神经再生过程的关系。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大鼠坐骨神经切断后不同时期神经组织中s -10 0蛋白的分布变化。结果 :在未损... 目的 :研究周围神经中s -10 0蛋白的分布及周围神经损伤后s -10 0蛋白的分布变化及时相改变。探索其与神经再生过程的关系。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大鼠坐骨神经切断后不同时期神经组织中s -10 0蛋白的分布变化。结果 :在未损伤的神经中 ,s -10 0蛋白分布于雪旺细胞的胞浆和胞膜中。神经切断 48h后 ,远近节段均出现s -10 0蛋白免疫反应表达减弱 ,远侧段 1周后几乎没有s -10 0蛋白的表达 ,而近侧段在有新生轴索生长时重新表达s -10 0蛋白。结论 :轴索对于雪旺细胞的成熟具有重要的作用 ,s -10 0蛋白对于轴索的再生具有刺激和诱导作用。s -10 0蛋白在周围神经中只存在于成熟的雪旺细胞。s -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损伤 S-100蛋白 神经变性
下载PDF
不同腕关节影像学位置成像效果比较 被引量:4
11
作者 唐涛 马霄虹 +7 位作者 王安庆 赵利 冯建璞 刘克敏 闫家智 刘四海 王飞 崔志刚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6期529-530,共2页
目的比较不同的腕关节影像学位置观察远端螺钉与关节关系的效果。方法对29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行骨折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术中所有患者除摄标准腕关节正侧位像外,同时摄新的腕关节影像学位置正侧位像。结果23例患者的术中标准腕关... 目的比较不同的腕关节影像学位置观察远端螺钉与关节关系的效果。方法对29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行骨折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术中所有患者除摄标准腕关节正侧位像外,同时摄新的腕关节影像学位置正侧位像。结果23例患者的术中标准腕关节正位像和25例患者术中的标准腕关节侧位像所见的远端螺钉均进入关节;而新的腕关节影像学位置正侧位像均未见远端螺钉进入关节。结论两种新的腕关节影像学位置的成像无远端螺钉进入关节,可完整显示桡骨远端的关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关节 桡骨远端 骨折 内固定物 X线
下载PDF
鸡尾酒疗法联合股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亢卫波 闫家智 +3 位作者 王冰 孟桦 马宗伯 赵岩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5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鸡尾酒疗法联合股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行TKA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3例)和... 目的探讨鸡尾酒疗法联合股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行TKA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者术中予以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观察组患者在股神经阻滞基础上实施鸡尾酒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12、24、36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术后2周、1个月、6个月的膝关节学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KSS)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6、12、24、36 h,静息状态和运动状态下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个月和6个月,观察组患者KS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鸡尾酒疗法联合股神经阻滞对TKA术后镇痛效果良好,可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尾酒疗法 股神经阻滞 全膝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空心螺钉固定治疗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曾峥 刘洋 +2 位作者 费凯 闫家智 王冰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第11期162-165,共4页
目的探讨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在2010年8月~2016年10月,收治第5跖骨基底骨折患者54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22例,患者平均年龄42.3±8.7岁(20~57岁).左侧18例,右侧36例.按照Lawrence和Botte分型:Ⅰ区35... 目的探讨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在2010年8月~2016年10月,收治第5跖骨基底骨折患者54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22例,患者平均年龄42.3±8.7岁(20~57岁).左侧18例,右侧36例.按照Lawrence和Botte分型:Ⅰ区35例,Ⅱ区19例.结果5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手术时间为38.00±8.95min(29~58min),平均住院时间为6.25±2.17天,随访时间为7.25±8.46个月(6~18个月),切口愈合良好.门诊复查X线显示骨折愈合均愈合.完全下地负重时间为6.16±0.87周(6~8周).术后6个月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中前足评分,平均93.45±4.72分(88~100分).结论针对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患者,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是一种合理、可靠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 空心螺钉 固定
下载PDF
PUMCⅡd_2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选择性融合治疗:以有限元法分析最佳融合节段(英文) 被引量:1
14
作者 汪学松 吴志宏 +3 位作者 邢泽军 王储 闫家智 邱贵兴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2期10382-10386,共5页
背景:目前国内外尚未成功建立双足直立的灵长类的特发性脊柱侧凸实验动物模型。随着计算机和影像学的飞速发展,现在可以做到通过计算机软件来虚拟人类特发性脊柱侧凸模型,并进行相关的生物力学分析,为临床手术操作提供指导。目的:利... 背景:目前国内外尚未成功建立双足直立的灵长类的特发性脊柱侧凸实验动物模型。随着计算机和影像学的飞速发展,现在可以做到通过计算机软件来虚拟人类特发性脊柱侧凸模型,并进行相关的生物力学分析,为临床手术操作提供指导。目的:利用有限元模型验证PUMCⅡd2型特发性脊柱侧凸脊柱融合治疗的最佳融合节段。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于2007-05/2008-05在北京协和医院骨科完成。对象:PUMCⅡd2脊柱侧凸女性患者1例,为双弯畸形。方法:利用PUMCⅡd2型特发性脊柱侧凸有限元模型(T5-S),分别模拟上胸弯融合、下腰弯融合和双弯融合方式,在侧弯凹侧端椎椎弓根内分别赋予50,100,150N载荷,比较上弯端椎T5和下弯端椎T11在矢状面向上的位移(Z轴正值为矢状面向上的位移,负值为矢状面向下的位移)以及二者之间的差值,以T5位移代表双弯矫形效果,以T11位移代表下腰弯矫形效果,二者差值(T5-T11)代表上胸弯矫形效果。主要观察指标:不同融合节段、不同矫形力下的T5和T11位移。结果:对于PUMCⅡd2型侧弯,T5在Z轴的位移:双弯矫型较单纯上弯或者下弯矫形融合位移大(P〈0.01)。T5~T11位移差:双弯矫形﹥单纯上胸弯矫形﹥单纯下腰弯矫形(P〈0.01)。T11在Z轴的位移:双弯矫形﹥单纯下腰弯矫形﹥单纯上胸弯矫形(P〈0.01)。结论:对于PUMCⅡd2型侧弯,双弯矫型内固定较单纯上弯或者下弯矫形融合内固定效果好;3种载荷对于上胸弯的矫正效果:双弯矫形〉单纯上胸弯矫形﹥单纯下腰弯矫形;3种载荷对于下腰弯的矫正效果:双弯矫形〉单纯下腰弯矫形〉单纯上胸弯矫形。三维有限元分析法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应用于脊柱侧弯畸形矫正的生物力学分析,为临床开创了一种虚拟、无创的验证方式,可以优化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脊柱侧凸 三维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数字化医学
下载PDF
髌骨纵行骨折的治疗
15
作者 闫家智 徐君友 姜保国 《实用骨科杂志》 2002年第2期107-107,共1页
关键词 髌骨纵行骨折 治疗 切开复位 克氏针 内固定
下载PDF
叶酸复合交联多聚尿烷聚酯神经导管促进大鼠坐骨神经长距离缺损修复
16
作者 亢卫波 闫家智 +2 位作者 陈永杰 李晨曦 桑大成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22-628,共7页
目的探讨叶酸复合交联多聚尿烷聚酯(folic acid coated-crosslinked urethane-doped polyester elastomer,fCUPE)神经导管支架修复大鼠坐骨神经长距离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36只3月龄雄性SD大鼠(体质量180~220 g)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 目的探讨叶酸复合交联多聚尿烷聚酯(folic acid coated-crosslinked urethane-doped polyester elastomer,fCUPE)神经导管支架修复大鼠坐骨神经长距离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36只3月龄雄性SD大鼠(体质量180~220 g)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分别为CUPE神经导管支架移植组(A组)、fCUPE神经导管支架移植组(B组)及自体神经移植组(C组),取C组对侧健康肢体作为对照组(D组)。建立大鼠20 mm长坐骨神经缺损模型,按分组分别采用相应材料修复神经缺损,于术后1、2、3个月采用Bain公式计算A~C组坐骨神经指数(sciatic function index,SFI),神经电生理技术评价A~D组患侧神经传导速度(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NCV);术后3个月处死大鼠,大体观察后取A~C组再生神经组织行S-1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及A、B组雪旺细胞计数,比较各组神经修复和再生水平。结果术后3个月各组大鼠手术部位神经导管支架均部分降解,神经及导管与周围组织之间无严重粘连,导管与远、近端神经连接正常,切断神经导管支架可观察到导管内出现类似神经的组织。术后各时间点A组SFI均显著高于C组,术后2、3个月时高于B组(P<0.05);术后各时间点B、C组间SF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A组NCV均显著慢于其余3组(P<0.05);B、C组NCV均慢于D组,但仅术后1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B、C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A组神经组织可见空洞样异常结构,组织染色浅,见大量非雪旺细胞;B组可见大量正常神经结构,染色较A组深,去分化雪旺细胞分布明显;C组可见神经束排列整齐,组织染色最深。B组雪旺细胞数量为(727.50±57.60)个/mm2,显著多于A组(298.33±153.12)个/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39,P<0.001)。结论fCUPE神经导管支架修复坐骨神经长距离缺损的效果与自体神经移植相当,是潜在的周围神经缺损移植替代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神经导管 周围神经损伤 神经修复 大鼠
原文传递
腰椎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和应力分析 被引量:23
17
作者 闫家智 吴志宏 +6 位作者 汪学松 邢泽军 宋海峰 赵宇 仉建国 王以朋 邱贵兴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1162-1165,共4页
目的建立完整的腰椎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腰34运动节段的进行了有效性验证和生物力学分析。方法利用交互式医学图像控制系统MIMICS软件对CT图片进行预处理,后导入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中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建立了腰1-腰5各... 目的建立完整的腰椎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腰34运动节段的进行了有效性验证和生物力学分析。方法利用交互式医学图像控制系统MIMICS软件对CT图片进行预处理,后导入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中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建立了腰1-腰5各椎体及其椎间盘有限元实体,后组合成整体的腰椎和腰34有限元模型,并且还准确的模拟了腰椎的椎间盘、软骨终板、关节突关节以及连接韧带。验证了模型的收敛性,并针对腰34运动单元设置了0.3、0.5、1.0、2.0、4.0mPa5种载荷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结果在轴向压力作用下,椎间盘纤维环后部存在着明显的应力集中,并向后外侧传导。最大压应力的部位在髓核和软骨终板的中央,椎弓根是椎体多种应力集中的部位。轴向压力增加,应力成比例增大。结论本研究的有限元模型精确度高,结论符合腰椎的临床特点,较好的模拟了腰椎的生物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模型 生物应力 腰椎
原文传递
腰椎后路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闫家智 吴志宏 +7 位作者 徐日新 汪学松 邢泽军 赵宇 仉建国 沈建雄 王以朋 邱贵兴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11,共5页
目的建立腰3-4节段的后路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有限元模型,评估固定前后系统的应力变化,探讨后路内固定对腰椎和内固定器械的力学影响。方法利用Pro/E三维建模软件模拟脊柱后路的钉棒内固定系统,MIMICS软件模拟手术实际操作,建立... 目的建立腰3-4节段的后路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有限元模型,评估固定前后系统的应力变化,探讨后路内固定对腰椎和内固定器械的力学影响。方法利用Pro/E三维建模软件模拟脊柱后路的钉棒内固定系统,MIMICS软件模拟手术实际操作,建立后路经椎弓根螺钉固定前后的腰3-4节段三维实体,导入有限元软件ABAQUS中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腰4椎体做收敛性分析,建立5种不同网格划分数目的腰4模型进行验证。分析椎体和螺钉系统在0.5mPa轴向压力下的力学变化。结果在均布压力下,腰4模型位移为0.00125815mm,与基准位移的误差只有0.8167%,模型收敛性好。在轴向压力作用下,固定后的椎体、椎间盘和内固定的应力发生明显变化,椎间盘的应力集中部位由后外侧转向前外侧,固定椎体产生的应力明显减小,应力遮挡效应明显。螺钉根部的上下方,存在着明显的应力集中,且上一椎体固定的螺钉要比下一椎体的螺钉承受应力大。结论利用计算机辅助系统和有限元分析结合的方法,可以模拟腰34节段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手术,较直观地观察脊柱后路固定前后系统的力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内固定器 有限元分析
原文传递
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修复后吻合处力学性能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闫家智 姜保国 +5 位作者 赵富强 魏光如 尚永刚 张培训 刘勃 张宏波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792-794,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坐骨神经断裂修复后吻合处不同时期的力学性能变化。方法以大鼠坐骨神经为实验对象,离断后端端外膜缝合,于术后即刻、1、3、6周采用拉伸实验进行生物力学测试,观察神经吻合处的拉伸最大强度的变化。结果大鼠坐骨神经横断修... 目的探讨大鼠坐骨神经断裂修复后吻合处不同时期的力学性能变化。方法以大鼠坐骨神经为实验对象,离断后端端外膜缝合,于术后即刻、1、3、6周采用拉伸实验进行生物力学测试,观察神经吻合处的拉伸最大强度的变化。结果大鼠坐骨神经横断修复后仍具有正常神经相似的负荷位移曲线,经t检验,术后即刻组同术后1周和3、6周组的拉伸最大负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t术后即刻-1周=5.577,t术后即刻-3周=5.747,t术后即刻-6周=8.931,P均<0.01)。术后1、3、6周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术后1周-3周=0.259,t1周-6周=0.677,t3周-6周=0.364;P均>0.05)。术后即刻组、1、3、6周组同正常坐骨神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701,6.357,5.890,7.016,P均<0.01);术后即刻组的拉伸最大负荷仅为正常神经的9%,术后1周拉伸最大负荷为正常神经的48%,而到术后6周为54%。结论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修复后仍具有粘弹性的特点,神经重获结构强度的速度非常快,且主要在神经修复后的1周内获得,并能在6周内维持拉伸最大强度的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损伤 力学性能 修复后 大鼠 动态观察 坐骨神经断裂 生物力学测试 坐骨神经横断 统计学 不同时期 实验对象 外膜缝合 拉伸实验 神经吻合 术后 即刻 负荷 强度 t检验 粘弹性 t值
原文传递
周围神经延长后单根神经纤维的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闫家智 姜保国 +5 位作者 徐海林 张宏波 李剑 张培训 魏光如 赵富强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2004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 观察周围神经延长后单根神经纤维的组织学改变并探讨其组织学基础。方法 按神经牵张程度不同分为正常对照组 (G1)、神经即刻延长 10 %组 (G2 )、神经即刻延长 2 0 %组 (G3 ) 3组。利用单根神经纤维剥离研究法 ,观察离体家兔腓神... 目的 观察周围神经延长后单根神经纤维的组织学改变并探讨其组织学基础。方法 按神经牵张程度不同分为正常对照组 (G1)、神经即刻延长 10 %组 (G2 )、神经即刻延长 2 0 %组 (G3 ) 3组。利用单根神经纤维剥离研究法 ,观察离体家兔腓神经延长后单根神经纤维的结间体长度及郎飞结、施 兰切迹等组织学变化。结果 G1组神经结间体平均长度为 114 9.2 2 μm ;G2组为 12 48.0 6μm ,较G1组延长了8.61% (t=4.66,P <0 .0 1) ;G3组为 13 17.2 4μm ,较G1组延长了 14 .6% (t=6.48,P <0 .0 1)。G3组和G2组结间体平均长度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t =10 .69,P <0 .0 1)。G2组和G3组朗飞结、施 兰切迹较G1组明显增宽 ,G3组单根纤维在朗飞结处有断裂。结论 当神经干延长到 10 %时 ,主要靠结间体的延长来适应 ,朗飞结、施 兰切迹已经明显增宽。当神经干延长到 2 0 %时 ,结间体已经延长到极限 ,朗飞结已经有断裂 ,尽管外观仍完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延长术 单根神经纤维 组织学 臂丛神经牵拉性损伤 周围神经医源性损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