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忻定盆地金山凸起东缘断裂展布及晚第四纪最新活动特征
1
作者 扈桂让 闫小兵 +3 位作者 梁瑞平 任瑞国 薛晓东 张丽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06-610,共5页
通过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结合无人机航拍测量、地质雷达勘探及浅层地震勘探综合分析认为,金山凸起东缘断裂整体呈NE向展布,走向40°,北起忻口村一带,向SW经金山铺村西、前淤泥村西延伸至部落村以北,进而向SWS转折进入盆地区。经探槽开... 通过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结合无人机航拍测量、地质雷达勘探及浅层地震勘探综合分析认为,金山凸起东缘断裂整体呈NE向展布,走向40°,北起忻口村一带,向SW经金山铺村西、前淤泥村西延伸至部落村以北,进而向SWS转折进入盆地区。经探槽开挖和年龄测试,该断裂段最新断错晚更新世早期地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忻定盆地 金山凸起东缘断裂 晚第四纪 活动性 活动断层
下载PDF
不同勘探方法对浅层小断距隐伏断裂探测效果
2
作者 曾金艳 李自红 +2 位作者 陈文 扈桂让 闫小兵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0-315,共6页
采用浅层地震勘探、钻孔联合剖面勘探、槽探3种方法联合探测临汾盆地郭家庄断裂的空间位置,并研究其活动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探测方法对断层信息的揭示存在很大差异,浅层地震勘探在探测具有一定断距的断层,同时地层存在一定物性差异的... 采用浅层地震勘探、钻孔联合剖面勘探、槽探3种方法联合探测临汾盆地郭家庄断裂的空间位置,并研究其活动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探测方法对断层信息的揭示存在很大差异,浅层地震勘探在探测具有一定断距的断层,同时地层存在一定物性差异的情况下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且不同的工作参数探测效果不相同;钻孔联合剖面勘探能提高对小断距断层的分辨率,但受地形及地层主观认别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会遗漏断距小、标识层薄的断层;槽探能较好地识别地表断层的微小断距,但受施工深度和施工条件影响。3种方法相结合,可以精确确定断裂的空间位置和活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断距 浅层地震勘探 钻孔联合剖面勘探 槽探
下载PDF
系舟山北麓断裂茶房口段蠕滑证据及深部变形机制研究
3
作者 闫小兵 李文巧 +3 位作者 由文智 孙海燕 郝雪景 李宏伟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1-101,共11页
据史料记载,1038年忻州、定襄一带发生7级地震。前人研究表明,此次地震发震构造为系舟山北麓断裂,震中位于定襄县董村镇茶房口一带。系舟山北麓断裂茶房口段跨系舟山北麓断裂水准测量开始于1985年,至2021年断层两盘共错动9.09 mm,年平... 据史料记载,1038年忻州、定襄一带发生7级地震。前人研究表明,此次地震发震构造为系舟山北麓断裂,震中位于定襄县董村镇茶房口一带。系舟山北麓断裂茶房口段跨系舟山北麓断裂水准测量开始于1985年,至2021年断层两盘共错动9.09 mm,年平均蠕滑量0.25 mm。蠕滑变形趋势显示茶房口段逐年发生蠕滑运动,但整体蠕滑速率较低。采用X射线衍射定量分析方法得到茶房口同震断层泥的黏土含量为23%,断层附近断层角砾岩的黏土含量为8%,从老断层泥到断层角砾岩,黏土矿物总含量逐渐降低。研究表明,断层带中黏土含量多少是决定断裂是否蠕滑的关键因素。在地下5 km位置(约130 MPa)围压环境、扰动压强恒定为100 MPa条件下,模拟系舟山北麓断裂天然断层,开展高温高压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系舟山北麓断裂天然断层在25℃、 50℃、 100℃、 150℃温度条件下,在0.122μm/s和1.22μm/s的扰动速度下,均表现为稳定蠕滑,其结果和跨主断层水准测量、断层泥微观结构分析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舟山北麓断裂 跨断层水准测量 X射线衍射分析 高温高压实验
下载PDF
地脉动在系舟山北麓断裂次级断裂探测中的应用
4
作者 闫小兵 梁瑞平 +1 位作者 王伟君 郝雪景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21-430,共10页
系舟山北麓断裂为1038年定襄71/4级地震的发震构造,在盆地内部可能存在一条或多条次级断裂,并有可能非常邻近忻州城区,使用地脉动方法对系舟山北麓断裂是否存在次级隐伏断裂进行探测。通过共振频率的横向变化以及基岩深度和频率的关系... 系舟山北麓断裂为1038年定襄71/4级地震的发震构造,在盆地内部可能存在一条或多条次级断裂,并有可能非常邻近忻州城区,使用地脉动方法对系舟山北麓断裂是否存在次级隐伏断裂进行探测。通过共振频率的横向变化以及基岩深度和频率的关系获得了约17个比较显著的断点位置,指示出系舟山山前存在三条比较显著的次级断裂,以及它们的断点位置、相对错距和相应的走向分布,为忻州市区防震减灾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舟山北麓断裂 地脉动 地脉动水平向与垂直向谱比
下载PDF
山西省地震灾害风险普查成果与推广应用综述
5
作者 曾金艳 扈桂让 +2 位作者 刘艳春 闫小兵 史双双 《山西地震》 2023年第3期1-4,共4页
山西省地震灾害风险普查是全国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地震灾种地方工作。根据山西省地震灾害的特征,地震灾害风险普查主要从摸清地震危险源分布、承灾体现状、地震灾害风险隐患和灾害风险水平等方面展开,形成了涵盖地震致灾要素... 山西省地震灾害风险普查是全国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地震灾种地方工作。根据山西省地震灾害的特征,地震灾害风险普查主要从摸清地震危险源分布、承灾体现状、地震灾害风险隐患和灾害风险水平等方面展开,形成了涵盖地震致灾要素、孕灾要素、隐患评定、风险评估与区划等方面的成果。结合地震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在地震灾害防治基础能力的提升、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等多领域的推广应用,提出山西省防震减灾工作今后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震减灾 地震灾害风险普查 成果推广
下载PDF
山西断陷带主要活动断层基本特征与避让区划
6
作者 史双双 焦洁钰 +1 位作者 刘艳春 闫小兵 《山西地震》 2023年第3期46-51,共6页
山西断陷带是华北地区新近纪以来构造活动强烈的典型代表,其控盆边界断裂的活动是造成山西省地震灾害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山西断陷带14条断层填图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晚更新世以来滑动速率的比对来表征断层的晚第四纪运动学特征,得出... 山西断陷带是华北地区新近纪以来构造活动强烈的典型代表,其控盆边界断裂的活动是造成山西省地震灾害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山西断陷带14条断层填图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晚更新世以来滑动速率的比对来表征断层的晚第四纪运动学特征,得出交城断裂、霍山山前断裂和六棱山山前断裂晚更新世以来的滑动速率分别为>1.4 mm/a、0.76~1.49 mm/a和1.6 mm/a,其余断裂均小于1 mm/a。同时,结合山西省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工程中的方案划分山西断陷带活动断层避让区划,探讨不断加强完善山西省活动断层探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断层 山西断陷带 滑动速率 断层避让
下载PDF
运城盆地鸣条岗地裂缝展布特征与成因分析
7
作者 郭春杉 李文巧 +1 位作者 徐岳仁 闫小兵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0-66,共17页
鸣条岗地裂缝位于运城盆地东北部的鸣条岗地垒东南侧,造成沿线基础设施开裂变形,包括房屋墙体开裂、道路开裂、农田毁坏等,给沿线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通过大量的野外地质调查、地表测绘和资料收集,获得了地裂缝空间... 鸣条岗地裂缝位于运城盆地东北部的鸣条岗地垒东南侧,造成沿线基础设施开裂变形,包括房屋墙体开裂、道路开裂、农田毁坏等,给沿线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通过大量的野外地质调查、地表测绘和资料收集,获得了地裂缝空间展布及位错数据,该地裂缝延伸超过15km,走向58°,最大深度2.5m,最大宽度5m,垂直滑动速率6.25~8mm/a。判定鸣条岗地裂缝属于构造与非构造综合结果,其中超采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是其主要诱因。由于断层两侧沉积厚度不同,地下水采集导致沉降差异,所以鸣条岗南缘断裂对地裂缝展布起到控制作用,而降雨及黄土湿陷性对地裂缝的形成具有扩展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城盆地 鸣条岗地裂缝 基本特征 成因模式
下载PDF
1695年临汾73/4级地震发震构造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闫小兵 周永胜 +1 位作者 李自红 郭瑾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83-902,共20页
1695年5月18日(清·康熙三十四年四月初六)戌时山西临汾发生大地震。《中国历史强震目录》(1995)确定其震中位于36.0°N,111.5°E,震中位于今襄汾县张礼村和临汾尧都区东亢村之间偏北处,震中烈度为Ⅹ度。综合前人对该地震... 1695年5月18日(清·康熙三十四年四月初六)戌时山西临汾发生大地震。《中国历史强震目录》(1995)确定其震中位于36.0°N,111.5°E,震中位于今襄汾县张礼村和临汾尧都区东亢村之间偏北处,震中烈度为Ⅹ度。综合前人对该地震的研究,推测其发震构造可能为郭家庄断层。在临汾市档案馆、临汾市地震局等配合下,详细查阅了临汾古城及其周围地区在此次地震中受损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勾绘了1695年临汾大地震等震线图。经相关专家论证,认为"1695年临汾大地震宏观震中定在临汾市老城东关一带、震中烈度调整为Ⅺ度、等震线长轴方向为NWW向"更为合理。后在执行"临汾市活断层探测和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过程中,在上述临汾大地震宏观震中区附近发现地震断层露头,在垂直该露头断层走向布设浅层地震测线和排钻施工,结果发现,郭家庄断层、刘村断层组成的右列阶区和罗云山断层(龙祠段)共同参与了1695年临汾大地震,其交叉部位应为此次地震的微观震中,基本可以认定这3条断裂为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另外,该地区的地震地质遗迹(滑坡、地震地裂、喷砂管等)主要分布于郭家庄断裂上盘,从侧面证明该地震遗迹是郭家庄断裂1695年"活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95年临汾大地震 历史地震史料 郭家庄断裂 地震遗迹
下载PDF
染色温度对山羊绒纤维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闫小兵 张一心 +2 位作者 厉谦 杨晓娟 洪益明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12,共4页
将山羊绒纤维分别在低温浅色、常规浅色、低温深色和常规深色染色环境下进行染色,选取最佳染色工艺,使纤维上染百分率达到实验要求的数值,再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分别对经过各种环境染色条件下符合实验要求的山羊绒纤维和原... 将山羊绒纤维分别在低温浅色、常规浅色、低温深色和常规深色染色环境下进行染色,选取最佳染色工艺,使纤维上染百分率达到实验要求的数值,再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分别对经过各种环境染色条件下符合实验要求的山羊绒纤维和原绒的表观结构、微观结构等进行比较分析。纤维结构的变化说明,低温染色相对于常规染色具有更好的羊绒结构保护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绒 低温染色 扫描电子显微镜 X射线衍射 结晶
下载PDF
山西浮山断裂的晚第四纪活动与位移速率 被引量:6
10
作者 闫小兵 周永胜 +3 位作者 李自红 扈桂让 任瑞国 郝雪景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5-45,共11页
金大定9年(1209年)浮山县城附近发生过6½级地震,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许多专家学者推测浮山断裂可能是其发震构造,但均未进行深入研究。浮山断裂位于山西断陷带临汾断陷盆地东侧,为临汾断陷盆地和太行山断块隆起区的分... 金大定9年(1209年)浮山县城附近发生过6½级地震,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许多专家学者推测浮山断裂可能是其发震构造,但均未进行深入研究。浮山断裂位于山西断陷带临汾断陷盆地东侧,为临汾断陷盆地和太行山断块隆起区的分界断裂,前人对其研究较少。文中针对浮山断裂的晚第四纪活动和位移速率开展定量研究。首先,对浮山断裂前交村一带进行遥感解译、开挖断裂面、采集并测试断错地貌年代学样品,获取地质地貌体的形成时代,确定该断裂最新一期的地层错断事件晚于距今7ka,为全新世活动断裂,具备发生7级及以上地震的能力。浮山断裂距今17ka(晚第四纪)以来共发生2期较为明显地层错断事件:第1期发生于距今17~7ka期间,造成了2.04m的地层错断量,平均位移速率为0.2mm/a;第2期发生于距今7ka以来,造成了3.93m的地层错断量,平均位移速率为0.56mm/a。晚更新世以来,浮山断裂的位移速率有增大的趋势,未来的地震危害性值得关注。之后使用陆基LiDAR扫描获取浮山断裂乔家坡村基岩断面(与前交村断面相距4.5km)的形貌数据,采用各向同性变差函数法计算了断层面形貌的分维值并划分了形貌风化条带,确定浮山断裂晚第四纪以来的2期地层错断事件造成的断错量由老到新分别为3.18m和2.51m。研究表明,基岩断层面分形法是研究基岩区古地震事件期次的有效方法,其地层错断事件划分和第四系断裂面错断事件的划分结果一致。最后,文中对1209年浮山6½级地震的发震构造进行了探讨,认为浮山地震的发震构造为浮山断裂的可能性最大。但由于缺少年代下限且仅有的上限年代与历史地震时间相距甚远,需要对该断层开展更为详细的调查研究,以确定是否存在年代更新、震级相当的古地震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山断裂 基岩断层面 滑动速率 1209年浮山地震
下载PDF
含Ti电极的非晶钛酸锶薄膜的阻变开关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闫小兵 史守山 +5 位作者 贾长江 张二鹏 李钗 李俊颖 娄建忠 刘保亭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76-1279,1285,共5页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制备Ti金属薄膜作为反应电极,结合脉冲激光沉积法在Pt/Ti/Si衬底上制备了Ti/非晶-SrTiO3-δ(STO)/Pt结构的阻变存储器件单元。器件的有效开关次数可达200次以上。利用5 mV的小电压测量处于高低阻态的器件电阻,发现在...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制备Ti金属薄膜作为反应电极,结合脉冲激光沉积法在Pt/Ti/Si衬底上制备了Ti/非晶-SrTiO3-δ(STO)/Pt结构的阻变存储器件单元。器件的有效开关次数可达200次以上。利用5 mV的小电压测量处于高低阻态的器件电阻,发现在经过3.1×105s以后,两种阻态的电阻值均没有明显的变化,说明器件具有较好的保持特性。器件处于高阻态和低阻态的电阻比值可达100倍以上。在9 mA的限制电流下,器件的低阻态为500Ω,有利于降低电路的功耗。氧离子和氧空位的迁移在阻变开关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界面层TiOχ发挥着氧离子库的作用。阻变开关机制归因为导电细丝(Filaments)的某些部分出现氧化或者还原现象,造成导电细丝的形成和断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变开关 STO Ti反应电极 开关机制 脉冲激光沉积
下载PDF
黄河壶口逆源速率及其与韩城断裂的关系 被引量:4
12
作者 闫小兵 李自红 +2 位作者 赵晋泉 扈桂让 郭瑾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11-921,共11页
在查阅黄河壶口位置的史料记载的基础上,对黄河壶口沿线进行了野外调查,最终确定了黄河壶口在不同时期的具体位置,据此计算黄河壶口在不同时期的逆源侵蚀速率:夏朝至唐朝为1.66m/a,唐朝至元朝为1.01m/a,元朝至明朝为0.97m/a,明朝至民国... 在查阅黄河壶口位置的史料记载的基础上,对黄河壶口沿线进行了野外调查,最终确定了黄河壶口在不同时期的具体位置,据此计算黄河壶口在不同时期的逆源侵蚀速率:夏朝至唐朝为1.66m/a,唐朝至元朝为1.01m/a,元朝至明朝为0.97m/a,明朝至民国为1.28m/a,民国至现今为0.6m/a。考虑到黄河沿线地质条件的复杂性,综合给出史料记载以来(先秦到现今)黄河壶口的逆源侵蚀的平均速率为1.51m/a。根据对韩城断裂邵家岭探槽和禹门口黄河阶地的研究,韩城断裂在晚更新世早、中期发生过多次强烈活动,累计断距为20.1m,上述断裂活动在黄河禹门口附近形成高20余m的陡坎(裂点),现今的黄河壶口可能是该裂点经过4~5万a的逆源侵蚀到达目前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壶口 逆源侵蚀速率 韩城断裂
下载PDF
山西晚新生代古地理环境变迁与新构造运动响应 被引量:3
13
作者 闫小兵 李自红 +4 位作者 郭瑾 赵晋泉 陈文 扈桂让 苏宗正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38-346,352,共10页
系统解读了山西晚新生代古地理古环境特征,结合近年来笔者的研究给出了各时代古地理分布图。上新世的构造运动和地理环境演化奠定了现今地理环境的基础,尤其是奠定了现今地貌、水系的轮廓。早更新世地理环境最突出的事件是各断陷盆地中... 系统解读了山西晚新生代古地理古环境特征,结合近年来笔者的研究给出了各时代古地理分布图。上新世的构造运动和地理环境演化奠定了现今地理环境的基础,尤其是奠定了现今地貌、水系的轮廓。早更新世地理环境最突出的事件是各断陷盆地中的湖泊广泛发育,出现淹没整个盆地的大湖景观;黄土广泛发育,但主要堆积于吕梁山分水岭以西;黄河在早更新世已经发育,并形成5级阶地。中更新世古地理的主要事件是湖泊的衰退,黄土堆积范围几乎遍布全省,厚可达200m左右,表明气候较早更新世进一步明显变干。晚更新世古地理的主要特征是湖泊消亡,其地理环境更加接近现代。最后,笔者预测未来山西断陷盆地将持续断陷,各盆地内水系不再外流,形成贯通的大湖景观,类似现今的贝加尔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新生代 古地理 沉积环境 新构造运动
下载PDF
铁电/铁磁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闫小兵 刘保亭 +2 位作者 边芳 闫正 赵庆勋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3-218,共6页
铁电/铁磁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不仅集合了铁电性和铁磁性的优点,而且具有磁电耦合效应,因此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系统介绍并评述了铁电/铁磁复合材料的磁电效应、制备方法以及研究的现状,探讨了铁电/铁磁复合材料研究... 铁电/铁磁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不仅集合了铁电性和铁磁性的优点,而且具有磁电耦合效应,因此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系统介绍并评述了铁电/铁磁复合材料的磁电效应、制备方法以及研究的现状,探讨了铁电/铁磁复合材料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电/铁磁 磁电效应 制备方法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人工地震反射法在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闫小兵 周永胜 杨晓松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94-904,共11页
超前地质预报关系到隧道施工的安全和进度。实践表明,采用基于人工地震反射法的TSP203超前预报系统(以下简称TSP203系统),并结合其它探测手段的综合预报方案能较好的实现超前地质预报,并可兼顾隧道施工特点和成本。文中介绍了TSP203系... 超前地质预报关系到隧道施工的安全和进度。实践表明,采用基于人工地震反射法的TSP203超前预报系统(以下简称TSP203系统),并结合其它探测手段的综合预报方案能较好的实现超前地质预报,并可兼顾隧道施工特点和成本。文中介绍了TSP203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并通过该系统在大瑶山铁路隧道的应用实例,说明该系统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具体应用情况。结合多年现场实际操作经验着重分析了预报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客观上由于岩性和构造面本身的复杂性以及TSP203系统的局限性,该系统探测与隧道轴向大角度相交的近平面状的结构面较适合,小角度或者平行结构面则不适合,探测溶洞和地下水有较大难度;主观上与操作人员的运用水平密切相关。提出了提高数据采集精度以及结合实际地质情况和其它物探方法提高对反射体解释能力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地震反射法 TSP203系统 隧道 预报精度
下载PDF
碳纤维长丝束加捻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闫小兵 曾金梅 +1 位作者 任学勤 杨恒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68-71,共4页
研究碳纤维长丝束加捻后的强伸性能。选用国产SYT49 12K碳纤维长丝束,对两束长丝束进行反向合股加捻,股线捻度为单纱捻度的1.4倍,对所得不同捻度值的股线进行拉伸性能测试及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捻度范围内,随着单纱及股线捻度值的增... 研究碳纤维长丝束加捻后的强伸性能。选用国产SYT49 12K碳纤维长丝束,对两束长丝束进行反向合股加捻,股线捻度为单纱捻度的1.4倍,对所得不同捻度值的股线进行拉伸性能测试及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捻度范围内,随着单纱及股线捻度值的增加,碳纤维长丝束股线的断裂强力先增大后减小,但不小于两束12K碳纤维长丝束无捻并丝的断裂强力,同时股线的断裂伸长率逐渐增大。认为:反向合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碳纤维长丝束股线断裂伸长率,同时断裂强力也能满足复合材料总强力要求,最终可依据设计效果量身定制碳纤维产品伸长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长丝束 加捻 股线 拉伸性能 断裂伸长率
下载PDF
牛津纺的织造工艺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闫小兵 盛翠红 张一心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6-58,共3页
总结一款牛津纺产品的织造工艺优化效果。概述了产品的生产基本条件;介绍了浆纱工序中的浆料配方和浆纱效果;以织机工艺参数为重点,分析了引纬参数、开口时间、稀密路等工艺调整过程,并总结了其他织机工艺;同时,对一些织物疵点的预防措... 总结一款牛津纺产品的织造工艺优化效果。概述了产品的生产基本条件;介绍了浆纱工序中的浆料配方和浆纱效果;以织机工艺参数为重点,分析了引纬参数、开口时间、稀密路等工艺调整过程,并总结了其他织机工艺;同时,对一些织物疵点的预防措施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通过工艺优化,最终产品顺利生产,织机效率达92%以上,入库一等品率在99.7%以上。认为:通过优化织机工艺,可以实现牛津纺产品提质增效的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津纺 经纱 浆料配方 上浆率 喷气织机 上机张力 开口时间
下载PDF
TSP203在溶洞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8
作者 闫小兵 周永胜 申飞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07年第6期589-595,共7页
与探测断层相比,应用TSP203探测溶洞有很大的难度。根据TSP203的工作原理和在喀斯特溶洞发育的隧道内的探测结果,认为溶洞的几何形态和产状是决定溶洞探测精度的首要因素。只有溶洞的边界有一定的横向延伸性,溶洞界面呈非常明显的单... 与探测断层相比,应用TSP203探测溶洞有很大的难度。根据TSP203的工作原理和在喀斯特溶洞发育的隧道内的探测结果,认为溶洞的几何形态和产状是决定溶洞探测精度的首要因素。只有溶洞的边界有一定的横向延伸性,溶洞界面呈非常明显的单一平面特征,其法线方向与隧道轴线平行或以较小的角度相交(0°~45°),溶洞才能被准确探测。如果溶洞的边界相对于TSP测量布线有一定的横向延伸性,其边界面不一定是完全平滑的表面,但其法线方向与隧道轴线不完全垂直(大角度相交),这类溶洞有可能被部分探测,但探测精度还与溶洞界面两侧的波阻抗差、对地下水的探测、操作人员的数据采集经验和数据处理水平等有关。如果溶洞的几何形状为圆锥体或圆柱体,或者溶洞界面尽管为一平面,但其界面边界的横向延伸面与隧道轴线平行(法线方向垂直于隧道轴线),那么,这类溶洞基本难以被探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洞探测 溶洞的几何形态和产状 TSP203 精度
下载PDF
基于XJ120测试数据的纱线质量预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闫小兵 盛翠红 张一心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7-30,共4页
为合理有效地利用原棉资源,避免生产过程中造成浪费,通过原棉的各项性能指标来定量预测成纱质量是一个有效途径。本文收集了59组14.6tex棉卷/生条作为样本,测试了对应成纱的强力、条干CV单纱品质指标。运用国产XJ120快速棉纤维性能测试... 为合理有效地利用原棉资源,避免生产过程中造成浪费,通过原棉的各项性能指标来定量预测成纱质量是一个有效途径。本文收集了59组14.6tex棉卷/生条作为样本,测试了对应成纱的强力、条干CV单纱品质指标。运用国产XJ120快速棉纤维性能测试仪检测出棉卷/生条的12项指标:Mic、Luhm、Ui、Str、Elg、Mat、Rd、+B、CG、TC、TA、TG。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棉卷/生条XJ120测试性能指标与对应成纱单纱强力、条干CV品质指标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模型。结果所得的回归方程模型对棉纺厂的配棉工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J120 棉纱质量 多元线性回归 回归方程模型 配棉
下载PDF
In-Ga共掺杂ZnO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被引量:1
20
作者 闫小兵 史守山 郝华 《中国粉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3-36,共4页
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研究本征ZnO、In和Ga分别单掺杂及In-Ga共掺杂ZnO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结果表明:In掺杂的ZnO晶胞体积减小,Ga掺杂的ZnO晶胞体积增大,In-Ga共掺杂的ZnO晶胞体积增大是由掺入的Ga决定的;在ZnO禁带中... 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研究本征ZnO、In和Ga分别单掺杂及In-Ga共掺杂ZnO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结果表明:In掺杂的ZnO晶胞体积减小,Ga掺杂的ZnO晶胞体积增大,In-Ga共掺杂的ZnO晶胞体积增大是由掺入的Ga决定的;在ZnO禁带中引入杂质能级,禁带宽度变小,导电能力提高;In-Ga共掺杂后,ZnO吸收带边红移,在波长为302.3~766.8 nm的可见光范围内吸收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Ga共掺杂 电子结构 光学性质 第一性原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