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调控基因gacA在荧光假单胞菌2P24防治土传病害中的作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闫小雪 张力群 +1 位作者 杨之为 唐文华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2-279,共8页
Pseudomonasfluorescens 2 P2 4分离自山东小麦全蚀病自然衰退土壤 ,该菌株能产生抗生素 2 ,4-二乙酰基藤黄酚 ( 2 ,4-diacetylphloroglucinol,2 ,4-DAPG)、氢氰酸 ,嗜铁素和蛋白酶 ,且抑菌谱广 ,可防治多种作物土传病害。本研究应用 Tn... Pseudomonasfluorescens 2 P2 4分离自山东小麦全蚀病自然衰退土壤 ,该菌株能产生抗生素 2 ,4-二乙酰基藤黄酚 ( 2 ,4-diacetylphloroglucinol,2 ,4-DAPG)、氢氰酸 ,嗜铁素和蛋白酶 ,且抑菌谱广 ,可防治多种作物土传病害。本研究应用 Tn5转座突变技术 ,获得 1株产嗜铁素过量 ,同时不产生 2 ,4-DAPG、HCN、蛋白酶、不能形成生物膜 ( biofilm)的突变菌株PM3 3 90 ,其表现型与调控基因 gac A的突变体表型相似。通过 PCR介导的文库筛选方法 ,从 2 P2 4基因组文库中获得 2个含有 gac A基因的阳性克隆 ,进一步亚克隆 ,得到只含有完整 gac A开放阅读框的 1 .2 kb片段 ,互补实验表明其能恢复突变菌株的多种缺失表型。生测结果表明 ,gac A- 突变菌株与野生型 2 P2 4相比 ,对不同土传病害的生防效果均显著降低。以上结果证实 gac A在 2 P2 4中具有整体水平的调控功能 ,并在 2 P2 4防治土传病害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假单胞菌 双因子调控系统 gacA基因 生物防治
下载PDF
茶色素治疗胃癌前期病变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闫小雪 袁红霞 雒名池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1年第2期268-270,共3页
关键词 茶色素 肾癌前期病变 胃镜检查 胃癌
下载PDF
辨证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29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闫小雪 骆明池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辩证论治 胃十二指肠溃疡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耳针配合中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78例 被引量:5
4
作者 闫小雪 张双德 《天津中医》 2000年第6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胃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 耳针疗法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善胃方对气阴两虚型胃癌前期病变EGF及EGFR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袁红霞 赵强 +6 位作者 黄文政 方玲 于强 王洪俊 冯莉 闫小雪 代二庆 《天津中医药》 CAS 2004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善胃方对胃癌前期病变的治疗效果 ,并观察表皮生长因子 (EGF)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治疗前后的表达情况。[方法]将内镜和病理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胃黏膜异型增生且符合中医气阴两虚型的患者6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3... [目的]观察中药善胃方对胃癌前期病变的治疗效果 ,并观察表皮生长因子 (EGF)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治疗前后的表达情况。[方法]将内镜和病理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胃黏膜异型增生且符合中医气阴两虚型的患者6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 ,予善胃方 ;对照组30例 ,予猴头菌片 ,两组均用药6个月。[结果]1)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缓解总有效率为90.00% ;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缓解总有效率为55.67% ,P<0.01;2)病理改变 :中药治疗后多数患者病理改善 ,萎缩、肠化、不典型增生均有改善 ;而对照组萎缩、肠化、不典型增生改善不明显 ,中药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3)中药治疗组治疗前后EGF、EGFR表达显著降低 ,与对照组相比两者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中药善胃方对胃癌前期病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善胃方 气阴两虚型胃癌 EGFR 治疗 免疫组化 抗体
下载PDF
善胃Ⅰ号方治疗血瘀热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6
作者 代二庆 袁红霞 +5 位作者 王洪俊 赵强 赵占考 陈通 冯莉 闫小雪 《山东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67-269,共3页
目的:观察善胃Ⅰ号方对血瘀热毒证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胃黏膜异型增生的治疗效果,并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治疗前后的表达情况。方法:将内镜和病理确诊为CAG且符合中医血瘀热毒证型的8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 目的:观察善胃Ⅰ号方对血瘀热毒证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胃黏膜异型增生的治疗效果,并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治疗前后的表达情况。方法:将内镜和病理确诊为CAG且符合中医血瘀热毒证型的8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4例,给予善胃Ⅰ号方;对照组48例,给予猴头菌片。两组均用药12周。结果:①善胃Ⅰ号方在临床症状改善、总体疗效方面(81.00%、85.29%)分别优于猴头菌片对照组(44.74%、29.17%),P<0.005;②治疗组治疗前后腺体萎缩程度缓解总有效率76.47%,对照组总有效率25.0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5;③治疗组治疗前后异型增生程度逆转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5;④治疗组中,黏膜EGFR表达经治疗显著降低,P<0.05,而且治疗后EGFR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结论:善胃Ⅰ号方对血瘀热毒证型萎缩性胃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使异型增生程度逆转,降低EGFR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善胃Ⅰ号方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清热活血 疗效观察
下载PDF
善胃系列冲剂治疗胃癌前期病变122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7
作者 袁红霞 高金亮 +2 位作者 闫小雪 雒明池 屈彩琴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0-21,共2页
目的:观察善胃系列冲剂治疗胃癌前期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辩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原则,在疾病的早期、中期、后期分列运用善胃一号、二号、三号冲剂治疗。结果:近期临床治愈23例,显效73例,有效1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 目的:观察善胃系列冲剂治疗胃癌前期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辩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原则,在疾病的早期、中期、后期分列运用善胃一号、二号、三号冲剂治疗。结果:近期临床治愈23例,显效73例,有效1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3.4%,总显效率为78.7%。结论:善胃系列冲剂能明显抑制和逆转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病理改变,对胃癌前期病变可能有阻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善胃系列冲剂 胃癌 癌前病变 中医药疗法 治疗 疗效
下载PDF
善胃Ⅰ号方对血瘀热毒型胃粘膜异型增生p21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袁红霞 黄文政 +6 位作者 陈通 方桢 代二庆 于强 王洪俊 冯莉 闫小雪 《天津中医药》 CAS 2003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善胃I号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胃粘膜异型增生的治疗效果 ,并观察ras癌基因蛋白p21在治疗前后的表达情况。[方法]将内镜和病理确诊为CAG胃粘膜异型增生的患者且符合中医血瘀热毒证型82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 [目的]观察中药善胃I号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胃粘膜异型增生的治疗效果 ,并观察ras癌基因蛋白p21在治疗前后的表达情况。[方法]将内镜和病理确诊为CAG胃粘膜异型增生的患者且符合中医血瘀热毒证型82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4例 ,予善胃Ⅰ号方 ;对照组48例 ,予市售猴头菌片 ,两组均用药12周。[结果]1)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缓解总有效率为81 % ;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缓解总有效率为44.74 % ,P<0.005 ;2)病理改变 :中药治疗后多数患者病理改善 ,粘膜萎缩消失8例 ,转为轻度12例 ,重度转为中度7例 ,无变化6例 ,加重1例 ;而对照组消失2例 ,转为轻度4例 ,转为中度5例 ,无变化33例 ,加重4例 ,中药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05 ;3)中药治疗组治疗前后 p21蛋白表达阳性指数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 ,两者有显着性差异 (P<0.05)。[结论]中药善胃Ⅰ号方对萎缩性胃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善胃I号方 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 胃粘膜异型增生 中医 血瘀热毒证 猴头菌片
下载PDF
善胃Ⅰ号方对血瘀热毒型胃黏膜异型增生及表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代二庆 袁红霞 +4 位作者 李海英 陈通 王洪俊 冯莉 闫小雪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4年第9期1138-1140,共3页
目的 观察中药善胃Ⅰ号方对血瘀热毒证型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胃黏膜异型增生的治疗效果及表皮生长因子 (EGF)在治疗前后的表达情况。方法 将内镜和病理确诊为CAG且符合中医血瘀热毒证型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善... 目的 观察中药善胃Ⅰ号方对血瘀热毒证型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胃黏膜异型增生的治疗效果及表皮生长因子 (EGF)在治疗前后的表达情况。方法 将内镜和病理确诊为CAG且符合中医血瘀热毒证型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善胃Ⅰ号方 ;对照组给予猴头菌片 ,两组均用药 12周。结果 治疗组在症状改善、总体疗效方面 (81% ,85 % )均优于对照组 (4 5 % ,2 9% ) ,P <0 .0 0 5 ;治疗组治疗前后病理恢复总有效率为 76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2 5 %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0 5 ) ;治疗组治疗前后异型增生程度逆转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 .0 0 5 ) ;治疗组黏膜EGF表达治疗后显著降低 (P <0 .0 5 ) ,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 (P <0 .0 5 )。结论 善胃Ⅰ号方对血瘀热毒证型CAG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使异型增生程度逆转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萎缩性胃炎 异型增生 善胃I号方 表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善胃方对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患者p21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代二庆 袁红霞 +3 位作者 冯莉 陈通 王洪俊 闫小雪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4年第7期561-563,共3页
目的 :观察中药善胃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伴有胃黏膜异型增生 (Dys)和 (或 )肠上皮化生 (IM)的治疗效果 ,并观察癌基因蛋白 p2 1(p2 1)在治疗前后的表达情况。方法 :将内镜和病理确诊为CAG且伴有Dys和 (或 )IM的患者 6 0例 ,随机分... 目的 :观察中药善胃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伴有胃黏膜异型增生 (Dys)和 (或 )肠上皮化生 (IM)的治疗效果 ,并观察癌基因蛋白 p2 1(p2 1)在治疗前后的表达情况。方法 :将内镜和病理确诊为CAG且伴有Dys和 (或 )IM的患者 6 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给予善胃方 ;对照组 ,给予猴头菌片。结果 :①善胃方在总体疗效方面 (90 0 0 % )优于猴头菌片对照组 (5 6 6 7% ) ,P <0 0 5 ;②中药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腺体萎缩程度缓解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③中药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黏膜Dys、IM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 0 5 ;④中药治疗组中 ,黏膜 p2 1表达经治疗显著降低P <0 0 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p2 1表达水平无显著变化。结论 :中药善胃方对萎缩性胃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使黏膜Dys、IM改善 ,降低 p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萎缩性胃炎 癌前病变 善胃方 P21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中药抗病毒零化吸入剂治疗上呼吸道感染104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蒋连泓 胡晓惠 +2 位作者 应森林 闫小雪 鲁淑兰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3期184-186,共3页
采用纯中药雾化吸入剂,治疗上呼吸道感染104例,并设30例西药对照组,主要观察上呼吸道炎症治疗前后的症状与体征变化。结果表明中药雾化吸入剂效果显著,对急性咽炎患者的总有效率达95.72%,优于吗啉双胍、庆大霉素对照组... 采用纯中药雾化吸入剂,治疗上呼吸道感染104例,并设30例西药对照组,主要观察上呼吸道炎症治疗前后的症状与体征变化。结果表明中药雾化吸入剂效果显著,对急性咽炎患者的总有效率达95.72%,优于吗啉双胍、庆大霉素对照组(总有效率达93.33%)。证明该制剂有轻强的抗病毒、抑菌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雾化吸入剂 上呼吸道感染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中医药阻断胃癌前期病变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袁红霞 高金亮 +7 位作者 徐东琴 孟静岩 闫小雪 李彦 高玉德 潘丛清 屈彩芹 雒明池 《天津中医》 2000年第5期56-56,共1页
关键词 胃癌前期病变 中医药疗法 临床研究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善胃方对胃癌前期病变细胞因子表达的调节研究
13
作者 袁红霞 代二庆 +8 位作者 姚智 王洪俊 崔洪英 应森林 于强 赵强 刘长青 闫小雪 孙艳明 《天津中医药》 CAS 2003年第6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善胃方 胃癌 细胞因子 治疗 胃镜 中医
下载PDF
善胃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临床研究
14
作者 代二庆 陈礼明 +2 位作者 袁红霞 赵强 闫小雪 《中华医学写作杂志》 2003年第23期2154-2157,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善胃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有胃粘膜并型增生(Dys)和(或)肠上皮化生(IM)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内镜和病理确诊为CAG且伴有Dys和(或)IM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给予善胃方;对照组30例,给予... 目的:观察中药善胃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有胃粘膜并型增生(Dys)和(或)肠上皮化生(IM)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内镜和病理确诊为CAG且伴有Dys和(或)IM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给予善胃方;对照组30例,给予猴头菌片,两组均用药12wk。结果:①善胃方在总体疗效方面(90.00%)优于猴头菌片对照组(56.67%),P<0.05;②中药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腺体萎缩程度缓解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③中药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粘膜Dys、IM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善胃方对萎缩性胃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使粘膜Dys、IM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萎缩性胃炎 癌前病变 善胃方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善胃方对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表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15
作者 代二庆 袁红霞 +1 位作者 赵强 闫小雪 《中华医学写作杂志》 2003年第24期2179-2182,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善胃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有胃粘膜异型增生(Dys)和(或)肠上皮化生(IM)的治疗效果,并观察表皮生长因子(EGF)在治疗前后的表达情况。方法:将内镜和病理确诊为CAG且伴有Dys和(或)IM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 目的:观察中药善胃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有胃粘膜异型增生(Dys)和(或)肠上皮化生(IM)的治疗效果,并观察表皮生长因子(EGF)在治疗前后的表达情况。方法:将内镜和病理确诊为CAG且伴有Dys和(或)IM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给予善胃方;对照组30侧,给予猴头菌片,两组均用药12wk。结果:①善胃方在总体疗效方面(90.00%)优于猴头菌片对照组(56.67%),P<0.05;②中药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腺体萎缩程度缓解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③中药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粘膜Dys、IM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④中药治疗组中,粘膜EGF表达经治疗显著降低P<0.05,而且治疗后EGF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结论:中药善胃方对萎缩性胃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使粘膜Dys、IM改善,降低EGF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萎缩性胃炎 癌前病变 善胃方 表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慢性胃炎的自我疗法
16
作者 雒明池 闫小雪 《天津中医》 1992年第6期43-43,共1页
健身运动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是我们祖先锻炼身体,预防疾病,益寿延年的重要方法之一。由于近代运动生理和运动医学的发展,证明了体育运动的健身和防治疾病的价值,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科学依据,为祖国医学保... 健身运动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是我们祖先锻炼身体,预防疾病,益寿延年的重要方法之一。由于近代运动生理和运动医学的发展,证明了体育运动的健身和防治疾病的价值,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科学依据,为祖国医学保健运动提供了可靠的科学基础。我们在临床实践中自创的《健胃功》《健脾养胃八段功》从保健观点看是属于健身运动范畴,简便易学,功效显著,配合药物治疗每每收到事半功倍之效,颇受广大胃病患者的喜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炎 健身运动 气功疗法
下载PDF
低温环境手部皮肤温度与心理参数的响应规律
17
作者 杨杰 闫小雪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0-667,共8页
为了减小低温环境中人员手部冻伤风险并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手部冷应激试验来揭示局部冷暴露下手部皮肤温度与心理参数的响应规律。首先,招募了12名男性受试者参与试验;然后,利用人工气候室模拟低温环境,受试者穿着防护服暴露于16℃环境中... 为了减小低温环境中人员手部冻伤风险并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手部冷应激试验来揭示局部冷暴露下手部皮肤温度与心理参数的响应规律。首先,招募了12名男性受试者参与试验;然后,利用人工气候室模拟低温环境,受试者穿着防护服暴露于16℃环境中,手部暴露于16℃(对照组)和-10℃(试验组)2种工况;最后,在试验期间连续测量手掌、手背、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拇指7个部位的皮肤温度,以及心理参数包括手部热感觉(TSV)和手部疼痛感(PSV)。结果表明:随着局部冷暴露时间的增加,手部皮肤温度会呈现先急剧降低,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试验组的大拇指与手背的温差最大;手部皮肤温度与TSV呈线性关系(R^(2)=0.86),手部皮肤温度为30~35℃时手部处于舒适状态,25℃左右时感觉凉爽,10~15℃时感觉很冷;手部皮肤温度与PSV呈非线性关系(R^(2)=0.98),相较于TSV滞后,疼痛感发生于手部皮肤温度为15~20℃之间,之后手部皮肤温度呈指数曲线急剧下降,当手部皮肤温度为12℃左右时,疼痛感无法忍受。应注重低温环境下的手部防护,裸手处于-10℃的环境时最大冷暴露时间不应超过10 min,既要保证手部的舒适性,也要保证作业时的灵活度。研究成果可为降低冻伤发生概率、设计保暖服装、研发个体防护装备等提供基础数据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防护 低温环境 皮肤温度 心理参数 热生理调节
下载PDF
基于Gabor融合特征的疲劳判断模型研究
18
作者 王崴绪 闫小雪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4年第1期21-23,共3页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同时,疲劳驾驶也逐渐成为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通过面部信息对驾驶者的疲劳状态进行判断是目前的主流方法,采用Gabor多尺度融合特征方法对驾驶员的面部表情特征采用融合规则进行融合...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同时,疲劳驾驶也逐渐成为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通过面部信息对驾驶者的疲劳状态进行判断是目前的主流方法,采用Gabor多尺度融合特征方法对驾驶员的面部表情特征采用融合规则进行融合并分类。本文通过调研发现,驾驶过程中驾驶员产生的疲劳表情、积极表情和中立表情会对大脑精神活跃度产生重要影响,并研究不同表情对人类疲劳的影响权重,确定相应表情权重值,最后通过数据模型确定疲劳指数检测公式,并判定疲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融合 融合特征 疲劳驾驶 情绪权重 策略模型
下载PDF
嗜热链球菌dlt操纵子终端亚基stDltD的晶体结构
19
作者 曾琪 田利飞 +2 位作者 刘晏平 闫小雪 许文青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52-1062,共11页
细胞表面多聚物的酰基跨膜修饰对增强细菌的致病性至关重要.DltA/B/C/D操纵子介导的脂磷壁酸(LTA)D-丙酰化修饰是革兰氏阳性菌中重要的一类后修饰,其调节膜内外的电荷平衡.DltA/B/C/D操纵子主要由DltA、DltB、DltC和DltD四种蛋白质亚基... 细胞表面多聚物的酰基跨膜修饰对增强细菌的致病性至关重要.DltA/B/C/D操纵子介导的脂磷壁酸(LTA)D-丙酰化修饰是革兰氏阳性菌中重要的一类后修饰,其调节膜内外的电荷平衡.DltA/B/C/D操纵子主要由DltA、DltB、DltC和DltD四种蛋白质亚基组成,其催化机制与结构在生物进化中高度保守.DltA/DltC介导的胞内D-丙酰胺的转移机理已有深入的研究,而跨膜O-酰基转移酶DltB和dlt操纵子末端DltD介导的跨膜催化过程并不清楚.本文解析了来源于嗜热链球菌(S.thermophilus)中stDltD膜外结构域2.94?分辨率的晶体三维结构.结构比对分析表明,stDltD是dlt操纵子终端的酰基转移酶,属于SGNH-like家族,stDltD的活性中心,包括4个blocks和催化三联体,都保守存在于多种革兰氏阳性病原菌中.此外,结构叠合分析表明,stDltD催化中心形成的正电荷窝沟正好可以结合一个脂磷壁酸骨架的单体即甘油磷酸分子.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一个由Dlt/A/B/C/D操纵子介导跨膜D-丙酰化修饰的工作模型.本研究对进一步阐明DltD的生物学功能以及Dlt/A/B/C/D操纵子酰基跨膜修饰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t操纵子 酰基跨膜修饰 LTAD-丙酰化修饰 SGNH-like蛋白家族 晶体结构
下载PDF
油/气管道检测机器人 被引量:18
20
作者 徐小云 颜国正 闫小雪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653-1656,共4页
在轮式和履带式机器人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了一种新的管内移动机器人.机器人的3组驱动轮沿圆周方向120°均布,在轴向截面内,前后两组驱动轮布置在同一组平行四边形机构上,驱动电动机通过蜗轮蜗杆副驱动3组驱动轮,调节电动机通过滚珠... 在轮式和履带式机器人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了一种新的管内移动机器人.机器人的3组驱动轮沿圆周方向120°均布,在轴向截面内,前后两组驱动轮布置在同一组平行四边形机构上,驱动电动机通过蜗轮蜗杆副驱动3组驱动轮,调节电动机通过滚珠丝杠螺母副和压力传感器使3组驱动轮始终以稳定的正压力紧贴在管道内壁,使机器人具有充裕并且稳定的牵引力.该机器人机构紧凑,工作可靠,适用于管径为 400~650mm的管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机器人 平行四边形机构 管道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