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RAW264.7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甘草水提物生物限值测定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琼玲 肖苏萍 +5 位作者 刘蕾 张权 丁世兰 闫惠捷 王继永 游云 《中国药物警戒》 2020年第10期659-664,共6页
目的建立基于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吞噬功能的甘草水提物生物限值测定方法,从生物活性层面对甘草进行质量控制。方法由中国中药有限公司提供4个批次的甘草水提物冻干粉,批号分别为:GCGSQ、GCGSC、GCNMG、GCXJ,GCGSC作为验证使用。首... 目的建立基于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吞噬功能的甘草水提物生物限值测定方法,从生物活性层面对甘草进行质量控制。方法由中国中药有限公司提供4个批次的甘草水提物冻干粉,批号分别为:GCGSQ、GCGSC、GCNMG、GCXJ,GCGSC作为验证使用。首先对细胞实验条件进行优化,并从甘草水提物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影响的量效关系、精密度、重复性等方面进行考察。采用CCK-8法考察细胞密度、LPS浓度、3个批次甘草水提物对巨噬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确定合适的给药浓度范围;采用中性红吞噬实验考察3个批次药物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确定药物作用限值及检测限。结果实验结果提示巨噬细胞优选接种密度为3×10~5个/m L、药物作用时间为24 h、LPS浓度为0.25μg/mL,当甘草水提物质量浓度为125~500μg/mL时对巨噬细胞增殖及吞噬功能的影响呈剂量依赖性,当浓度为125μg/mL时促增殖作用和促吞噬功能最强;通过对3个批次甘草水提物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作用的精密度及重复性进行考察,确定当甘草水提物浓度为125μg/mL为限值剂量,其吞噬指数范围为115%~129%。结论本实验结合甘草免疫调节的药理活性,建立了基于RAW264.7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甘草水提物生物限值评价方法,在本研究确定的试验条件下,确定125μg/mL为限值剂量,在该限值浓度下巨噬细胞的吞噬指数在115%~129%范围内,可判断为质量合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水提物 RAW264.7 吞噬 生物评价 巨噬细胞 限值测定
下载PDF
白芷、没药单煎与合煎对欧前胡素含量及其镇痛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莉鑫 陈影 +7 位作者 孔一鸣 闫惠捷 张倩 游云 张东 仝燕 孟凤仙 王锦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20-24,共5页
目的:比较白芷、没药单煎与合煎对欧前胡素含量及其镇痛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常规水煎工艺得到白芷单煎液、没药单煎液、白芷-没药合煎液。采用LC-MS测定不同提取液中欧前胡素的含量,乙腈-水(55∶45),流速0.3 min·mL^(-1),... 目的:比较白芷、没药单煎与合煎对欧前胡素含量及其镇痛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常规水煎工艺得到白芷单煎液、没药单煎液、白芷-没药合煎液。采用LC-MS测定不同提取液中欧前胡素的含量,乙腈-水(55∶45),流速0.3 min·mL^(-1),进样量5μL,柱温35℃;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扫描模式,单离子监测(SIM)。小鼠分为空白组、阳性组(氨酚双氢可待因片组)和3种水煎液的低、中、高剂量组,阳性药给药剂量为0.24 g·kg^(-1)·d^(-1),白芷单煎液将3,6,12 g·kg^(-1)·d^(-1),没药单煎液将1.5,3,6 g·kg^(-1)·d^(-1),白芷-没药合煎液将4.5,9,18 g·kg^(-1)·d^(-1)设定为低、中、高给药剂量,分别灌胃给药7 d后进行热板试验和扭体试验,记录舔足时间和扭体次数。结果:欧前胡素线性范围0.02~0.20 mg·L^(-1)(R^2=0.991 1),欧前胡素在白芷单煎液中转移率仅0.62%,在白芷-没药合煎液中转移率提高至2.00%。除了个别时间点外,热板试验中单煎液、合煎液各剂量组与空白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扭体试验中白芷单煎低、中剂量组,没药单煎高剂量组和白芷-没药合煎各剂量组与空白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白芷与没药合煎能促进白芷中欧前胡素的溶出。单煎液、合煎液各剂量组均能延长小鼠热板舔足时间,合煎液各剂量组均能延长扭体潜伏时间,合煎液高剂量组对小鼠的疼痛抑制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芷 没药 欧前胡素 镇痛 单煎 合煎 热板法
原文传递
香薷-广藿香药对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与评价 被引量:6
3
作者 孔一鸣 闫惠捷 +3 位作者 郭凤倩 李新健 仝燕 王锦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7-94,共8页
目的:对香薷-广藿香挥发油进行药效学实验考察;建立气相色谱法(GC)同时测定香薷-广藿香挥发油中指标成分麝香草酚、香荆芥酚、百秋李醇含量的方法;优选香薷-广藿香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并确证包合物的形成。方法:采用透明质... 目的:对香薷-广藿香挥发油进行药效学实验考察;建立气相色谱法(GC)同时测定香薷-广藿香挥发油中指标成分麝香草酚、香荆芥酚、百秋李醇含量的方法;优选香薷-广藿香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并确证包合物的形成。方法:采用透明质酸酶活性抑制试验建立了体外炎症反应模型,对挥发油进行抗炎测试;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法对挥发油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分别采用饱和水溶液法、胶体磨法、研磨法对香薷-广藿香挥发油进行β-环糊精的包合,采用GC对挥发油中麝香草酚、香荆芥酚、百秋李醇进行含量测定,优选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和包合工艺;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法、热差分析法及X射线衍射法验证包合物的形成。结果:挥发油对透明质酸酶活性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对DPPH有消除作用,且随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增强。麝香草酚、香荆芥酚、百秋李醇分别在0.0213~0.426,0.02004~0.4008,0.0226~0.452 g·L^-1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三者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59%(RSD1.6%),100.15%(RSD 1.5%),100.70%(RSD 1.4%);胶体磨法测得指标性成分含量最高;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法、热差分析法以及X射线衍射法均可验证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形成。结论:挥发油具有一定抗炎活性及抗氧化能力;胶体磨法为香薷-广藿香挥发油最佳包合工艺。建立的GC具有简便灵敏、准确可靠、重复性好等优点,满足同时测定包合物中麝香草酚、香荆芥酚、百秋李醇含量的要求,提高了分析效率,可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薷 广藿香 麝香草酚 香荆芥酚 百秋李醇 挥发油包合物 β-环糊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