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与启发 被引量:3
1
作者 闫晶敏 毛旭虎 李倩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2年第22期3162-3166,共5页
为了应对新时期的机遇与挑战,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教育部与相关部门联合下发“卓越计划”2.0,其中新医科为主要建设内容之一,其在传统医学的基础上,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更加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并以培养适应新形势的复合型人才为... 为了应对新时期的机遇与挑战,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教育部与相关部门联合下发“卓越计划”2.0,其中新医科为主要建设内容之一,其在传统医学的基础上,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更加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并以培养适应新形势的复合型人才为重任。作为高校临床微生物与免疫学交叉学科的教学工作者,笔者结合当前大背景对目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反思,发现了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和生物安全等方面提出改革建议,旨在完善教学体系,为培养适应新时代背景下的优秀检验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检验 教学改革 实验室生物安全 新医科
下载PDF
类鼻疽菌通过诱导线粒体自噬促进其胞内存活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夏瑀培 胡治强 +6 位作者 饶承龙 章美娟 杨文波 闫晶敏 岳娟娟 毛旭虎 李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06-812,共7页
目的探讨类鼻疽菌感染人单核细胞THP-1后诱导线粒体自噬对其胞内存活的影响。方法类鼻疽菌BPC006感染THP-1细胞后2 h,以未感染组作为对照,通过透射电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线粒体结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类鼻疽菌感染后不同时间点线... 目的探讨类鼻疽菌感染人单核细胞THP-1后诱导线粒体自噬对其胞内存活的影响。方法类鼻疽菌BPC006感染THP-1细胞后2 h,以未感染组作为对照,通过透射电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线粒体结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类鼻疽菌感染后不同时间点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全波长酶标仪检测感染后各时间点ATP含量变化;同时,通过Western blot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分别检测感染后各时间点线粒体蛋白HSP60、TIM23和线粒体DNA mtCO1的变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线粒体与自噬小体共定位的情况;最后,分别通过线粒体自噬诱导剂CCCP和抑制剂Mdivi-1预处理后,检测各感染时间点胞内细菌载量的变化。结果类鼻疽菌感染THP-1细胞后2 h观察到宿主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受损,线粒体膜电位和ATP含量在各感染时间点均降低(P<0.01),且呈时间递减趋势,提示类鼻疽菌感染后线粒体结构和功能受损;Western blot检测显示HSP60和TIM23蛋白水平随感染时间延长而减少,同时Q-PCR检测也显示mtCO1基因水平随感染时间延长而减少,免疫荧光分析显示线粒体蛋白TIM23与自噬小体GFP-LC3共定位明显增多(P<0.01),提示类鼻疽菌感染后诱导了线粒体自噬的发生;使用线粒体自噬诱导剂CCCP以及抑制剂Mdivi-1处理细胞后,与对照组比较,激活线粒体自噬类鼻疽菌胞内细菌载量增多(P<0.05),而抑制线粒体自噬其胞内细菌载量降低(P<0.05)。结论类鼻疽菌感染THP-1细胞后引起宿主细胞线粒体结构和功能受损进而诱导线粒体自噬的发生,从而有利于类鼻疽菌的胞内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鼻疽菌 THP-1细胞 线粒体 线粒体自噬
下载PDF
类鼻疽杆菌Ⅵ型分泌系统蛋白Hcp1的重组表达及免疫学性质鉴定 被引量:3
3
作者 章美娟 胡治强 +6 位作者 夏瑀培 袁思琪 闫晶敏 饶承龙 李倩 杨文波 毛旭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2296-2301,共6页
目的重组表达类鼻疽杆菌Ⅵ型分泌系统溶血素共调节蛋白1(hemolysin coregulated protein 1,Hcp1),并对其免疫学性质进行鉴定。方法利用DNA重组技术以pET-28a表达系统在E.coli BL21(DE3)中重组表达Hcp1;通过亲和层析制备高纯度Hcp1蛋白;... 目的重组表达类鼻疽杆菌Ⅵ型分泌系统溶血素共调节蛋白1(hemolysin coregulated protein 1,Hcp1),并对其免疫学性质进行鉴定。方法利用DNA重组技术以pET-28a表达系统在E.coli BL21(DE3)中重组表达Hcp1;通过亲和层析制备高纯度Hcp1蛋白;采用腹腔注射免疫小鼠制备抗Hcp1血清,ELISA检测抗体滴度,免疫印迹及免疫荧光分析抗体的免疫反应性。结果成功获得纯度达95%的重组Hcp1蛋白,该蛋白免疫小鼠后获得的抗血清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较高的抗体滴度(1∶512000),表现出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结论成功制备了具有生物学活性的Hcp1重组蛋白及其抗血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鼻疽杆菌 Ⅵ型分泌系统蛋白 溶血素共调节蛋白1 重组表达
下载PDF
1例复发类鼻疽的病原学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文波 张纳安 +7 位作者 饶承龙 夏瑀培 章美娟 李骁 闫晶敏 陈海 李倩 毛旭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2441-2448,共8页
目的通过对1例复发类鼻疽进行系统病原学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分析和探讨类鼻疽菌长期滞留机体可能的适应宿主机制。方法对临床收集的来源于同一个患者时隔5年分离到的两株类鼻疽菌,进行微生物学鉴定、全基因组测序,并使用相关软件对... 目的通过对1例复发类鼻疽进行系统病原学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分析和探讨类鼻疽菌长期滞留机体可能的适应宿主机制。方法对临床收集的来源于同一个患者时隔5年分离到的两株类鼻疽菌,进行微生物学鉴定、全基因组测序,并使用相关软件对测序数据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同源比对进化树、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以及插入缺失(insertion-deletion,Indel)分析;进一步在感染肺上皮A549细胞模型中比较感染不同时间细胞内细菌载量变化;双向电泳-质谱技术分析两株细菌在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分离到的两株类鼻疽菌,全基因组均约7.12 Mb,COG功能注释编码蛋白大致约5 000个;MLST分型均为ST58型;同源比对进化树分析显示它们位于同一分支且与其他分离自中国的类鼻疽菌亲缘关系较近;SNP/Indel分析显示复发株有114个SNP位点、55个Indel位点;与原发株相比,双向电泳-质谱结果表明复发株共有68个蛋白的表达水平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同时复发株感染A549后细胞内细菌载量明显增加(P<0.05)。结论以上复发菌株的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以及胞内感染增殖能力的系统研究提示类鼻疽菌可能在机体长期的选择压力下微进化,通过对细菌基因转录表达、分泌系统、耐药以及能量代谢等方面的调控更加适应其在宿主体内的生存而实现长期滞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鼻疽菌 复发 全基因组 差异蛋白
下载PDF
疫情背景下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倩 陈建高 +2 位作者 闫晶敏 王施韦 毛旭虎 《高教学刊》 2022年第21期13-16,共4页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主干课程,在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不仅是“立德树人、为战育人”的根本举措,同时也是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办法。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重要时代背景,分别从课程的定位思政、理论思政...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主干课程,在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不仅是“立德树人、为战育人”的根本举措,同时也是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办法。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重要时代背景,分别从课程的定位思政、理论思政和实践思政三个方面来进行探索和实践,将疫情防控与教学知识点有机整合,深入发掘相应的思政教学事例,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内容,从而达到培育德才兼备的新型军事医学人才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医学检验技术 课程思政
下载PDF
小班化教学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教学中的实践 被引量:3
6
作者 闫晶敏 李倩 《重庆医学》 CAS 2020年第17期2953-2955,共3页
与传统的大班化教学比较,小班化教学因其班级规模小、师生互动强、可实现一对一精细化指导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等突出特点,逐渐在高等教育本科人才的培养中显现优势。本文以《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课程为例,介绍了笔者所在单位对医学... 与传统的大班化教学比较,小班化教学因其班级规模小、师生互动强、可实现一对一精细化指导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等突出特点,逐渐在高等教育本科人才的培养中显现优势。本文以《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课程为例,介绍了笔者所在单位对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学生实施的小班化教学改革措施,以期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能进一步改善教学质量,提高检验专业本科人才的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班化教学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教学改革 教学质量 综合素质
下载PDF
类鼻疽疫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闫晶敏 章美娟(综述) 毛旭虎(审校)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190-194,共5页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是引起类鼻疽主要病原体,具有易传播、致死率高、耐药性强等特点,目前尚缺乏有效疫苗,因此具有被用作生物武器的风险。目前在研的类鼻疽疫苗包括灭活全细胞疫苗、减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DNA疫苗和多糖结合疫苗等。...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是引起类鼻疽主要病原体,具有易传播、致死率高、耐药性强等特点,目前尚缺乏有效疫苗,因此具有被用作生物武器的风险。目前在研的类鼻疽疫苗包括灭活全细胞疫苗、减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DNA疫苗和多糖结合疫苗等。鉴于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属兼性胞内感染病原菌,且目前关于其逃逸宿主免疫的机制还不十分清楚,因此疫苗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此文对目前主要的类鼻疽疫苗研究进展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综述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霍尔德杆菌 类鼻疽 类鼻疽 细菌菌苗
原文传递
细菌蛋白糖基化修饰的生物学功能及应用研究进展
8
作者 李骁 闫晶敏 毛旭虎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23-329,共7页
细菌在维持人体健康和诱导疾病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生物学功能常与蛋白质表面附着的聚糖有关。近年来,细菌蛋白的糖基化修饰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随着合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蛋白糖基化修饰系统的深入研究,部分蛋白糖... 细菌在维持人体健康和诱导疾病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生物学功能常与蛋白质表面附着的聚糖有关。近年来,细菌蛋白的糖基化修饰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随着合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蛋白糖基化修饰系统的深入研究,部分蛋白糖基化修饰系统已经应用于工程菌中,独立发挥蛋白质修饰作用,使得"定制糖蛋白"成为可能。本文就细菌蛋白糖基化修饰过程中的基本组成要素、糖基化修饰类型、途径及其糖基化修饰的生物学功能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蛋白 糖基化修饰 生物学功能 结合疫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