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种血培养瓶4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吸附能力分析
1
作者 杨会林 陈娟 +3 位作者 闫津津 欧嘉文 文明明 周丽娜 《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578-582,共5页
目的分析4种血培养瓶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万古霉素和卡泊芬净4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吸附能力,为提高血培养病原体检出率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万古霉素和卡泊芬净敏感标准菌株进行配对,将抗菌药... 目的分析4种血培养瓶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万古霉素和卡泊芬净4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吸附能力,为提高血培养病原体检出率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万古霉素和卡泊芬净敏感标准菌株进行配对,将抗菌药物和配对菌株分别加入4种临床常用的血培养瓶(FA plus、FNplus、Aerobic、Anaerobic)进行培养,根据培养瓶报阳情况和阳性报警时长,评估不同血培养瓶对4种抗菌药物的吸附能力。结果对照瓶(无抗菌药物吸附措施)培养5 d均未报阳。FA plus、FN plus、Aerobic、Anaerobic阳性报警率分别为75.0%(15/20)、100.0%(10/10)、70.0%(14/20)、0.0%(0/10)。亚胺培南/大肠埃希菌组,FN plus均能报阳(5/5),阳性报警时长为(12.4±0.3)h,FA plus、Aerobic和Anaerobic5d均未报阳;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铜绿假单胞菌组,FAplus和Aerobic能报阳(5/5),阳性报警时长分别为(16.2±0.3)和(18.1±0.4)h,2种血培养瓶阳性报警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组,FA plus、FN plus和Aerobic能报阳,阳性报警时长分别为(16.7±0.4)、(24.1±0.6)和(31.3±3.9)h,3种血培养瓶阳性报警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aerobic培养5 d未报阳。卡泊芬净/白念珠菌组,FA plus和Aerobic能报阳,阳性报警时长分别为(47.1±3.3)和(42.9±2.0)h,2种血培养瓶阳性报警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N plus具有吸附亚胺培南、万古霉素的能力,FA plus和Aerobic具有吸附万古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卡泊芬净的能力;对采集血液样本前使用了抗菌药物的患者,不建议使用无吸附抗菌药物措施的血培养瓶,应根据临床抗菌药物使用习惯选择合适的培养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培养 抗菌药物吸附 病原菌 阳性报警时长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抗交叉反应性糖类决定簇IgE水平与血清IgE水平和皮肤点刺试验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闫津津 冯珍如 +4 位作者 王全桂 王美玲 存玲 李志艳 郑新芝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2499-2504,共6页
目的分析变应性鼻炎患者抗交叉反应性糖类决定簇IgE(anti-CCDIgE)水平与血清IgE水平和皮肤点刺试验(SPT)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7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确诊且符合纳入标准的变应性鼻炎患者和非变应性鼻炎患者161例为研... 目的分析变应性鼻炎患者抗交叉反应性糖类决定簇IgE(anti-CCDIgE)水平与血清IgE水平和皮肤点刺试验(SPT)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7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确诊且符合纳入标准的变应性鼻炎患者和非变应性鼻炎患者161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是否为变应性鼻炎分为变应性鼻炎组(121例)和对照组(40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蜜蜂叮咬情况等),采用斑点免疫印迹法(dot-IBT)检测血清特异性IgE(s IgE)及anti-CCDIgE表达情况,荧光酶联免疫法(FEIA)检测phadiatop、总IgE(tIgE)表达情况,并进行SPT。分析anti-CCDIgE表达情况与性别、年龄、蜜蜂叮咬情况、s IgE特应性变应原表达情况、phadiatop表达情况、tIgE表达情况、SPT吸入性变应原表达情况的关联性,SPT结果与年龄、性别、phadiatop表达情况、tIgE表达情况的关联性。结果变应性鼻炎组患者s IgE、anti-CCDIgE、phadiatop、tIgE阳性表达率、SPT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ti-CCDIgE表达情况与性别,年龄,s IgE特应性变应原中的混合树木、葎草、艾蒿、户尘、混合尘螨、混合霉菌、蟑螂、狗毛、猫毛表达情况,phadiatop表达情况,SPT吸入性变应原中的树1、杂草、云杉属、葎草、树2、禾本科/谷、艾蒿、刺槐、松、粉尘螨、户尘螨、烟曲霉菌、白假丝酵母菌、蟑螂、禾本科、霉菌1、霉菌2、动物毛表达情况无关联性(P〉0.05);anti-CCDIgE表达情况与蜜蜂叮咬情况,s IgE特应性变应原中的豚草表达情况,tIgE表达情况,SPT吸入性变应原中的藜、大豚草表达情况存在关联性(P〈0.05)。SPT结果与性别、tIgE表达情况无关联性(P〉0.05);SPT结果与年龄、phadiatop表达情况存在关联性(P〈0.05)。SPT阳性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大(χ_(趋势)^2=4.264,P=0.039)。结论变应性鼻炎患者anti-CCDIgE水平与血清IgE(s IgE、tIgE)水平、SPT结果有一定的关联性,anti-CCDIgE表达情况对确诊变应原的SPT和s IgE试验有一定干扰,在分析试验结果时应予以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抗交叉反应性糖类决定簇IgE 免疫球蛋白E 皮肤点刺试验
下载PDF
北京地区人群血清抗交叉反应性糖类决定簇IgE检测与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闫津津 冯珍如 +4 位作者 王美玲 存玲 郑新芝 李志艳 史晓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2520-2522,共3页
目的通过调查北京地区人群抗交叉反应性糖类决定簇IgE(anti-CCDIgE)与血清变应原特异性IgE(sIgE)的情况及其与年龄、性别等的相关性,评估anti-CCDIgE分布趋势,分析引发anti-CCDIgE分布的特点,为anti-CCDIgE的临床诊治及预防提供参考依... 目的通过调查北京地区人群抗交叉反应性糖类决定簇IgE(anti-CCDIgE)与血清变应原特异性IgE(sIgE)的情况及其与年龄、性别等的相关性,评估anti-CCDIgE分布趋势,分析引发anti-CCDIgE分布的特点,为anti-CCDIgE的临床诊治及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斑点免疫印迹方法 (dot-IBT)对1 377例体检人群进行anti-CCDIgE及19种变应原sIgE的检测。分析anti-CCDIgE与sIgE的关系及不同特征人群anti-CCDIgE阳性率差异。结果北京地区人群总体anti-CCDIgE阳性率为23.7%(327/1 377)。anti-CCDIgE阳性率与血清变应原sIgE阳性项目数呈线性正相关(r=0.986,P<0.05)。女性anti-CCDIgE阳性率(25.3%,260/1 028)高于男性(19.2%,67/349),有过敏症状者anti-CCDIgE阳性率(45.2%,80/177)高于无过敏症状者(20.6%,247/1 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344和51.610,均P<0.05)。不同年龄、职业人群anti-CCDIgE阳性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阳性变应原项目中anti-CCDIgE阳性率居前5位的分别是屋尘(44.6%)、蟑螂(33.9%)、狗上皮(22.6%)、树(22.1%)、虾(21.7%)。结论北京地区人群中anti-CCDIgE阳性率较高,sIgE检测中如有多种sIgE阳性,提示可能存在anti-CCDIgE的干扰,在临床准确判断变应原过敏时应充分考虑anti-CCDIgE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原 抗交叉反应性糖类决定簇 特异性IGE
下载PDF
微生物标本类型的实验室信息系统设置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闫津津 陈卫东 +2 位作者 颜存粮 杨虹 纪玲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617-619,共3页
目的在实验室信息系统(LIS)上建立微生物检验主要标本类型的体系,减少微生物标本送检类型与申请类型的不一致,实现微生物分析前质量控制的管理目标。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至1月31日的3 304份微生物送检标本,在LIS系统中设置主要标本类... 目的在实验室信息系统(LIS)上建立微生物检验主要标本类型的体系,减少微生物标本送检类型与申请类型的不一致,实现微生物分析前质量控制的管理目标。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至1月31日的3 304份微生物送检标本,在LIS系统中设置主要标本类型微生物项目申请程序后,统计6月20-24日1 532份微生物送检标本,比较设置前后的标本类型错误率,后于7月9-13日,8月10-15日分别再次收集微生物送检标本1 635份和1 340份;持续观察错误率的变化,比较设置前后错误率是否有统计学差异,比较设置前后LIS系统特点。结果设置前微生物送检标本标本类型错误率为的4.6%(152/3 304)。设置后,微生物送检标本类型错误率为1.3%(20/1532),与设置前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224,P<0.05),持续观察阶段微生物送检标本类型错误率保持在较低水平,分别为1.04%(17/1635)和0.9%(13/1340),与设置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新设置的LIS系统,降低了微生物标本类型的错误率,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达到微生物分析前质量控制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检测 标本类型 实验室信息系统
下载PDF
3种方法测定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变应原试验结果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闫津津 余昊 王美玲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24期3429-3431,共3页
目的通过斑点免疫印迹法(dot-IBT)、荧光酶联免疫法(FEIA)测定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的变应原特异性IgE(sIgE),皮肤点刺试验(SPT)检测变应原,比较分析体外dot-IBT、FEIA与体内SPT的结果,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sIgE实验数据。方法 37例变应... 目的通过斑点免疫印迹法(dot-IBT)、荧光酶联免疫法(FEIA)测定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的变应原特异性IgE(sIgE),皮肤点刺试验(SPT)检测变应原,比较分析体外dot-IBT、FEIA与体内SPT的结果,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sIgE实验数据。方法 37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采用dot-IBT、FEIA检测sIgE、SPT测定变应原,分别分析dot-IBT、FEIA的特异度和灵敏度,通过Kappa检验分析dot-IBT、FEIA与SPT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dot-IBT法测定变应原灵敏度均较高,其中树花粉、杂草花粉、真菌、尘螨和动物毛灵敏度都在90.00%以上,特异度指标中,杂草花粉、尘螨和动物毛的特异度最好(>90.00%),一致性分析中杂草花粉、尘螨和动物毛一致性较高(Kappa系数>0.9)。FEIA法测定变应原的特异度较高,树花粉、杂草花粉、霉菌、动物毛均在90.00%以上,灵敏度指标中最好的是尘螨(100.00%)和动物毛(100.00%),一致性分析中显示变应原的一致性均较高(Kappa系数>0.6)。结论 dot-IBT总体灵敏度较高,快速,需要血清量少,可用于变应原sIgE的筛查。FEIA法结果特异度较高,灵敏度尚可,有利于变应原的确定。综合dot-IBT、FEIA两种方法sIgE的结果,并结合SPT及临床过敏症状共同确定变应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免疫印迹法 荧光酶联免疫法 特异度IgE 皮肤点刺试验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酶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及碳青霉烯酶初筛试验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闫津津 杨会林 +2 位作者 车华涛 陈娟 陈霖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212-215,共4页
目的了解耐碳青霉烯酶铜绿假单胞菌(CRPA)的临床分布、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携带的碳青霉烯酶基因型。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住院患者临床样本分离的61株CRPA的科室分布、标本来源及耐药情况。随机挑取36株CRPA,采用乙二胺四乙... 目的了解耐碳青霉烯酶铜绿假单胞菌(CRPA)的临床分布、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携带的碳青霉烯酶基因型。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住院患者临床样本分离的61株CRPA的科室分布、标本来源及耐药情况。随机挑取36株CRPA,采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双纸片增效法和免疫层析法进行碳青霉烯酶初筛试验。结果61株CRPA主要分布ICU 24株(39.34%)、呼吸内科9株(14.75%),脑外科7株(11.48%)。其标本来源以痰液为主,共49株(80.33%)。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达100.00%和78.69%,而氨基糖苷类药物阿米卡星耐药率最低,为8.20%。61株CRPA碳青霉烯酶初筛试验检测出金属β-内酰胺酶型阳性菌株3株(1株既产丝氨酸酶又产金属酶),丝氨酸酶型阴性菌株29株;CRPA耐药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有3株CRPA携带金属β-内酰胺酶blaIMP-45基因,32株CRPA携带丝氨酸酶OXA-50基因,未检出KPC、GES丝氨酸酶型及NDM、VIM金属酶型基因。结论CRPA主要分布于ICU,以痰液标本为主,其菌株多携带丝氨酸酶OXA-50基因;应针对不同科室加强医院防控措施,临床则应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抗菌药物预防CRPA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酶铜绿假单胞菌 金属Β-内酰胺酶 丝氨酸酶 细菌耐药性 临床分布
下载PDF
改良碳青霉烯灭活法和EDTA双纸片增效法检测产碳青霉烯酶铜绿假单胞菌耐药表型的分析
7
作者 闫津津 杨会林 +2 位作者 廖娟娟 陈娟 周丽娜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S01期50-55,共6页
目的 通过改良碳青霉烯灭活法(mCIM)检测产碳青霉酶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表型,评估EDTA双纸片增效法检测产碳青霉烯酶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型,为临床选择合理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20年1-12月北京该院临床标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626株... 目的 通过改良碳青霉烯灭活法(mCIM)检测产碳青霉酶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表型,评估EDTA双纸片增效法检测产碳青霉烯酶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型,为临床选择合理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20年1-12月北京该院临床标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626株,筛选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35株,分别采用改良碳青霉烯灭活法和EDTA双纸片增效法检测碳青霉烯酶耐药表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进行铜绿假单胞菌常见耐药基因分析。结果 mCIM试验中,6株检出碳青霉烯酶,5株为结果不确定;EDTA双纸片增效法中,7株产丝氨酸型碳青霉烯酶,2株产金属型碳青霉烯酶,1株为同时产丝氨酸型和金属型碳青霉烯酶,1株阴性;PCR法中,PDC、OprD2基因阳性率较高,IMP-9、Intl1阳性率较低,三株产金属型碳青霉烯酶铜绿假单胞菌均检出IMP-9耐药基因。结论 改良碳青霉烯灭活法结合EDTA双纸片增效法可用于实验室初筛产碳青霉烯酶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 碳青霉烯酶 mCIM EDTA双纸片增效法
下载PDF
从临床案例中研究临床与微生物检验相互沟通的重要性 被引量:9
8
作者 余昊 温见翔 +3 位作者 闫津津 文明明 韩美玲 杨虹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7期2497-2498,共2页
通过分析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微生物检验专业最近一年与临床沟通的案例,采用病例介绍和案例分析,研究临床与微生物检验相互沟通的重要性。通过临床与微生物检验相互沟通,微生物检验人员针对特殊病例特殊标本,改进检验流程,找到临床久治不... 通过分析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微生物检验专业最近一年与临床沟通的案例,采用病例介绍和案例分析,研究临床与微生物检验相互沟通的重要性。通过临床与微生物检验相互沟通,微生物检验人员针对特殊病例特殊标本,改进检验流程,找到临床久治不愈的疑难感染病例的真正病原微生物:分枝杆菌、毛霉和放线菌;临床及时修订治疗方案,避免了误诊误治及延误病情。因此,加强临床与微生物检验相互沟通,开拓微生物检验人员的检验思维,发扬医务人员锲而不舍的专业精神,对临床疑难感染病的治疗成功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检验 临床 沟通
下载PDF
162例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杨会林 闫津津 +4 位作者 温见翔 陈娟 文明明 余昊 周丽娜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1年第8期1064-1067,共4页
目的研究该院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透出液的病原菌培养鉴定结果、涂片革兰染色镜检结果、耐药情况,为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临床诊断、治疗、预后及实验室检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4月该院收治的124例腹膜透... 目的研究该院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透出液的病原菌培养鉴定结果、涂片革兰染色镜检结果、耐药情况,为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临床诊断、治疗、预后及实验室检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4月该院收治的124例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共162次透出液的病原菌分布、涂片革兰染色镜检结果、耐药情况。结果 162例次透出液检测中,115例次透出液培养阳性,阳性率71.0%。培养出126株病原菌,其中83株革兰阳性球菌(65.9%),34株革兰阴性杆菌(27.0%),6株真菌(4.8%),2株革兰阴性球菌,1株革兰阳性杆菌。115例次透出液培养阳性的腹膜炎患者中有78例次同步送检涂片革兰染色,其中34例次阳性,阳性率43.6%。在病原菌耐药性方面,48.0%葡萄球菌耐苯唑西林,4.8%链球菌耐青霉素,54.5%肠杆菌目细菌耐第3、4代头孢菌素。结论在该院,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在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诊治中,应重视透出液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应根据病原菌监测情况进行经验性抗菌药物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腹膜炎 病原学 涂片革兰染色镜检 药敏试验
下载PDF
国产MALDI-TOF MS系统microTyper MS对革兰阴性菌的鉴定性能评估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会林 温见翔 +4 位作者 闫津津 周丽娜 陈娟 欧嘉文 黄海灵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7期2465-2468,共4页
目的评估国产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系统microTyper MS鉴定革兰阴性菌的性能。方法使用国产MALDI-TOF MS系统microTyper MS与进口质谱系统VITEK MS系统同步鉴定该实验室储存的标准菌株及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 目的评估国产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系统microTyper MS鉴定革兰阴性菌的性能。方法使用国产MALDI-TOF MS系统microTyper MS与进口质谱系统VITEK MS系统同步鉴定该实验室储存的标准菌株及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菌株。鉴定结果不一致时,使用表型试验或16s rDNA测序进行确认,以此评估microTyper MS对革兰阴性菌的鉴定能力。结果纳入鉴定的革兰阴性菌株一共45属4509株。VITEK MS系统准确鉴定4419株,准确率为98.0%;microTyper MS准确鉴定4405株,准确率为97.7%。结论microTyper MS在革兰阴性菌鉴定方面具有与VITEK MS系统相仿的临床细菌鉴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革兰阴性菌 细菌鉴定
下载PDF
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分布差异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虹 王丽 +2 位作者 温见翔 陈娟 闫津津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年第6期1025-1029,共5页
目的了解我院近5年来临床常见的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动态变化情况以及在不同标本间的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7年10月-2012年9月临床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2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进行统计... 目的了解我院近5年来临床常见的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动态变化情况以及在不同标本间的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7年10月-2012年9月临床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2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离株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抗生素的耐药率处于总体下降的趋势,而且部分抗生素耐药率下降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鲍曼不动杆菌近一年内耐药性升高明显;部分抗生素的耐药性出现波动性变化。从痰标本和血标本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肺炎克雷伯菌却有8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出现了统计学差异(P<0.05)。从呼吸内科和ICU痰标本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肺炎克雷伯菌仅有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和亚胺培南3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抗生素的耐药率处于下降的趋势,说明抗生素使用的控制措施有了成效;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因来自不同标本和不同科室发生不同的变化,对指导临床用药有重要意义。鲍曼不动杆菌作为院感的常见细菌,形式不容乐观,加强院感控制工作迫在眉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性分布差异 耐药变迁 肺炎克雷伯菌 鲍曼不动杆菌
下载PDF
荧光标记MOMP抗体检测沙眼衣原体的方法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小平 樊尚荣 +2 位作者 陈晓明 黄荣 闫津津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9年第5期858-862,共5页
目的建立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沙眼衣原体主要外膜蛋白单克隆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沙眼衣原体的方法,并评价其灵敏度和特异性。方法双盲法。采集女性宫颈拭子双份,一份免疫荧光法检测,另一份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以PCR测定结果作为标准... 目的建立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沙眼衣原体主要外膜蛋白单克隆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沙眼衣原体的方法,并评价其灵敏度和特异性。方法双盲法。采集女性宫颈拭子双份,一份免疫荧光法检测,另一份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以PCR测定结果作为标准,分别计算DFA和PCR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共检测142份宫颈拭子,准确率为99.3%,其中阳性符合率为90.9%,阴性符合率为100%。Kappa系数一致性检验,k为0.894。荧光标记MOMP抗体检测沙眼衣原体灵敏度、特异性与PCR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一致。结论异硫氰酸标记沙眼衣原体主要外膜蛋白单克隆抗体法检测沙眼衣原体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用于临床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眼衣原体 主要外膜蛋白单克隆抗体 异硫氰酸荧光素
下载PDF
质谱分析仪用于无乳链球菌血清型分型的初步探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闫津津 石慧春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9年第11期2631-2633,共3页
目的探讨晚期妊娠妇女阴道定植无乳链球菌的血清型分布以及质谱峰与血清型之间的相互联系,为节省鉴定的时间和成本、提高鉴定的效率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6年5月-2017年3月来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就诊的118例晚期妊娠孕妇的阴道分泌物标本... 目的探讨晚期妊娠妇女阴道定植无乳链球菌的血清型分布以及质谱峰与血清型之间的相互联系,为节省鉴定的时间和成本、提高鉴定的效率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6年5月-2017年3月来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就诊的118例晚期妊娠孕妇的阴道分泌物标本行微生物培养为无乳链球菌,经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鉴定确定为无乳链球菌,后应用传统的血清型鉴定方法鉴定出无乳链球菌的血清型及其分布,再用飞行时间质谱仪鉴定无乳链球菌并收集质谱图上传于微生物鉴定的质谱图库,从59例质谱图的谱峰中以质谱峰面积作为参照选取13个具有代表性的荷质比数,用SPSS软件中聚类分析判断两者之间是否存在联系。结果118例无乳链球菌共鉴定出7中血清型,按所占比例高低依次Ⅲ型(48%)、Ⅰa型(20%)、Ⅱb型(16%)、Ⅳ型(9%)、Ⅱ型(1.7%)、ⅡX型(1.7%)以及不确定型(2.6%)。结论经软件聚类分析质谱峰与血清型存在联系,个案分析预测正确率69.7%,经推导公式带入所收集荷质比值验证正确率63.9%,较预测值偏低。Ⅰ、Ⅲ、Ⅴ型交叉验证正确率最高,其中Ⅲ型96.6%、Ⅰ型66.7%、Ⅴ型72.7%,因而质谱峰与血清型存在着联系,且以Ⅰ、Ⅲ、Ⅴ型的联系最为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乳链球菌 血清型 质谱分析仪
原文传递
孕35~37周妇女无乳链球菌携带状况及不同方法检出情况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闫津津 王子璇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7年第6期112-114,共3页
目的了解孕35~37周妇女阴道无乳链球菌(GBS)携带情况以及不同方法检出状况。方法持续采集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产检门诊孕35~37周孕妇阴道分泌物,采用细菌生化鉴定仪(vitek 2)、质谱鉴定技术和显色培养基对GBS进行鉴定。结果共收集阴道分泌... 目的了解孕35~37周妇女阴道无乳链球菌(GBS)携带情况以及不同方法检出状况。方法持续采集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产检门诊孕35~37周孕妇阴道分泌物,采用细菌生化鉴定仪(vitek 2)、质谱鉴定技术和显色培养基对GBS进行鉴定。结果共收集阴道分泌物拭子1018例,分离出GBS 112株,总分离率为11.0%。112株GBS vitek 2鉴定112例,质谱鉴定112例,显示培养基显示110例,3种鉴定方法的检出率分别为11.0%、11.0%、10.8%;正确率分别为100.0%、100.0%、98.2%。结论 3种鉴定方法对GBS的鉴定结果符合率均较高,显色培养法可作为孕晚期妇女快速筛查GBS的方法,vitek 2和质谱鉴定技术作为最终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乳链球菌 细菌生化鉴定仪 质谱鉴定 显色培养基
原文传递
孕35~37周妇女无乳链球菌携带状况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0
15
作者 黄荣 刘小平 +5 位作者 樊尚荣 蒋济阳 闫津津 唐盛 龚海涛 黄荣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9-270,共2页
目的了解孕晚期女性生殖道无乳链球菌携带状况及菌株耐药性,为新生儿无乳链球菌感染合理抗生素预防、治疗提供依据。方法连续收集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013年1月-12月产检门诊孕35~37周女性阴道分泌物,采用肉汤增菌、细菌分离培养及鉴定技... 目的了解孕晚期女性生殖道无乳链球菌携带状况及菌株耐药性,为新生儿无乳链球菌感染合理抗生素预防、治疗提供依据。方法连续收集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013年1月-12月产检门诊孕35~37周女性阴道分泌物,采用肉汤增菌、细菌分离培养及鉴定技术对无乳链球菌进行分离鉴定,采用K-B法测定无乳链球菌对7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对体外药敏试验表现为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或中介的菌株加做D试验。结果共收集阴道分泌物拭子1 305例,分离鉴定出无乳链球菌157株,分离率为12.0%。157株无乳链球菌对青霉素、万古霉素、头孢曲松3种药物的敏感率均为100%;对四环素的耐药率为72.6%,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56.7%、47.8%、31.2%;其中5株D试验阳性。结论无乳链球菌对青霉素、万古霉素、头孢曲松高度敏感,青霉素可作为分娩期抗生素预防的首选药,四环素、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较高,应根据其体外药敏结果选择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乳链球菌 GBS 耐药性
原文传递
自恋人格、心理距离对助人行为的影响
16
作者 闫津津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下旬)》 2014年第11期68-69,共2页
为探讨自恋人格、心理距离对助人行为的影响,本项目采用《NPI自恋人格量表》,对筛选出的112名(高、低自恋人格被试各56人)在校学生进行了E-prime电脑操作实验。使被试分别在中性、正性、负性的实验条件下,对七点量表进行评分,并对是... 为探讨自恋人格、心理距离对助人行为的影响,本项目采用《NPI自恋人格量表》,对筛选出的112名(高、低自恋人格被试各56人)在校学生进行了E-prime电脑操作实验。使被试分别在中性、正性、负性的实验条件下,对七点量表进行评分,并对是否愿意提供助人行为进行判断。通过SPSS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自恋人格特质与助人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心理距离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对助人行为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恋人格 心理距离 助人行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