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8—2022年神经内科研究领域热点分析
1
作者 刘丹丹 闫福岭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5期706-711,共6页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中文核心期刊2018—2022年发文的知识图谱,展示该领域的整体状况并挖掘神经内科中文期刊报道的研究热点。方法:应用CiteSpace软件分析中国知网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收录的10本神经内科中文核心期刊于2018—2022年发文量...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中文核心期刊2018—2022年发文的知识图谱,展示该领域的整体状况并挖掘神经内科中文期刊报道的研究热点。方法:应用CiteSpace软件分析中国知网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收录的10本神经内科中文核心期刊于2018—2022年发文量、作者、机构及关键词的变化。结果:研究共纳入8842篇文献。吕佩源、刘新峰、方琪、徐运、张杰文、于炎冰、何志义等作者发文量较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是发文量最多的机构;近5年神经内科中文核心期刊研究重点集中于脑卒中、癫痫、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重症肌无力等主题;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膜瘤、微小RNA可能是国内神经内科领域未来的研究热点。结论:使用CiteSpace软件行可视化分析可以直观地展现神经内科领域科研演化的关键路径、发展趋势及前沿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核心期刊 知识图谱 CITESPACE
下载PDF
兔脑缺血花生四烯酸代谢紊乱及光量子液疗的作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闫福岭 赵山明 +2 位作者 滕军放 吕爱刚 方树友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光量子济疗对临缺血再灌注损伤花生四烯酸代谢的影响及其治疗脑缺血的机制。方法:制作兔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成单纯液体组、光量子液疗组、丹参组、光量子化丹参组和假手术对照组,进行不同的治疗。分别检测各组血与脑组织... 目的:探讨光量子济疗对临缺血再灌注损伤花生四烯酸代谢的影响及其治疗脑缺血的机制。方法:制作兔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成单纯液体组、光量子液疗组、丹参组、光量子化丹参组和假手术对照组,进行不同的治疗。分别检测各组血与脑组织中血栓素A2(TXA2)和前列环素(PGI2).计算TXA2/PGI2比值(T/P)。结果:单纯液体组TXA2和PGI2较假手术组不同程度地增高,T/P升高;而光量子液疗组、丹参组和光量子化丹参组PGI2较单纯液体组增高.TXA2和T/P则较单纯液体组降低,以光量子化丹参组对指标的影响最大。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出现明显的TXA2-PGI2平衡障碍,丹参和光量子液疗可增加PGI2含量、减少TXA2生成.降低T/P;调节TxA2-PGI2平衡可能是丹参和光量子液疗治疗脑缺血的机制.光量子液疗可协同丹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光量子疗法 代谢紊乱
下载PDF
增加震荡手法的改良Epley耳石复位法疗效观察
3
作者 付长永 闫福岭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3年第5期387-390,共4页
目的探讨第1、2、4步震荡改良Epley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C-BPPV)的疗效。方法纳入浙江省立同德医院眩晕专病门诊和住院确诊的PC-BPPV患者,随机分为Epley组(常规Epley复位,设为对照组)80例和震荡组(设为观察组)52例,其... 目的探讨第1、2、4步震荡改良Epley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C-BPPV)的疗效。方法纳入浙江省立同德医院眩晕专病门诊和住院确诊的PC-BPPV患者,随机分为Epley组(常规Epley复位,设为对照组)80例和震荡组(设为观察组)52例,其中震荡组在复位过程中的第1、2、4步增加震荡手法。比较2组患者在复位后当日、7 d和14 d时的疗效差异,同时评估患者位置性眩晕和位置性眼震消失与否。结果在治疗当日、7 d和14 d,观察组患者的复位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8.85%vs 60.00%,94.23%vs 78.75%,98.08%vs 8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复位后残余头晕发生率(15.38%vs 33.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结论在Epley复位的第1、2、4步增加震荡手法可明显提高PC-BPPV的疗效,降低残余头晕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改良Epley复位 震荡法 残余头晕
下载PDF
葛根素对Alzheimer病大鼠海马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及胆碱乙酰转移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闫福岭 王雅琼 +1 位作者 鲁国 洪震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91-193,共3页
目的探讨葛根素(Pue)对Alzheimer病(AD)大鼠海马色氨酸404位点tau蛋白过度磷酸化(Pser404tau)及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活性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D组和Pue组;右侧杏仁核注射β淀粉样肽(Aβ2535)制备AD大鼠模型,假手术... 目的探讨葛根素(Pue)对Alzheimer病(AD)大鼠海马色氨酸404位点tau蛋白过度磷酸化(Pser404tau)及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活性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D组和Pue组;右侧杏仁核注射β淀粉样肽(Aβ2535)制备AD大鼠模型,假手术组同样部位注射三氟乙酸;用Y型迷宫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Pser404tau阳性细胞及ChAT阳性细胞的表达。结果(1)与假手术组相比,AD组大鼠迷宫试验成绩下降,海马Pser404tau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ChAT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均P<0.01);(2)与AD组相比,Pue组学习记忆成绩明显提高(P<0.05),Pser404tau阳性细胞数明显降低,ChAT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均P<0.01)。结论Pue明显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可能与其抑制tau蛋白过磷酸化反应、减轻胆碱能神经元损伤、增加ChAT活性和功能、催化Ach合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ALZHEIMER病 TAU蛋白 胆碱乙酰转移酶
下载PDF
老年人脑血管病血清糖基化终产物和β淀粉样蛋白检测及其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闫福岭 韩国玲 +3 位作者 王雅琼 鲁国 张洁 管学能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osylation end products,AGEs)和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对老年人急性脑血管病发病的影响。方法采集60岁以上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患者(CI组,29例)和脑出血(intracerebr... 目的探讨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osylation end products,AGEs)和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对老年人急性脑血管病发病的影响。方法采集60岁以上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患者(CI组,29例)和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患者(ICH组,18例)血清标本,应用免疫竞争饱和法测定AGEs,用放射免疫分析非平衡法检测Aβ,同时与年龄匹配对照组30例比较。结果CI组患者AGEs(13.55±1.00)mg/L,Aβ(1.43±0.24)μg/L;ICH组AGEs(12.45±1.03)mg/L,Aβ(1.42±0.13)μg/L;对照组AGEs(9.94±1.24)mg/L,Aβ(1.02±0.13)μg/L。CI组和ICH组两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I组AGEs显著高于ICH组(P<0.05),而CI组与ICH组Aβ比较则无明显差异。结论高浓度的AGEs和Aβ可能与老年人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脑出血 糖基化终产物 高级 淀粉样Β蛋白
下载PDF
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血清AGEs和Aβ水平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闫福岭 韩国玲 洪震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64-465,共2页
目的检测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患者血清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osylation end products,AGEs)和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的含量变化,探讨VaD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采集VaD患者和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 目的检测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患者血清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osylation end products,AGEs)和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的含量变化,探讨VaD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采集VaD患者和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 faretion,ACI)患者血液标本,应用免疫竞争饱和法测定AGEs,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Aβ,同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VaD组患者AGEs(14.79±1.76)μg/mL,Aβ(1.78±0.33)n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94±1.24μg/mL和1.02±0.13 ng/mL)和 ACI组(分别为13.55±1.00μg/mL和1.43±0.24 ng/mL),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ACI组患者AGEs、Aβ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AGEs和Aβ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740,P<0.01)。结论 AGEs和Aβ可能是VaD和ACI发病的共同危险因素, 推测两因素参与脑血管损伤导致脑梗死,进一步引发VaD;较高含量的AGEs和Aβ也可能会直接损伤脑组织,导致脑认知功能下降。 AGEs可能通过Aβ途径发挥其神经细胞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糖基化终产物 Β-淀粉样肽
下载PDF
急性重症卒中患者不同原因发热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闫福岭 张道培 +1 位作者 徐海清 郭海建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9年第9期471-474,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卒中患者早期(住院后1周内)发热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入选137例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的急性重症卒中患者。2次/d测量腋下体温≥37.5℃,或单次测量体温〉37.8℃定为发热。在Commichau等研究的基础上对发热...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卒中患者早期(住院后1周内)发热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入选137例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的急性重症卒中患者。2次/d测量腋下体温≥37.5℃,或单次测量体温〉37.8℃定为发热。在Commichau等研究的基础上对发热进行分类。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任何原因发热、明确的感染性发热和不明原因发热的危险因素。结果任何原因发热者共89例,发生率为65.0%。其中明确的感染性发热者有67例,发生率为48.9%;不明原因发热的有21例,发生率为15.3%;明确的非感染性发热1例,发生率为0.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意识障碍、大面积脑梗死/脑出血量≥30ml和深静脉置管,是任何原因发热的临床高危因素;年龄〉65岁、意识障碍、大面积脑梗死/脑出血量≥30ml、深静脉置管和发热前入住NICU天数,是确定的感染性发热的临床高危因素;脑中线移位、入院时白细胞计数〉12.0×10^9/L,是不明原因发热的临床高危因素。结论不同原因导致急性重症卒中患者的发热危险因素不同,应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发热 危险因素 重症监护
下载PDF
恶性肿瘤的颅内并发症 被引量:6
8
作者 闫福岭 韩雄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7年第4期248-250,共3页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并发症 颅内肿瘤 肿瘤转移
下载PDF
脑低灌注触发脑内tau过度磷酸化和胆碱能神经损害 被引量:3
9
作者 闫福岭 王雅琼 洪震 《现代医学》 2007年第5期356-359,共4页
目的探讨脑低灌注对脑内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和胆碱能指标变化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低灌注组和假手术组,永久性阻断双侧颈总动脉制作脑低灌注模型;应用Y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脑皮质和海马组织色氨酸40... 目的探讨脑低灌注对脑内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和胆碱能指标变化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低灌注组和假手术组,永久性阻断双侧颈总动脉制作脑低灌注模型;应用Y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脑皮质和海马组织色氨酸404位点tau蛋白过度磷酸化(Pser404-Tau)和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的表达,用考马斯亮蓝法检测海马组织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结果脑低灌注术后14d和21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减退,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脑皮质和海马组织Pser404-Tau阳性细胞数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1);大脑皮质和海马组织ChAT阳性细胞计数较假手术组明显减少(P<0.01);海马组织AChE活性较假手术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脑低灌注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可能与脑缺血导致脑内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损害胆碱能神经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低灌注 tau过度磷酸化 胆碱乙酰转移酶 乙酰胆碱酯酶
下载PDF
Alzheimer病和血管性痴呆的病理学关联 被引量:3
10
作者 闫福岭 管学能 洪震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2005年第7期524-528,共5页
Alzheimer病和血管性痴呆是老年人最常见的2种痴呆类型,两者的病理学存在显著关联。Alzheimer病的病理学特征主要是老年斑和神经原纤维缠结,与其相关的血管病理学表现还包括脑淀粉样血管病、微血管病变、脑白质损害、微梗死、腔隙性梗... Alzheimer病和血管性痴呆是老年人最常见的2种痴呆类型,两者的病理学存在显著关联。Alzheimer病的病理学特征主要是老年斑和神经原纤维缠结,与其相关的血管病理学表现还包括脑淀粉样血管病、微血管病变、脑白质损害、微梗死、腔隙性梗死和脑出血;相对而言,血管性痴呆的病理学变化具有不均一性,既包括传统的多发性脑梗死、微血管损害和缺血后脑病,也存在神经变性性病理学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HEIMER病 血管性痴呆 病理学 病理学特征 关联 神经原纤维缠结 脑淀粉样血管病 腔隙性梗死 多发性脑梗死 病理学表现
下载PDF
脑裂畸形、灰质异位症并癫痫1例
11
作者 闫福岭 宋秋环 孙焕成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1998年第3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灰质异位症 脑裂畸形 癫痫发作 神经元迁移 胚胎发育 侧脑室 头颅CT 大脑半球 神经系统检查 持续状态
下载PDF
神经重症监护病房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测因素与临床特点 被引量:64
12
作者 张道培 闫福岭 +2 位作者 徐海清 袁宝玉 朱奕昕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72-1075,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重症监护病房中急性脑卒中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发生率、发病时间、危险因素及病原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医院2005年7月-2006年10月神经重症监护病房中的急性脑卒中患者,探讨SAP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其病原学特点及死亡率... 目的探讨神经重症监护病房中急性脑卒中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发生率、发病时间、危险因素及病原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医院2005年7月-2006年10月神经重症监护病房中的急性脑卒中患者,探讨SAP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其病原学特点及死亡率。结果神经重症监护病房中SAP发生率为40.8%,其中的55.4%为早发性肺炎;有卒中病史、呛咳症状、APACHEⅡ评分≥20分及脑干/小脑卒中的患者,早发性肺炎的发生率较高;有心影增大、肺部疾病、昏迷及呛咳症状的患者,晚发性肺炎的发生率较高;病程中不同时间点痰培养检出的菌株中以真菌最多,占42.5%,主要是白色假丝酵母菌;革兰阴性杆菌占34.2%,主要是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球菌23.3%,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发生SAP的患者死亡率高达32.1%。结论神经重症监护病房中SAP发生率高,真菌感染率高,死亡率高;多发生在住院后的72 h内;早发性与晚发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重症监护病房 卒中相关性肺炎 危险因素 病原菌
下载PDF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高压氧治疗老年患者神经性耳鸣的疗效 被引量:20
13
作者 郑秀琴 于苏文 +1 位作者 薛阳 闫福岭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3217-3220,共4页
目的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高压氧治疗对老年神经性耳鸣患者相关症状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老年神经性耳鸣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29例,给予低频rTMS联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29例,给予高压氧治疗,低频... 目的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高压氧治疗对老年神经性耳鸣患者相关症状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老年神经性耳鸣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29例,给予低频rTMS联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29例,给予高压氧治疗,低频rTMS患者行耳鸣同侧颞顶叶皮质1HzrTMS磁刺激,每天40次×40次,共20d。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20d后,采用耳鸣致残(THI)量表、阿森斯失眠(AIS)量表及目测类比法(VAS)进行评估。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THI评分、AIS评分和VA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THI评分、AIS评分和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0d后,治疗组的THI、AIS评分和V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治疗20d后,治疗组中有19例患者THI评分降幅≥20分,有效达65.5%;对照组有12例患者THI评分降幅≥20分,有效率为41.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MS联合高压氧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老年神经性耳鸣患者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神经性耳鸣 高压氧 耳鸣致残量表 阿森斯失眠量表 目测类比法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的体积及部位与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关系 被引量:22
14
作者 韩云飞 惠康丽 闫福岭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77-179,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的体积及部位与脑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关系。方法分析281例ACI患者的梗死灶体积及部位与SAP的关系。结果 281例ACI患者根据其梗死灶体积分为微小病灶组(54例)、中等病灶组(127例)、大病灶组(61例)及超大病灶组...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的体积及部位与脑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关系。方法分析281例ACI患者的梗死灶体积及部位与SAP的关系。结果 281例ACI患者根据其梗死灶体积分为微小病灶组(54例)、中等病灶组(127例)、大病灶组(61例)及超大病灶组(39例),SAP发生率分别为13.0%、11.0%、31.1%、61.5%,超大病灶组SAP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3组(均P<0.01)。按梗死灶的部位分组的左半球组(97例)、右半球组(122例)和双侧病灶组(11例),SAP发生率分别为16.5%、24.6%、72.7%,双侧病灶组SAP发生率较单侧半球组明显增加(均P<0.05);皮质组(57例)、皮质下组(126例)、皮质+皮质下组(47例)SAP的发生率分别为16.3%、11.1%、53.2%,皮质+皮质下组SAP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并且皮质组显著高于皮质下组(均P<0.05);前循环组(161例)、后循环组(61例)、前+后循环组(59例)SAP的发生率分别为15.5%、19.7%、45.8%,前+后循环组SAP发生率较其他两组明显增高(均P<0.05)。结论大病灶脑梗死、皮质脑梗死、多发性脑梗死患者更容易发生S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梗死灶体积、部位 脑卒中相关性肺炎
下载PDF
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表达的变化对卒中相关性感染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道培 闫福岭 +4 位作者 徐海清 朱奕昕 袁宝玉 尹琰 卢航青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7年第11期509-512,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表达的变化及其对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卒中相关性感染(SAI)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入选发病24h内收入NICU的急性卒中患者53例,记录其入院第1、2和3天的NIHSS评分;以同期神经内科普...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表达的变化及其对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卒中相关性感染(SAI)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入选发病24h内收入NICU的急性卒中患者53例,记录其入院第1、2和3天的NIHSS评分;以同期神经内科普通病房住院的头晕患者39例作为对照组。根据病后1周内是否发生感染,将卒中患者分为感染组24例和非感染组29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入院第1、2、4、6和14天单核细胞HLA-DR的表达;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HLA-DR表达对SAI的预测价值。结果卒中组入院第1天HLA-DR表达即下降,之后逐渐上升,至第14天仍低于对照组(P<0.001)。卒中组中的感染组患者病后第4天HLA-DR降至最低,为(49±16)%,之后逐渐上升,第14天上升至(60±21)%,仍低于卒中组中的非感染组的(77±9)%(P=0.004);非感染组病后第2天HLA-DR亦降至最低(58±17)%,之后逐渐上升,第14天上升至(77±9)%。以第2天单核细胞HLA-DR表达低于57%为临界点,其对卒中SAI的发生有预测价值(敏感性83%,特异性83%,ROC曲线下面积为0.907,P<0.001)。卒中组入院第1天和第2天NIHSS评分与相同时间点HLA-DR表达均呈负相关(第1天:r=-0.442,P=0.001;第2天:r=-0.424,P=0.002)。结论卒中患者急性期单核细胞HLA-DR表达下降,HLA-DR表达的下降对SAI的发生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单核细胞 HLA-DR抗原 感染 预测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体位性低血压及餐后低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 被引量:18
16
作者 胡晓 李志红 +1 位作者 刘卫国 闫福岭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60-263,共4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体位性低血压(OH)和餐后低血压(PPH)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55例原发性PD患者(PD组)和35例健康对照者(正常对照组)进行清醒后、早餐前15 min和早餐后60 min卧位和直立位血压的测量,以及PD自主神经症状量表(SCOP...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体位性低血压(OH)和餐后低血压(PPH)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55例原发性PD患者(PD组)和35例健康对照者(正常对照组)进行清醒后、早餐前15 min和早餐后60 min卧位和直立位血压的测量,以及PD自主神经症状量表(SCOPA-AUT)评分,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OH和PPH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PD组餐后立位收缩压及舒张压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OH、PPH发生率及SCOPA-AUT总分和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PD患者OH与左旋多巴等效剂量换算呈正相关(P<0.05);PPH与PD病程及OH呈正相关,与SCOPA-AUT中瞳孔调节分数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 PD患者OH和PPH的发生率高。抗PD药物剂量大是PD患者OH发生的危险因素。病程长、OH及瞳孔副交感神经功能损害是发生PPH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体位性低血压 餐后低血压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的体位性低血压 被引量:6
17
作者 胡晓 卞玮婷 +1 位作者 闫福岭 刘卫国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88-390,共3页
帕金森病(PD)是最常见的运动障碍疾病,该病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年发病率约为160/100000。PD患者除表现为特殊的运动症状外,还具有一些非运动症状,如认知、情绪和睡眠等方面的改变。而且,大部分PD患者在病程中会出现自主神经功能... 帕金森病(PD)是最常见的运动障碍疾病,该病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年发病率约为160/100000。PD患者除表现为特殊的运动症状外,还具有一些非运动症状,如认知、情绪和睡眠等方面的改变。而且,大部分PD患者在病程中会出现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便秘、排尿异常、性功能障碍、多汗、直立性低血压(OH)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体位性低血压 患者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运动障碍疾病 非运动症状 直立性低血压 性功能障碍
下载PDF
呵护年老的“傻孩子”——寿命长了 老小孩多了
18
作者 闫福岭 《江苏卫生保健(今日保健)》 2006年第5期18-19,共2页
如果一个人“健忘”到了连自己的亲人都不认识,饿了不知吃饭,出门不会回家的地步,那将是多么痛苦的事情?目前我国就有超过500的老人在这种痴呆症状中活着,再也难享人生的乐趣。
关键词 寿命 孩子 小孩 “健忘” 痴呆症状
下载PDF
脑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像学评估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9
作者 高慧 谢春明 闫福岭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57-460,共4页
本综述阐述了侧支循环的概念及目前的影像学对于脑侧支循环的评估,以及其各自的优点及局限性,主要包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成像、动脉自旋标记技术、4D CTA结合全脑容积CTP成像、基于CT血管成像最大密度投射重建成像技术、经... 本综述阐述了侧支循环的概念及目前的影像学对于脑侧支循环的评估,以及其各自的优点及局限性,主要包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成像、动脉自旋标记技术、4D CTA结合全脑容积CTP成像、基于CT血管成像最大密度投射重建成像技术、经颅多普勒超声、激光散斑成像技术等,从而为临床上评估脑侧支循环建立情况及判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侧支循环 影像学评估 综述
下载PDF
42例脑转移瘤CT及临床特征分析
20
作者 闫福岭 赵文杰 闫桂芳 《河南诊断与治疗杂志》 1996年第2期105-107,共3页
42例脑转移瘤CT及临床特征分析闫福岭,赵文杰,闫桂芳本文收集我院近年住院确诊的脑实质转移瘤42例,就其颅脑CT或MRI资料及临床特征探讨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2例病人,确诊方法为病理检查或脑脊液(... 42例脑转移瘤CT及临床特征分析闫福岭,赵文杰,闫桂芳本文收集我院近年住院确诊的脑实质转移瘤42例,就其颅脑CT或MRI资料及临床特征探讨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2例病人,确诊方法为病理检查或脑脊液(CSF)细胞学检查发现恶性肿瘤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转移瘤 CT NMR 临床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