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orrmann Ⅳ型胃癌临床诊断、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闫笑生 郑智 +5 位作者 翟育豪 张海翘 王鈢 刘小野 尹杰 张军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CAS 2023年第5期346-351,共6页
目的 比较BorrmannⅣ型与其他分型进展期胃癌的临床诊断及病理特点,探讨影响BorrmannⅣ型胃癌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队列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13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612例进展期胃癌手术患者,比较80例(13.1%)Bor... 目的 比较BorrmannⅣ型与其他分型进展期胃癌的临床诊断及病理特点,探讨影响BorrmannⅣ型胃癌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队列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13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612例进展期胃癌手术患者,比较80例(13.1%)BorrmannⅣ型和532例(86.9%)其他Borrmann分型胃癌患者的临床诊断及病理特点,Kaplan-Meier法描绘生存曲线,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BorrmannⅣ型胃癌患者在年龄、胃肠道肿瘤家族史、手术方式、R0切除、肿瘤最大径、瘤体面积、肿瘤部位、组织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与其他Borrmann分型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orrmannⅣ型胃癌的腹盆平扫增强CT、胃镜肉眼诊断准确性分别为80.0%、81.2%,低于其他Borrmann分型的91.4%、91.8%(均P<0.05)。BorrmannⅣ型胃癌的胃镜首次病理活检阳性率为72.5%,明显低于其他Borrmann分型的93.7%(P<0.05)。上消化道造影对两组的诊断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2%vs 91.9%,χ^(2)=0.593,P=0.701)。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方式、肿瘤分布范围、脉管浸润及是否规范化疗是BorrmannⅣ型胃癌的独立预后因素(均P<0.05)。结论 BorrmannⅣ型胃癌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需要采用多种检查手段鉴别,手术方式、肿瘤分布范围、脉管浸润及是否规范化疗是BorrmannⅣ型胃癌的重要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BorrmannⅣ型 病理 诊断 预后
原文传递
充气法单孔腔镜保留乳房手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子函 谢芳 +4 位作者 闫笑生 张忠涛 武珊珊 伍海锐 屈翔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CAS CSCD 2020年第4期228-233,共6页
目的探讨充气法单孔腔镜保留乳房(简称保乳)手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8年1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诊断为Ⅰ、Ⅱ期乳腺癌且行保乳手术的102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单孔法腔镜保乳手术者48例... 目的探讨充气法单孔腔镜保留乳房(简称保乳)手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8年1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诊断为Ⅰ、Ⅱ期乳腺癌且行保乳手术的102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单孔法腔镜保乳手术者48例(腔镜组),行开放保乳手术者54例(开放组),对患者的手术时间、美容效果、并发症及复发情况进行评估。2组患者间手术时间、美容效果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结果10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相应单孔法腔镜保乳或开放保乳手术,其中腔镜组手术时间为(184.2±76.2)min,开放组手术时间为(127.8±68.4)min,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23,P<0.001)。术后2个月进行美容效果评估:腔镜组美容效果评分明显高于开放组[(11.2±0.8)分比(9.1±0.9)分,t=6.407,P<0.001]。2组患者术后均无皮肤坏死、活动性出血、感染等并发症。中位随访时间11.2个月,2组患者均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病例。结论充气法单孔腔镜保乳手术在保证早期乳腺癌肿瘤根治性的同时,可以较开放保乳手术获得更好的美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内窥镜检查 乳房切除术
原文传递
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追加外科手术的淋巴结转移和残留癌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郑智 陈豪 +5 位作者 尹杰 蔡军 闫笑生 张军 姚宏伟 张忠涛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20年第8期527-534,F0003,F0004,共10页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追加外科手术的淋巴结转移和残留癌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9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接受ESD术后追加外科手术的42例早期胃癌患者资料,其中男性35例,...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追加外科手术的淋巴结转移和残留癌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9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接受ESD术后追加外科手术的42例早期胃癌患者资料,其中男性35例,女性7例,男女比例为5∶1,平均年龄62岁(32~82岁)。主要研究指标为淋巴结转移风险和残留癌风险,次要研究指标为3年、5年总体生存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淋巴结转移和残留癌危险因素,应用Kaplan-Meier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OR:45.3,95%CI:3.762~546.250,P=0.003)、侵犯深度(OR:3.965,95%CI:1.1019~15.432,P=0.047)、组织学类型(OR:9.455,95%CI:0.946~94.482,P=0.049)是影响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浸润形式(OR:10.675,95%CI:1.840~61.932,P=0.008)和水平切缘(OR:9.341,95%CI:1.470~59.346,P=0.018)是影响残留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层分析显示:男性,肿瘤侵犯至T1b-SM1,病理类型为未分化型;以及女性,肿瘤侵犯至T1b-SM2,无论病理类型,均出现淋巴结转移。当水平切缘阳性,无论浸润形式如何;以及浸润形式为INF-c,无论水平切缘如何,均出现残留癌。生存分析显示:无淋巴结转移者3年(100%比60%,P<0.001)和5年总体生存率(100%比25%,P<0.001)均优于合并淋巴结转移者;无残留癌者3年(100%比80%)和5年总体生存率(100%比62.5%)显著优于有残留癌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性别、侵犯深度、组织学类型是影响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浸润形式和水平切缘是影响残留癌出现的独立危险因素。无淋巴结转移和无残留癌的早期胃癌患者远期生存率优于伴有淋巴结转移以及残留癌出现的患者。因此,对于早期胃癌患者来说,ESD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一,但是部分患者需要依据具体情况追加外科手术以期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外科手术 淋巴转移 内镜下黏膜下切除术 补救手术 多因素分析 生存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