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倍剂量对比剂在静脉肾盂造影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闫红野 陈金华 《中国民康医学》 2011年第24期3017-3017,3098,共2页
目的:评价静脉肾盂造影(IVP)检查中提高一倍对比剂剂量的效率。方法:将100例患者分成两组各50例,分别以单倍和双倍剂量对比剂进行IVP检查,记录相应的显影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其中14例因严重肾功能低下致显影延迟,其结果放弃。余使用... 目的:评价静脉肾盂造影(IVP)检查中提高一倍对比剂剂量的效率。方法:将100例患者分成两组各50例,分别以单倍和双倍剂量对比剂进行IVP检查,记录相应的显影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其中14例因严重肾功能低下致显影延迟,其结果放弃。余使用双倍剂量对比剂患者检查时间缩短20%左右。结论:使用双倍计量对比剂可快速、高质量完成IVP检查,是减轻患者痛苦的有效方法,也可提高临床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倍剂量对比剂 静脉肾盂造影
下载PDF
双容积重建透明影像在颅内动脉瘤支架植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祥海 陈金华 +2 位作者 向建波 闫红野 周林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66-469,共4页
目的探讨双容积重建透明影像在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11月—2012年9月收治颅内动脉瘤患者30例,行颅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比较患者常规二维造影(2D-DSA)、三维旋转造影(3D-RA)和双容积重建透明影... 目的探讨双容积重建透明影像在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11月—2012年9月收治颅内动脉瘤患者30例,行颅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比较患者常规二维造影(2D-DSA)、三维旋转造影(3D-RA)和双容积重建透明影像能显示的支架标记点数目。结果30例患者共植入34枚支架,在所有支架的206个标记点中,2D-DSA、3D-RA和双容积透明影像能清晰显示的标记点分别为146(70.8%)、123(59.7%)和190个(92.2%),三种造影方法间的支架标记点的显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容积重建透明影像能清晰显示颅内支架的标记点,在颅内支架的植入术中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三维容积重建 支架 透明影像 栓塞
下载PDF
双容积重建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祥海 陈金华 +2 位作者 王晓峰 周林 闫红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4-148,共5页
目的探讨双容积重建技术在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2年6月-2013年4月收治的20例行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患者的三维造影数据进行双容积重建,从弹簧圈的检出率,动脉瘤的栓塞程度,术前、术后动脉瘤瘤颈和瘤体长度... 目的探讨双容积重建技术在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2年6月-2013年4月收治的20例行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患者的三维造影数据进行双容积重建,从弹簧圈的检出率,动脉瘤的栓塞程度,术前、术后动脉瘤瘤颈和瘤体长度,重建图像特点和应用价值等方面对双容积重建的作用进行评价。结果双容积重建共检出弹簧圈缠绕团20个,检出率100%。20例中有13例动脉瘤无造影剂渗入,3例瘤体内有造影剂占位,4例可见瘤颈有造影剂占位。术后瘤颈、瘤体长度与术前比较有所改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容积重建影像能显示出弹簧圈缠绕团、血管、颅骨和融合图像,可根据临床需要选择不同的影像模式来显示动脉瘤。结论双容积重建技术能提供弹簧圈缠绕团定位、栓塞程度、动脉瘤长度等信息,并可通过多种影像模式评估栓塞效果,在动脉瘤的介入栓塞术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栓塞 治疗性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下载PDF
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导管造影评估冠状动脉钙化所致狭窄程度的一致性 被引量:10
4
作者 冉启胜 闫红野 +3 位作者 廖春 兰芳 童海鹏 陈金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45-448,共4页
目的探讨CT冠状动脉成像(CTCA)与冠状动脉导管造影(ICA)评估冠状动脉钙化狭窄程度的一致性。方法选取接受CTCA和ICA、且图像无明显伪影的45例冠状动脉钙化狭窄患者;分别测量其病灶处钙化CT值、血管CT值,计算二者的CT比值,即血管钙化CT比... 目的探讨CT冠状动脉成像(CTCA)与冠状动脉导管造影(ICA)评估冠状动脉钙化狭窄程度的一致性。方法选取接受CTCA和ICA、且图像无明显伪影的45例冠状动脉钙化狭窄患者;分别测量其病灶处钙化CT值、血管CT值,计算二者的CT比值,即血管钙化CT比值=病灶周围钙化最高CT值/病灶周围血管近端无钙化层面的血管CT值。以所用患者血管钙化CT比值的总平均值为分界值,将病例分为A、B两组。分别比较两组中CTCA与ICA诊断冠状动脉钙化狭窄程度的一致性。结果 45例患者血管钙化CT比值的总平均值为3.04±0.89;A组血管钙化CT比值<3.04,共21例,CTCA与ICA对其狭窄程度评估的吻合率为95.24%(20/21),诊断一致性极好(Kappa=0.82,P<0.05);B组血管钙化CT比值≥3.04,共24例,CTCA与ICA对其狭窄程度评估的吻合率为37.50%(9/24),诊断一致性差(Kappa=0.172,P<0.05)。结论当血管钙化CT比值<3.04时,采用CTCA评估冠状动脉钙化狭窄程度,与ICA的评估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成像 冠状动脉导管造影 冠状动脉钙化
下载PDF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中导管校准法和标记导管校准法比较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祥海 周林 +2 位作者 闫红野 王晓峰 陈金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720-723,共4页
目的探讨导管校准和标记导管校法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中测量主动脉直径的差异。方法收集30例接受经腔内隔绝术治疗的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分别以2种校准法测量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处主动脉直径,并将测量值与CTA测... 目的探讨导管校准和标记导管校法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中测量主动脉直径的差异。方法收集30例接受经腔内隔绝术治疗的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分别以2种校准法测量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处主动脉直径,并将测量值与CTA测量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导管校准、标记导管校准、CTA测量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5,P<0.05)。两两比较显示,导管校准法与CTA、标记导管校准法间测量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标记导管校准法与CTA间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CTA测量值为金标准,Bland-Altman分析显示标记导管校准法与CTA测量法一致性较导管校准法更好。结论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中,标记导管校准法的测量值接近CTA的测量值,优于导管校准法,可为支架的选择提供更加精准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夹层 腔内隔绝术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测量
下载PDF
介入手术记录单质量考核标准的应用
6
作者 张祥海 陈金华 +2 位作者 闫红野 王晓峰 周林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489-492,共4页
目的研究介入手术记录单质量考核标准在介入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应用介入手术记录单考核标准统计记录单的平均错误率和技师护士工作质量系数,分析该标准在改善介入中心质量管理中的作用。结果应用考核标准后,介入手术记录单的错... 目的研究介入手术记录单质量考核标准在介入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应用介入手术记录单考核标准统计记录单的平均错误率和技师护士工作质量系数,分析该标准在改善介入中心质量管理中的作用。结果应用考核标准后,介入手术记录单的错误率从55.38%(36/65)降低到13.85%(9/65),平均质量系数从0.955±0.014提高到0.989±0.004(P均<0.05)。结论介入手术记录单考核标准的应用提高了技护人员的责任意识和积极性,加强了手术的安全性,在介入中心的质量管理上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手术记录单 质量控制 标准
下载PDF
介入手术记录单在介入中心手术预约中的应用
7
作者 张祥海 陈金华 +1 位作者 王晓峰 闫红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26-729,共4页
目的阐述介入手术记录单在介入中心手术预约中的应用。方法分析介入手术记录单的数据,统计手术平均时间、手术室空台等待台数和时间、手术变更率等数据,使用这些数据改进介入中心的手术预约。结果使用记录单数据改进管理后,得益:1用手... 目的阐述介入手术记录单在介入中心手术预约中的应用。方法分析介入手术记录单的数据,统计手术平均时间、手术室空台等待台数和时间、手术变更率等数据,使用这些数据改进介入中心的手术预约。结果使用记录单数据改进管理后,得益:1用手术平均时间预约手术,手术预约平均准确率达到72.8%;2手术室空台等待时间和台数减少(P<0.05);3手术变更率由11.2%降低到9.3%(P<0.05),医师、技护、患者满意率分别达到93%、89%、85%。结论应用介入手术记录单的数据在准确预约手术、提高手术效率、减少手术变更方面有积极的作用,在改进介入中心手术管理质量中有很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 手术记录单 手术管理
下载PDF
冠状动脉前降支不同造影体位和图像区域测量准确性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祥海 闫红野 +3 位作者 周林 刘倩 廖春 张乐天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3期417-421,共5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前降支在不同造影体位和图像区域测量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例前降支支架植入术的造影图像共240幅,根据造影体位分为:右肩位(RAO 30°+CRA 30°)、头位(RAO 0°+CRA 30°)和左肩位(LAO 30°+CRA 30...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前降支在不同造影体位和图像区域测量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例前降支支架植入术的造影图像共240幅,根据造影体位分为:右肩位(RAO 30°+CRA 30°)、头位(RAO 0°+CRA 30°)和左肩位(LAO 30°+CRA 30°)三组。将图像平均分为九个区域,比较血管内支架在不同造影体位和图像区域测量值与实际值的差异。结果三组样本间的血管特征和支架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右肩位造影图像上测量值和实际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头位、左肩位图像中上区和中间区的测量值和实际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影体位结合图像区域的模式下,右肩位+中上区、右肩位+中间区和头位+中上区的测量值与实际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头位+中上区、左肩位+中间区和左肩位+中上区的测量值和实际值呈正相关(r=0.864,0.835,0.823,P<0.05)。以测量值为自变量(X),实际值为因变量(Y)建立回归方程。头位+中上区:Y=4.664+0.91X(F=138.17,P<0.01);左肩位+中间区:Y=3.988+1.012X(F=50.56,P<0.01);左肩位+中上区:Y=6.955+0.828X(F=113.27,P<0.01)。结论不同造影体位和成像区域影响着图像的测量精确度。造影体位+图像区域的模式下测量值和实际值有很好的相关性,在前降支血管的测量中可以依据成像条件应用测量值或回归方程的计算结果,为介入治疗提供了更精准的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病变 介入性 放射学 造影体位 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