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面对面团发酵过程中菌群结构及风味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悦 张灿 +3 位作者 高玲玲 张康逸 闫美慧 张国治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5-73,117,共10页
为了研究老面对发酵面团风味物质与菌群动态变化的影响及两者间的相关性,对比添加和未添加老面的两种发酵面团,采用传统培养和高通量测序结合的方法进行微生物鉴定,通过内标法结合GC-MS法分析发酵过程中风味的变化,并对两者进行相关性... 为了研究老面对发酵面团风味物质与菌群动态变化的影响及两者间的相关性,对比添加和未添加老面的两种发酵面团,采用传统培养和高通量测序结合的方法进行微生物鉴定,通过内标法结合GC-MS法分析发酵过程中风味的变化,并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传统培养中随发酵进行老面面团出现胶红酵母,其菌落总数比酵母面团高;高通量测序显示,物种丰度前10的菌属中,基于目水平,老面面团出现乳杆菌目、拟杆菌目且数量高于酵母面团;基于属水平,老面面团中出现较多的乳酸杆菌属;风味物质检测结果显示,共有124种挥发性成分被检出,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酯类、醇类、醛类等风味成分,并发现随时间的延长老面面团中酯类物质逐渐增多;对微生物及风味成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胶红酵母与醛类、酮类、酯类风味物质有较强的相关性。经传统老面复配制备出的发酵面团,可以缩短发酵时长,丰富面团整体风味,试验结果对工业化生产老面馒头的风味调控机制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培养 高通量测序 风味物质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低血糖指数挂面的配方 被引量:3
2
作者 崔亚鹏 康志敏 +3 位作者 闫美慧 张康逸 何梦影 张国治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7-84,共8页
为了降低挂面的血糖指数(Glycemic Index, GI),将低GI原料(砂仁粉、黄芪粉、白扁豆粉、高直链玉米淀粉)、谷朊粉与小麦粉混配并制成挂面,以低GI挂面的质构特性、蒸煮特性和感官品质为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GI和感... 为了降低挂面的血糖指数(Glycemic Index, GI),将低GI原料(砂仁粉、黄芪粉、白扁豆粉、高直链玉米淀粉)、谷朊粉与小麦粉混配并制成挂面,以低GI挂面的质构特性、蒸煮特性和感官品质为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GI和感官评分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试验。结果表明:对GI影响由大到小的因素依次为砂仁粉、黄芪粉、高直链玉米淀粉、谷朊粉的添加量;对感官评分影响由大到小的因素依次为砂仁粉、黄芪粉、谷朊粉、高直链玉米淀粉的添加量;低GI挂面的最佳配方为砂仁粉2.98%、黄芪粉3.08%、白扁豆粉3%、高直链玉米淀粉9.02%、谷朊粉6.02%、小麦粉75.90%,在此配方下制得挂面的GI为53.37、感官评分为83.7,符合低GI食品的范畴。因此,植物药材的添加可以降低挂面的血糖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指数 低GI挂面 植物药材 响应面试验
下载PDF
复合酶法改性糯麦A-、B-型淀粉及对其结构和消化特性的影响
3
作者 张昀 赵迪 +3 位作者 张康逸 郭东旭 闫美慧 张国治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74-81,共8页
以从糯麦淀粉中分离所得的A-、B-型淀粉为研究对象,并以此作为受体,高直链玉米淀粉为供体,利用普鲁兰酶和分支酶协同处理对糯麦淀粉进行改性,测定其颗粒形态、结晶结构以及表观直链淀粉含量、溶解度、膨胀力等理化性质,并对其消化特性... 以从糯麦淀粉中分离所得的A-、B-型淀粉为研究对象,并以此作为受体,高直链玉米淀粉为供体,利用普鲁兰酶和分支酶协同处理对糯麦淀粉进行改性,测定其颗粒形态、结晶结构以及表观直链淀粉含量、溶解度、膨胀力等理化性质,并对其消化特性进行考察。结果表明:采用普鲁兰酶和分支酶两种复合酶法改性的糯麦A-、B-型淀粉,其预测血糖指数显著降低,表观直链淀粉含量显著增加、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变大,膨胀力随着温度的增加基本保持不变。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酶法改性后的淀粉颗粒形态出现孔洞结构,利用X射线衍射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相对结晶度和1047 cm^(-1)/1022 cm^(-1)处的比值可得,复合酶改性淀粉的长程有序结构和短程有序结构显著改善。通过普鲁兰酶预处理后再用分支酶改性,对糯麦A-型和B-型淀粉进行结构修饰,能够显著改善其消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麦 A-、B-型淀粉 酶法改性 普鲁兰酶 分支酶
下载PDF
挤压转速对全麦挂面挥发性化合物的影响分析
4
作者 孟克迪 许柠 +3 位作者 闫美慧 王赵改 史冠莹 张国治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0-57,共8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不同挤压转速处理的麸胚所制得的全麦挂面样品煮制前后的挥发性化合物。通过阈值和相对含量计算相对气味活性值,以确定关键风味化合物。最后,结合主成分分析,探究挤压转速对全麦挂面挥发...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不同挤压转速处理的麸胚所制得的全麦挂面样品煮制前后的挥发性化合物。通过阈值和相对含量计算相对气味活性值,以确定关键风味化合物。最后,结合主成分分析,探究挤压转速对全麦挂面挥发性化合物以及总体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转速的增加,生全麦挂面风味差异明显,熟全麦挂面风味相似。经过转速325 r/min处理的生全麦挂面(生325)的挥发性化合物种类较多,共有67种,其中风味贡献程度最高的是(Z)-2,4-癸二烯醛,其次是(E)-2-壬烯醛,与其他3组生全麦挂面样品风味有明显差异。生175、生225、生275样品中风味贡献程度最高的化合物均为(E)-2-壬烯醛,总体风味差异较小。对熟全麦挂面贡献程度最高的化合物为(Z)-2,4-癸二烯醛,且整体风味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麦挂面 挥发性化合物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相对气味活度值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