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房颤动患者血清vaspin与心房纤维化血清生化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闫美玉 于姝姝 +4 位作者 刘慧竹 唐可 许小朋 许宜冠 谢贇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9期37-40,共4页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血清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isceraladiposetissue-derived serineproteinase inhibitor,vaspin)与心房纤维化血清生化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上海市普...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血清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isceraladiposetissue-derived serineproteinase inhibitor,vaspin)与心房纤维化血清生化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且被诊断为AF的住院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阵发性房颤(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AF)组、持续性房颤(persistent atrial fibrillation,PeAF)组及健康对照组患者的血清vaspin、Ⅰ型胶原羧基端前肽(C-terminal propeptide of prollagen typeⅠ,PⅠCP)、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MMP-1)、Ⅲ型前胶原N端肽(N-terminal typeⅢcollagen peptide,PⅢNP)、组织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ssue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hibitory factor-1,TIMP-1)。分析患者的血清vaspin与上述血清生化标志物的相关性。结果①PeAF组患者的血清vaspin(9.51±1.47)ng/ml、PⅠCP(704.83±120.45)ng/ml、MMP-1(5.92±0.73)ng/ml、PⅢNP(63.34±12.24)ng/ml、TIMP-1(7.56±0.90)ng/ml的水平均显著高于PAF组及对照组(P<0.05);②vaspin与PⅠCP、MMP-1、PⅢNP、TIMP-1在PAF组、PeAF组中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AF患者血清vaspin水平显著升高,且与心房纤维化血清生化标志物呈正相关,提示vaspin与AF患者心房纤维化密切相关,可作为判别AF纤维化程度的潜在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心房纤维化 血清生化标志物 相关性
下载PDF
过热/过冷对内回热有机朗肯循环影响的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徐荣吉 张晓晖 +2 位作者 闫美玉 王瑞祥 许淑惠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783-3792,共10页
内回热是简单有效提高有机朗肯循环(ORC)效率的基本方法。由于循环过程的改变,使循环的热力学规律发生了变化。以R245fa为工质,对回热器的回热过程和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基于对数传热温差的内回热器性能计算方法,并利用热力学分... 内回热是简单有效提高有机朗肯循环(ORC)效率的基本方法。由于循环过程的改变,使循环的热力学规律发生了变化。以R245fa为工质,对回热器的回热过程和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基于对数传热温差的内回热器性能计算方法,并利用热力学分析方法,分析了过热温度、过冷温度对内回热有机朗肯循环(IHORC)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内回热减少了循环的蒸发负荷和冷凝负荷,提高了循环效率。随着过热温度的增加,循环效率和膨胀机输出功均几乎呈线性增加。根据循环过冷温度大小,过冷分为一般过冷和深度过冷两种情况:一般过冷时,随着过冷温度的增加,虽然回热器的换热量和换热效率逐渐升高,但是,循环效率逐渐降低,蒸发负荷、冷凝负荷逐渐增加;深度过冷时,循环效率、回热器换热量、回热器效率快速增加,蒸发负荷和冷凝负荷快速降低,回热器能量回收作用开始突显。一般过冷与深度过冷的临界点是回热器出口蒸气干度,当干度小于1时进入深度过冷状态。内回热过程的"回热量"受限于乏气工质的放热量,因此,内回热循环适用于蒸发冷凝温差大、过热和深度过冷工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学 有机朗肯循环 内回热 过热 过冷
下载PDF
速冷冷柜设计开发 被引量:2
3
作者 徐荣吉 张晓晖 +2 位作者 闫美玉 王瑞祥 许淑惠 《制冷与空调》 2016年第10期6-9,56,共5页
传统冷柜内部以空气为载冷介质,储物降温速度慢,无法达到速冷的目的,且在储物较多时,压缩机会出现频繁启停现象,缩短压缩机使用寿命。随着冷柜市场的进一步细分,我们有针对性地设计开发了速冷型冷柜,本文详细介绍了设计依据、思路和过程... 传统冷柜内部以空气为载冷介质,储物降温速度慢,无法达到速冷的目的,且在储物较多时,压缩机会出现频繁启停现象,缩短压缩机使用寿命。随着冷柜市场的进一步细分,我们有针对性地设计开发了速冷型冷柜,本文详细介绍了设计依据、思路和过程,主要包括新型速冷冷柜的热负荷计算、制冷系统循环设计、主要部件选型;完成了主要部件的三维布局设计;简单介绍了主要测试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冷 冷柜 降温速度 启停次数
下载PDF
血清果蝇母性DPP同源物2、3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心脏猝死的相关性
4
作者 尤华彦 钱小莉 +3 位作者 王如兴 李库林 郑杰 闫美玉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590-594,共5页
目的 分析血清果蝇母性DPP同源物(serum small mother against decapentaplegic,Smad)2、Smad3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心脏猝死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6月无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住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 目的 分析血清果蝇母性DPP同源物(serum small mother against decapentaplegic,Smad)2、Smad3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心脏猝死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6月无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住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34例为研究对象,随访1年,根据冠心病患者有无发生心脏猝死分为猝死组(21例)和未猝死组(113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Smad2、Smad3浓度。采用动态心电图仪详细记录患者QT间期、PR间期、QRS波持续时间。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价QRS波持续时间联合Smad2、Smad3对冠心病患者心脏猝死的诊断价值。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影响冠心病患者心脏猝死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与未猝死组相比,猝死组患者QRS波持续时间[(116.74±14.58)ms vs.(88.42±10.67)ms]、血清Smad2[(286.42±38.71)μg/L vs.(164.93±22.28)μg/L]、Smad3[(335.18±50.06)μg/L vs.(190.25±29.72)μg/L]浓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显示,QRS波持续时间、血清Smad2和Smad3浓度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脏猝死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742、0.825、0.842;QRS波持续时间联合Smad2、Smad3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脏猝死的AUC为0.893,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1.00%、93.80%。QRS波持续时间、Smad2、Smad3是冠心病患者心脏猝死危险因素(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联合血清Smad2、Smad3浓度检测对预测冠心病患者心脏猝死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心脏猝死 动态心电图 果蝇母性DPP同源物2 果蝇母性DPP同源物3
下载PDF
小城市交通噪声污染现状分析及防治对策
5
作者 闫美玉 嵇晓燕 闫巧丽 《当代生态农业》 2003年第1期108-109,共2页
随着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影响日趋严重。特别是小城市,由于原来的交通设施和管理不太完善,使得交通运输与经济的发展不相协调。交通噪声是城市环境噪声最主要的污染源,它的特点是影响范围广,受干扰的人群多。... 随着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影响日趋严重。特别是小城市,由于原来的交通设施和管理不太完善,使得交通运输与经济的发展不相协调。交通噪声是城市环境噪声最主要的污染源,它的特点是影响范围广,受干扰的人群多。交通噪声严重影响着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危及人身健康,是社会上比较敏感的问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城市交通 噪声污染 现状分析 防治对策 管理工作 道路绿化
下载PDF
血清外泌体对高糖作用后HUVECs细胞增殖、迁移及管腔形成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慧竹 黄群 +5 位作者 闫美玉 吉懿 许小朋 刘奇良 王明亮 谢赟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11期25-28,共4页
目的观察正常大鼠血清外泌体对高糖作用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增殖、迁移及管腔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从正常SD大鼠血清中提取外泌体,并经电子显微镜及Western blotting法证实。将HUVECs分为外泌体组、高糖组和对照组,外泌体组、高... 目的观察正常大鼠血清外泌体对高糖作用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增殖、迁移及管腔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从正常SD大鼠血清中提取外泌体,并经电子显微镜及Western blotting法证实。将HUVECs分为外泌体组、高糖组和对照组,外泌体组、高糖组加入40 mmol/L葡萄糖,对照组加入7 mmol/L葡萄糖;同时外泌体组分别加入10、40、160μg/mL大鼠血清外泌体,高糖组和对照组不加入外泌体。各组分别于培养0、12、24、36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的光密度(OD)值;培养24 h,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率;培养8 h,采用管腔形成实验测量成管长度和成管分支点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作用12、24、36 h的OD值及细胞迁移率、成管长度、成管分支点数均降低(P均<0.05)。与高糖组比较,加入10μg/mL外泌体的外泌体组作用12、24、36 h的OD值及细胞迁移率、成管长度、成管分支点数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加入40、160μg/mL外泌体的外泌体组上述指标均升高,且加入160μg/mL外泌体的外泌体组升高更明显(P均<0.05)。结论高糖会引起HUVECs细胞增殖、迁移及管腔形成能力下降,高浓度的正常大鼠血清外泌体可逆转上述变化,对HUVECs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外泌体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高糖 细胞增殖 管腔形成
下载PDF
民办高校护生人文关怀品质的调查分析
7
作者 王炳浩 闫美玉 +2 位作者 杨珂 汪子文 付丹妮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第16期137-139,共3页
通过调查民办高校护理本科生人文关怀品质现状及影响因素,帮助民办高校护理本科生建立人文关怀知识体系,给护生营造一种人文氛围,提高护生人文关怀品质。
关键词 民办高校 护生 人文关怀品质
下载PDF
冠脉造影术后对比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闫美玉 王康 +2 位作者 彭文辉 陈广棋 王钵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年第23期4580-4584,共5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冠心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在临床中广泛开展,导致对比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发病率不断上升。CIN的发生与患者本身的基础肾脏疾病及术前血糖水平等危险因素密切... 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冠心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在临床中广泛开展,导致对比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发病率不断上升。CIN的发生与患者本身的基础肾脏疾病及术前血糖水平等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对比剂会影响肾脏血流动力学,同时对肾小管有直接毒性作用,最新研究显示炎症反应参与了CIN的发生,但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在CIN的早期诊断中,新的生化指标较血肌酐值可更早反应对比剂使用后肾功能的损害。除静脉水化疗法外,新型的药物在防治CIN中起到一定作用。CIN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影响,认识和熟悉CIN的高危因素、发病机制及早期诊断方法,对预防冠脉造影术后引发的肾脏损害尤为重要。该文就CIN的发病机制、高危因素、早期诊断、防治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造影术 对比剂肾病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血清vaspin、IL-6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8
9
作者 闫美玉 刘奇良 +3 位作者 蒋玉美 王钵 刘慧竹 谢贇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0年第10期1858-1863,共6页
目的:观察冠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左室重构与血清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和白介素-6(IL-6)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入选的研究对象(50例)均来自于2018年9月~2019年6月就诊于同济大学附属普陀人民医院且被诊断... 目的:观察冠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左室重构与血清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和白介素-6(IL-6)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入选的研究对象(50例)均来自于2018年9月~2019年6月就诊于同济大学附属普陀人民医院且被诊断为AMI的住院患者,患者均经早期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术后规范药物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50例患者发病后1天、7天、30天的血清vaspin和IL-6水平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同时以50例健康体健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血清vaspin、IL-6水平的差异,观察AMI后血清vaspin、IL-6水平的变化趋势及其与左室重构的指标包括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的相关性。结果:(1)对照组血清vaspin水平为6.03±1.18 ng/mL,AMI组血清vaspin水平4.22±1.37 ng/mL,AMI组血清vaspin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AMI后1月内血清vaspin水平逐渐降低(P<0.05);对照组血清IL-6水平为12.04±3.97 ng/mL,AMI组血清IL-6水平为26.72±10.06 ng/mL,AMI组患者血清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AMI后1月内血清IL-6水平逐渐升高(P<0.05);(2)经相关性分析显示:AMI后1天、7天、30天血清vaspin水平与LVEDD、LVESD均呈负相关(P<0.05),血清IL-6水平与LVEDD、LVESD均呈正相关(P<0.05),血清vaspin水平与IL-6水平均呈负相关(P<0.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左室重构的进展伴随着血清vaspin的降低与IL-6的升高,临床上应监测两种指标的变化,对左室重构早期干预,预防心力衰竭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VASPIN IL-6 左室重构
原文传递
左心耳封堵术围手术期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双 刘建云 +15 位作者 贾鹏 任重远 李翔 闫美玉 王依倩 张敬莹 裴艳 郭荣 李海玲 吴彦 林逸贤 唐恺 朱梦云 赵冬冬 陈维 徐亚伟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 2019年第1期102-122,共21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左心耳封堵术(left atrial appendage closure,LAAC)的有效性及围手术期安全性。病例介绍连续性纳入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2014年4月至2019年3月31日接受LAAC的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患者,共计550例。年龄(70.2±8.7)... 目的回顾性分析左心耳封堵术(left atrial appendage closure,LAAC)的有效性及围手术期安全性。病例介绍连续性纳入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2014年4月至2019年3月31日接受LAAC的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患者,共计550例。年龄(70.2±8.7)岁、范围38~89岁,其中男性315例(57.3%),女性235例(42.7%);阵发性房颤181例(32.9%),持续或永久性房颤369例(67.1%)。干预措施共计使用2大类6种封堵器:(1)"塞式"封堵器(plug-like occluder,PLO),包括Watchman封堵器、Lefort封堵器;(2)"盘式"封堵器(disc-like occluder,DLO),包括LAmbre封堵器、Leftear封堵器、Lacbes封堵器和Amplatzer Cardiac Plug(ACP)封堵器。文献检索及分析评估植入成功率和围手术期严重不良事件(serious adverse event,SAE)。植入成功标准是术后即刻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评价封堵器残余分流(peri-device leak,PDL),须满足PLO的PDL≤5 mm或DLO的PDL≤3 mm。SAE包括死亡、卒中、严重心包积液、封堵器相关或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550例植入封堵器的患者中,PLO 328例(其中Watchman封堵器247例、Lefort封堵器81例)、DLO封堵器222例(其中LAmbre封堵器131例、Leftear封堵器48例、Lacbes封堵器40例、ACP封堵器3例)。CHA2DS2-VASc评分(4.5±1.8)分。封堵成功547例(99.6%),完全封堵499例(90.7%),PDL≤3 mm有546例(99.3%)。DLO和PLO两组在完全封堵率和PDL≤3 mm比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002、1.0798,P均>0.05)。与PLO相比,DLO组更换封堵器比例更高[47例(21.2%)vs.22例(6.7%),χ^(2)=25.2443,P<0.01]。9例行PLO封堵失败,行补救性DLO植入,8例封堵成功。围手术期共计16例(2.9%)发生18例次SAE,其中死亡1例、卒中1例、心室颤动1例、封堵器脱落(LAmbre封堵器)1例、严重心包积液7例(行外科修补1例)、假性动脉瘤或动静脉瘘4例(行外科修补1例)、出现封堵器压迫冠状动脉3例(均为PLO封堵器)。结论应用多种封堵器行左心耳封堵术,总体较为有效和安全。"塞式"封堵器植入更为简单,更多的用于合并房颤消融。"盘式"封堵器可用于补救"塞式"植入较为困难或失败的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耳 左心耳封堵 封堵器 手术中并发症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在临床心脏病诊断中的价值
11
作者 王聃 谢赟 +1 位作者 刘慧竹 闫美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82-85,共4页
探讨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在临床心脏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患者200例,对患者分别实施常规心电图诊断,动态心电图诊断。结果 常规心电图诊断后漏诊及误诊率均显著高于动态心电图诊断、总满意率显... 探讨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在临床心脏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患者200例,对患者分别实施常规心电图诊断,动态心电图诊断。结果 常规心电图诊断后漏诊及误诊率均显著高于动态心电图诊断、总满意率显著低于动态心电图诊断(P<0.05);动态心电图检测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偏高,组间差异显著。结论 心电图检查包括常规心电图检查和动态心电图检查。传统的心电图检查相对简单,检查成本低,患者识别率高,但这种方法不能显示患者在一定时间内静态心脏信号的转换,记录时间短,可能不能完全反映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缺血的变化,诊断有轻微错误或错误。动态心电图是一种特殊的方法,用于记录心脏在正常活动和休息状态下的变化。与传统心电图相比,它可以记录患者在24小时内各种正常状态下心电图的动态变化,从而弥补传统心电图检查记录的不足,帮助临床医生准确确定患者器质性病变的具体情况。在具体诊疗的过程中选择动态心电图诊断,确保大多数患者能够得到更有效的药物治疗,同时也能够弥补常规心电图诊断存在的治疗晚、漏诊等严重缺陷,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断数据的真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临床心脏病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