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期后路病灶清除、颗粒植骨及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鲁增辉 张会军 +1 位作者 岳晓通 闫锦玉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07-712,共6页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颗粒植骨及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西安市胸科医院骨科收治的31例胸腰椎结核患者,均接受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骨颗粒植骨及内固定手术,通过分析...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颗粒植骨及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西安市胸科医院骨科收治的31例胸腰椎结核患者,均接受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骨颗粒植骨及内固定手术,通过分析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情况,以及比较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血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脊髓功能Frankel分级、Cobb角及植骨融合情况评价手术疗效。结果:31例患者均完成手术并获得随访,术后随访时间18~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4.0±8.5)个月。术中无神经根、脊髓损伤发生,未发生术后切口感染。平均手术时间(190.6±64.4)min;平均手术出血量(442.5±114.6)ml。术后3个月的VAS疼痛视觉评分[(2.2±0.7)分]、ESR[(11.9±6.6)mm/1h]及CRP[(7.9±5.5)mg/L]均较术前[(5.5±1.9)分、(49.3±18.1)mm/1h、(34.1±16.7)mg/L]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554、11.683和9.826,P值均<0.001)。椎体间植骨术后均获得融合。末次随访时Cobb角为(9.6±3.3)°,与术前[(18.5±5.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27,P<0.001)。末次随访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D级2例,E级29例。结论:单纯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颗粒植骨及内固定术对于手术指征合适的胸腰椎结核患者是安全有效的方案,手术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脊柱 颗粒物 治疗 临床研究性
下载PDF
慢病毒介导Notch1基因shRNA沉默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Notch信号通路的表达 被引量:1
2
作者 闫锦玉 邢万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2659-2664,共6页
背景:对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中Notch信号通路的机制研究较多,但是沉默Notch信号通路在工程化心肌样组织血管网络中的机制研究还比较少。目的:构建慢病毒载体介导Notch1基因sh RNA表达体系,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r Notch... 背景:对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中Notch信号通路的机制研究较多,但是沉默Notch信号通路在工程化心肌样组织血管网络中的机制研究还比较少。目的:构建慢病毒载体介导Notch1基因sh RNA表达体系,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r Notch基因沉默效果。方法:构建p LV[shRNA]-EGFP:T2A:Puro-U6]{rNotch1[shRNA]_19 nt}(PLV-Notch)和p LV[sh RNA]-EGFP:T2A:Puro-U6>Scramble_shRNA(PLV-Scramble)拼装慢病毒表达载体,并将该慢病毒载体包装质粒形成混合物共转染到HEK-293T细胞中。收集慢病毒悬液,通过定量PCR检测重组病毒滴度。将构建的PLV-Notch与PLV-Scramble分别感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荧光显微镜观察和RT-qPCR、Western blot鉴定转染后两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和目的基因rNotch1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慢病毒载体滴度大于1×10~8 TU?mL,稳定转染筛选得到成熟的细胞株。病毒转导效果良好,荧光率达80%,rNotch1基因在干扰组中的表达量是scrambled对照组的75.2%。由此可见,慢病毒介导转染rNotch1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稳转株构建成功,并对Notch信号通路的表达有沉默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NOTCH基因 慢病毒载体 RNA干扰 NOTCH信号通路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