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炼山造林白蚁危害调查及诱杀控制研究
1
作者 陈元生 刘武阳 +4 位作者 李欣 张露华 刘清亮 罗致迪 闫闯 《南方林业科学》 2024年第6期67-73,共7页
不炼山造林是近年来推广的优良营林模式,但也可能因迹地剩余物增加导致白蚁危害加剧。为控制不炼山造林的白蚁危害,开展了多种白蚁诱饵剂、毒杀剂的复配,并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和传递试验,筛选出的配方进行了林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1)... 不炼山造林是近年来推广的优良营林模式,但也可能因迹地剩余物增加导致白蚁危害加剧。为控制不炼山造林的白蚁危害,开展了多种白蚁诱饵剂、毒杀剂的复配,并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和传递试验,筛选出的配方进行了林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1)在相同条件下,不炼山造林样地幼林白蚁危害率(62.16%)显著高于炼山造林样地幼林白蚁危害率(27.88%)(P<0.05);不炼山造林样地的老树桩数量、树桩受害率、地面枯枝数量等均极显著高于炼山造林样地(P<0.01)。(2)幼林的白蚁危害程度与坡向、坡位显著相关,幼林受害株率由大到小依次为:北坡>东坡≥西坡>南坡,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3)配方Ⅰ(由慢性毒杀剂、微生物菌剂和昆虫生长调节剂等多种组分复配而成的毒剂粉包)对白蚁的毒杀效果好且毒效缓慢,半数死亡时间(LT_(50))为5.10 d,第10天白蚁死亡率可达100%。诱杀药包(配方Ⅰ)+饵料+竹筒构成的诱杀装置通过3 a的林间诱杀试验,白蚁危害株率比防治前下降显著,平均防效(危害减退率)达91.76%。不炼山造林的幼林白蚁危害严重,可依据白蚁危害率设置诱杀坑密度,每年埋设1次诱杀装置,能起到较长时间控制白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炼山造林 白蚁 调查 诱杀剂 长效控制 杉木 楠木
下载PDF
APF-Ⅰ型高效诱剂防治松墨天牛林间应用及示范推广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闫闯 陈旭梅 +3 位作者 陈元生 袁福生 罗致迪 于海萍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1-65,共5页
APF-Ⅰ持久型高效诱剂是一种新型松墨天牛引诱剂,为建立其科学的林间应用技术,于2015-2016年在江西省赣州市峰山国家森林公园开展了该诱剂的应用技术优化试验,并在江西省赣州市及吉安市的松材线虫病疫区或松墨天牛重度危害区开展了该诱... APF-Ⅰ持久型高效诱剂是一种新型松墨天牛引诱剂,为建立其科学的林间应用技术,于2015-2016年在江西省赣州市峰山国家森林公园开展了该诱剂的应用技术优化试验,并在江西省赣州市及吉安市的松材线虫病疫区或松墨天牛重度危害区开展了该诱剂的试验示范及推广应用。结果表明:诱捕器布设空间位置、密度、高度等对松墨天牛的诱捕量具有显著影响,APF-Ⅰ型诱捕器应选择挂置在林缘、山顶通风处,悬挂高度应在4m以上,两诱捕器间距应为50~150m,在林中呈三角状布置;在试验示范区,松材线虫病病死树显著减少,使用两年的病死树减退率(相对防治效果)可达81.47%,辐射推广区平均防效也达56.14%,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F-I持久型高效诱剂 诱捕器 松墨天牛 空间位置 应用技术 示范推广
下载PDF
社群主义的国家认同与爱国主义教育 被引量:14
3
作者 闫闯 郑航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9,共7页
社群主义立基于共同体,重视共善责任,主张国家优先于个人而存在,强调社群、集体及文化等对个人存在的影响。个体归属一定的政治社群,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的根基,成员资格是国家认同的前提,是社群主义国家认同观的主要特征。社群主义崇尚... 社群主义立基于共同体,重视共善责任,主张国家优先于个人而存在,强调社群、集体及文化等对个人存在的影响。个体归属一定的政治社群,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的根基,成员资格是国家认同的前提,是社群主义国家认同观的主要特征。社群主义崇尚爱国主义教育,将爱国视为公民教育不可或缺的美德,期望通过积极参与实践的教育方式,培养公民的爱国行为和爱国情操。不仅如此,社群主义还始终坚持一种拒绝中立形式、理智的爱国主义教育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群主义 国家认同 爱国主义教育 政治社群
下载PDF
小学德育教科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嬗变——以四套人教版小学德育教科书为文本 被引量:23
4
作者 闫闯 郑航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2-78,共7页
通过对1978年以来四套人教版小学德育教科书的文本分析发现,教科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外在构成与内在意涵经历了诸多的嬗变:传统文化教育的要素类目由集中分布走向均衡分布;分段布局由低年级向高年级转移;载体形式从偏向单一到偏向综合;... 通过对1978年以来四套人教版小学德育教科书的文本分析发现,教科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外在构成与内在意涵经历了诸多的嬗变:传统文化教育的要素类目由集中分布走向均衡分布;分段布局由低年级向高年级转移;载体形式从偏向单一到偏向综合;主题内容注重国家情怀教育与人格修养教育;角色地位从素材取向为主向学习取向为主移动。在此基础上,我国可从重视德育教科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优化德育教科书中传统文化的文本内容和改进德育教科书中传统文化的外部构成三个方面,进一步完善小学德育教科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德育教科书 传统文化教育
下载PDF
松材线虫病疫木除害技术综述 被引量:17
5
作者 闫闯 宋崇康 +1 位作者 罗致迪 陈元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9期152-154,共3页
阐述了松材线虫病疫木的除害处理技术措施,包括疫木异地集中除害、安全利用措施及林内就地现砍现烧和就地套袋覆盖熏蒸等传统措施,以及铁纱网罩就地隔离、疫木种植茯苓等除害新技术,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除害处理建议。
关键词 松材线虫 松褐天牛 疫木 除害处理 防治
下载PDF
学生道德宽容研究引论 被引量:2
6
作者 闫闯 蔡志良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4-47,共4页
道德宽容是人们寻求和谐解决道德冲突问题的一种方式,是使差异性得到肯定与尊重的一种心境或态度,更是个体有意识、有目的的自我克制。青少年学生作为道德宽容主体中的一个重要群体,既有普遍的道德宽容主体性的基本意涵,也有自身独有的... 道德宽容是人们寻求和谐解决道德冲突问题的一种方式,是使差异性得到肯定与尊重的一种心境或态度,更是个体有意识、有目的的自我克制。青少年学生作为道德宽容主体中的一个重要群体,既有普遍的道德宽容主体性的基本意涵,也有自身独有的特征。真正实现道德宽容品质成长,受到道德修养、道德敏感性、道德实践等个体内部因素和道德教育、道德规范、道德商谈等个体外部因素的推动和影响。在形塑校园和谐氛围和化解学生道德冲突上,学生道德宽容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宽容 道德宽容
下载PDF
加强中小学全球教育塑造具有责任感的全球公民——《全球视角下澳大利亚学校全球教育的框架》解读 被引量:4
7
作者 闫闯 晁秋红 《世界教育信息》 2013年第1期45-50,共6页
21世纪以来,澳大利亚中小学课程特别突出地强调了课程中的全球和国际维度,政府和相关机构为此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其中《全球视角下澳大利亚学校全球教育的框架》是里程碑式的教育规划。该规划设置了5个学习重点,旨在提升学生的价... 21世纪以来,澳大利亚中小学课程特别突出地强调了课程中的全球和国际维度,政府和相关机构为此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其中《全球视角下澳大利亚学校全球教育的框架》是里程碑式的教育规划。该规划设置了5个学习重点,旨在提升学生的价值观、知识、技能及实践活动能力,从而将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具有责任感的全球公民。澳大利亚中小学课程发展和改革的全球教育走向,为我国中小学全球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教育 澳大利亚 中小学 可持续发展 学习重点 全球视角 责任感 不同文化 实践活动能力 社会公正
下载PDF
英美现代公民教育的文化转向 被引量:1
8
作者 闫闯 郑航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9-74,共6页
公民身份与公民教育之间是相望互动的,从公民身份观念地演化可以透视出公民教育的实践走向。20世纪下半叶以来,文化公民身份观念应运而生,并逐渐在西方众多国家兴起。这牵连出了英美现代公民教育中的诸多文化议题,公民教育实践需要在民... 公民身份与公民教育之间是相望互动的,从公民身份观念地演化可以透视出公民教育的实践走向。20世纪下半叶以来,文化公民身份观念应运而生,并逐渐在西方众多国家兴起。这牵连出了英美现代公民教育中的诸多文化议题,公民教育实践需要在民族性与全球性、民主性与多样性之间保持适当地张力与整合。在这场"漫长的革命"中,英美现代公民教育正处于文化转向的过程之中。所谓"文化转向"不是一种视文化为全部内容和终极目的的教育形态,而是平等的凸显文化维度在公民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身份 公民教育 文化权利 文化公民身份
下载PDF
从补习教育的盛行看应试教育的生成和治理 被引量:5
9
作者 闫闯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19,共5页
作为一种对传统教育制度的片面性观念认识,应试教育的形成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在应试教育的生成阶段中,补习教育等因素促成了应试教育的出现,在应试教育的维持阶段中,应试教育反过来促进了补习教育的盛行。随着应试教育的出现和补习教育... 作为一种对传统教育制度的片面性观念认识,应试教育的形成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在应试教育的生成阶段中,补习教育等因素促成了应试教育的出现,在应试教育的维持阶段中,应试教育反过来促进了补习教育的盛行。随着应试教育的出现和补习教育的盛行,又导致了社会总成绩水平的提升和分数贬值现象的出现,进而使得参加补习教育由最初的个体选择演变成当下的集体困境,而其中涉及的个体理性和个体利益应是治理应试教育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习教育 应试教育 博弈
下载PDF
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学校道德教育的回应 被引量:4
10
作者 闫闯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9-63,共5页
当前,国家治理现代化在中国已经登场,学校道德教育可以通过传递社会核心价值、促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使人"成人"和养成人的德性、引领公共生活和导向公共价值等方式,间接地为加快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人力支持... 当前,国家治理现代化在中国已经登场,学校道德教育可以通过传递社会核心价值、促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使人"成人"和养成人的德性、引领公共生活和导向公共价值等方式,间接地为加快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人力支持和实践基础。基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圈层结构,学校道德教育可在价值取向、运行机制和实施效果上作出应有的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体系 国家治理现代化 道德教育
下载PDF
补习教育机构面对的逻辑困境及其行为偏差分析——基于社会学新制度学派理论的解释 被引量:3
11
作者 闫闯 《兰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9-153,共5页
通过借鉴社会学新制度学派的理论成果,文章分析了补习教育机构面对的逻辑困境及其行为偏差,认为由补习教育机构所处技术环境和制度环境分别派生的经营型逻辑和服务型逻辑同时构成对机构的合法性约束,在回应两种不同约束的过程中,补习教... 通过借鉴社会学新制度学派的理论成果,文章分析了补习教育机构面对的逻辑困境及其行为偏差,认为由补习教育机构所处技术环境和制度环境分别派生的经营型逻辑和服务型逻辑同时构成对机构的合法性约束,在回应两种不同约束的过程中,补习教育机构出现了"行为市场化"和"机构冗余化"的行为偏差,严重影响了补习教育行业及补习教育机构的和谐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习教育机构 技术环境 制度环境 逻辑 偏差
下载PDF
社会行动视角下学生校外补习教育性质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闫闯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03-207,共5页
在以往研究中,学生校外补习教育被视为"影子教育"而归于教育范畴,但从社会行动视角分析补习教育时发现,其在空间、规则和资源方面迥异于学生校内主流教育。通过重新界定两种"教育"的性质可以认为,补习教育是一种&qu... 在以往研究中,学生校外补习教育被视为"影子教育"而归于教育范畴,但从社会行动视角分析补习教育时发现,其在空间、规则和资源方面迥异于学生校内主流教育。通过重新界定两种"教育"的性质可以认为,补习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主流教育是一种"政府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行动 补习教育 主流教育 性质
下载PDF
吉林省医疗机构卫生监督档案管理模式的建立 被引量:3
13
作者 闫闯 张卫民 +2 位作者 田实 董丽丽 赵静萍 《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2007年第5期373-377,共5页
关键词 卫生监督工作 档案管理模式 医疗机构 吉林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 卫生监督档案管理 科学管理水平 卫生监督机构
下载PDF
赣南松材线虫病发生特点及其与松褐天牛协同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闫闯 罗致迪 赖福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7期124-125,167,共3页
对赣南苏区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Steiner&Buhrer)Nickle]进行了林间调查、监测及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全市松材线虫病发生面积为326.43 hm2,病死松树有878株,平均病株率为0.117 6%,病株主要分布在老疫区章贡区及... 对赣南苏区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Steiner&Buhrer)Nickle]进行了林间调查、监测及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全市松材线虫病发生面积为326.43 hm2,病死松树有878株,平均病株率为0.117 6%,病株主要分布在老疫区章贡区及其周边的开发区、南康区和赣县;发病树种多为马尾松,发病率与树龄有关,成林松林发病显著重于幼林;每年发病时间为7~11月,8月为病树发生高峰期,11月为不明显的次高峰期,与赣南松褐天牛年发生1~2代的生活史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松褐天牛 赣南 发生规律
下载PDF
道德教育人性化的诉求阐释 被引量:2
15
作者 闫闯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5-48,共4页
道德教育人性化作为一种理想的追求,是道德教育与完整人性的无瑕联接。基于诉求的三种形式,可从理性的、情感的和道义的诉求阐释道德教育人性化的原理,即道德教育走向人性化是复归人性本性与尊重生命本性的目的锥指和价值生成;合乎人性... 道德教育人性化作为一种理想的追求,是道德教育与完整人性的无瑕联接。基于诉求的三种形式,可从理性的、情感的和道义的诉求阐释道德教育人性化的原理,即道德教育走向人性化是复归人性本性与尊重生命本性的目的锥指和价值生成;合乎人性化的道德教育是一种与受教育者心理特征、心理需求和情感反应相契合的教育形式与过程;道德教育人性化可理解为一种支配实践行为的"绝对命令"。这些原理性的反思能为践行道德教育人性化提供理念基础,进而更好地执行合乎人性化的道德教育,使道德教育走向人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教育 人性化 理性诉求 情感诉求 道义诉求
下载PDF
吉林省医疗机构卫生监督档案管理规范标准的制定与实施 被引量:4
16
作者 闫闯 田实 +4 位作者 赵静萍 霍烽 王立群 殷观伟 刘洋淼 《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2011年第5期487-489,共3页
吉林省《医疗机构卫生监督档案管理规范》地方标准主要确定了归档案卷范围,明确了档案的整理方法、归档要求和保管利用。该《规范》标准的实施将为吉林省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等方面提供法律依据,推动卫生监督部门加强各级、各类医疗机... 吉林省《医疗机构卫生监督档案管理规范》地方标准主要确定了归档案卷范围,明确了档案的整理方法、归档要求和保管利用。该《规范》标准的实施将为吉林省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等方面提供法律依据,推动卫生监督部门加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卫生监督档案管理工作,促进医疗机构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范、规章、制度开展各项工作,为卫生监督部门检查时提供原始、详实、完整的归档案卷。作者对该《规范》标准的研制工作进行了陈述及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机构 卫生监督档案 标准
下载PDF
培养受教的公众:麦金太尔的教育目的 被引量:2
17
作者 闫闯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35,共13页
在人的德性生成拼图里,教育必然有它专属的地方。故而探究道德哲学的集大成者,往往也会深思教育问题。麦金太尔位居其列,但他的教育思想被伦理思想的耀眼光芒所遮蔽,学界漠视且不屑。麦金太尔的教育思想中将教育目的定为"培养学生... 在人的德性生成拼图里,教育必然有它专属的地方。故而探究道德哲学的集大成者,往往也会深思教育问题。麦金太尔位居其列,但他的教育思想被伦理思想的耀眼光芒所遮蔽,学界漠视且不屑。麦金太尔的教育思想中将教育目的定为"培养学生成为受教的公众",以此调和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当下西方社会,培养受教的公众似如黄杨厄闰,关山难越。惟有撬动学校教育的根本变革,才有可能孕育受教的公众的诞生,继而同时满足社会经济需要和增进人的自主发展。总体来看,麦金太尔的教育目的是其德性伦理思想在教育世界的本质体现,带有对古典教育的思乡之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金太尔 受教的公众 教育目的 德性
下载PDF
感性形式意识形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闫闯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8-61,共4页
理论化意识形态长期被视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要存在形式,受此影响,理论化意识形态决定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但处于理论化意识形态背后的感性形式意识形态,也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这种感... 理论化意识形态长期被视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要存在形式,受此影响,理论化意识形态决定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但处于理论化意识形态背后的感性形式意识形态,也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这种感性形式意识形态的不断整理和深入分析,将在理解意识形态内容、理解意识形态发展历程、理解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和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等方面,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发展机会和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思想政治教育 感性形式 理论形式
下载PDF
传统法律定义面对的新挑战——从当代社会学的新发展角度透视 被引量:2
19
作者 闫闯 《兰州学刊》 CSSCI 2013年第8期174-178,共5页
当代社会变迁所带来的巨大改变,集中反映在社会学理论的新发展内容之中,诸如民间法的发现,认同力量的兴起,社会的场域化和社会行为的感性化等。这些内容正挑战着传统法律定义中的"四个方面",对传统法律定义的内涵形成了严重冲... 当代社会变迁所带来的巨大改变,集中反映在社会学理论的新发展内容之中,诸如民间法的发现,认同力量的兴起,社会的场域化和社会行为的感性化等。这些内容正挑战着传统法律定义中的"四个方面",对传统法律定义的内涵形成了严重冲击,文章将对此从社会学的新发展角度进行全面透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定义 民间法 认同 场域 感性行为
下载PDF
学生参加补习教育行为的性质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闫闯 《兰州学刊》 CSSCI 2018年第5期158-168,共11页
文章从发生情境、行为目的和发生机制三个不同角度分析了学生参加补习教育行为的属性,认为集体行为是参加补习教育行为的根本性质,因为它不仅概括了三个不同角度下参加补习教育行为的发生和作用过程,而且反映出参加补习教育行为具有的... 文章从发生情境、行为目的和发生机制三个不同角度分析了学生参加补习教育行为的属性,认为集体行为是参加补习教育行为的根本性质,因为它不仅概括了三个不同角度下参加补习教育行为的发生和作用过程,而且反映出参加补习教育行为具有的自发性、无组织性和非常规性等重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习教育 性质分析 集体行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