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球囊导管左房室瓣成形术(附24例报告)
1
作者 闵宗延 柯有甫 +3 位作者 许兆军 毛祝英 姚永金 方汝梅 《宁波医学》 1996年第5期265-266,共2页
经皮球囊导管左房室瓣成形术(附24例报告)闵宗延,柯有甫,许兆军,毛祝英,姚永金,方汝梅1984年Inoue等[1]首先使用球囊导管经股静脉穿刺成功地进行左房室瓣(二尖瓣)分离,治疗左房室瓣狭窄(MS)。我院自199... 经皮球囊导管左房室瓣成形术(附24例报告)闵宗延,柯有甫,许兆军,毛祝英,姚永金,方汝梅1984年Inoue等[1]首先使用球囊导管经股静脉穿刺成功地进行左房室瓣(二尖瓣)分离,治疗左房室瓣狭窄(MS)。我院自1992年至1995年采用Inoue导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导管 左房室瓣 适应证 成形术
下载PDF
永久心脏起搏若干问题探讨
2
作者 闵宗延 高从光 +1 位作者 许兆军 柯有甫 《宁波医学》 1997年第4期168-169,共2页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 永久心脏起搏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BNP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7
3
作者 冯海明 王虹 +5 位作者 蔡小婕 闵宗延 许兆军 陈玉峰 陈国方 江隆福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4年第3期8-10,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BNP浓度的测定在评价左室重构、心功能状态及梗死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分别测定脑钠素 (BNP)浓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室射血分数 (LVEF)及进行心功能Killi...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BNP浓度的测定在评价左室重构、心功能状态及梗死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分别测定脑钠素 (BNP)浓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室射血分数 (LVEF)及进行心功能Killip分级 ,将患者分别分为重构组与非重构组、LVEF≤ 4 0 %组与LVEF >4 0 %组、Killip(Ⅰ_Ⅱ )组与Killip(Ⅲ_Ⅳ )组、死亡组与非死亡组 ,进行BNP浓度的对比。结果 重构组、LVEF≤ 4 0 %组、Killip(Ⅲ_Ⅳ )组和死亡组BNP浓度显著高于非重构组 (P <0 0 0 1)、LVEF >4 0 %组 (P <0 0 0 1)、Killip(Ⅰ_Ⅱ )组 (P <0 0 0 1)和非死亡组 (P <0 0 1)。结论 血浆BNP水平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左室重构、心功能状态及梗死预后的敏感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脑钠素 左室重构 心功能 预后
下载PDF
Seldinger导管法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心包积液25例 被引量:5
4
作者 陈玉峰 郑启东 +7 位作者 江隆福 陈树民 闵宗延 催克俭 陈国方 刘维波 冯海明 陈勇海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1年第2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SELDINGER导管法 心包穿刺 置管引流 治疗 心包积液
下载PDF
心脏起搏治疗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远期临床及血液动力学观察 被引量:9
5
作者 陈振云 熊海刚 +4 位作者 裘哲君 张国元 吴宗贵 洪中立 闵宗延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1998年第4期177-179,共3页
为观察右室起搏对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OCM)患者的远期疗效。采用有创的血液动力学监测方法观察26例患者右室起搏前、后血液动力学变化。该组患者右室起搏3年后收缩期二尖瓣前向运动程度、左室流出道血流速度及压力阶差、左室... 为观察右室起搏对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OCM)患者的远期疗效。采用有创的血液动力学监测方法观察26例患者右室起搏前、后血液动力学变化。该组患者右室起搏3年后收缩期二尖瓣前向运动程度、左室流出道血流速度及压力阶差、左室舒张末压、心输出量及心脏指数均显著改善〔2.51±0.61级vs3.56±0.45级,2.5±1.1m/svs4.7±1.2m/s,5.03±2.98kPavs13.16±6.20kPa,1.08±0.79kPavs3.30±1.21kPa,5.96±1.54L/minvs4.33±1.36L/min,3.31±0.76L/(m2min)vs2.30±0.39L/(m2min),P均<0.001〕,其远期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 心肌病 梗阻性 心脏起搏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心脏起搏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5年随访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振云 刘祖秋 +4 位作者 陈晓敏 张国元 吴宗贵 洪中立 闵宗延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90-92,共3页
目的:观察右心室起搏对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CM)患者的远期临床、血液动力学及形态学变化,以确定右心室起搏对其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 方法:对30例HCM患者采用有创血液动力学监测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方法观察右心室起搏前... 目的:观察右心室起搏对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CM)患者的远期临床、血液动力学及形态学变化,以确定右心室起搏对其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 方法:对30例HCM患者采用有创血液动力学监测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方法观察右心室起搏前及5年后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及形态变化。 结果:右心室起搏5年后临床症状、心功能、血液动力学及超声心动日均显著改变,尤其二尖瓣收缩期前向运动(SAM)、左心室流出道宽度、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G)、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心排血量及心脏指数改善更为显著(P<0.001),肥厚的心室间隔显著变薄(P<0.05)。 结论:右心室起搏能显著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心功能及血液动力学,其远期疗效显著,并发现能逆转肥厚的心室间隔及左心室游离壁,改善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因此为HCM的起搏治疗提供了客观依据、对药物治疗无效或疗效不满意的患者,起搏治疗可能成为较理想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性心肌病 心脏起搏 血液动力学 预后
下载PDF
右室起搏对肥厚梗阻型心肌病临床、血流动力学及形态学影响的随访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振云 陈海英 +6 位作者 刘祖秋 蔡幼梅 陈晓敏 张国元 吴宗贵 洪中立 闵宗延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58-361,共4页
目的:观察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OCM)患者右室起搏治疗的远期临床、血流动力学及形态学变化,以确定右室起搏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采用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及超声多普勒检查方法观察右室起搏前、后(2 h、12周、... 目的:观察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OCM)患者右室起搏治疗的远期临床、血流动力学及形态学变化,以确定右室起搏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采用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及超声多普勒检查方法观察右室起搏前、后(2 h、12周、4年)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形态学变化。结果:右室起搏治疗4年后,患者临床症状、心功能、多数血流动力学及形态学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尤其是左室舒张期末压力(LVEDP)、左室流出道(LVOT)压力阶差(LVOTG),LVOT内径、LVOT血流速度、二尖瓣前向运动(SAM)评级等均较起搏前显著降低或减少(P<0. 01),其中 LVOTG,LVOT血流速度及 SAM评级又较起搏12周时显著改善(P<0.05);心排血量(CO)及心排血指数(CI)较起搏治疗前明显增加,肥厚的室间隔较起搏前及起搏12周时均明显变薄(P<0.05)。结论:右室起搏能显著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并能逆转肥厚的室间隔及左室游离壁,改善LVOT梗阻,其远期疗效显著;对药物治疗无效或疗效不满意的HOCM患者起搏治疗可能成为较为理想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心脏起搏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被引量:3
8
作者 江隆福 陈晓敏 +4 位作者 陈玉峰 陈国方 王虹 闵宗延 刘维波 《宁波医学》 2000年第11期510-511,共2页
关键词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 PTSMA
下载PDF
血清总胆红素浓度与冠心病 被引量:1
9
作者 许兆军 江隆福 +4 位作者 刘维波 陈玉峰 陈国芳 冯海明 闵宗延 《现代实用医学》 2003年第2期104-104,共1页
关键词 血清 总胆红素 浓度 冠心病 血清诊断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斑块与冠状动脉病变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玉峰 闵宗延 +3 位作者 江隆福 王虹 陈国方 冯海明 《现代实用医学》 2001年第2期66-67,共2页
目的 研究颈动脉粥样斑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方法 将 82例冠心病待排和冠心病患者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成正常组和冠脉粥样病变组 ,同期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结果 颈动脉粥样斑块与冠脉粥样硬化之间有较密切的关系。... 目的 研究颈动脉粥样斑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方法 将 82例冠心病待排和冠心病患者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成正常组和冠脉粥样病变组 ,同期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结果 颈动脉粥样斑块与冠脉粥样硬化之间有较密切的关系。颈动脉粥样斑块对狭窄性冠状动脉病变预测的敏感性为 71 .7% ,特异性为 91 .9% ,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91 .7%和 73 .9% ,其准确性为 81 .7%。 结论 颈动脉超声检测可作为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价值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斑块 冠状动脉造影 超声描记术 冠状动脉病变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新指标测定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虹 闵宗延 《宁波医学》 1998年第5期206-208,共3页
目的观察左心室舒张功能新指标测定的意义。方法应用脉冲多普勒技术测定高血压病Ⅰ期(20例)、高血压病伴左心室肥厚(22例)、高血压病伴有房颤(14例)及25例正常人二尖瓣口及瓣下1cm、2cm、3cm左心室内不同部位的舒张早期充盈速度... 目的观察左心室舒张功能新指标测定的意义。方法应用脉冲多普勒技术测定高血压病Ⅰ期(20例)、高血压病伴左心室肥厚(22例)、高血压病伴有房颤(14例)及25例正常人二尖瓣口及瓣下1cm、2cm、3cm左心室内不同部位的舒张早期充盈速度(E0、E1、E2、E3),计算E1/E0、E2/E0、E3/E0比值。结果高血压病人E3显著降低,E3/E0与自身E2/E0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且E3/E0与常规测定舒张功能指标E/A法有良好的相关性。高血压病Ⅱ组与高血压病Ⅰ组相比,舒张功能障碍更为明显。结论高血压病早期即有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并出现于心室功能障碍之前,且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随心肌受损加重而明显。E3/E0法是反映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的良好指标,可弥补E/A法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心室功能 超声波诊断 心室功能障碍
下载PDF
改良经皮经腔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12
作者 江隆福 陈玉峰 +4 位作者 陈国方 王虹 冯海明 闵宗延 刘维波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4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 观察改良经皮经腔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 (PTSMA)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HOCM)的疗效。方法  5例患者在常规PTSMA治疗HOCM方法基础上 ,改良如下操作 :1.简化测压方法 :采用大一号动脉鞘与小一号猪尾管同步测股动脉与左室流入道压... 目的 观察改良经皮经腔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 (PTSMA)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HOCM)的疗效。方法  5例患者在常规PTSMA治疗HOCM方法基础上 ,改良如下操作 :1.简化测压方法 :采用大一号动脉鞘与小一号猪尾管同步测股动脉与左室流入道压。 2 .酒精用量指导 :采用球囊闭塞靶间隔支后造影能充分显示间隔支血管供血范围 (即造影剂呈云雾状渗入心肌 )所需的造影剂量 ,指导消融酒精用量。3.尽量避开靶间隔支高位靠右分支 (右前斜位 30°观察 )消融。结果  5例患者均获成功 ,术后即刻心导管测静息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由术前的 ( 78 4± 2 5 2 )mmHg降至 ( 11 6± 4 7)mmHg。酒精用量为 3~ 9( 4 8± 2 3)ml,2例发生一过性房室传导阻滞 ,术后半年超声心动图测量室间隔厚度由术前的 ( 19 2± 2 3)mm减至 ( 16 1± 2 4 )mm。结论 适当改良的PTSMA方法简便 ,指导消融酒精用量充分 ,消融疗效肯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并发症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监测的意义
13
作者 陈国方 江隆福 闵宗延 《浙江临床医学》 2001年第6期398-399,共2页
目的 评价动态心电图 (Holter)在冠心病病人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经冠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病人36例 ,进行Holter监测 ,分析心律失常和ST-T变化。结果 29例检出严重心律失常 (80.6% ) ,26例 (72% )检出有缺血性ST段 ,有症状心肌缺血10例(27... 目的 评价动态心电图 (Holter)在冠心病病人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经冠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病人36例 ,进行Holter监测 ,分析心律失常和ST-T变化。结果 29例检出严重心律失常 (80.6% ) ,26例 (72% )检出有缺血性ST段 ,有症状心肌缺血10例(27.8 % ) ,无症状心肌缺血23例 (63.9 % ) ,显著多于有症状心肌缺血 (P<0.01)。多支病变与单支病变的缺血性ST段检出率、SMI发生频率两者无差异。结论 Holter对冠心病心律失常和SMI检出有重要意义 ,可评估危险性 ,但无法提示冠脉病变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动态心电图 临床诊断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检测
14
作者 许兆军 刘维波 +4 位作者 江隆福 陈玉峰 陈国芳 冯海明 闵宗延 《现代实用医学》 2002年第11期600-600,共1页
关键词 冠心病 C反应蛋白 冠状动脉硬化 CRP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钠素内皮素与内源性洋地黄样物质的变化
15
作者 柯有甫 赵伟和 +2 位作者 蔡挺 闵宗延 王庭玉 《现代实用医学》 1995年第3期108-109,150,共3页
用放免法测定4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心钠素与内皮素水平,以及其中30例患者的血清内源性洋地黄样物质浓度,发现三者呈正相关(P<0.05),且随心衰加重而上升。①心钠素:心功能Ⅳ级(244.2±123.6)(... 用放免法测定4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心钠素与内皮素水平,以及其中30例患者的血清内源性洋地黄样物质浓度,发现三者呈正相关(P<0.05),且随心衰加重而上升。①心钠素:心功能Ⅳ级(244.2±123.6)(x±s,pg/m,下同)与Ⅰ级(89.1±30.5)、Ⅱ级(109.7±18.2)、Ⅲ(137.1±57.7)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0.05),Ⅲ级比Ⅰ级上升显著(P<0.05)。②内皮素:Ⅳ级(73.0±25.9)与Ⅰ级(37.0±11.2)、Ⅱ级(41.4±7.2)相比上升非常显著(P<0.01),Ⅲ级(53.5±17.5)比Ⅰ级更高(P<0.05)。③内源性洋地黄样物质:Ⅳ级(227.4±107.2)与Ⅰ级(119.4±30.4)、Ⅱ(122.7±24.3)相比上升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充血 心钠素 内皮素 内源性洋地黄样物质
下载PDF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右室起搏后的临床血流动力学及形态学改变
16
作者 陈振云 陈海英 +6 位作者 刘祖秋 蔡幼梅 陈晓敏 张国元 吴宗贵 洪中立 闵宗延 《宁波医学》 2000年第4期157-160,共4页
目的 观察右室起搏对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的远期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方法 采用有创血液动力学监测及超声多普勒方法观察右室起搏前、后 (2小时、12周、4年 )病人的血液动力学及形态变化。结果 右室起搏 4年后临床症状、心功能、血... 目的 观察右室起搏对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的远期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方法 采用有创血液动力学监测及超声多普勒方法观察右室起搏前、后 (2小时、12周、4年 )病人的血液动力学及形态变化。结果 右室起搏 4年后临床症状、心功能、血流动力学及形态学均显著改变 ,尤其二尖瓣前向运动 (SAM)、左室流出道 (LVOT)血流速、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 (LVOTG)、左室舒张末压 (LVEDP)、心输出量 (CO)及心脏指数 (CI)改善更为显著 (P <0 .0 0 1) ,肥厚的室间隔显著变薄 (P <0 .0 5 )。结论 右室起搏能显著地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 ,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 ,其远期疗效显著 ,并发现能逆转肥厚的室间隔及左室游离壁 ,改善LVOT梗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心脏起搏 血流动力学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
下载PDF
冠心病心肌缺血与QTc离散度的关系
17
作者 陈国方 王乾君 +1 位作者 刘维波 闵宗延 《宁波医学》 1998年第6期253-254,共2页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与QTc离散度(QTcd)的关系,方法分析30例经潘生丁试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证实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的QTcd,以20例潘生丁试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正常者作为对照。结果冠心病组潘生丁试验前后QTcd均显著大于正常组(P<0.00...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与QTc离散度(QTcd)的关系,方法分析30例经潘生丁试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证实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的QTcd,以20例潘生丁试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正常者作为对照。结果冠心病组潘生丁试验前后QTcd均显著大于正常组(P<0.001),冠心病组潘生丁试验后QTcd显著大于试验前(P<0.05)。结论慢性或急性心肌缺血均可引起心肌复权不均一,导致QTcd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QTC离散度 冠心病 心肌缺血
下载PDF
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研究
18
作者 柯有甫 余建军 +1 位作者 王庭玉 闵宗延 《宁波医学》 1996年第6期313-314,共2页
对45例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NIDDM+HP)及26例NIDDM患者作了胰岛素、C肽兴奋试验及空腹血糖、血脂测定。NIDDM+Hp患者同NIDDM患者相比,胰岛素、胰岛素面积以及C肽、C肽面积增高非常显著,而... 对45例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NIDDM+HP)及26例NIDDM患者作了胰岛素、C肽兴奋试验及空腹血糖、血脂测定。NIDDM+Hp患者同NIDDM患者相比,胰岛素、胰岛素面积以及C肽、C肽面积增高非常显著,而胰岛素敏感指数降低,相对敏感性约降低25.17%。两组HDL-C、ApoA1都偏低,但NIDDM+HP组相对较高(P<0.05),此现象与该组总胆固醇(194.5±37.2mg/d1)较NIDDM(173.3±369mg/d1)高有关,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高血压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床旁临时起搏20例分析
19
作者 陈国方 闵宗延 江隆福 《宁波医学》 2000年第12期591-591,共1页
关键词 床旁临时起搏 右颈内静脉穿刺 左锁骨下静脉穿刺
下载PDF
甲亢性心脏病60例临床分析
20
作者 叶玲玲 闵宗延 《现代实用医学》 1995年第1期17-17,共1页
甲亢性心脏病60例临床分析叶玲玲,闵宗延本文对1987~1992年60例甲亢性心脏病(HHD)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其临床特点。临床资料60例HHD患者,男6例,女54例。年龄35~74岁,平均52岁。病程7... 甲亢性心脏病60例临床分析叶玲玲,闵宗延本文对1987~1992年60例甲亢性心脏病(HHD)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其临床特点。临床资料60例HHD患者,男6例,女54例。年龄35~74岁,平均52岁。病程7个月~20余年。临床表现心衰28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亢性心脏病 临床分析 甲状腺危象 左室肥厚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房颤 心脏扩大 心得安 急性左心衰竭 房室传导阻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