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小儿脑性瘫痪的CT和MRI诊断结果评价 被引量:4
1
作者 闻丽姣 赵晓丹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24期145-146,共2页
目的分析小儿脑性瘫痪的CT和MRI诊断结果。方法选取在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诊断的小儿脑性瘫痪患儿60例,分别采取CT、MRI诊断,对比两种诊断结果。结果60例小儿脑性瘫痪患儿经CT诊断异常率68.33%,MRI诊断异常率95.00%;二者相比有统... 目的分析小儿脑性瘫痪的CT和MRI诊断结果。方法选取在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诊断的小儿脑性瘫痪患儿60例,分别采取CT、MRI诊断,对比两种诊断结果。结果60例小儿脑性瘫痪患儿经CT诊断异常率68.33%,MRI诊断异常率95.00%;二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征象:先天性脑发育不良见脑软化灶,脑裂畸形,脑灰白质移位,脑多发钙化斑等;脑部缺血缺氧见脑软化灶,脑灰白质萎缩,脑积水,双侧额部硬膜下积液,脑白质变性,脑缺血灶;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先天感染见脑软化灶,脑膜炎、脑炎。结论对小儿脑性瘫痪患儿采取CT、MRI诊断,MRI诊断结果优于CT,临床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脑性瘫痪 CT MRI
下载PDF
MRI诊断腕骨隐匿性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闻丽姣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第20期44-46,共3页
目的:探究MRI用于诊断腕骨隐匿性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6年4月-2018年7月收治的56例腕骨隐匿性骨折患者,所有患者经数字X线检查均为阴性,对上述患者均进行多层螺旋CT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为对照组,磁... 目的:探究MRI用于诊断腕骨隐匿性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6年4月-2018年7月收治的56例腕骨隐匿性骨折患者,所有患者经数字X线检查均为阴性,对上述患者均进行多层螺旋CT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为对照组,磁共振成像检查为观察组,以手术结果作为参照,观察多层螺旋CT与MRI诊断腕骨隐匿性骨折的准确率.结果:观察组的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MRI诊断腕骨隐匿性骨折的准确率较高,对于腕骨隐匿性骨折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推荐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腕骨 隐匿性骨折
下载PDF
MRI检查对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诊断价值评价
3
作者 闻丽姣 赵晓丹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26期129-130,共2页
目的研究MRI检查对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6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病例资料,患者均接受常规颅脑MRI检查,平扫、桥小脑角区的高分辨3D TOF及3D FIESTA序列扫描,后根据MRI检查结果分析患... 目的研究MRI检查对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6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病例资料,患者均接受常规颅脑MRI检查,平扫、桥小脑角区的高分辨3D TOF及3D FIESTA序列扫描,后根据MRI检查结果分析患者病变处的责任血管,同时进行跟踪手术对比分析。结果手术患者发现责任血管,其中左侧28例,右侧32例,无患者双侧同时发病。椎动脉4例、小脑下前动脉13例,小脑下后动脉9例、小脑上动脉34例。结论在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诊断中采用MRI检查具有较高诊断价值,能够准确显示出三叉神经痛患者的责任血管,为后续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检查 三叉神经痛 责任血管
下载PDF
MRI对股骨颈骨折术后并发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赵晓丹 闻丽姣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第18期28-29,共2页
目的:探析MRI(核磁共振检查)对股骨颈骨折术后并发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月1月我院骨科接诊的63例股骨颈骨折术后并发股骨头坏死患者,组织所有患者均行MRI和X线片检查,比较2种影像学检查方法股骨头坏死检出... 目的:探析MRI(核磁共振检查)对股骨颈骨折术后并发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月1月我院骨科接诊的63例股骨颈骨折术后并发股骨头坏死患者,组织所有患者均行MRI和X线片检查,比较2种影像学检查方法股骨头坏死检出率及股骨头坏死进展期(放射前期、坍陷期、骨关节炎期)平均发现时间.结果:不同时间段,MRI检出率均高于X线检查,差异显著(P<0.05).2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发现放射前期股骨头坏死时间<坍陷期<骨关节炎期,组内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MRI在股骨头坏死各阶段疾病发现用时均短于X线片,组间数据差异较大(P<0.05).结论:MRI可较为准确的诊断股骨颈骨折术后并发股骨头坏死,同时可缩短进展期疾病发现时间,可用作早期诊断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手术 股骨头坏死 早期诊断 MRI X线片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在鼻骨骨折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赵晓丹 闻丽姣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第20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在鼻骨骨折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于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8例鼻骨骨折患者,其中49例患者在术前接受X线平片诊断,作为对照组,49例患者在术前接受多排螺旋CT诊断,作为观察组,观察比较2组诊断方...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在鼻骨骨折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于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8例鼻骨骨折患者,其中49例患者在术前接受X线平片诊断,作为对照组,49例患者在术前接受多排螺旋CT诊断,作为观察组,观察比较2组诊断方法在鼻骨骨折中临床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鼻骨诊断阳性检出率为97.96%,对照组为81.63%,2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在单纯型鼻骨骨折、粉碎性鼻骨骨折中诊断阳性率分别为100.00%、90.9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诊断方法在复合型、骨缝分离型、其他类型鼻骨骨折检出阳性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多排螺旋CT诊断鼻骨骨折,能够全面、立体、清晰显示鼻骨骨折情况,明显提高阳性检出率,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准确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骨骨折 多排螺旋CT 阳性检出率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与MRI用于股骨头坏死诊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赵晓丹 闻丽姣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第12期174-175,共2页
目的:分析多排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MRI)用于股骨头坏死诊断的临床观察。方法:将57 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纳入此次的临床研究中,研究时间自2017 年6 月~2018年6 月,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多排螺旋CT与MRI影像学检查,分析两种不同诊断方法的临床... 目的:分析多排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MRI)用于股骨头坏死诊断的临床观察。方法:将57 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纳入此次的临床研究中,研究时间自2017 年6 月~2018年6 月,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多排螺旋CT与MRI影像学检查,分析两种不同诊断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MRI 诊断方法对股骨头坏死的分期诊断结果和诊断阳性率均明显优于多排螺旋CT诊断结果(P<0.05)。MRI对股骨头坏死的各种早期阳性征象检出率与多排螺旋CT相比较均明显较高(P<0.05)。结论:与多排螺旋CT相比较,MRI技术组织分辨率更高,在股骨头坏死的诊断中具有更高的阳性检出率,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多排螺旋CT MRI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