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屏幕上的课堂:在线教与学体验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闻凌晨 尼古拉斯·布尔布勒斯 +1 位作者 范国睿 童欣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8-98,共11页
疫情期间,居家隔离政策改变了传统教学形态,在线教与学走进师生的生活世界。本研究从时间、空间、身体与关系等维度出发,利用质性研究方法收集师生线上教与学的“鲜活体验”。研究发现,师生遭遇消失的时空边界、恐慌的身体、沉默的互动... 疫情期间,居家隔离政策改变了传统教学形态,在线教与学走进师生的生活世界。本研究从时间、空间、身体与关系等维度出发,利用质性研究方法收集师生线上教与学的“鲜活体验”。研究发现,师生遭遇消失的时空边界、恐慌的身体、沉默的互动。基于上述发现,本研究指出教师需要具备一种在线教学机智,关切师生身体性、时空性、关系性等需求:呵护身体,保持对屏幕前后身体的敏感性;规划时空距离,重构在线生活世界的时间结构与空间布置;认识技术的限制,反思技术背景下的师生关系与教育范畴下的人机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教与学 身体 生活体验 时空性 关系性
下载PDF
教师专业自由的审思及其实现
2
作者 闻凌晨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6-90,共5页
学校教育场域中,教师专业自主意味着教师基于专业知识、技能,从事与教学有关的工作或作专业之判断时,可以不受外来的干扰,作出自主负责的决定,以维护学生之学习权、受教育权,完成教学任务与教育使命。教师专业自主的实现不仅要突破教师... 学校教育场域中,教师专业自主意味着教师基于专业知识、技能,从事与教学有关的工作或作专业之判断时,可以不受外来的干扰,作出自主负责的决定,以维护学生之学习权、受教育权,完成教学任务与教育使命。教师专业自主的实现不仅要突破教师专业实践中"消极自由"之束缚,如绩效管理制度的冲击、科层管理体制的规约及畸形焦虑症状的弥漫;更需要追寻"基于自主的自由"层面的实践,如教学习惯的革新、教师情感的关照及理论反省与制度性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专业自主 消极自由 积极自由
下载PDF
《让每个学生取得成功法》之立法演变与政策走向——基于问责的视角
3
作者 闻凌晨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5-59,共5页
无论从纵向的立法历程来看,还是横向基于考核、表现目标、指定与干预维度上的分析,都可看出《让每个学生取得成功》乃是民主、共和两党在教育政策上的妥协产物,更是分权与集权、问责制度与发展改进、顶层设计与本土变革之间的博弈结果... 无论从纵向的立法历程来看,还是横向基于考核、表现目标、指定与干预维度上的分析,都可看出《让每个学生取得成功》乃是民主、共和两党在教育政策上的妥协产物,更是分权与集权、问责制度与发展改进、顶层设计与本土变革之间的博弈结果。由此,有必要重新厘定分权与集权二者之关系;推进基于高风险测试的问责制度向绩效责任与发展改进共存发展;在变革力量上,由政治家、教育专家的顶层设计向地方教育管理人员、教师的本土变革倾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让每个学生取得成功法》 问责制 发展改进 顶层设计 本土变革
下载PDF
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课程制度建设的历史回顾
4
作者 闻凌晨 《教育家》 2018年第12X期13-15,共3页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课程与教材改革一直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课程改革基本实现了教学话语体系向课程话语体系、教材建设从规范化向多样化、学生课程选择从单一固定向多样化的转变。新时代以来,课程制度的变革始终围...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课程与教材改革一直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课程改革基本实现了教学话语体系向课程话语体系、教材建设从规范化向多样化、学生课程选择从单一固定向多样化的转变。新时代以来,课程制度的变革始终围绕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走向制度化、科学化、精细化。对课程制度的历史回顾,可以帮助我们汲取成功的经验,革新当前课程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材改革 话语体系 非学术性 课程管理制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改革开放 历史回顾
下载PDF
大学生支教苏北农村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闻凌晨 杨柳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0年第4期186-188,共3页
大学生支教苏北是江苏省实施扶持苏北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这一措施对于促进苏北教育和经济发展,引导大学生服务社会,解决大学生就业等具有重要意义。全面了解大学生支教状况,研究其发展策略,探寻其发展前景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大学生 支教 苏北农村
下载PDF
西学东渐中的迷失与寻获:陈桂生“教育学辨析”的旨趣
6
作者 闻凌晨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5-163,共9页
《教育学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教育学辨析》一书(下文简称《辨析》)是怎么来的,时间跨度有多长?对于一位著作颇丰、跨度较大的学者而言,弄清《辨析》成书的原委始末,或可帮助我们走进(近)陈桂生的精神世界。《辨析》果真只有“辨析”这一... 《教育学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教育学辨析》一书(下文简称《辨析》)是怎么来的,时间跨度有多长?对于一位著作颇丰、跨度较大的学者而言,弄清《辨析》成书的原委始末,或可帮助我们走进(近)陈桂生的精神世界。《辨析》果真只有“辨析”这一条“明线”吗?是否尚有其他“暗线”?陈桂生教育学辨析的旨趣究竟何在?以下略谈笔者阅读《辨析》的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 陈桂生 西学东渐 旨趣 时间跨度 :教育 辨析
下载PDF
小学教育本科生实践能力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7
作者 王作亮 闻凌晨 马苗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49-51,共3页
建设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小学教师,而小学教育本科生的实践能力是高素质小学教师的重要内涵。课题组就小教本科生的教师基本技能、教学技能、教育技能、科研技能等方面设计了调查问卷,在江苏省设置小教本科专业的部分高... 建设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小学教师,而小学教育本科生的实践能力是高素质小学教师的重要内涵。课题组就小教本科生的教师基本技能、教学技能、教育技能、科研技能等方面设计了调查问卷,在江苏省设置小教本科专业的部分高校对500余名小教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教育本科生 实践能力 调查分析
下载PDF
中小学法治教育的学科课程编制与实施:美国的经验 被引量:16
8
作者 闻凌晨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4-92,共9页
伴随着20世纪70年代美国法治教育的兴起,两套各具特色的法治教材——《民主的基础》与《街头法律》相继产生。《街头法律》立足于法律条文,按法律部门进行直线式编排,因此照顾到法学的学科逻辑;《民主的基础》以法理为基础,按选定的法... 伴随着20世纪70年代美国法治教育的兴起,两套各具特色的法治教材——《民主的基础》与《街头法律》相继产生。《街头法律》立足于法律条文,按法律部门进行直线式编排,因此照顾到法学的学科逻辑;《民主的基础》以法理为基础,按选定的法律理念螺旋往复,更加适应学生的法律认知发展。基于此,我国法治学科课程编制需明确与法律认知发展相适应的实施理念、基于法律传统与当代国情的内容选择、法学学科逻辑与学生身心发展相调适的课程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教育 《民主的基础》 《街头法律》 课程编制
原文传递
告别“强有力知识”?——麦克·扬的观点及其批评 被引量:2
9
作者 闻凌晨 范国睿 《教育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13,共11页
为了解决英国课程领域中知识与社会的关系问题,麦克·扬提出了"强有力知识"这一概念。围绕"何谓强有力的知识"等问题,先后探讨了母学科的力量、中小学科目的力量以及由知识衍生出的能力倾向。这些论断却招致一... 为了解决英国课程领域中知识与社会的关系问题,麦克·扬提出了"强有力知识"这一概念。围绕"何谓强有力的知识"等问题,先后探讨了母学科的力量、中小学科目的力量以及由知识衍生出的能力倾向。这些论断却招致一系列质疑:模糊不清的力量标准;知识与经验的关系、非专业知识与专业知识关系的认识不足;重视知识的静态考察,却忽视了其动态转化;未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以及术语的情感化问题。对此,扬及其追随者在澄清误解的基础上展开了新一轮的辩护。这些争论对于当下课程改革的启示是:有必要重新认识课程知识与教育目的之间的关系;避免以知识生产标准代替知识传授规律;处理好日常经验与学术性知识的关系;以连续性来弥补二元对立的问题,反省教育中的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有力知识 学科知识 力量标准 日常经验
原文传递
法治课程与理性培育 被引量:1
10
作者 闻凌晨 孙康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2-58,共7页
在法治教育的发展演变中,出现过清单式法律课程编制、力胜于理的课程实施以及众生喧哗的课程文化的课程景观。然而,法律条文的剧增导致认知负担的加重、理由的缺位引发认识的不足、理性的情绪倾向尚未形成致使法律认同不足,这些因素都... 在法治教育的发展演变中,出现过清单式法律课程编制、力胜于理的课程实施以及众生喧哗的课程文化的课程景观。然而,法律条文的剧增导致认知负担的加重、理由的缺位引发认识的不足、理性的情绪倾向尚未形成致使法律认同不足,这些因素都对传统法治教育提出了挑战,促成法治课程的理性转向。为此,本文提出如下策略:构建以宪法教育为中心兼顾实用的法律知识体系;掌握一套围绕基本法律观念的程序性知识;以两难法律议题,鼓励学生说理,提高说理能力,强化讲理意愿;倡导理性守法和良性互动,以培育理性的法律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教育 理性培育 认知发展 情绪倾向
原文传递
美国法治课程的四种取向——如何破解“一英里宽,一英寸深”? 被引量:2
11
作者 闻凌晨 《中国德育》 2017年第22期45-49,共5页
如何在理念与条文、技术与价值、深度与广度之间作出抉择,美国的法治教育经验可能值得进一步加以研究探索。
关键词 法治 美国 课程 教育经验
原文传递
“扶/浮时代”的道德教育走向何方?
12
作者 闻凌晨 《中国德育》 2016年第11期9-9,共1页
2016年1月14日,吴萍老师在监考中不幸离世,人们无不为之悲痛惋惜。与此同时,媒体迅速展开报道。在校方尚未还原事故原貌时,网络上立刻出现题为《江苏一女教师监考时猝死》《36岁女教师监考时猝死无人知》的报道。
关键词 吴萍 教育走向 人民网 教育工作者 放大效应 冷漠无情 朋友圈 事实真相 一己之见 无功
原文传递
法治课程的诞生:中观层面的观察
13
作者 闻凌晨 《中国德育》 2021年第7期36-42,共7页
将某一方面知识列入中小学科目,是每个时代、不同群体都会对学校教育提出的要求。聚焦于法治课程的科目化,以法治教育相关学者的论述为质性材料入手,聚焦法治科目形成的中观层面争议发现,法治课程的设立经历了成为一门科目的尝试、获取... 将某一方面知识列入中小学科目,是每个时代、不同群体都会对学校教育提出的要求。聚焦于法治课程的科目化,以法治教育相关学者的论述为质性材料入手,聚焦法治科目形成的中观层面争议发现,法治课程的设立经历了成为一门科目的尝试、获取较高科目地位以及学术部落间的交锋等过程。在实质内容上,法治课程的设立涉及学术性、教育性与实用性的考量。此外,在参与科目形塑的学术社群之间,存在着内行与外行、负担与赋能的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课程 科目地位 科目变迁 学术部落
原文传递
透过教师关注促进问题提出教学--一个促进框架的构建与实施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丹杨 吴颖康 +4 位作者 徐红 蔡金法 鲍建生 杨悟道 闻凌晨 《全球教育展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7-104,共18页
随着核心素养在学科实践中的深入,问题提出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要把问题提出的理论知识转换为问题提出的教学实践,考验着教师在特定情境中运用教学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被西方教育者称为“教师关注”,它是沟通教师知识信念和教... 随着核心素养在学科实践中的深入,问题提出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要把问题提出的理论知识转换为问题提出的教学实践,考验着教师在特定情境中运用教学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被西方教育者称为“教师关注”,它是沟通教师知识信念和教学行为的桥梁。本研究以教师关注为切入口,通过设计问题提出情境中的教师关注框架和相关策略,帮助教师实施和改进问题提出教学。文章的论述围绕“哪些内容是问题提出单元设计和改进中教师有必要关注的”“如何帮助教师关注到这些内容”以及“教师关注到这些内容后教学实践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三个问题展开,分别对应促进框架的设计、实施和改进。开发和改进框架的场景发生于与一名小学教师的单元教学合作中,通过教研验证了框架的可行性,并从六个方面进一步具化了框架中问题提出任务的教师关注内容。研究还汇报了干预后该教师的变化:加深了对问题提出知识的运用,拓宽了关注内容,丰富了关注立场,从而促进了其问题提出的教学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关注 问题提出 单元教学 任务设计 改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