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新型的日常生活世界 被引量:4
1
作者 闻晓祥 王南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0-46,共7页
日常生活指的是人类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活动,包括非自觉的日常生产活动、日常交往活动和日常观念活动。日常生活世界就是由这些非自觉的活动所构成的结构领域,它是日常生活的社会表现形式。非日常生活指的是人类自觉的类本质对象化活... 日常生活指的是人类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活动,包括非自觉的日常生产活动、日常交往活动和日常观念活动。日常生活世界就是由这些非自觉的活动所构成的结构领域,它是日常生活的社会表现形式。非日常生活指的是人类自觉的类本质对象化活动,包括自觉的经济、政治与文化活动。非日常生活世界便是由这些活动所构成的结构领域,它是非日常生活的社会表现形式。两类生活构成人类活动,人类社会的基本构架便是这两类生活世界及其相互作用形式。一般来说,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表现为非日常生活世界的不断扩大及其所引起的日常生活世界的不断缩小。但是,在相对静止的社会历史阶段,两类生活世界必然保持某种平衡。基于这一理论构想,本文试图从两类生活世界及其结构关系在中国历史中的变迁以及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两方面,探寻日常生活世界的可能样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日常生活世界 社会整合 结构变迁 日常交往 政治活动 日常生产 物质生活资料 中国社会 交往关系 中国传统社会
下载PDF
社会哲学视野中的日常生活世界 被引量:7
2
作者 闻晓祥 《求是学刊》 CSSCI 1999年第1期20-25,共6页
社会结构是人类自身活动的产物,人类活动包括自觉与非自觉两个相关的层面,因此,社会结构可被解析为两个相关的结构领域:非日常生活世界和日常生活世界。在非日常生活世界的观照下,文章对日常生活世界的结构特征作了进一步的描述,... 社会结构是人类自身活动的产物,人类活动包括自觉与非自觉两个相关的层面,因此,社会结构可被解析为两个相关的结构领域:非日常生活世界和日常生活世界。在非日常生活世界的观照下,文章对日常生活世界的结构特征作了进一步的描述,还对两类生活世界的内在关联作了初步的探讨,认为二者在内容上具有重叠性,在方式上具有依赖性,在结果上具有交互性。文章指出,日常生活世界的积极的社会历史作用还应包括,它既是非日常生活世界的“资源库”,又具有保障社会的功能。作者由此而主张,立足于两类生活世界在存有必要的间距与张力基础上共存的构想,基于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对我国的日常生活世界进行历史的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日常生活世界 哲学视野 自我意识 日常生产 日常观念 日常交往 内在结构 社会整合 生活资料 非自觉性
下载PDF
小城镇集市交易行为及其心理——巢湖市几个乡镇集贸市场的实地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闻晓祥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75-78,共4页
通过对安徽省巢湖市几个乡镇集贸市场的实地研究,发现农民的集市交易行为都是受理性支配的。一方面,经济人理性援引生活理性,培育了以集市交易中的经验、交易主体的人格以及专家来降低风险的主要方式;另一方面,生活理性正受到“杀熟”... 通过对安徽省巢湖市几个乡镇集贸市场的实地研究,发现农民的集市交易行为都是受理性支配的。一方面,经济人理性援引生活理性,培育了以集市交易中的经验、交易主体的人格以及专家来降低风险的主要方式;另一方面,生活理性正受到“杀熟”和“杀生”的双重的经济人理性的冲击。小城镇的集市交易受到农村社会心理的支持。本研究可望对安徽省的小城镇建设规划提供理论支持,对我省农民的现代性品格以及农村社会结构有所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市 集贸市场 实地研究 交易行为 小城镇建设 经济人 巢湖市 理论支持 安徽省 心理
下载PDF
公平的道德判断: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大众化的最直接方式 被引量:1
4
作者 闻晓祥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1-53,共3页
在人们长期的生活交往中,形成了两个基本的道德判断:其一,对于共有的东西就应该共享;其二,是我的就是我的。这两个道德判断,从学理上来说,属于作为公平的平等原则的道德基础。它们不仅是洛克建构其私有财产权理论的主要道德标准,也是马... 在人们长期的生活交往中,形成了两个基本的道德判断:其一,对于共有的东西就应该共享;其二,是我的就是我的。这两个道德判断,从学理上来说,属于作为公平的平等原则的道德基础。它们不仅是洛克建构其私有财产权理论的主要道德标准,也是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与建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基本伦理依据。从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判断来理解马克思的政治哲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大众化最直接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判断 公平 平等原则 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下载PDF
重构新自由主义平等待人的理念——兼评金里卡的道德直觉说
5
作者 闻晓祥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16,共5页
威尔.金里卡认定罗尔斯、德沃金等人的新自由主义的平等待人的理念乃根基于"钝于禀赋"和"敏于志向"的道德直觉,并且将"钝于禀赋"、"敏于志向"当做同一个道德直觉。这实质上是自由至上主义的解... 威尔.金里卡认定罗尔斯、德沃金等人的新自由主义的平等待人的理念乃根基于"钝于禀赋"和"敏于志向"的道德直觉,并且将"钝于禀赋"、"敏于志向"当做同一个道德直觉。这实质上是自由至上主义的解释。这种解释既存在着悖谬,又错误地将个体的选择当做新自由主义平等待人的理据。新自由主义平等待人的理念,应该重构为如下两个相关的道德直觉:全体—敏于境况而个体—敏于志向,其理据在于社会全体的善良意志的确立以及公共理性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禀赋 志向 新自由主义 平等待人 公共理性
下载PDF
评析哈耶克对现代性的批判
6
作者 闻晓祥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1-34,共4页
现代性就是主体性,或具有本体地位的主体的自由。哈耶克对现代性批判的基础是文化进化论。文化进化以“文化胜出”为标准,它以证伪的、否定的方式确认某种“否定性”价值的同时,也肯定了文化自身的整体价值。这是哈耶克现代性批判的基... 现代性就是主体性,或具有本体地位的主体的自由。哈耶克对现代性批判的基础是文化进化论。文化进化以“文化胜出”为标准,它以证伪的、否定的方式确认某种“否定性”价值的同时,也肯定了文化自身的整体价值。这是哈耶克现代性批判的基本理路。我们既要现代化,也要尽量避免现代化带给我们的消极后果,这需要我们重新阐发中国传统精神并且明确它与“现代性”正负两面的关系。这是我们现代性批判的关键,也是哈耶克现代性批判给我们的启示。只有将这种重构后的文化精神落到政治、法律思想中,现代性批判才落到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现代性批判 文化进化 文化胜出
下载PDF
应用型高校法学本科《法律社会学》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7
作者 闻晓祥 《巢湖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23-126,共4页
如何理解应用型高校的应用性呢?通常,人们将它理解为知识对现实的有用性或有效性。但是,这种理解对法学专业来说,是不恰当的,甚至是有害的。因为,法律社会学的研究早已科学地揭示出,法律实践中很多有利、有用、有效的规则并不是法律规... 如何理解应用型高校的应用性呢?通常,人们将它理解为知识对现实的有用性或有效性。但是,这种理解对法学专业来说,是不恰当的,甚至是有害的。因为,法律社会学的研究早已科学地揭示出,法律实践中很多有利、有用、有效的规则并不是法律规则。这些规则中的潜规则,很可能不利于我国的法治化建设。应用型高校法学本科专业的应用性,可以在价值层面界定为法治化理想的现实化,在现实层面界定为地方性,也就是服务于地方社会、区域社会的法治化建设。基于此,我们可以重新确定法律社会学在应用型高校法学本科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也可以编写应用型的《法律社会学》教材并开展应用型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 应用性 法律社会学
下载PDF
文明社区的道德蕴涵
8
作者 闻晓祥 《理论与现代化》 2000年第4期24-27,共4页
市场经济条件下,非日常生活世界和日常生活世界相对分离。社区生活属于日常生活范畴。社区不仅同自觉的经济、政治与文化相对分离,而且成为同市场经济、政治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相对待的基层社会。社区制度伦理是解决社区自我保障、自我... 市场经济条件下,非日常生活世界和日常生活世界相对分离。社区生活属于日常生活范畴。社区不仅同自觉的经济、政治与文化相对分离,而且成为同市场经济、政治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相对待的基层社会。社区制度伦理是解决社区自我保障、自我服务的最有效手段,也是维持基层社会秩序的主要手段。日常生活、社区道德生活还在更高的层面上对非日常生活诸结构起着整合作用。社区道德生活不仅有与主体性的自觉性文化相匹配的现实性意义,也有着与自觉的超越性的文化追求相契合的终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社会 政治国家 秩序 对待 社区 自觉性 日常生活世界 相对 道德生活 非日常生活
全文增补中
从市场交易走向社会交易——兼与李景鹏教授商榷
9
作者 闻晓祥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6-9,共4页
文章从交易活动的基本要素出发 ,分析了市场交易的基本要素与基本特征 ,旨在阐明现实生活中的权钱交易关系不属于市场交易范畴。文章进而引进了“社会交易”概念 ,重点分析了非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交易机制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交易机... 文章从交易活动的基本要素出发 ,分析了市场交易的基本要素与基本特征 ,旨在阐明现实生活中的权钱交易关系不属于市场交易范畴。文章进而引进了“社会交易”概念 ,重点分析了非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交易机制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交易机制的一般特征 ,旨在探究“金钱交易关系在社会生活中的泛化”的原因。文章指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交易 社会交易
全文增补中
邓小平教育理论试说
10
作者 肖迎春 闻晓祥 《巢湖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108-112,共5页
邓小平在教育的战略地位、教育的指导思想、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的战略措施以及教育的基本内容等方面 ,都作了精辟的论述 ,形成了系统的。
关键词 邓小平 教育理论 教育发展 “三个代表” 培养目标 教育内容
下载PDF
论团体和大众传播的道德效应
11
作者 周年洋 闻晓祥 《理论与现代化》 1996年第11期44-46,共3页
当下的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都在发生转变。道德观念和道德运作方式也有新的变化。道德观念的变化已引起了人们足够的注意,而人们对道德运作方式的变化却关注甚少。至于从道德运作方式的角度去看待道德现状的就更少。道德是一... 当下的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都在发生转变。道德观念和道德运作方式也有新的变化。道德观念的变化已引起了人们足够的注意,而人们对道德运作方式的变化却关注甚少。至于从道德运作方式的角度去看待道德现状的就更少。道德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社会规范,如果只抽象地考察道德观念而不着重道德运作方式的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传播 道德运作 大众传媒 社团组织 现代市场 小团体 道德观念 价值观念 传统农业社会 社会结构
下载PDF
中国社会结构的历史变迁与新型的日常生活世界 被引量:2
12
作者 闻晓祥 王南湜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93-200,共8页
关键词 非日常生活世界 社会整合 社会结构 历史变迁 日常交往 政治活动 物质生活资料 日常生产 交往关系 经济条件下
原文传递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与中国化:作为公平的平等原则 被引量:4
13
作者 闻晓祥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11年第5期139-144,160,共6页
马克思的公平观,特别是被他视为公平的平等原则,较全面地展现在他对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构想上。对马克思的作为公平的平等原则,我们可以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以及马克思公平正义观的基本精神,进行时代化与中国化改造,重构出马... 马克思的公平观,特别是被他视为公平的平等原则,较全面地展现在他对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构想上。对马克思的作为公平的平等原则,我们可以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以及马克思公平正义观的基本精神,进行时代化与中国化改造,重构出马克思主义的作为公平的平等原则。这项重构后的平等原则,对于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公平 平等原则 时代化 中国化
原文传递
马克思政治哲学中的人与马克思主义社会正义原则 被引量:1
14
作者 闻晓祥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9-36,共8页
“人学”问题是政治哲学的前提,对“人”的理解与界定不恰当,相应的政治哲学原则便立不住脚。而“人学”方法论左右着对“人”的理解与界定。马克思的“人学”方法论的核心是“‘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根据这种方法论... “人学”问题是政治哲学的前提,对“人”的理解与界定不恰当,相应的政治哲学原则便立不住脚。而“人学”方法论左右着对“人”的理解与界定。马克思的“人学”方法论的核心是“‘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根据这种方法论,马克思政治哲学中的人就是“使用实践力量的人”。“使用实践力量的人”这个概念,吻合马克思主义社会正义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政治哲学 方法论 社会正义原则
原文传递
自我观和社会哲学的建构
15
作者 闻晓祥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9-53,共5页
社会哲学包含政治哲学。政治哲学是论证政治价值和政治原则的正当合法性或道德重要性的学问,而这种正当合法性或道德重要性一直建基于自我观之上。自我的本质是什么,自我过什么样的生活,是西方政治哲学的主要言说方式。本文对目的论自... 社会哲学包含政治哲学。政治哲学是论证政治价值和政治原则的正当合法性或道德重要性的学问,而这种正当合法性或道德重要性一直建基于自我观之上。自我的本质是什么,自我过什么样的生活,是西方政治哲学的主要言说方式。本文对目的论自我观和道义论自我观进行了梳理,在当代西方政治哲学语境中,揭示了不同的自我观与政治观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当代自我在西方政治理论和现实政治中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哲学 自我观 建构 西方政治哲学 政治原则 政治价值 言说方式 哲学语境 现实政治 政治理论 合法性 道义论 目的论 政治观 道德 正当 当代
原文传递
马克思主义正义论原则之建构——关于“平等的自由”原则
16
作者 闻晓祥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2-39,共8页
对照罗尔斯的"平等的自由"原则,重新解读马克思的解放理论,我们可以建构出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平等的自由"原则。实际上,马克思的解放理论在很多维度已经关注并涵括着罗尔斯所阐释的"平等的自由"原则,并显... 对照罗尔斯的"平等的自由"原则,重新解读马克思的解放理论,我们可以建构出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平等的自由"原则。实际上,马克思的解放理论在很多维度已经关注并涵括着罗尔斯所阐释的"平等的自由"原则,并显现出与罗尔斯之前提及视野的差异。这些维度包括:自由的概念与"平等的自由"体系;"平等的自由"体系中的良心的平等自由、平等的政治自由与平等的人权;马克思政治哲学的道德判断和历史判断;政治哲学观及其功能;等等。由此,马克思主义的"平等的自由"原则可以表述为:每个公民对于最广泛的、总体的、平等的、基本的自由体系都拥有同等的权利;这个自由体系与所有公民的类似的自由体系相容。当然,马克思的作为"类存在物"的人的自由是对这种自由的扬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罗尔斯 “平等的自由”原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