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敬业精神 被引量:6
1
作者 阎增武 仰海峰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56-59,共4页
论敬业精神●阎增武仰海峰一、市场经济呼唤敬业精神虽然在社会历史的发展中,敬业精神历来都被强调为社会职业生活中最为基本的伦理道德内容,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敬业精神具有不同的现实意义。从人类历史的发展分期来看,可分为以人... 论敬业精神●阎增武仰海峰一、市场经济呼唤敬业精神虽然在社会历史的发展中,敬业精神历来都被强调为社会职业生活中最为基本的伦理道德内容,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敬业精神具有不同的现实意义。从人类历史的发展分期来看,可分为以人与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自然经济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敬业精神 职业道德 人的全面发展 角色意识 职业活动 集体意识 社会发展 社会结构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伦理观念
下载PDF
社会发展的尺度与代价 被引量:4
2
作者 阎增武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2期8-13,共6页
在现代化理论中,社会发展的尺度与代价是个很现实的问题。英国学者杜德利·西尔斯在抨击把社会发展混同于经济增长时强调,人们必须驱散笼罩在“发展”一词周围的迷雾,更准确地界定它的意义,否则便是在“回避现实的发展问题了”... 在现代化理论中,社会发展的尺度与代价是个很现实的问题。英国学者杜德利·西尔斯在抨击把社会发展混同于经济增长时强调,人们必须驱散笼罩在“发展”一词周围的迷雾,更准确地界定它的意义,否则便是在“回避现实的发展问题了”。他所说的更准确地界定发展的意义,具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发展观 经济增长 社会发展的代价 经济发展观 以人为中心 发展模式 现代化理论 人的发展 消极后果 社会发展代价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 被引量:8
3
作者 阎增武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2期8-12,共5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深入分析这一渊源关系,无论对于我们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是科学理解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都有着重要价值。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共产主义学说 核心价值 科学意蕴 实践品格 批判精神
下载PDF
浅析教学过程中的审美感——兼论教学活动的创造性 被引量:2
4
作者 阎增武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1987年第Z1期73-77,共5页
(一) 审美感是一种重要的心理活动和美学范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与知识、学生与教师之间,除开认识被认识、教育被教育的关系外,还存在着欣赏被欣赏的关系,即审美关系。由此产生的主体的审美感,对教学有多方面的促进作用。 1、审美感能... (一) 审美感是一种重要的心理活动和美学范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与知识、学生与教师之间,除开认识被认识、教育被教育的关系外,还存在着欣赏被欣赏的关系,即审美关系。由此产生的主体的审美感,对教学有多方面的促进作用。 1、审美感能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肯定性的、积极的情绪体验,激起学生热爱知识、追求知识、探索未知世界的强烈愿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能否激起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多年来,我们一直强调思想教育对激发学生求知欲的作用,这固然是正确的,但仅此是不全面的。学生的学习态度及与之相应的学习行为,属于心理学中“意志行动”的范畴。依据心理学原理,任何意志行动总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而构成意志动机的,除认识因素外,还有情感因素。一般地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过程 审美感 创造性劳动 学生 教学活动 教师 思想教育 启发式教学法 知识产生 学习能动性
下载PDF
小康社会:价值理性的传承与建构 被引量:1
5
作者 阎增武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3-56,共4页
作为中国当代史上最具号召力和影响力的社会工程,我国小康社会的建设进入了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的新阶段,这期间,以社会正义、社会和谐、“民本”政治、道德理想为主要内容的价值理性的建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和繁重,弄得不好会... 作为中国当代史上最具号召力和影响力的社会工程,我国小康社会的建设进入了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的新阶段,这期间,以社会正义、社会和谐、“民本”政治、道德理想为主要内容的价值理性的建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和繁重,弄得不好会成为困扰当今中国社会进程的突出问题乃至长期隐患。小康社会对价值理性的传承和建构应以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取向,科学地整合中国文明和世界文明,并处理好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康社会 价值理性 工具理性 科学发展观 文化
下载PDF
历史哲学视野中的婚姻与家庭——纪念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问世120周年 被引量:1
6
作者 阎增武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4-38,共5页
120年过去了,恩格斯在《起源》中有关婚姻家庭的个别结论或许已经过时,但贯穿于其中的历史哲学的视角和所阐发的基本精神,对世界范围内人的解放尤其是妇女解放依然有着不可磨灭的价值。我国正处在家庭变革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时期,如... 120年过去了,恩格斯在《起源》中有关婚姻家庭的个别结论或许已经过时,但贯穿于其中的历史哲学的视角和所阐发的基本精神,对世界范围内人的解放尤其是妇女解放依然有着不可磨灭的价值。我国正处在家庭变革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时期,如何以历史哲学的视野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现阶段婚姻家庭的基础、模式、道德和立法等问题,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 家庭 历史哲学 妇女解放
下载PDF
解读“小康文明”——对小康社会的文化诠释 被引量:1
7
作者 阎增武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10,共5页
小康社会不只是一连串的国民经济发展指标和社会改革方案,在更深的层面上,它还是当代中国社会和中国民众的一种文化诉求和价值取向,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中国传统文明和世界当代文明的结合点上,对当... 小康社会不只是一连串的国民经济发展指标和社会改革方案,在更深的层面上,它还是当代中国社会和中国民众的一种文化诉求和价值取向,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中国传统文明和世界当代文明的结合点上,对当代中国的一种价值整合和文化重塑。"小康文明"最基本的价值特征是倡导富裕,倡导务实,倡导和谐,倡导民本;最基本的文化意义则是它的民族凝聚力,文明整合力,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充实和展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康文明 文化诠释 价值特征 文化意义
下载PDF
新条件 新课题 新视角 新举措——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
8
作者 阎增武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6,共4页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直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所关注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进入80年代中期,尤其是经济运行加快走向市场化以来,这个问题越来越突出,也越来越复杂。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有众多有...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直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所关注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进入80年代中期,尤其是经济运行加快走向市场化以来,这个问题越来越突出,也越来越复杂。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有众多有关精神文明建设的文章。小平同志全面深刻地分析了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所面临的新的历史条件,指明了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所要解决的新课题,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以及应当采取的新举措,具有极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文明建设 新视角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时期 《邓小平文选》 物质文明建设 新举措 政治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新课题
下载PDF
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三者同一思想析疑
9
作者 阎增武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1988年第3期81-83,共3页
(一)问题的提出黑格尔以前的哲学分为三大部分,这就是本体论、认识论和逻辑学。三者彼此独立、相互脱节。黑格尔的巨大功绩之一。
关键词 逻辑学研究 思维方式 认识论 思想 马克思 辩证法 辩证逻辑 黑格尔 本体论 形而上学
下载PDF
军事美学若干问题的思考
10
作者 阎增武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31-35,共5页
军人有军人的美。军人现实美和艺术美的客观存在及其巨大感染力,构成了军事美学成立的基础性条件。军事美学的研究和实践有助于增强军人对军营生活的审美感受,激发爱军习武的热情,丰富和提升军人的精神生活,满足军人全面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军事美学 军人审美关系 军容仪表美 军事素质美 正义之师美 军队美育
下载PDF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解读
11
作者 阎增武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8-11,共4页
六中全会《决定》和胡锦涛同志有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论述,包含着丰富深刻的哲学思想。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解读和谐社会,可以从世界观方法论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自觉性,并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丰富和发展。
关键词 以人为本 发展导向 利益关系 和谐文化
下载PDF
知识经济:文明的变迁与社会秩序的重建
12
作者 刘江涛 阎增武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5期23-26,共4页
关键词 知识经济时代 社会秩序 知识资本 工业文明 工业时代 信息技术 产业结构 全球化进程 服务业 因特网
下载PDF
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幅度性——兼评中国社会主义“早产”论
13
作者 滕云起 阎增武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1987年第3期10-16,共7页
(一) 特定的生产关系所赖以建立的生产力,在量的规定上有很大的伸缩性。生产力低的国家生产关系先进,生产力高的国家生产关系落后,是这种伸缩性的典型表现。对这一现象的理解是否科学,不仅直接涉及历史唯物论的根基——生产力的最终决... (一) 特定的生产关系所赖以建立的生产力,在量的规定上有很大的伸缩性。生产力低的国家生产关系先进,生产力高的国家生产关系落后,是这种伸缩性的典型表现。对这一现象的理解是否科学,不仅直接涉及历史唯物论的根基——生产力的最终决定作用,而且直接涉及许多重大的现实问题。我们认为,要唯物辩证地阐明这个问题,必须承认生产力在其发展过程中有一个能同时决定两种不同生产关系的“共同幅度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幅度示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社会生产力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中国社会主义 决定作用 生产力水平 资本主义制度 历史唯物论 社会化大生产 现实问题
下载PDF
社会主义经济民主与责任制
14
作者 阎增武 由曦光 《社会科学》 1985年第1期11-14,共4页
一 民主的本义是人民的权力。在经济领域中,这一权力体现为列宁所说的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列宁全集》第13卷第314页)由劳动者集体掌握这些权力,就是社会主义经济民主的一般含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一 民主的本义是人民的权力。在经济领域中,这一权力体现为列宁所说的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列宁全集》第13卷第314页)由劳动者集体掌握这些权力,就是社会主义经济民主的一般含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经济民主 责任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所有权 一般含义 劳动者 生产资料 使用权 列宁 占有权
下载PDF
社会主义经济民主与责任制
15
作者 阎增武 由曦光 《科学社会主义》 1985年第3期93-96,共4页
一 民主的本义是人民的权力。在经济领域中.这一权力体现为列宁所说的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列宁全集》第13卷第314页)由劳动者集体掌括这些权力,就是社会主义经济民主的一般含义。
关键词 经济民主 社会主义 责任制 《列宁全集》 生产资料 经济领域 一般含义 权力
下载PDF
晨练
16
作者 阎增武 《中华武术》 2003年第5期30-31,共2页
一、晨练是健身活动的好时间 一年之际在于春,一日之际在于晨。绝大多数业余体育爱好者,都选择在早晨进行锻炼。全国各地的公园、河湖旁、路边、许多人进行着晨练。健身,为何选在早晨?1、早睡早起身体好。这是我国多少年没袭下来的... 一、晨练是健身活动的好时间 一年之际在于春,一日之际在于晨。绝大多数业余体育爱好者,都选择在早晨进行锻炼。全国各地的公园、河湖旁、路边、许多人进行着晨练。健身,为何选在早晨?1、早睡早起身体好。这是我国多少年没袭下来的养生习惯。早晨环境比较清静,各类生产活动还未开始,所以成为多数人活动锻炼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晨练 太极拳 新陈代谢 武术运动 体育锻炼
下载PDF
浅析教学过程中的审美感——兼论教学活动的创造性 被引量:14
17
作者 阎增武 《教育研究》 1987年第2期12-16,共5页
审美感是一种重要的心理活动,也是重要的美学范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与知识、教师与知识,学生与教师之间,除开认识被认识,教育被教育的关系外,还存在着欣赏被欣赏的关系,即审美关系。由此产生的主体的审美感,
关键词 教学过程 审美感 教学活动 创造性 心理活动 美学范畴 审美关系 知识
原文传递
马克思的历史哲学及其当代走向 被引量:3
18
作者 阎增武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1-16,共6页
马克思历史哲学的着眼点并不在于发掘“各个时期”的历史之迷 ,而在于更深刻地研究人们生活于其间的“这一个”社会 ,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 ,对社会历史的分析要实现“实然”和“应然”的统一 ,具体地分析社会历史进程。马克思历史哲学... 马克思历史哲学的着眼点并不在于发掘“各个时期”的历史之迷 ,而在于更深刻地研究人们生活于其间的“这一个”社会 ,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 ,对社会历史的分析要实现“实然”和“应然”的统一 ,具体地分析社会历史进程。马克思历史哲学的这一思想 ,对于我们认识中国当代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历史哲学 社会哲学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决定论
原文传递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新时期思想教育 被引量:2
19
作者 阎增武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9-182,共4页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新时期思想教育,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有关"发展"的理论和目标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必须准确理解以人为本的内涵,践行尊重人、服务人、发展人的理念;必须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所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统筹兼顾...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新时期思想教育,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有关"发展"的理论和目标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必须准确理解以人为本的内涵,践行尊重人、服务人、发展人的理念;必须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所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弘扬求真、务实、创新的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思想教育 以人为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