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三图法”的纳林河二号矿井顶板突水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阎宏图 靳立创 +3 位作者 郭森林 李源 李沛涛 莫菲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4期44-50,共7页
我国西北地区侏罗系煤田普遍受到顶板水害的威胁,影响矿山安全生产。以纳林河二号矿井3^(-1上)103工作面为例,提供一种有效的顶板水害评估方法。通过建立水文地质剖面并应用“三图法”理论,分析了影响煤层顶板砂岩含水层富水性的主控因... 我国西北地区侏罗系煤田普遍受到顶板水害的威胁,影响矿山安全生产。以纳林河二号矿井3^(-1上)103工作面为例,提供一种有效的顶板水害评估方法。通过建立水文地质剖面并应用“三图法”理论,分析了影响煤层顶板砂岩含水层富水性的主控因素,包括砂岩含水层厚度、渗透系数、脆塑性岩厚度比和岩心采取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主控因素的权重进行了科学定量,基于富水性指数评估了含水层富水性,并获得了顶板冒裂安全性及突水危险性。通过与音频电透视技术获取的低阻异常区对比,初步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靠性。研究结果为纳林河二号矿井3^(-1上)103工作面安全回采提供依据,对于指导类似地区的顶板水害预防和控制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侏罗系煤田 顶板水害 “三图法” 层次分析法(AHP) 富水性指数
下载PDF
纳林河二号矿井水患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宋伟 阎宏图 +1 位作者 阮泽宇 王建辉 《采矿技术》 2024年第2期270-274,共5页
纳林河二号矿井采用大采高综采工艺,其涌水量已达到1450m^(3)/h,对矿井正常开采埋下了水害隐患。为消除水患威胁,实现工作面安全生产,分析了5处充水水源及3处充水通道,充水水源有地表水、顶板水、底板水、老空水、构造水;充水通道有导... 纳林河二号矿井采用大采高综采工艺,其涌水量已达到1450m^(3)/h,对矿井正常开采埋下了水害隐患。为消除水患威胁,实现工作面安全生产,分析了5处充水水源及3处充水通道,充水水源有地表水、顶板水、底板水、老空水、构造水;充水通道有导水断层或构造破碎带、人为采动裂隙、封闭不良钻孔及其他钻孔。结果表明,顶板水中延安组裂隙承压水含水层和直罗组孔隙裂隙承压水含水层是矿井的直接充水水源,对矿井水患影响最大,地表水补给含水层为间接充水水源,老空水影响较小,构造水和底板水不影响。导水裂隙带或构造破碎带是水患中重要的充水通道;人为采动裂隙及封闭不良钻孔及其他钻孔是次要充水通道。最后提出增大探测及排水能力,实现超前疏放、疏水降压等水患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患分析 矿井防治水 充水水源 充水通道 水患预防措施
下载PDF
纳林河二号矿井工作面顶板疏放水方案设计及优化
3
作者 刘守强 靳立创 +3 位作者 郭森林 阎宏图 李沛涛 丛秀蓁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7-121,共5页
为了制定纳林河二号矿井工作面疏放水设计方案,保障矿井的安全回采,以3-1上201工作面顶板疏放水工程为例,通过绘制3-1上201工作面水文地质柱状概化图,分析了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及发育层位,确定了影响工作面安全回采的含水层为延安组三... 为了制定纳林河二号矿井工作面疏放水设计方案,保障矿井的安全回采,以3-1上201工作面顶板疏放水工程为例,通过绘制3-1上201工作面水文地质柱状概化图,分析了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及发育层位,确定了影响工作面安全回采的含水层为延安组三段砂岩含水层。根据物探异常区和“三图法”的富水性分区进行了顶板疏放水方案设计及动态优化,同时基于疏放水钻孔水量、水压变化,开展了疏放水效果评价,验证了基于“三图法”评价的疏放水方案设计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板疏放水 导水裂隙带 三图法 砂岩含水层
下载PDF
“攻克”老板
4
作者 阎宏图 《软件世界》 2007年第5期94-94,共1页
李玉琢三起三落的命运,重复着中国职业经理人的宿命。
关键词 李玉琢 中国 职业经理人 企业危机 经营策略
下载PDF
逃离外企做事业
5
作者 阎宏图 《软件世界》 2007年第5期95-95,共1页
做职业还是做事业?这似乎成为了时下外资企业的本土经理人在寻求职业突破时会问自己的一个共同问题。
关键词 事业 外资企业 经理人 职业
下载PDF
采空区地面充填材料选择的探讨
6
作者 贺军 阎宏图 宋伟 《山东煤炭科技》 2023年第5期214-216,219,222,共5页
为解决煤矿开采过程中形成采空区,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的问题,通过分析风积沙和粉煤灰作为充填材料,对风积沙的粒径分布、堆积密度及含水率做了相应的物理学性质测试,在工程实践中对风积沙和粉煤灰按照一定比例进行调配实验。注浆效... 为解决煤矿开采过程中形成采空区,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的问题,通过分析风积沙和粉煤灰作为充填材料,对风积沙的粒径分布、堆积密度及含水率做了相应的物理学性质测试,在工程实践中对风积沙和粉煤灰按照一定比例进行调配实验。注浆效果较好的配比为水固比为0.5:1,灰砂比5:5及灰砂比7:13时,浆液密度为1.6 t/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积沙 粉煤灰 采空区充填 浆液配比
下载PDF
不同加载速率下煤体破坏声发射信号响应规律研究
7
作者 吴正飞 阎宏图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23年第1期186-188,共3页
为了研究加载速率对煤体破坏声发射信号的影响,开展了基于不同加载速率的煤体破坏声发射监测实验,分析了不同加载速率条件下声发射计数以及声发射累计计数变化规律,得到了不同加载速率下煤体失稳破坏的声发射前兆特征。同时研究了加载... 为了研究加载速率对煤体破坏声发射信号的影响,开展了基于不同加载速率的煤体破坏声发射监测实验,分析了不同加载速率条件下声发射计数以及声发射累计计数变化规律,得到了不同加载速率下煤体失稳破坏的声发射前兆特征。同时研究了加载速率对声发射计数分布密度的影响。研究结果为利用声发射技术监测煤矿煤岩动力灾害发生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载速率 声发射计数 声发射累计计数 声发射计数分布密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