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能谱及灌注一站式成像的兔模型实验 被引量:8
1
作者 阎晓朋 吕培杰 +2 位作者 柴亚如 杨学华 高剑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83-487,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CT能谱及灌注一站式成像(GSI PERFUSION)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0只被种植VX2肝癌14天的新西兰大白兔行GSI PERFUSION扫描和常规能谱CT扫描,获得CT灌注图像、GSI PERFUSION能谱图像(A组)和常规能谱图像(B组)。测量两组能谱... 目的初步探讨CT能谱及灌注一站式成像(GSI PERFUSION)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0只被种植VX2肝癌14天的新西兰大白兔行GSI PERFUSION扫描和常规能谱CT扫描,获得CT灌注图像、GSI PERFUSION能谱图像(A组)和常规能谱图像(B组)。测量两组能谱图像的肿瘤、正常肝、竖脊肌、腹主动脉、门静脉的CT值和碘含量(IC)、图像噪声、肿瘤的对比噪声比(CNR)和灌注参数。对肿瘤周边CT强化较明显区域行CD34的免疫组化染色,测定微血管密度(MVD),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A组肿瘤组织动脉期CT值和IC均高于B组(P均<0.01),而两组的CNR、噪声、竖脊肌和主动脉/门静脉CT值、正常肝和静脉期瘤灶CT值及IC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瘤组织动脉期IC均与血容量(BV)、血流量(BF)、肝动脉分数(HAF)、表面通透性(PS)及MVD呈正相关(P均<0.05),A组中其与平均通过时间(MTT)呈负相关(P<0.05)。两组瘤组织静脉期IC均与BV、BF、PS及MVD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 GSI PERFUSION的能谱图像与常规能谱图像具有相似的图像质量,可用以反映VX2兔肝癌模型肿瘤新生血管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肝肿瘤 能谱 灌注成像
下载PDF
腹部结外脏器原发性淋巴瘤的CT表现 被引量:6
2
作者 程强 阎晓朋 +1 位作者 杨学华 高剑波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2期263-265,268,共4页
目的探讨腹部结外脏器原发性淋巴瘤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1例腹部结外脏器原发性淋巴瘤的CT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1)31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初诊时均无明确淋巴瘤病史,其中B细胞性26例(83.8%),T细胞性3... 目的探讨腹部结外脏器原发性淋巴瘤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1例腹部结外脏器原发性淋巴瘤的CT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1)31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初诊时均无明确淋巴瘤病史,其中B细胞性26例(83.8%),T细胞性3例(9.7%),NK/T细胞性2例(6.5%);2)31例结外脏器淋巴瘤,其中肾脏6例,肝脏、肾上腺和直肠各4例,胃3例,脾脏、膀胱和卵巢各2例,胆囊,胰腺,输尿管和子宫各1例;3)累及空腔脏器者13例,CT表现为管壁不均匀增厚(7.8-26.4mm),其中弥漫性增厚5例,局限性增厚7例,1例累及子宫CT表现为子宫体积明显增大,子宫内软组织肿块影,增强扫描呈中度均匀强化。累及实质脏器者18例共38个病灶,呈圆形或类圆形23个,地图样或不规则形15个,病灶直径2.1-14.2cm,平均直径6.3cm。32个病灶CT平扫密度均匀,6个病灶密度不均,无出血或钙化;增强扫描轻度强化16例,中度强化21例,明显强化1例,8例可见"血管漂浮征"。结论腹部结外脏器原发性淋巴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对其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结外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MELAS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郭辉 程敬亮 +4 位作者 阎晓朋 徐红卫 张敏 潘文玲 吴峰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12期2010-2013,共4页
目的探讨MELAS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8年5月经我院神经内科确诊的30例MELAS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对其临床资料、头颅CT、常规MRI、DWI、MRA、增强MRI、MRS及PWI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MELAS... 目的探讨MELAS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8年5月经我院神经内科确诊的30例MELAS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对其临床资料、头颅CT、常规MRI、DWI、MRA、增强MRI、MRS及PWI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MELAS综合征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发病年龄5~58岁,中位年龄15岁,63.3%(19/30)以癫痫和卒中样发作为首发症状,36.0%(9/25)显示双侧基底节区对称性钙化,20.0%(5/25)CT扫描见片状低密度影,全部(30/30)MRI扫描见T1WI呈低信号,T2WI和FLAIR呈高信号,DWI呈高信号,ADC呈高信号或稍高信号,病灶主要分布于大脑皮层及皮层下白质,且88.9%(26/30)累及2个及2个以上脑叶,主要位于顶叶、枕叶和颞叶。1H-MRS发现MELAS综合征患者病灶NAA峰显著下降和Lac峰明显升高;增强MRI:29.4%(5/17)见线样或者脑回样强化,MRA:36.0%(9/16)见脑血管扩张、分支增多,PWI:77.8%(7/9)见rCBV和rCBF增加。结论MELAS综合征的临床及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特别是MRI检查有助于本病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LAS综合征 临床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兔肝肿瘤模型中CT能谱成像与灌注成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阎晓朋 杨学华 +1 位作者 吕培杰 柴亚如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6年第8期1347-1350,共4页
目的探讨兔VX2肝癌模型中CT能谱成像参数与灌注参数及微血管密度(MVD)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4只种植VX2肝癌的大白兔,于种瘤后第14天行能谱及灌注一站式扫描,同时获得CT灌注图像和CT能谱图像。对肿瘤周边CT强化较明显区域行CD34的免... 目的探讨兔VX2肝癌模型中CT能谱成像参数与灌注参数及微血管密度(MVD)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4只种植VX2肝癌的大白兔,于种瘤后第14天行能谱及灌注一站式扫描,同时获得CT灌注图像和CT能谱图像。对肿瘤周边CT强化较明显区域行CD34的免疫组化染色,根据CD34阳性结果计数测定MVD,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能谱图像肿瘤的碘基值与灌注参数值及MVD值的相关性。结果瘤组织动脉期碘基值与BV、BF、HAF、PS及MVD值呈正相关(P均<0.05),与MTT呈负相关(P<0.05);瘤组织静脉期碘基值与BV、BF、PS及MVD值呈正相关(P均<0.05),与HAF、MTT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 CT能谱图像碘基值与灌注参数及MVD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可反映肿瘤的血供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VX2肝癌 灌注 相关性
下载PDF
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
5
作者 阎晓朋 郭辉 徐红卫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10期4-6,共3页
分析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UB)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诊治并经手术或穿刺病理确诊的12例IMTUB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 分析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UB)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诊治并经手术或穿刺病理确诊的12例IMTUB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CT及MRI表现。结果:12例IMTUB患者中男女比例2:1,发病年龄7-68岁,91.7%以无痛性肉眼血尿为首发症状,多位于膀胱后壁及侧壁,多为单发病灶。12例IMTUB患者中黏液血管型6例,表现为肿瘤密度或信号不均匀,DWI不均匀弥散受限,增强后边缘环形明显强化;梭形细胞密集型5例,表现为较均匀软组织密度或信号,DWI较均匀弥散受限,持续性或渐进性轻中度强化;纤维型肿瘤1例,表现为软组织密度,密度较均匀,轻度强化。免疫组织化学:ALK(7/10)、SMA(9/10)、Vimentin(8/10)均为强阳性,CD-67(2/10)、CD-34(2/10)弱阳性,s-100阴性(10/10)。结论:IMTUB的影像表现与病理分型相关,具有一定的特征,但与其他膀胱肿瘤鉴别有一定困难,确诊仍需依靠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计算机体层成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低剂量能谱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联合迭代重建对兔VX2肝癌模型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柴亚如 吕培杰 +2 位作者 高剑波 刘杰 阎晓朋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21期3421-3426,共6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能谱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单能量成像联合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daptive statistical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ASiR)技术在兔VX2肝癌模型中的图像质量及对他的检出价值.方法:采用CT引导下穿刺法将VX... 目的:探讨低剂量能谱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单能量成像联合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daptive statistical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ASiR)技术在兔VX2肝癌模型中的图像质量及对他的检出价值.方法:采用CT引导下穿刺法将VX2肝癌移植瘤植入24只新西兰大白兔肝左叶,于种植后14 d行能谱CT腹部增强扫描,采用40%ASiR重建动静脉期70 keV单能量图像,得到A组和B组图像.24 h后再对此批兔子行常规100kV腹部增强扫描,动静脉期图像使用滤波反投影(filtered back projection,FBP)算法重建,得到C组和D组图像.由两名放射学家对4组图像质量采用5分评分制法进行主观评分,观察者间一致性采用Kappa检验.测量4组图像背部肌肉标准差作为图像噪声,测量肝脏肿瘤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和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A组与C组、B组与D组间均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并记录两次扫描的CT剂量指数(CT dose index volume,CTDIvol)和有效辐射剂量(effective dose,ED),亦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结果:22只大白兔种植成功,种植14 d后两种CT扫描均检出肿瘤24个.GSI模式扫描组有效辐射剂量较常规扫描组降低约27%(1.30 mSv±0.09 mSv vs 1.78 mSv±0.13 mSv,P=0.021).动脉期图像A组主观评分高于C组(4.09分±0.71分vs 3.80分±0.67分,P=0.049).静脉期图像B组主观评分高于D组(4.16分±0.67分vs 4.75分±0.65分,P=0.005).动脉期A组图像噪声低于C组(7.52 HU±1.12 HU vs 10.83 HU±2.17HU,P<0.001).静脉期B组图像噪声低于D组(8.25 HU±1.74 HU vs 11.55 HU±2.86 HU,P<0.001).A组肝肿瘤SNR和CNR均高于C组(P<0.05).B组肝肿瘤CNR高于D组,两组间S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兔VX2肝癌模型中,能谱CT单能量成像联合ASiR技术与常规扫描相比可降低辐射剂量,并提供良好的图像质量和肝癌病灶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VX2肝癌
下载PDF
CT能谱智能匹配技术联合自适应统计迭代重组技术对腹部低对比剂量扫描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 被引量:43
7
作者 吕培杰 柴亚如 +3 位作者 阎晓朋 刘杰 高剑波 董军强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2-127,共6页
目的探讨CT能谱智能匹配技术联合自适应统计迭代重组技术(ASIR),对上腹部低对比剂量增强扫描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因病情需要行上腹部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的100例患者,采用电脑随机数字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 目的探讨CT能谱智能匹配技术联合自适应统计迭代重组技术(ASIR),对上腹部低对比剂量增强扫描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因病情需要行上腹部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的100例患者,采用电脑随机数字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试验组采用CT能谱智能匹配技术,对比剂含碘300mg/kg,并分别采用滤波反投影法(FBP)和ASIR技术重组能谱单能量图像(40~60keV)获得A组和B组图像;对照组采用常规120kVp扫描模式和含碘450mg/kg对比剂,采用FBP方法重组,获得C组图像。对3组图像质量进行客观评价[图像噪声及肝脏、胰腺、腹主动脉和门静脉的对比噪声比(CNR)I和主观评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Kruskal-WallisH检验比较3组图像的客观和主观评价指标;采用t检验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辐射剂量。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容积cT剂量指数均为(12+5)mGy,剂量长度乘积分别为(364±142)、(377±131)mGy·c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408和-0.428,P均〉0.05)。在40keV水平下,B组图像双期各部位的CNR值高于A、C组,双期图像噪声值低于A组,但高于C组,双期总体图像质量评分低于C组,但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50keV水平下,B组双期各部位的CNR值高于A组,双期图像噪声值低于A组但相当于C组,双期总体图像质量评分高于A组但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60keV水平下,B组双期图像噪声值低于A、C组,双期各部位的CNR值和总体图像质量评分均高于A组、C组。B组图像质量评分除双期40keV单能量图像外均〉3分,均符合临床诊断需求。结论通过采用CT能谱智能匹配技术,上腹部能谱CT扫描可获得与常规扫描相当的辐射剂量;联合ASIR重组技术,50、60keV低单能量图像可在提高图像CNR、降低对比剂使用量的同时保持或提高总体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对比分析 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原文传递
采用CT能谱成像评价阿西替尼治疗兔VX2肝肿瘤效果的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吕培杰 阎晓朋 +4 位作者 柴亚如 刘杰 郭华 潘元威 高剑波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91-396,共6页
目的 探讨采用CT能谱成像评价阿西替尼治疗兔VX2肝肿瘤的效果价值.方法 将32只VX2肝癌模型肿瘤种植成功、肿瘤直径为1.0~2.5 cm的存活瘤兔纳入研究,按照电脑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6只,分别经胃管灌食阿西替尼和生理盐水治... 目的 探讨采用CT能谱成像评价阿西替尼治疗兔VX2肝肿瘤的效果价值.方法 将32只VX2肝癌模型肿瘤种植成功、肿瘤直径为1.0~2.5 cm的存活瘤兔纳入研究,按照电脑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6只,分别经胃管灌食阿西替尼和生理盐水治疗.采用能谱CT机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天、第4天、第7天、第10天和第14天,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瘤兔行上腹部CT平扫和动脉期、静脉期增强扫描.测量各时间点肿瘤大小(TS),计算TS变化百分比(ΔTS);测量计算全肿瘤、肿瘤边缘强化区和肿瘤中心区标准化碘浓度(NIC)和标准化碘浓度差(NICD).分别在第7天和第14天完成CT检查后,采用电脑随机数字法选取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只兔行病理检查,记录微血管密度(MVD).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间ΔTS及NICD的差异,Wilcoxon符号秩检验评价治疗后不同时间点间NICD的差异,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价实验组治疗后各时间点肿瘤NICD与第14天肿瘤ΔTS间、治疗后第7天和第14天各部位NIC和MVD间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实验组的ΔTS持续增大,治疗后第7天、第10天和第14天,实验组的ΔTS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间的NICD比较,对照组、实验组不同部位的NIC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第2天,实验组各ROI的NICD均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4、7、10、14天,实验组部分扫描期相和部位的NICD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4天实验组ΔTS为(41.44±5.48)%.治疗后第2天全瘤动脉期、全瘤静脉期、肿瘤边缘强化区动脉期NICD与第14天ΔTS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92、0.521和0.639,P值分别为0.002、0.032和0.005).治疗后第14天肿瘤边缘强化区动脉期NICD与ΔTS呈正相关(r=0.673,P=0.003).实验组治疗后第7天和第14天全瘤动脉期和静脉期、肿瘤边缘强化区动脉期和静脉期、肿瘤中心区动脉期NIC和MVD具有相关性(r值为-0.69-0.72,P〈0.05);肿瘤中心区静脉期NIC和MVD无相关性(P〉0.05).结论 CT能谱成像可用于兔VX2肝肿瘤阿西替尼治疗后的疗效评估和早期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肝肿瘤 抗肿瘤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