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生态视野中的浙江地名文化保护策略研究
1
作者 魏玲玲 阎景娟 薛芮 《保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6-101,共6页
地名凝聚着人们对地方的共同记忆和对地方的亲切体验,具有一种潜在的文化能量。文化生态学强调文化系统的整体性,地名文化是文化生态中一个重要的因子,对生态文化整体建设来说发挥着应有的独特作用。浙江省拥有丰富的地名文化资源,在经... 地名凝聚着人们对地方的共同记忆和对地方的亲切体验,具有一种潜在的文化能量。文化生态学强调文化系统的整体性,地名文化是文化生态中一个重要的因子,对生态文化整体建设来说发挥着应有的独特作用。浙江省拥有丰富的地名文化资源,在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地名文化意识缺失,地名西化和不规范等现象。从文化生态学的视野出发,指出地名文化的意义、重要性和保护的必要性,揭示浙江省地名文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加强文化生态学观念,加强对地名文化保护的研究,健全地名文化保护制度和保障机制,利用有效载体展开立体式、互动式传播与交流,促进浙江省地名文化的生态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名文化 文化生态 文化保护 浙江
下载PDF
中国古典园林文化中的生态和谐理念 被引量:6
2
作者 阎景娟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1-123,共3页
中国古典园林文化中储有大量有待开发的生态和谐思想,可以为当下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本文从务实和务虚两个角度,初步探讨了古代园林建造活动背后的制度支撑和思想观念的主导作用。本文将表明,造园活动的首要动因是社会政... 中国古典园林文化中储有大量有待开发的生态和谐思想,可以为当下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本文从务实和务虚两个角度,初步探讨了古代园林建造活动背后的制度支撑和思想观念的主导作用。本文将表明,造园活动的首要动因是社会政治生活的需要,而表面看来似乎很虚的"天人合一"思想,常常直接促成了创建"游观之所"这种官方自觉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和谐 园林 衙署 游观
下载PDF
赋意与附会:植物的文化意义之生成 被引量:6
3
作者 阎景娟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19-23,共5页
植物的文化意义并不天然地存在于植物自身,而是被人们赋予的。考察古人赋予植物以意义(即赋意)的几种路径,认为君子比德、文化名人的倡导鼓吹,以及文化传统中广泛的互文性,是植物文化意义生成及传承的主要方式。赋意过程常常是合理的、... 植物的文化意义并不天然地存在于植物自身,而是被人们赋予的。考察古人赋予植物以意义(即赋意)的几种路径,认为君子比德、文化名人的倡导鼓吹,以及文化传统中广泛的互文性,是植物文化意义生成及传承的主要方式。赋意过程常常是合理的、自圆其说的,但也会以随意、牵强的方式(即附会)进行,由此产生的文化意义在继承、弘扬中不断被扩展和强调,始终呈现着开放的态势。植物文化的建构应该在已有的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在继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壮大成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赋意 附会
下载PDF
中国古代园林的题名原则、事典源流及意义生长 被引量:5
4
作者 阎景娟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39-44,共6页
中国园林的特征是"景面文心"。为一座园林及园中分胜命名,是中国古代园林诗性特质的一个重要体现。园林题名有一些基本原则,如擅胜,即凸显空间位置的绝胜;意象,即提示景观最富诗意的时刻;因事,即表明适宜的活动;寓谕,即寓情... 中国园林的特征是"景面文心"。为一座园林及园中分胜命名,是中国古代园林诗性特质的一个重要体现。园林题名有一些基本原则,如擅胜,即凸显空间位置的绝胜;意象,即提示景观最富诗意的时刻;因事,即表明适宜的活动;寓谕,即寓情于物或直言明志。园林题名有一些著名事典,它们既构成了文化传统,又成为一种惯势和窠臼。点景命名不仅是类似文章标题创作的过程,更是栖居哲学及生活智慧的昭显。园林题名的意义并不自足,而是通过大量诗、文、记、解、述、注、铭等文字形式阐释和传颂,将意义引向无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园林 题名 用典
下载PDF
在高等母语教育中建立文学经典的正当性 被引量:2
5
作者 阎景娟 王春荣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2期95-98,共4页
本文将"大学语文"视为一种高等母语教育,认为大学语文教学有两个基本作用:一个是建立语文规范,一个是促进文化认同。它必须建设并维护中国文学经典的正当性,通过引导和强调对具有庄重、雅正、严肃的主题和风格的作品的研读,... 本文将"大学语文"视为一种高等母语教育,认为大学语文教学有两个基本作用:一个是建立语文规范,一个是促进文化认同。它必须建设并维护中国文学经典的正当性,通过引导和强调对具有庄重、雅正、严肃的主题和风格的作品的研读,在个体的个性人格健全和发展方面、在国民的文化认同方面发挥积极正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 教育 文学经典 正当性
下载PDF
民族想象与身份认同:《舌尖上的中国》透视 被引量:1
6
作者 阎景娟 任傲尘 《文化研究》 CSSCI 2015年第1期244-254,共11页
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使用了许多新鲜的视觉影像元素,但整体上仍然是在主流话语框架中的言说。其中虽有许多对个体的展现,但仍然属于宏大叙事。本文从解说词、叙事、视听语言编码等方面入手,分析此片的意义建构过程。本文认为,《... 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使用了许多新鲜的视觉影像元素,但整体上仍然是在主流话语框架中的言说。其中虽有许多对个体的展现,但仍然属于宏大叙事。本文从解说词、叙事、视听语言编码等方面入手,分析此片的意义建构过程。本文认为,《舌尖上的中国》的解说词使用了大量结论性、论断性的句式,以及最高级比较句式,字词、句式、文体风格上都显示了权威性,在视觉编码上,再现并调动了公众记忆中熟悉的国民形象。片子还通过所选的众多美食地点,用编排构成的时空跨越方式,对祖国幅员辽阔、物产丰美的一贯表述进行了重申,并顺便赞美了地方性、本真性,为在现代化、工业化进程中生活同质化的国人提供了抚慰性愉悦,完美地达到了纪录片预期的目的,即对外建立中国形象,对内促进国人的民族想象和文化身份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尖上的中国》 民族想象 身份认同 纪录片
下载PDF
营建文化素质教育的环境和氛围
7
作者 阎景娟 《中国林业教育》 1998年第S2期31-32,共2页
世纪之交,面对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浪潮,世界各国都在寻求经济对策和社会对策。经济、科技方面的激烈竞争,归根结蒂是人才的竞争。我国是人口大国,如何将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教育必须承担应尽的责任。林业院校和其他理工院校一样,... 世纪之交,面对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浪潮,世界各国都在寻求经济对策和社会对策。经济、科技方面的激烈竞争,归根结蒂是人才的竞争。我国是人口大国,如何将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教育必须承担应尽的责任。林业院校和其他理工院校一样,应拓宽专业口径,加强专业基础教育及综合文化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 文化素质课程 林业院校 学生活动 现代教育 科学技术革命 专业课程 理工院校 基础教育
下载PDF
浅析畜禽活体保种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7
8
作者 阎景娟 马月辉 道尔吉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3年第5期63-65,共3页
本文以群体遗传学理论为基础,讨论了对畜禽活体保种的影响因素,分析了群体规模、性别比例、年龄结构、迁移等对保种群的影响。仅供活畜保种效果的提高作参考。
关键词 畜禽 活体保种 影响因素 群体遗传学 群体规模 性别比例 年龄结构 迁移
下载PDF
微卫星标记在畜禽品种资源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阎景娟 马月辉 +1 位作者 道尔吉 侯冠彧 《辽宁畜牧兽医》 2003年第2期37-39,共3页
关键词 微卫星标记 畜禽 品种资源 资源评估 应用 结构 遗传特点 计算方法
下载PDF
从“原理”到“问题”:文学教育的一种开放姿态
10
作者 阎景娟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4-87,共4页
本文从文学教育的角度考察文学理论学科化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认为,文学理论的建构、传布与现代大学建制、学问专业化等因素密切相关,是文化资本的建立和分配的结果。新世纪文学理论教材对“文学原理”的质疑表现了一种通过对自身地位、... 本文从文学教育的角度考察文学理论学科化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认为,文学理论的建构、传布与现代大学建制、学问专业化等因素密切相关,是文化资本的建立和分配的结果。新世纪文学理论教材对“文学原理”的质疑表现了一种通过对自身地位、权力的反省而重获新生的勇气,鲜明的问题意识则呈现了面向社会、面向文学实践的开放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理论 学科 教育
下载PDF
国家公园游憩利用与社区协调的空间重构机理与联动逻辑 被引量:4
11
作者 薛芮 阎景娟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03-1312,共10页
游憩活动带来的“人”与“地”的互动使国家公园原本的人地关系有了更复杂的内涵。国家公园的社区协调与游憩利用需要联动发展,其机理是当代社会由流空间与地方场所形成的空间重构。以流空间理论为基础,解析国家公园空间重构机理,构建... 游憩活动带来的“人”与“地”的互动使国家公园原本的人地关系有了更复杂的内涵。国家公园的社区协调与游憩利用需要联动发展,其机理是当代社会由流空间与地方场所形成的空间重构。以流空间理论为基础,解析国家公园空间重构机理,构建游憩利用与社区协调的空间联动逻辑模型,结果发现:1)国家公园生态空间所具有的独特资源禀赋是生活空间、生产空间、游憩空间运行发展的基础,生活、生产、游憩空间三者都影响生态空间的生态承载力。2)生活空间中原住民的地方依恋和文化认同都起源于生态空间,为游憩空间提供人文资源,通过宜居程度和生活保障的提升来促进生产空间的优化。3)生产空间也为游憩空间提供具有原真性的文化资源,通过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就业渠道的增加提高原住民的收入水平,带动生活空间的改善。4)游憩空间所产生的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能够助力于生态空间的维护、助力于生活空间的改善和生产空间的优化。因此在未来的国家公园建设与发展中,一是需要根据流空间结构,推进游憩利用与社区协调的科学管理;二是基于空间重构机理,促进游憩利用与社区协调的要素流动;三是需要利用空间联动逻辑,完善游憩利用与社区协调的多元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空间重构 流空间 社区协调 游憩 原住民
下载PDF
国家公园游憩利用的理论技术体系与研究框架构建
12
作者 薛芮 阎景娟 魏玲玲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0-198,共9页
国家公园的游憩利用是在保护生态、环境、资源的前提下,允许访客进入国家公园的特定区域开展游憩活动。对国家公园游憩利用的研究需要以中国时代发展背景下的现实问题为导向。通过总结国内相关研究进展、梳理国外理论技术体系可知:中国... 国家公园的游憩利用是在保护生态、环境、资源的前提下,允许访客进入国家公园的特定区域开展游憩活动。对国家公园游憩利用的研究需要以中国时代发展背景下的现实问题为导向。通过总结国内相关研究进展、梳理国外理论技术体系可知:中国国家公园游憩利用必须面对和处理的问题包括生态环境问题,游憩产品、游憩服务和游憩管理问题,经济发展与社会民生问题等,因此需要跨学科的研究视角。国家公园游憩利用的研究框架可从认识论维度与方法论维度来构建:在认识论维度上,是由主体到认知再到行为层面的立体结构;在方法论维度上,则是游憩利用与生态保育、经济发展、社会民生三者之间的联动发展体系。图2表2参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游憩 旅游管理 生态文明
下载PDF
景观与奇观:旅游凝视下古镇的双向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薛芮 阎景娟 《文化研究》 2021年第3期252-263,共12页
在文化旅游愈演愈热的当今,古镇作为旅游资源,是在社会互动中不断被创造、重构、争夺意义的对象。凝视既是实现旅游体验的主要途径,更是旅游活动中一个涉及多元利益主体的动态互动过程。在旅游凝视中,古镇旅游形象在两个层面被塑造:它... 在文化旅游愈演愈热的当今,古镇作为旅游资源,是在社会互动中不断被创造、重构、争夺意义的对象。凝视既是实现旅游体验的主要途径,更是旅游活动中一个涉及多元利益主体的动态互动过程。在旅游凝视中,古镇旅游形象在两个层面被塑造:它们既是大地风景意义上的“景观”,承载着地方文化原真性,也是与消费社会有关的“奇观”,被用来满足旅游者的种种需求。景观与奇观,对古镇旅游发展有着双重导向意义。古镇在旅游凝视中保持生命力的关键,在于作为生活印迹的景观意义与作为消费场所的奇观意义的相互制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凝视 景观 奇观 古镇 文化原真性
下载PDF
论明清皇宫营建中的神木文化
14
作者 任燕青 阎景娟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53-57,共5页
明清时期,北京的皇宫建设推动了大规模的皇木采办活动的展开,其中也留下了一些神奇的故事。介绍神木的来历,并从山川崇拜和树木崇拜的角度,解析神木文化现象背后的文化传统,结合皇木采办的社会历史,论述神木崇拜的政治、文化意义。明清... 明清时期,北京的皇宫建设推动了大规模的皇木采办活动的展开,其中也留下了一些神奇的故事。介绍神木的来历,并从山川崇拜和树木崇拜的角度,解析神木文化现象背后的文化传统,结合皇木采办的社会历史,论述神木崇拜的政治、文化意义。明清政府宣扬神木,体现了山林崇拜的文化传统,反映了对森林资源既利用又珍惜和感恩的文化心理,推动了故宫营建,起到尊皇威、崇帝德的功用,为后世留下庄重伟大的北京故宫建筑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神木 树木崇拜 森林文化 自然崇拜
下载PDF
探问城市的底蕴——近年城市小说散论
15
作者 阎景娟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271-274,共4页
大约十年前,文学批评界在打理新时期十年文学成就时曾惊呼:文学十年作为一个整体却失落了一半,这一半就是城市文学。其实,不仅是那十年,建国以后我们的城市文学从未成其气候。如果再追溯,我们大约可以在30年代的"新感觉派"那... 大约十年前,文学批评界在打理新时期十年文学成就时曾惊呼:文学十年作为一个整体却失落了一半,这一半就是城市文学。其实,不仅是那十年,建国以后我们的城市文学从未成其气候。如果再追溯,我们大约可以在30年代的"新感觉派"那里找到几道跳动的光影。城市的影像总是昏暗不清,这当然与中国经济贫困的传统背景密切相关。自秦汉以来既已定形的古老农业中国,一直未发生本质的变化。而近十年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小说 城市化进程 城市文学 新时期十年文学 城市生活 文学批评 密切相关 新感觉派 都市人 创造性自我
下载PDF
论凝视视角下女性性别的建构与对抗 被引量:2
16
作者 郭一帆 阎景娟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9-14,共6页
社会性别是在生理差异基础上社会后天建构的一套制度安排,是代代相传的社会期待的建构。女性性别的建构背后藏匿着对于女性的权力限制,父权制社会中的男性凝视使女性性别的建构得以完成并持续。在当今新媒体时代,女性主体意识逐渐觉醒,... 社会性别是在生理差异基础上社会后天建构的一套制度安排,是代代相传的社会期待的建构。女性性别的建构背后藏匿着对于女性的权力限制,父权制社会中的男性凝视使女性性别的建构得以完成并持续。在当今新媒体时代,女性主体意识逐渐觉醒,在对男性凝视的抗争中出现了“男色消费”与女性凝视现象。但女性凝视是一种戏谑化的对抗,如何在抵抗、拆解父权制建构的具有限制性的性别秩序之后,提供一个有别于父权逻辑的新编码与架构,以发挥出女性主体的生命经验及真正的女性力量,依旧需要继续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视 父权制社会 社会性别 “男色消费” 女性凝视
下载PDF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生态纪录片 被引量:11
17
作者 阎景娟 任傲尘 《中国电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54-57,共4页
在中国,“生态”成为社会公共话题不过是近一二十年的事。众所周知,三十年来,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高速发展以高耗能、高污染为代价,引发卜连串生态危机。特别是2014年,中国40%大中城市遭受严重雾霾袭击,每个人都亲身体验到了清新... 在中国,“生态”成为社会公共话题不过是近一二十年的事。众所周知,三十年来,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高速发展以高耗能、高污染为代价,引发卜连串生态危机。特别是2014年,中国40%大中城市遭受严重雾霾袭击,每个人都亲身体验到了清新的空气和顺畅的呼吸是多么重要,体会到生态环境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时代的要求,国民的吁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危机 纪录片 经济社会 大中城市 亲身体验 生态环境 中国
原文传递
空间与景观:近年国产纪录片中的家园之思 被引量:1
18
作者 阎景娟 《中国电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77-81,共5页
空间、景观及与此相关的地方、环境、生态等,是一组重要概念及范畴,提供了分析社会文化现象及发展趋向的有利的观察视角,可以将地方感、家园、记忆、认同等议题引向深入。纪录片是对社会生活的"再现"或"实录",其伦... 空间、景观及与此相关的地方、环境、生态等,是一组重要概念及范畴,提供了分析社会文化现象及发展趋向的有利的观察视角,可以将地方感、家园、记忆、认同等议题引向深入。纪录片是对社会生活的"再现"或"实录",其伦理内核集中在如何正确处理被拍摄的人与制作理念之间的关系上。近年的国产纪录片中一些可贵的探讨,是对当今中国最迫切的空间、景观问题的记录与思考:无论是乡村建设与城市景观管理,现代宜居与公共空间的建设才是至关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 景观 家园 国产纪录片
原文传递
什么才是有尊严的生活——电视剧《安居》的新探索
19
作者 阎景娟 《中国电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3-36,共4页
电视剧《安居》播出后,在学界和业界好评不断。本期"评论空间"栏目阎景娟教授的文章《什么才是有尊严的生活》深入分析了该剧的思想文化内涵,对于主旋律电视剧创作中一些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电视剧创作 安居 生活 尊严 思想文化内涵 普遍意义 主旋律
原文传递
从日常生活的文艺化到文化研究——论文艺学的“划界”、“扩界”与“越界” 被引量:9
20
作者 阎景娟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1-24,共4页
关键词 日常生活 文化研究 文艺学 文学理论 学科属性 规定性 独立性 审美活动 学术精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