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节俭与环境可持续性:上海餐桌剩余食物的日常生活实践
1
作者 张敦福 阎秀杰 《广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03-213,288,共12页
对上海居民非正式访谈和参与观察所获经验材料表明,大多数上海人在处理餐桌剩饭剩菜方面十分节俭,餐后打包普遍,并尽量减少食物垃圾。一些消费者之所以延续积习已久的节俭习惯,主要源于食物短缺甚至饥馑的个人经历或集体记忆,源于对有... 对上海居民非正式访谈和参与观察所获经验材料表明,大多数上海人在处理餐桌剩饭剩菜方面十分节俭,餐后打包普遍,并尽量减少食物垃圾。一些消费者之所以延续积习已久的节俭习惯,主要源于食物短缺甚至饥馑的个人经历或集体记忆,源于对有限资源的精打细算,其客观效果有益于环境可持续性;新的节俭和分享实践则折射出对他人和更广大社会的关心,对环境污染的担忧,保育生态环境的努力。社会经济地位与关注个人如何更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节省财物,国际生活经历、文化资本与避免个人行为的负外部性、重视环境的可持续性,显示可以鉴别得出的联结。餐桌剩余食物再利用的这些日常生活实践有助于环境可持续,但永续发展的愿景仍面临诸多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俭 环境可持续 上海 餐桌剩余食物 日常生活实践
下载PDF
家居纺织产品情感化设计方法与趋势探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阎秀杰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8-21,共4页
目的将情感因素作为家居纺织产品设计开发的起点,探索人类情感与家居纺织产品设计的关系,进而讨论未来家居纺织产品设计边界日益模糊化的成因。方法以设计心理学与家居纺织产品设计特点的有效联系为基础,运用设计比较的研究方法对家居... 目的将情感因素作为家居纺织产品设计开发的起点,探索人类情感与家居纺织产品设计的关系,进而讨论未来家居纺织产品设计边界日益模糊化的成因。方法以设计心理学与家居纺织产品设计特点的有效联系为基础,运用设计比较的研究方法对家居纺织产品重新进行设计反思。从本能层、行为层以及反思层3个层面,探讨家居纺织产品设计的趋势以及未来发展的可能性。结论通过对3种人类情感层面中出现的家居纺织产品情感化设计类型的划分与比较,可以对家居纺织产品指向未来的设计命题起到拓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居纺织产品 情感化设计 趋势
下载PDF
数字建造对纺织产品立体形态设计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阎秀杰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44-47,共4页
目的通过对现代建筑设计中大量运用数字建造作为造型设计语言的解读,研究数字建造设计理念对纺织产品立体形态所产生的设计影响。方法运用案例比较的方法,围绕数字建造研究的3个方向,即形态、材料与结构,挖掘运用数字建造的技术与方法... 目的通过对现代建筑设计中大量运用数字建造作为造型设计语言的解读,研究数字建造设计理念对纺织产品立体形态所产生的设计影响。方法运用案例比较的方法,围绕数字建造研究的3个方向,即形态、材料与结构,挖掘运用数字建造的技术与方法对纺织产品立体形态设计的应用价值。结论数字建造对纺织产品形成立体形态的设计趋势起到了推动性作用,从而通过特殊的具有立体形态的纺织产品来探索未来织物设计发展的无限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建造 纺织产品 立体形态 设计影响
下载PDF
从“平面”走向“立体”——现代织物创新设计 被引量:2
4
作者 阎秀杰 《美术教育研究》 2011年第10期98-98,共1页
在种类繁多的纺织品设计类型中,人们开始向着更加高雅、更能凸显视觉及触感风格的织物设计领域迈进。而伴随着近年来的纺织品流行趋势,在织物设计领域中出现了大量的譬如起皱类、凹凸类等具有半立体起伏效果的织物设计品种。这同时也预... 在种类繁多的纺织品设计类型中,人们开始向着更加高雅、更能凸显视觉及触感风格的织物设计领域迈进。而伴随着近年来的纺织品流行趋势,在织物设计领域中出现了大量的譬如起皱类、凹凸类等具有半立体起伏效果的织物设计品种。这同时也预示着织物正在从先前的平面化走向半立体化甚至是全立体化的设计转变,而在织物设计中如何提高立体形态的审美与功效价值,已然成为一个值得探索与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形态织物 艺工结合 一次成型
下载PDF
基于艺术与科学的整合引发染织艺术设计思考
5
作者 阎秀杰 《艺术科技》 2017年第7期20-20,181,共2页
本文从艺术与科学的重要结合事件开始分析,提出将艺术与科学的整合设计观念运用到染织艺术设计的思考。艺术与科学究竟在现代设计中扮演着怎样重要的角色?我们又将如何把艺术与科学合理地整合到染织艺术设计之中?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与思... 本文从艺术与科学的重要结合事件开始分析,提出将艺术与科学的整合设计观念运用到染织艺术设计的思考。艺术与科学究竟在现代设计中扮演着怎样重要的角色?我们又将如何把艺术与科学合理地整合到染织艺术设计之中?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与思考,对于拓展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 科学 整合 染织艺术设计
下载PDF
中国分区地震动衰减关系的确定 被引量:244
6
作者 汪素云 俞言祥 +1 位作者 高阿甲 阎秀杰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99-106,共8页
本文利用我国丰富的地震烈度等震线资料 ,确定了我国烈度衰减关系分区 ,并建立了分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选择既有丰富的强震记录又有烈度衰减关系的美国西部地区作为参考区 ,并利用本文确定的分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转换得到相应的地震动... 本文利用我国丰富的地震烈度等震线资料 ,确定了我国烈度衰减关系分区 ,并建立了分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选择既有丰富的强震记录又有烈度衰减关系的美国西部地区作为参考区 ,并利用本文确定的分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转换得到相应的地震动衰减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地震动 衰减关系
下载PDF
中小震近场地震动估计中地震动衰减关系的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28
7
作者 李小军 阎秀杰 潘华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共7页
核工程场地设计基准地震动确定中涉及弥散地震的地震动估计,这导致中小震近场地震动估计成为被关注的研究课题。本文基于一些中小震近场地震动记录资料,分析和探讨了国内外多种地震动衰减关系对中小震近场地震动估计的适用性问题,并结... 核工程场地设计基准地震动确定中涉及弥散地震的地震动估计,这导致中小震近场地震动估计成为被关注的研究课题。本文基于一些中小震近场地震动记录资料,分析和探讨了国内外多种地震动衰减关系对中小震近场地震动估计的适用性问题,并结合我国几个核工程地震问题研究工作的实践对中小震近场地震动衰减关系确定的思路和原则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地震 近场地震动 衰减关系 核工程
下载PDF
设计教育工作室制教学模式转型研究
8
作者 阎秀杰 《美术教育研究》 2020年第9期111-113,共3页
该文围绕工匠培养问题,从历史发展和教育转型两个角度,阐述工匠、设计师、作坊以及工作室等概念及其关系,在分析包豪斯设立工作室的目标与积极因素的基础上,对比现代设计教育转型前的课程制与转型后的课题制两种教学模式,总结课题制教... 该文围绕工匠培养问题,从历史发展和教育转型两个角度,阐述工匠、设计师、作坊以及工作室等概念及其关系,在分析包豪斯设立工作室的目标与积极因素的基础上,对比现代设计教育转型前的课程制与转型后的课题制两种教学模式,总结课题制教学的利弊,并针对艺术院校教育转型问题提出一系列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匠培育 工作室制 教学模式
下载PDF
关于疑难历史地震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曹学锋 阎秀杰 时振梁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94-298,共5页
关键词 历史地震 疑难地震
下载PDF
我国城市的地震问题 被引量:2
10
作者 时振梁 阎秀杰 《国际地震动态》 2001年第12期1-5,共5页
就我国历史地震记载情况 ,讨论了我国城市地震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
关键词 历史地震 城市地震研究 地震资料 中国 震害预测 生命线工程
下载PDF
缺乏地震动加速度记录地区地震动估计的映射法 被引量:33
11
作者 胡聿贤 周克森 阎秀杰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10,共10页
本文提出了缺乏地震动加速度记录地区地震动估计的映射法,此法的关键步骤是利用缺乏地震动加速度记录地区B和已有足够地震动加速度记录地区A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的映射法,从而求得此两地区的映射地震对,使地震对中的地震所给出的两... 本文提出了缺乏地震动加速度记录地区地震动估计的映射法,此法的关键步骤是利用缺乏地震动加速度记录地区B和已有足够地震动加速度记录地区A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的映射法,从而求得此两地区的映射地震对,使地震对中的地震所给出的两地区的地震烈度相同。此法的基本假设是:对于A区内的任一地震(MA,RA),在B区内必然存在着一个与之相应的地震(MB、RB),使得此一对地震在各自区内引起的地震烈度I和地震动参数Y相等,即IA(MA,RA)=IB(MB,RB)和YA(MA,RA)=YB(MB,RB)。这里,M和R分别为地震的震级和表示空间位置的距离。此法的优点是:(1)无需寻求地震动参数与地震烈度、地震活动性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因为这种关系不易求得;(2)可以估计任何地震动参数,只要它是可以根据地震的大小和距离来估计;(3)地区的地震地质背景的影响在烈度衰减关系中得到了考虑。文中给出了例题说明这一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工程 地震动 映射法 地震烈度 加速度记录
下载PDF
1994年北岭地震记录获得的抗震设计启示
12
作者 阎秀杰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1996年第2期55-65,共11页
1994年北岭地震记录获得的抗震设计启示F.Naelm1前言1994年1月17日晨,南加州发生了一次地震(M一6·4,Mw—6·7,Ms一6.8),这次地震可以说是美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地震之一,有关这次地震的... 1994年北岭地震记录获得的抗震设计启示F.Naelm1前言1994年1月17日晨,南加州发生了一次地震(M一6·4,Mw—6·7,Ms一6.8),这次地震可以说是美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地震之一,有关这次地震的地震学和地质学方面的内容已另有讨论(E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记录 抗震设计 建筑
下载PDF
1983年日本海中部地震的间接经济影响
13
作者 Kazuhiko Kawashima Takashi Kanoh 阎秀杰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1992年第4期53-60,共8页
前言地震损失大多用与设施和结构破坏相关的损失来估计。然而地震影响不只限于这种有形的实体破坏,还包括很多方面,例如,停产造成的生产损失,社会活动减少造成的消费量下降等。
关键词 日本海 地震 经济 影响
下载PDF
动静两相宜:叙事性纤维艺术设计实践探索
14
作者 余月强 何文才 阎秀杰 《装饰》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3-135,共3页
当前叙事性纤维艺术以静态、机器式动态设计为主,融入互动叙事的纤维艺术设计寥若辰星。在文献研究与典型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文章围绕纤维艺术在叙事内容流变、材料与技术迭代、题材与符号更新、呈现方式改变四个维度的新问题,以广州市... 当前叙事性纤维艺术以静态、机器式动态设计为主,融入互动叙事的纤维艺术设计寥若辰星。在文献研究与典型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文章围绕纤维艺术在叙事内容流变、材料与技术迭代、题材与符号更新、呈现方式改变四个维度的新问题,以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叙事性纤维艺术设计为例,探讨纤维艺术在静态和互动相融合的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艺术 叙事性 互动 设计实践
原文传递
立体形态织物设计:折叠原理的启示 被引量:2
15
作者 阎秀杰 《装饰》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1-113,共3页
立体形态织物设计产生的背后,带有形态所关联的二维与三维的空间转换,同时折射出人们的审美趣味、个性需求、创意使用等丰富的设计意味。值得关注的是,在当下以二维平面为主要呈现形式和加工方式的织物设计领域,一类带有"折叠"... 立体形态织物设计产生的背后,带有形态所关联的二维与三维的空间转换,同时折射出人们的审美趣味、个性需求、创意使用等丰富的设计意味。值得关注的是,在当下以二维平面为主要呈现形式和加工方式的织物设计领域,一类带有"折叠"特征的织物设计作品,使人们重新认识到织物形态变化的多种可能。基于折叠原理的启示,本文着重探究织物立体形态设计的创新手法,进而挖掘出折叠对当下以及未来人类生活所能提供的设计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 织物 设计 折叠
原文传递
基于“现场示范”—感悟扎染艺术的教与学 被引量:4
16
作者 阎秀杰 《美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3-66,共4页
无论是在专业课还是选修课程中,扎染艺术课程历来是学生们非常喜爱的手工艺操作课程之一。通过该教学平台,学生可以了解到传统染色工艺,在各种扎结技法的尝试与体验中,体会扎染工艺的本质和防染艺术的形成过程。正是由于扎染艺术手工操... 无论是在专业课还是选修课程中,扎染艺术课程历来是学生们非常喜爱的手工艺操作课程之一。通过该教学平台,学生可以了解到传统染色工艺,在各种扎结技法的尝试与体验中,体会扎染工艺的本质和防染艺术的形成过程。正是由于扎染艺术手工操作性强的特点,对于初学者来说,教师"现场示范"的教学环节显得尤为重要!从扎染艺术的历史研究中发现,大量的扎染艺术珍品是以前人"师傅带徒弟"的工艺传承形式继承下来的,而这种"教"与"学"的互动教学模式,正在随着对创意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在不断地更新与发展,对工艺类课程改善教与学的关系意义非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染艺术 教与学 现场示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