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省不同职业人群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情况与影响因素调查 被引量:1
1
作者 阙凌云 金蕾 唐天统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310-313,共4页
目的调查海南省不同职业人群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简称新冠疫苗)接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21年5月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40家企业和40家卫生系统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的单因素分析采用χ2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 目的调查海南省不同职业人群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简称新冠疫苗)接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21年5月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40家企业和40家卫生系统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的单因素分析采用χ2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7217名调查对象中,新冠疫苗已接种6944人(96.2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0.453,95%CI:0.347~0.591)、企业(OR=0.507,95%CI:0.354~0.727)、大专(OR=0.479,95%CI:0.344~0.667)和高中中专及以下学历(OR=0.387,95%CI:0.278~0.539)的职业人群疫苗接种积极度低。接种原因中认同度最高的是接种免费且便利、政府号召和单位组织,但单位组织和接种免费且便利对不同职业人群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海南省不同职业人群新冠疫苗接种率较高,应针对不同类型的职业人群开展新冠疫苗相关知识宣教,进一步提高疫苗接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接种情况 影响因素 劳动者
原文传递
开放性伤口分离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及多态性DNA分型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董玉梅 王飞 +3 位作者 靳桂明 周凤玲 张帆 阙凌云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4205-4207,共3页
目的了解地震后群体受伤患者开放性伤口分离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并对其同源性进行研究,为群体外伤紧急医疗救治过程中是否存在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汶川地震后14例开放性骨折或骨筋膜室综合症受伤患者的创面分离阴沟肠杆菌进行... 目的了解地震后群体受伤患者开放性伤口分离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并对其同源性进行研究,为群体外伤紧急医疗救治过程中是否存在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汶川地震后14例开放性骨折或骨筋膜室综合症受伤患者的创面分离阴沟肠杆菌进行耐药性分型;同时留取菌株,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指纹图基因分型方法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6株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分型分为3型,RAPD分型分为4型,耐药谱分型相同的菌株RAPD分型不一定相同;同一患者上、下肢分泌物中分离的菌株同源性为100.0%;有5株菌株的同源性>90.0%,菌株间的差异非常小,可能存在耐药菌株的相互传播。结论群体受伤患者伤口感染细菌耐药性强,且伤口感染的同源性较高,存在医院感染的可能;因此,在突发灾难救援工作中,应重视医院感染控制工作,避免耐药细菌的传播和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口 阴沟肠杆菌 耐药性分型 多态性DNA分型
原文传递
纳米银体外抑菌效果的试验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帆 董玉梅 +2 位作者 靳桂明 周凤玲 阙凌云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4276-4277,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纳米银溶液对细菌和真菌的抑菌作用。方法采用抑菌环试验及最低抑菌浓度试验对不同浓度的纳米银溶液抑制细菌及真菌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抑菌环结果显示,含≥5mg/L的纳米银溶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纳米银溶液对细菌和真菌的抑菌作用。方法采用抑菌环试验及最低抑菌浓度试验对不同浓度的纳米银溶液抑制细菌及真菌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抑菌环结果显示,含≥5mg/L的纳米银溶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有抑菌作用,含≥10mg/L的纳米银溶液对白色假丝酵母菌有抑菌作用;纳米银溶液对白色假丝酵母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0mg/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5mg/L。结论较小浓度的纳米银溶液对细菌及真菌有较好的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细菌 真菌 抑菌浓度
原文传递
海南省某燃煤发电企业职业健康风险综合评估 被引量:4
4
作者 金蕾 李宾 +4 位作者 王龙义 陈玉珅 陈云 唐天统 阙凌云 《职业与健康》 CAS 2021年第21期2885-2890,共6页
目的了解海南省某燃煤发电企业的职业健康风险水平,为该行业高效控制职业病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0年8—10月选取海南省某燃煤发电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和检测获得各岗位作业条件和职业病危害暴露水平,采用职业... 目的了解海南省某燃煤发电企业的职业健康风险水平,为该行业高效控制职业病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0年8—10月选取海南省某燃煤发电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和检测获得各岗位作业条件和职业病危害暴露水平,采用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对该企业7个关键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固有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将评估结果与现场检测结果、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结果及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和验证;采用职业卫生管理质量评分体系对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抵消因素进行评估。结果海南省某燃煤发电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包括煤尘、矽尘、CO、NO、NO_(2)、SO_(2)、NH_(3)、Cl_(2)、HCl、H_(2)S、N_(2)H_(4)、SF_(6)、H_(2)SO_(4)、噪声和高温等。粉尘、噪声和毒物样品检测结果超标率分别为69.61%、63.33%和0.74%。除灰渣巡检岗位接触的矽尘所致职业健康风险水平为"极度危害";锅炉巡检岗位接触的矽尘所致职业健康风险水平为"高度危害";输煤、锅炉和汽机3个巡检岗位的噪声所致职业健康风险水平为"中度危害",其余岗位为"轻度危害"或"无危害"。评估结果与现场检测结果、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结果及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相符。企业职业卫生管理质量分级为"一般"。结论海南省某燃煤发电企业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因素为粉尘和噪声。企业应根据各岗位风险级别采取针对性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降低职业病危害风险,政府监督部门应加大对该行业的监管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评估 职业健康 职业危害风险指数法 职业卫生管理质量评分体系
原文传递
2019年海南省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阙凌云 李宾 金蕾 《职业与健康》 CAS 2020年第22期3025-3028,共4页
目的通过对2019年海南省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状况分析,了解职业病危害及防治对策。方法收集2019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子系统《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系统》的海南省网络直报材料,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状况分析。结... 目的通过对2019年海南省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状况分析,了解职业病危害及防治对策。方法收集2019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子系统《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系统》的海南省网络直报材料,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状况分析。结果 2019年海南省共有734家企业开展了职业危害因素监测,50 222名劳动者中有22 322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接害率为44.4%,重点与非重点行业的接害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企业规模分类统计接害率,不同规模的企业接害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率分类中最高的为物理因素中的噪声,接害15 352人,接害率为30.57%。职业健康监护中接触物理类危害因素的劳动者最多,应检17 142人,实检率99.36%;其次为接触粉尘类危害因素的劳动者,应检127 18人,实检率90.54%;接触化学类危害因素的劳动者最少,应检12 015人,实检率80.86%。结论 2019年海南省企业类型以小型、微型居多,且多数集中在县级地区。监测的危害因素以物理因素类的噪声出现频率高,小型、微型企业的职业危害因素接害率较高、职业健康监护率较低等问题需要重点关注。政府部门应加大企业危害因素监测工作的监督力度,通过查找问题、制定并落实整改措施,营造安全的作业环境,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场所 职业病危害因素 监测
原文传递
基于微信平台的海南省劳动者职业病防治知识知晓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 被引量:3
6
作者 阙凌云 李宾 金蕾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22年第3期361-363,共3页
目的了解海南省劳动者对于职业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现状,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0年4月通过微信平台,对海南省的劳动者进行在线调查,收集调查数据,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结果... 目的了解海南省劳动者对于职业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现状,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0年4月通过微信平台,对海南省的劳动者进行在线调查,收集调查数据,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结果海南省劳动者的职业病防治知识知晓存在分布不平衡的情况,男性(20.6±5.6)得分高于女性(19.9±5.6),年龄>60岁者(18.1±5.9)得分偏低,地级市人员(20.7±5.8)高于县级市人员(19.9±5.3),学历越高得分越高,企业员工(21.0±5.5)和管理人员(22.0±5.4)得分较高;单因素分析及广义线性回归分析均表明,年龄、工作地区、文化程度、工作单位和岗位等因素是影响职业病防治知识得分的主要因素。结论针对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多种影响因素,确定重点人群和重点内容,利用新媒体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 职业病防治知识 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