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6例小儿肺炎呼吸道病毒检测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阙学俊 陈康伟 《广西医学》 CAS 2003年第1期117-119,共3页
关键词 小儿 肺炎 呼吸道病毒 检测 临床分析
下载PDF
血清PA、NT-proBNP与25-(OH)D_(3)水平对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病变风险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阙学俊 吕少剑 +1 位作者 卢业佳 李华贵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768-77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PA、NT-proBNP与25羟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对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病变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的96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选取98例川崎病患儿为观察组,根据超声心电图检查结果分为扩张组(冠状动脉病变,... 目的:探讨血清PA、NT-proBNP与25羟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对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病变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的96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选取98例川崎病患儿为观察组,根据超声心电图检查结果分为扩张组(冠状动脉病变,n=41),无扩张组(无冠状动脉病变,n=57)。比较3组对象N端脑肽前体(NT-proBNP)、前白蛋白(PA)、25-(OH)D_(3)水平,分析影响冠状动脉病变的因素及NT-proBNP、PA、25-(OH)D_(3)水平对冠状动脉病变风险的预测效能。结果:观察组患者NT-proBNP、25-(OH)D_(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PA低于对照组(P<0.05)。扩张组NT-proBNP、25-(OH)D_(3)水平高于无扩张组(P<0.05);PA低于无扩张组(P<0.05)。回归分析显示,25-(OH)D_(3)是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子(P<0.05);PA是冠状动脉病变的保护因子(P<0.05)。ROC曲线分析,NT-proBNP、25-(OH)D_(3)、PA及三项指标联合预测冠状动脉病变风险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1、0.890、0.919、0.977。结论:血清PA、NT-proBNP与25-(OH)D_(3)水平对川崎病病儿冠状动脉病变发生风险具有一定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白蛋白 N端脑肽前体 维生素D 川崎病 冠状动脉病变 风险预测
下载PDF
早期干预与G-6-PD缺乏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阙学俊 林逾峰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408-409,共2页
目的 :探讨红细胞葡萄糖 - 6 -磷酸脱氢酶 (G- 6 - PD)缺乏新生儿黄疸并发胆红素脑病的高危因素。方法 :以 1 991~ 2 0 0 0年G- 6 - PD缺乏新生儿黄疸并发胆红素脑病足月儿 31例为观察组 ,2 0 0 0年 G- 6 - PD缺乏新生儿黄疸无胆红素... 目的 :探讨红细胞葡萄糖 - 6 -磷酸脱氢酶 (G- 6 - PD)缺乏新生儿黄疸并发胆红素脑病的高危因素。方法 :以 1 991~ 2 0 0 0年G- 6 - PD缺乏新生儿黄疸并发胆红素脑病足月儿 31例为观察组 ,2 0 0 0年 G- 6 - PD缺乏新生儿黄疸无胆红素脑病足月儿 31例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血清胆红素、间接胆红素 /白蛋白 (B/ A)、出生体重、开始治疗时间等与胆红素脑病的关系。结果 :开始治疗时间 >4 8h、足月小样儿、血清胆红素、B/ A比值 >0 .5均与胆红素脑病密切相关。结论 :对 G- 6 - PD缺乏新生儿黄疸进行早期干预是预防 G- 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红素脑病 早期干预 G-6-PD缺乏 新生儿 新生儿黄疸 治疗
下载PDF
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价值初探
4
作者 阙学俊 林逾峰 《广西医学》 CAS 2003年第6期945-946,共2页
目的 :探讨 1996年黄德珉提出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 2 0 0 0年间 G- 6 - PD缺乏在新生儿期发生高胆红素血症无胆红素脑病足月儿 31例与 1991年~ 2 0 0 0年间患 G- 6 - PD缺乏在新生儿期发生胆红素脑病足月儿 31... 目的 :探讨 1996年黄德珉提出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 2 0 0 0年间 G- 6 - PD缺乏在新生儿期发生高胆红素血症无胆红素脑病足月儿 31例与 1991年~ 2 0 0 0年间患 G- 6 - PD缺乏在新生儿期发生胆红素脑病足月儿 31例进行比较 ,比较两组发病时间、开始治疗时间等与胆红素脑病的关系。结果 :G- 6 - PD缺乏足月儿高胆红素血症以早发为主 ,开始治疗时间 >4 8h,胆红素脑病发生机率大 ,远期预后差。结论 :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临床运用可预防 G- 6 - PD缺乏足月儿胆红素脑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葡萄糖-6-醋酸脱氢酶 蓝光治疗 输白蛋白治疗 换血治疗
下载PDF
小儿外部性脑积水78例临床分析
5
作者 阙学俊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548-548,共1页
关键词 小儿 外部性脑积水 临床分析 病因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新生儿肺出血使用持续正压通气评分标准的临床运用
6
作者 阙学俊 《医学文选》 2002年第6期801-803,共3页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肺出血使用持续正压通气 ( CPPV)评分标准的准确性。方法 对具有肺出血原发病及高危因素住院患儿给予新生儿肺出血使用 CPPV的评分标准评分后严密观察呼吸变化 ,当出现突发呼吸困难即予气管插管吸出血性痰而确诊肺出...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肺出血使用持续正压通气 ( CPPV)评分标准的准确性。方法 对具有肺出血原发病及高危因素住院患儿给予新生儿肺出血使用 CPPV的评分标准评分后严密观察呼吸变化 ,当出现突发呼吸困难即予气管插管吸出血性痰而确诊肺出血。结果  85例具肺出血高危儿中 46例出现肺出血 ,评分值≥ 3分钟肺出血发生机率增加 ,≤ 2分则小 ,肺出血与酸中毒存在明显相关性 ,血 PH<7.2 5肺出血发生机率增高。结论 使用新生儿肺出血 CPPV评分标准有助早期发现肺出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肺出血 持续正压通气 评分标准 临床运用 CPPV
下载PDF
川崎病休克综合征早期识别与诊治研究进展
7
作者 阙学俊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11期0288-0290,共3页
川崎病休克综合征(KDSS)的病情重、病情进展快,缺乏特异性的表现及生物学指标,临床诊治难度较大。近年来在KDSS的报道中,发现该病可表现为发热、皮疹、结膜炎等,常合并多器官功能的损害,其中以胃肠道症状最为突出,实验室指标中可出现多... 川崎病休克综合征(KDSS)的病情重、病情进展快,缺乏特异性的表现及生物学指标,临床诊治难度较大。近年来在KDSS的报道中,发现该病可表现为发热、皮疹、结膜炎等,常合并多器官功能的损害,其中以胃肠道症状最为突出,实验室指标中可出现多种炎症因子及细胞因子的异常表达;认为早期治疗以抗炎、纠正血流动力学障碍最为关键,对于诊断明确者需采取积极的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必要时同时给予液体复苏、正性肌力及血管活性药物以维持血压。一般经治疗后,患儿预后良好,但存在远期心血管并发症,需加强出院后的随访。由于目前关于KDSS报道的案例较少,且国内缺乏规范的管理指南,故还需加强该方面的研究。本文就近些年国内关于KDSS的早期识别、治疗及预后的报道进行综述,为临床该病的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川崎病休克综合征 早期识别 冠脉损害
下载PDF
山莨菪碱治疗小儿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江秀清 阙学俊 苏岸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2280-2282,共3页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治疗小儿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临床疗效。方法 63例MODS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32)和山莨菪碱组(n=31)。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乳酸(LA)、氧合指数(IO)、小儿危重病评分(PCIS...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治疗小儿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临床疗效。方法 63例MODS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32)和山莨菪碱组(n=31)。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乳酸(LA)、氧合指数(IO)、小儿危重病评分(PCIS)、器官衰竭评分(Marshall评分)、病死率。结果常规组和山莨菪碱组病死率分别31.3%(10/32)和19.4%(6/31),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5d后的MAP、氧合指数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山莨菪碱组治疗后的MAP、氧合指数均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山莨菪碱组治疗6小时后动脉血乳酸即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01),而对照组治疗6小时后动脉血乳酸较治疗前无显著改善,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治疗后的小儿危重病评分(PCIS)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山莨菪碱组治疗后的小儿危重病评分(PCIS)均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的Marshal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山莨菪碱组治疗后的Marshall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山莨菪碱可明显改善小儿MODS患者的循环功能和微循环状况,纠正缺氧状态,阻止小儿MODS危重状态的进展,从而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莨菪碱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小儿
下载PDF
新生儿肺出血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晓艳 阙学俊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10期36-37,共2页
本文综述了新生儿肺出血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主要为六个方面:(1)氧自由基学说;(2)肺表面活性物质异常;(3)高粘滞血症所致肺动脉高压;(4)内皮源性血管活性因子ET-1/NO分泌失调;(5)肺泡毛细血管张力衰竭;(6)细胞因子表达异常;(7)新生儿肺... 本文综述了新生儿肺出血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主要为六个方面:(1)氧自由基学说;(2)肺表面活性物质异常;(3)高粘滞血症所致肺动脉高压;(4)内皮源性血管活性因子ET-1/NO分泌失调;(5)肺泡毛细血管张力衰竭;(6)细胞因子表达异常;(7)新生儿肺出血与急性肺损伤的关系,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新生儿肺出血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肺出血 发病机制 综述
下载PDF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26例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江秀清 阙学俊 农进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第11期28-29,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表现的多样性,减少小儿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病率及提高MODS抢救成功率。方法对2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发MODS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例患儿中,临床表现为腹痛、发热、全身肌痛、腹泻、尿...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表现的多样性,减少小儿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病率及提高MODS抢救成功率。方法对2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发MODS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例患儿中,临床表现为腹痛、发热、全身肌痛、腹泻、尿少、抽搐、紫癜等符合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诊断,其中16例同时存在3个或以上器官功能障碍,10例存在2个器官功能障碍,累及的脏器最多是血液、消化道、代谢、脑、心脏、肝脏、肺、肾脏等,本组除2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外,其余22例均治愈出院。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引起多器官、多系统损害,及时诊断和治疗是提高MODS治愈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肺炎支原体 MODS SIRS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儿童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体会
11
作者 彭健 周远茜 +2 位作者 阙学俊 吕斌 蔡新明 《广西医学》 CAS 2009年第4期512-513,共2页
目的总结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BPT)儿童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经验,提高MODS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接受CBPT治疗的12例MODS患儿的临床资料,观察CBPT前及治疗后24 h和48 h的血pH、氧合指数、HCO3-、剩余碱(BE)、血尿素氮(BUN... 目的总结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BPT)儿童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经验,提高MODS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接受CBPT治疗的12例MODS患儿的临床资料,观察CBPT前及治疗后24 h和48 h的血pH、氧合指数、HCO3-、剩余碱(BE)、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的变化。结果9例治愈,3例死亡。12例患儿CBPT前、后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及早进行CBPT,尽量避免发生不可逆器官功能损害,提高救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 儿童
下载PDF
纳洛酮佐治婴幼儿肺炎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12
作者 彭健 周远茜 +1 位作者 阙学俊 吕斌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07年第1期21-21,共1页
目的探讨治疗婴幼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简称肺炎并心衰)的新途经。方法66例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患儿常规应用抗生素、强心、利尿、吸氧、镇静等治疗。治疗组在上述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结果治疗组治愈32例... 目的探讨治疗婴幼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简称肺炎并心衰)的新途经。方法66例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患儿常规应用抗生素、强心、利尿、吸氧、镇静等治疗。治疗组在上述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结果治疗组治愈32例,死亡2例,心衰治愈率94.12%;对照组治愈27例,死亡3例,心衰加重(自动出院)2例,心衰治愈率84.38%。两组心衰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78,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组治愈病例心衰纠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西地兰应用次数少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纳洛酮治疗肺炎并心衰,可减少西地兰应用次数,缩短心衰纠正时间,无任何副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心力衰竭 纳洛酮 婴幼儿
下载PDF
斑蝥中毒致肾脏损害24例
13
作者 陈康伟 蒙伟贤 阙学俊 《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 1996年第9期419-420,共2页
斑蝥中毒致肾脏损害24例陈康伟蒙伟贤阙学俊作者单位:537000广西玉林地区医院我科近年收治小儿内服斑蝥中毒致肾脏损害患儿24例,报告如下。1病例与方法1.1病例:24例中男20例,女4例,年龄3~14岁,皆来自农村... 斑蝥中毒致肾脏损害24例陈康伟蒙伟贤阙学俊作者单位:537000广西玉林地区医院我科近年收治小儿内服斑蝥中毒致肾脏损害患儿24例,报告如下。1病例与方法1.1病例:24例中男20例,女4例,年龄3~14岁,皆来自农村。均因被家犬咬伤后恐发生狂犬病而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中毒 斑蝥中毒 动物药 肾损害
下载PDF
早期治疗对G-6-PD缺乏并发胆红素脑病的影响
14
作者 阙学俊 《新生儿科杂志》 2003年第6期273-275,共3页
新生儿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在围产期可在一些因素下引起高胆红素血症,早已为国内外文献所证实,且常因诊断过晚导致凶险胆红素脑病.
关键词 早期治疗 G-6-PD缺乏症 并发症 胆红素脑病 围产期 高危因素
原文传递
新生儿肺出血早期诊断探讨
15
作者 阙学俊 《新生儿科杂志》 2003年第4期179-180,共2页
新生儿肺出血仅以口鼻喷血及气管内涌血而诊断,常存在误诊与漏诊,且虽经及时抢救,亦为时已晚.因此,探讨肺出血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新生儿肺出血 早期诊断 高危因素 机械通气 气管插管
原文传递
动态监测D-Dime、动脉血乳酸、纤维蛋白原、氧合指数在小儿脓毒血症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6
作者 江秀清 阙学俊 苏岸华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3573-3575,共3页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D-Dime、动脉血乳酸、纤维蛋白原、氧合指数在小儿脓毒血症的临床意义。方法:将该院2007年4月~2010年4月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小儿脓毒血症患儿48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预后最终生存34例设立为生存组,死亡14例设立为死亡组...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D-Dime、动脉血乳酸、纤维蛋白原、氧合指数在小儿脓毒血症的临床意义。方法:将该院2007年4月~2010年4月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小儿脓毒血症患儿48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预后最终生存34例设立为生存组,死亡14例设立为死亡组。所有患者入ICU后,常规检测凝血五项、动脉血气分析和动脉乳酸值(LA),计算动脉血气氧合指数(PaO2/FiO2)。采用贝克曼DXC800全自动生化仪进行测试取桡动脉血进行血乳酸测定。纤维蛋白原(FBG)的检测:0.109mmoL/L枸橼酸钠抗凝试管取血3mL,Sysmex CA-1500凝血分析仪进行分析。以免疫比浊法测定D-二聚体(DD)。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较,生存组患者PaO2/FiO2治疗后24 h、治疗后48 h、治疗后72 h得到明显改善,且改善效果明显优于死亡组(P<0.05),而生存组的动脉血乳酸随着治疗时间延长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而死亡组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本组病例治疗前DD死亡组较生存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生存组DD治疗后24h、治疗后48h、治疗后72 h逐渐下降,且生存组下降水平明显优于死亡组(P<0.05)。而纤维蛋白原同DD正好相反。结论:动态监测D-Dime、动脉血乳酸、纤维蛋白原、氧合指数在小儿脓毒血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反映疾病的预后及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监测 D—Dime 动脉血乳酸 纤维蛋白原 氧合指数 小儿脓毒血症
原文传递
程序化撤离呼吸机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一明 阙学俊 +5 位作者 郭刚智 李莉 吕海生 梁烈冰 梁清 卢业佳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20年第9期693-696,共4页
目的探讨程序化撤离呼吸机的方法对PICU患儿的应用价值。方法分两个阶段进行,前阶段为非程序化阶段(非程序化组,n=59),后阶段为程序化阶段(程序化组,n=59)。程序化撤离呼吸机的患儿先接受每日筛查,如评估通过,即进行自主呼吸试验(sponta... 目的探讨程序化撤离呼吸机的方法对PICU患儿的应用价值。方法分两个阶段进行,前阶段为非程序化阶段(非程序化组,n=59),后阶段为程序化阶段(程序化组,n=59)。程序化撤离呼吸机的患儿先接受每日筛查,如评估通过,即进行自主呼吸试验(spontaneous breathing trial,SBT) 。SBT是在压力支持呼吸方式下进行,支持压力≤7 cmH2O(1 cmH2O=0.098 kPa),时间为30~120 min。如患儿能耐受SBT,予撤离呼吸机。结果程序化组和非程序化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疾病种类、撤机当日的生命体征和实验室指标、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无差异(P>0.05);两组患儿的通气时间分别为(76.02±55.70)h和(101.29±57.63)h(P=0.017),48 h气管导管复插率分别为3.34%和18.64%(P=0.016),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8.47%和22.03%(P=0.041),住PICU时间分别为(8.73±4.57)d和(10.95±5.76)d(P=0.022),程序化组均低于非程序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运用程序化方法撤离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明显缩短通气时间,且未增加气管插管的复插率,并可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缩短PICU滞留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撤机 程序化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